唐代渤海国水产捕捞探析
2024-02-21刘海洋岳新超
刘海洋 岳新超
(1.海南大学 2.长春师范大学)
〔内容提要〕 唐渤海东濒日本海,疆域内水系纵横交错,水产品种类丰富、数量繁多,依据所处水域可分为海洋水产品与内陆水域水产品两部分。丰富的水产捕捞为渤海国渔猎文明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唐代渔业繁盛为渤海国渔业开发、利用提供了外部推动力。通过考证渤海国水产捕捞业,以及分析唐文化在渤海国水产捕捞业中的影响,明晰渤海国渔业从谋生手段变为促进地方政权建设、稳定社会秩序的国家工具的转变过程。由点及面,进一步认识唐文化在东北地区文明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渔业作为传统大农业即“农林牧副渔”组成部分,在东北农业经济史上占据着独特地位,构成了东北地区民族政权“渔猎文明”发展基底。水产品(又称渔业资源)是渔业生产的主体,不同文献资料中对水产资源、水产业、水产品等定义不一①。综合各方观点,本文所谓的水产品是指生活在天然水域中、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生物资源,根据所处水域分为海洋水产品与内陆水域水产品两部分。
渤海国于7世纪末在东北地区崛起,后接受唐朝册封,成为唐在东北地区重要的藩属国,在唐文化影响下国力强盛,史称“海东盛国”。渤海盛时疆域东至今日本海,北至黑龙江中游一线,南至泥河一线与新罗相接,西至松嫩平原中西部地区。渤海国东邻日本海,疆域内水系众多,大型江河有松花江、绥芬河、牡丹江、乌苏里江、图们江等,另有兴凯湖、镜泊湖等大型天然湖泊。渤海国拥有种类繁多、数量丰富的水产品,这些水产品在渤海国经济发展以及朝贡外交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对渤海国水产品做简要考证。
一、渤海国海洋水产品
渤海国东邻日本海,且有一段时间据有辽东地区,故得以南濒渤海、黄海海域,拥有广阔海域可以进行海洋水产品开发利用。渤海国先民就拥有出海打鱼的能力,《日本书纪》钦明天皇五年(545年)十二月条载:“越国言:于佐渡岛北御名部之碕岸有肃慎人,乘一船舶而淹留。春夏捕鱼充食。”②此处所提的肃慎人应为《日本书纪》对靺鞨先民称呼的沿用。由此可以得出,渤海国先民不仅有能力从事海捕,甚至有一定远洋捕鱼能力。渤海国史籍可考的海洋水产品种类繁多,有昆布、海豹、鲸鲵鱼、鲻鱼、螃蟹、石举、胶鱼(大马哈鱼)等。
(一)昆布
《新唐书·渤海传》载渤海国“俗所贵者”有“南海之昆布”,可知渤海国南京南海府盛产昆布,且质量优等,成为地方名产。《册府元龟》:“(开元二十八年)十月,渤海靺鞨遣使献貂鼠皮、昆布。”③昆布不仅在渤海国内部闻名,还被选为进献唐王朝的朝贡品。“昆布”为何物,陶弘景认为:“(昆布)今惟出高丽。绳把索之如卷麻,作黄黑色,柔韧可食。《尔雅》云: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之。今青苔、紫菜皆似纶,此昆布亦似组,恐即是也。”④即产于朝鲜半岛附近的昆布为一种外形类似于“组”的海藻。查询《说文解字注》得“组,绶属也。其小者以为冠缨”⑤,组是绶带的一种,可知朝鲜半岛附近出产的昆布是一种带状海草。所以,位于今朝鲜半岛东北部的渤海国南京南海府,所产昆布可推得为如今之海带。关于昆布原植物有不同于陶弘景的记载,有学者对此进行过专门讨论⑥,得出唐代医书中记载的昆布原植物因产地不同分为两种,但可以确定产于朝鲜半岛海域的昆布原植物为今之海带。
