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祛瘀止痛合剂联合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2024-02-21方平惠章利晨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2期
关键词:温经汤寒凝合剂

方平惠 谭 帅 章利晨

痛经是指妇女经行前后或恰逢经期出现的下腹部疼痛,根据是否由器质性疾病引起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功能性痛经即指原发性痛经。该病好发于女子月经初潮后1~2 年,以伴随着月经而发生的周期性痉挛性盆腔疼痛为主要表现,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头痛、汗出乏力、失眠、情绪异常等症状[1]。我国女性痛经概率为33.1%,其中原发性痛经占53.2%,且有逐年上升之势[2]。痛经患者以寒凝血瘀证多见[3],故本研究旨在观察祛瘀止痛合剂联合温经汤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9 月至2022 年9 月在金华市中医医院妇产科治疗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66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 例。本研究已通过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20210929003)。

1.2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妇产科学》第4 版[4]的诊断标准。月经期及经期前后出现下腹坠痛,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且无基础病理并排除其它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继发性痛经以及下腹疼痛。具体临床表现:(1)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次月经后的6~24 个月之内;(2)发生于月经来潮前或来潮后,在月经期的48~72 h持续存在,疼痛常成痉挛性,并可伴有小腹下坠感;(3)疼痛主要以下腹部为主,有时可伴有腰骶部的疼痛,更有重者放射至大腿内侧;(4)亦或伴有经行腹泻、疲乏等次要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脸色苍白、身出冷汗等。

1.3 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妇产科学》[5]拟定寒凝血瘀型痛经诊断标准。主症:(1)月经前或月经第1~3天出现的小腹部阵发性痉挛性疼痛;(2)刺痛拒按;(3)疼痛固定不移;(4)得温则舒,块下痛减。次症:(1)经量少;(2)月经推迟;(3)经色黯夹有血块;(4)畏寒肢冷;(5)面色青白。舌苔脉象:舌暗、苔白、脉沉紧。主症必备,次症具备1~2 项,舌、脉辅助。

1.4 纳入标准 (1)符合西医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寒凝血瘀辨证标准;(3)年龄在16~35岁;(4)签署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研究;(5)治疗期间未服用其他药物;(6)治疗满3 个月经周期;(7)腹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6]≥4 分者。

1.5 排除标准 (1)治疗期间因各种原因服用过其他药物者;(2)严重心血管、肝、肾等原发性疾病及造血系统异常及精神病患者。

2 治 疗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祛瘀止痛合剂联合温经汤口服治疗。祛瘀止痛合剂是金华市中医医院的院内制剂,药物组成:当归30 g,川芎10 g,香附30 g,炮姜、红花各10 g,莪术15 g。每日2 次,每次50 mL,餐前温开水兑服。温经汤处方:吴茱萸10 g,麦冬、当归各15 g,赤芍、阿胶、川芎、生晒参、姜半夏、桂枝各10 g,甘草6 g,大枣10 g,生姜6 g,每天1 剂,水煎取汁200 mL,分早晚2 次口服,每次100 mL。两药皆自月经来潮前第5 天开始服药,共服用10 d,以1 个月经周期为1 个疗程。连续服药3 个月经周期治疗结束,治疗结束后过3 个月经周期进行随访。

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南京易亨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3 g,批号22089115)治疗,月经来潮前后出现痛经时,每天2 次,口服,每次1 粒,直至不痛。连续服药3 个月经周期,治疗结束后过3 个月经周期进行随访。

2.2 观察指标 (1)症状评分:分别对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结束3 个月后随访时进行VAS 疼痛评分及COX 痛经症状量表(CMSS)[7]评分评估。(2)盆腔双侧子宫动脉血流情况: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月经来潮第1 天采用PHLIPS IU-22 多普勒超声仪3.5 MHz 腹式探头,测底部位距离子宫侧缘2 cm 处,检测两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情况[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检测均由我院超声科固定医师进行,以减少测量误差。(3)不良反应:观察并记录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是否出现皮疹、胃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2.3 疗效判定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痊愈:服药后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停药后3 个月经周期没有复发;显效:腹痛症状明显减轻,其余症状明显好转,可以坚持工作,不需服用止痛药;有效: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需服止痛药才能坚持工作;无效:