(二)海豹
“(开元十八年五月)己酉,渤海靺鞨遣使乌那达利来朝,献海豹皮五张。”⑦除渤海国朝贡物品中有海豹皮,新罗进献的朝贡品中也多见海豹皮,可知,海豹皮为东北地区及朝鲜半岛民族政权主要特产之一。今生活在北极圈内的因纽特人有使用海豹皮制作衣服、帽子、房屋覆盖物甚至皮划艇的传统。可知,海豹皮具有防寒保暖且防水的特性,其进献至唐朝主要用途也应是制作服饰、帽子等。另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景德二年)己卯,召辅臣于龙图阁观契丹礼物及祖宗朝所献者……海豹皮鞯二具。”⑧可知海豹皮也可制作马具。
海豹多生活在寒温带海域,史籍所见有关海豹皮记载均与东北地区有关⑨。因此,东北及朝鲜半岛北部地区为唐王朝海豹皮的主要来源地。从目前各种海豹分布范围看,渤海国辖地内可见有髯海豹、带纹海豹、斑海豹、环斑海豹四种,分布于安边府、安远府、定理府、龙原府、南海府等沿日本海地区。从朝贡海豹皮的数量来看,海豹皮属于名贵物产,应该只在唐王朝上层社会流通,因其舒适度与稀有度高成为唐朝象征高贵身份的皮毛之一。
(三)鲸鲵鱼
《册府元龟》记载:“(开元七年)八月,大拂涅靺鞨遣使献鲸鲵鱼睛、貂鼠皮、白兔猫皮。”⑩《新唐书》载:“拂涅,亦称大拂涅,开元、天宝间八来,献鲸睛、貂鼠、白兔皮。”史籍中最早对“鲸鲵”的记载为《左传》:“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于是乎有京观以惩淫慝。”《说文解字注》中对(即鲸)的解释为:“,海大鱼也。从鱼,畺声。《春秋传》曰:‘取其鲵。’”据此可知,在唐前就有关于鲸鲵的记载,鲸鲵为海中大鱼。《旧唐书》中对“海中大鱼”有这样的描述:“海中大鱼有时半出,望之如山。”唐后文献中也有类似“如山”的大鱼记载,《太平御览》载:“《岭南异物志》曰:南方常晴,望海中,二山如黛……属有人从山来,说云:‘阁鱼因鸣吼吹沫,其一鳃挂山巅七日,山为之折,不能去,鸣声为雷,气为风,涎沫为雾。’”此处如山大鱼正是鲸鲵。结合上述文献记载中海中大鱼“如山”“鸣声为雷”等特征,基本可知见于唐人记载的大鱼、鲸鲵、鲸等为今日之鲸类动物。
鲸类动物体型硕大,捕得后难以呈贡于唐朝,因此,选择其中相对易于储存的部分作为朝贡品,这就是见之于记载的“鲸睛”。从字面意思上看,“鲸睛”即鲸类动物的眼睛。胡梧挺对“鲸睛”究竟为何物进行了探讨,结合史料记载,以及动物学家对鲸类眼睛的研究得出“鲸睛”确为鲸鱼眼球,且“鲸眼球在历史上确实有可能因其所具有的‘夜有光’‘如水精之磨’等特性而被用作佩饰珠宝”。
(四)鲻鱼
《册府元龟》记载:“(开元十七年)二月,渤海靺鞨遣使献鹰。是月,渤海靺鞨遣使献鲻鱼。”鲻鱼是中国古代多见于记载的美食之一,烹制方法多样。有言制作“鱼脍”,鲻鱼为上:“吴主共论鲙鱼何者最美,象曰:‘鲻鱼为上。’”亦有制作“鱼酱”“鲻鱼魦鱼第一”的记载,亦可“以盐藏鲻鱼儿一斤,不啻千筒,生擘点醋,下酒甚有美味”。由此可知,鲻鱼在“食鱼成风”的唐朝也是重要食用海鱼,同时,也可知鲻鱼产地多且在民间市场存在流通。
在其他有关渤海国进贡鱼类记载中,存在干制鱼进贡,渤海国距唐都长安遥远,难以实现活体鲜鱼运输,那么渤海国进贡鲻鱼也有干制的可能。干制鲻鱼除存在特殊风味之外,难以使用上述鲻鱼常见做法制作。而医书记载鲻鱼有利五脏、开胃消食等功效,因此,相较于作为食材进贡,鲻鱼作为药材被渤海国选作朝贡品进贡的可能性更大。
(五)螃蟹
“渤海螃蟹红色,大如椀,螯巨而厚,其跪如中国蟹螯。”红色,体型大,蟹螯大且厚,足与普通螃蟹的螯一样大。结合其外形特征以及渤海国濒临日本海的地理位置,参考该海域蟹类可大致得出今主要生活于日本、俄罗斯和半岛北部海域的伊氏毛甲蟹当为史料记载的“渤海螃蟹”。伊氏毛甲蟹又称北海道毛蟹,因其红色体色又称红毛蟹。
(六)石举
(七)胶鱼(大马哈鱼)
《契丹国志》记载“次东北至靺鞨国……不进贡亦不争战,惟以鹰鹘、鹿、细白布、青鼠皮、银鼠皮、大马胶鱼皮等为交易,西南至上京五千里”。据方位可基本推得此处靺鞨国为黑水靺鞨地,且大马胶鱼皮可作为交易物,可知其产量较大,因此,黑水靺鞨地产这种“大马胶鱼”。史载渤海初以“德里府”与黑水靺鞨相接,学界研究认为“德里府”辖地在今南城子古城与牡丹江边墙处。后大武艺在位时渤海国“斥大土宇”,黑水靺鞨被渤海国羁縻统治,黑水靺鞨境内的诸多水系与东北部广袤海域为渤海国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水产,“大马胶鱼”即代表水产之一。
另据金毓黼考《柳边纪略》等得“大发哈鱼色淡黄若文锦可为衣裳及为履袜”,“疑此即所谓胶鱼皮”。大马哈鱼为冷水性溯河产卵洄游鱼类,广泛分布于渤海国及其羁縻的黑水靺鞨诸部邻近海域及其境内诸大型水系中。今生活在该地区的赫哲族仍有以大马哈鱼皮制衣的习俗,其先民即黑水靺鞨诸部,因其鱼皮制衣的习俗被蔑称“鱼皮鞑子”。综合上述可推得大马胶鱼皮即大马哈鱼皮。
二、渤海国内陆水域水产品
渤海国辖境内河流、湖泊密布,有发展内陆水域渔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时至今日,东北地区仍为我国最主要淡水鱼产地之一,民间有“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之说,在未有过度环境污染以及过度捕捞的渤海国时期,该区域内淡水水产品应更为多样。
(一)湄沱之鲫
湄沱之鲫可谓渤海国内陆水域水产品中地理标志性特产,同样见之于渤海国“俗所贵者”行列中。《渤海国志长编·食货考》中引《宁安县志》,湄沱之鲫“极富红翅、红尾、红鳞,厚而短,异常肥美,所称湄沱湖之鲫,即指此也”。围绕渤海国湄沱湖地理位置,学界有“兴凯湖说”与“镜泊湖说”两种主要观点。单就本文着眼点即鱼类生存、繁殖角度来说,湄沱湖为今镜泊湖观点更加可信。鱼类栖息地变化是一个极为长期的过程,在这种时间单位中,1000年左右时间并不会导致优势鱼种的自然改变。而在兴凯湖与镜泊湖相关的文献记载中也未见滥捕、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非自然活动导致的优势鱼种更换乃至灭亡记录,因此,兴凯湖与镜泊湖近现代优势鱼种与渤海国时期相差不会太大。
《东三省纪略》记兴凯湖渔产为“鳇鱼长丈余或八九尺。味极鲜美。其次,则为大马哈鱼(此俗名即庄鱼也)。沿岸赫哲人概以捕此鱼为生计”,而不见兴凯湖特产鲫鱼记载。与兴凯湖不同,镜泊湖产鲫鱼多见记载:“鲫鱼大者三斤,小者若滦鲫,鲜美不可名状……盖宁古塔城临虎儿哈河,冰开后,无贵贱大小,以捕鱼为乐,或钓、或网,或以叉,或以枪,每出必车载而归,不须买也。”今镜泊湖湖鲫也是镜泊湖特产鱼,体宽背厚,味道鲜美,与史载相似。因此,从渔业捕捞角度看,镜泊湖比兴凯湖更有可能为史载之湄沱湖。今镜泊湖湖鲫应为鲫的地方类群品种银鲫,体长约为体高的1.9~2.4倍;侧线鳞29~33片;一般体背侧灰黑色,腹部淡白色;胸鳍、腹鳍、臀鳍以灰白色、淡红色为主;背鳍、尾鳍灰黑色。史见“红翅、红尾、红鳞”可能为其淡红色臀鳍或者红黄鲫鱼变异体。
(二)文鱼
《册府元龟》载:“(开元二十六年)闰八月,渤海靺鞨遣使献豹鼠皮一千张,干文鱼一百口。”《尔雅义疏》中对“鳢”是这样介绍的:“今玄鳢是也。诸鱼中唯此鱼胆甘可食,有舌,鳞细有花文,一名文鱼。与蛇通气,其首戴星则北向。尔雅翼云,鳢鱼圆长,而斑点有七点作北斗之象皆其状也。”可知文鱼即“鳢”。李时珍言:“鳢首有七星,夜朝北斗,有自然之礼,故谓之鳢。又与蛇通气,色黑,北方之鱼也。”介绍了“鳢”的分部方位为北方。结合其外形及分布情况,可知渤海国进献文鱼应为鳢科中的“乌鳢”。《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对乌鳢今分布范围介绍为“分布于中国除西部高原外的各大江河和朝鲜、日本”,其在东北地区广泛生长繁育,并存有乌鳢黑龙江亚种。乌鳢可作药用,鲜用干制均可,渤海国药产丰富,干文鱼除便于保存运输外,亦可作药用,因而为渤海国选择作为大宗进献之物。
(四)鲟鳇鱼
上文提及《东三省纪略》记兴凯湖中,鳇鱼产量大,身长味美,是兴凯湖代表性水产。鲟、鳇为两种鱼,即鲟鱼与达氏鳇,因“鳇极似鲟,不易识别”故经常鲟鳇合称。“鲟鳇鱼,混同江出……巨口细睛,鼻端有角,大者丈许,重可达三百斤”,可见,东北地区鲟鳇鱼产量大且质量优。李嵩岩对辽代春捺钵钩鱼与头鱼宴进行研究,认为头鱼应为今之鳇鱼,辽代春捺钵钩鱼地在今松花江等地。上述文献中所述混同江、兴凯湖等在唐时均位于渤海国辖区内,印证了渤海国辖地内有大量鲟鱼、鳇鱼分布。
(五)大白鱼等
今原渤海国辖地内淡水鱼种类还有很多,例如,兴凯湖特产青梢红鲌即大白鱼,以及鲤鱼、鲢鱼、鳙鱼、鳜鱼、青鱼等,这些鱼类也有很大可能在渤海国时期就生活在这一区域,构成东北渔猎文明的发展基础。
三、唐代渔业兴盛对渤海国的影响
唐宋时期为我国传统渔业发展的高峰,唐代渔业呈现出全方位发展的态势:在经济方面,唐代渔业产区增加,水产品种类及产量也随之增加,进而催生了水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在销售市场上的活跃;在社会阶层方面,渔业经济的发展使得专门从事渔业生产的渔民越来越多,甚至在一些区域捕鱼的渔民已经超过了从事耕作的农民。
在唐朝出现了一个“鱼文化”高潮。第一,“食鱼之风”在唐朝盛行,做法花样繁多,制作技艺高超。《酉阳杂俎》:“进士段硕尝识南孝廉者,善剁鲙,殼簿如缕,轻可吹起,操刀响捷,若合节奏。”其制作鱼脍技艺可谓出神入化,还有鱼酱、鱼干、鱼羹等。第二,赏鱼成为唐朝贵族主要娱乐活动之一,《开元天宝遗事》载唐玄宗曾“养鱼数头,鲜活可爱”,以“装景致,助儿女之习”等。第三,与鱼相关的文学作品大量出现。渤海国受唐文化影响深远,唐朝渔业空前兴盛也会对渤海国多方面形成深远影响,以下做简要分析。
(一)朝贡品的选择
唐朝渔业兴盛,王室对珍稀、独特的水产品抱有极大兴趣。因此,渤海国在进行朝贡物品选择时亦会“以己特产,投彼所好”。见于记载渤海国及其附属势力向唐朝进献的水产类朝贡品有:
“(开元七年)八月,大拂涅靺鞨遣使献鲸鲵鱼睛、貂鼠皮、白兔猫皮。”
“(开元十七年)二月,渤海靺鞨遣使献鹰。是月,渤海靺鞨遣使献鲻鱼。”
“(开元十八年五月)己酉,渤海靺鞨遣使乌那达利来朝,献海豹皮五张。”
“(开元二十六年)闰八月,渤海靺鞨遣使献豹鼠皮一千张,干文鱼一百口。”
“(开元二十八年)十月,渤海靺鞨遣使献貂鼠皮、昆布。”
即昆布、海豹皮、鲸鲵鱼睛、鲻鱼、干文鱼五种,这五种朝贡品可依据用途分为观赏用与药用两类。其中,昆布、鲻鱼、干文鱼均有药用价值,因自渤海国运至唐都长安路途遥远,难以鲜活运输,因此,均应采用干制的方法才得以运至长安。鲸鲵鱼睛与海豹皮则做装饰及穿戴之用,属于观赏类朝贡物品。
(二)渔具、捕鱼法的传入
唐代相较于前代渔具装备以及捕鱼法都有了长足进步,在皮日休及陆龟蒙二人所作渔具组诗中有详细表述,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皮日休《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钓筒》及陆龟蒙《渔具诗·钓车》中体现的利用钓筒、钓车的“钓”鱼法;第二,陆龟蒙《渔具诗·射鱼》:“弯弓注碧浔,掉尾行凉沚。青枫下晚照,正在澄明里。抨弦断荷扇,溅血殷菱蕊。”《渔具诗·叉鱼》与皮日休《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叉鱼》“列炬春溪口,平潭如不流。照见游泳鱼,一一如清昼”中体现得较为原始的利用鱼叉等捕鱼的方法;第三,陆龟蒙《渔具诗·网》“大罟纲目繁,空江波浪黑。沈沈到波底,恰共波同色。牵时万鬐入,已有千钧力。尚悔不横流,恐他人更得”等诗中体现的用网捕鱼方法;另外还有兽捕、笼捕等捕鱼方式。
渤海国先族自肃慎始便为渔猎民族,勿吉、靺鞨以及渤海国境内曾居住的挹娄、沃沮等民族均长于渔猎,但捕鱼方式相对原始。据梁玉多考证:“渤海的渔业技术较发达,人类常用的几种捕鱼方式在渤海都有体现……如网捕、鱼钩、鱼叉、鱼镖、利用鱼鹰捕捉等。”渤海国“宪象中国”过程中,全方位学习唐朝,包括学习唐朝各项技术以及制度等,见之于《渔具诗》中的新型渔具、捕鱼法也应被渤海国学习借鉴。另外,唐在工部下设水部司,主掌事务中便有“渔捕”之事,渤海国“宪象中国制度”时,设信部与唐工部对应,渤海渔业发达,应设专员掌渔捕、水产管理等事,该专员应设于信部之下。渤海国渔具、捕鱼法具体内容前人之述备矣,此不赘述。
(三)传统捕捞业向养殖渔业发展
渤海国先族虽长于渔猎,但渤海国向唐朝展开系统渔业学习之前,渤海国的渔业发展模式仍为传统捕捞业。捕捞水产品仅作为一种生产生活用品获取方式,捕捞业呈现多点分散状态,无法形成产业化集群,也难以实现丰富水产品支撑下的渔业经济发展。唐朝先进渔业经营方式传入渤海国后,渤海国拥有了更为先进的渔具、捕鱼法,同时,也拥有了较为完善的水产品管理利用制度,形成了地方名优产品“南海之昆布”“湄沱之鲫”。地方名优产品的出现,标志着这一地区特色水产品产出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有较为稳定的国内销售市场。渔业经济的发展会反过来催生出专业渔业从业者。要保证地方名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仅仅依靠传统捕捞方式显然行不通,在渤海国统治核心区养殖渔业便应运而生了。唐朝传入的先进渔业养殖知识、技术为渤海国养殖渔业发展提供了外在保障。
四、结 论
综上所述,渤海国境内海洋及内陆水域水产品丰富、种类多样且极富地方特色。这些水产品在渤海国先民以渔猎为生时期便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支撑其日常生产生活的资源基础。进入渤海国时期,该地区水产品得到了更为充分利用,除发挥作为生活资源作用外,还成为渤海国发展对外关系,尤其是对唐进献的主要朝贡物,为渤海国置换回丰厚朝贡贸易收入的同时,也在国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渤海国“俗所贵者”中便有“南海之昆布”“湄沱之鲫”两种水产品,体现出渤海国统治核心区渔业由传统捕捞业发展到养殖渔业阶段,精细化养殖与开发催生出地方名优特产。
渤海国渔业方面的转型也是渤海国从原始部落集合体向封建社会转型的表现之一,这一转变离不开唐王朝多方面的影响。唐文化传入让东北地区民族渔猎生活转变为渔猎文明,渔猎不再仅仅作为谋生手段,而是成为促进地方政权建设、稳定社会秩序的国家工具之一。这一转变影响深远,为后世辽金等政权崛起起到了一定助力,也为今日东北地区独特渔猎文化打下深厚基础。
注 释:
① 《辞海·农业分册》侧重于在数量方面定义水产资源:“水产资源是指水域中蕴藏的各种经济动植物(鱼类、软体动物类、甲壳类、海兽类、藻类等)的数量……包括已经成熟可供捕捞和未成熟的预备捕捞的部分。”(参见夏征农主编:《辞海·农业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第627页)《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定义水产业又称渔业,并将渔业资源(即水产资源)定义为“天然水域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的总称。”“水产业……按作业水域可分为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参见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产业卷》,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年,第468页)晋代张华《博物志》卷一称:“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参见〔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第12页)故古时水产品即江河湖海中产出的经济动植物及藻类等产品总称。
② 孙玉良编著:《渤海史料全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第237页。
④ 〔南朝梁〕陶弘景编,尚志钧、尚元胜辑校:《本草经集注》(辑校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第319页。
⑥ 原植物即指中药材的植物基源,昆布原植物探讨参见胡梧挺:《“南海之昆布”:唐代东亚昆布的产地、传播及应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9年第34卷第3辑。
⑦ 〔宋〕王钦若等编纂,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校订本)卷975《外臣部二十·褒异第二》,凤凰出版社2006年,第11285页。
⑧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1,光绪七年(1881年)浙江书局刻本,第17页。
⑨ 向中原王朝的海豹皮进献记载见于《新唐书》、《册府元龟》、《续资治通鉴长编》以及《三国史记》等史料中,进献者为据有朝鲜半岛的新罗,以及彼时已据有东北地区的契丹等。明时严从简所著《殊域周咨录》中记载东北地区出产海豹皮,明代张天复所著《皇舆考》也有相关记载。因此,唐时东北及朝鲜半岛海域为海豹主要生存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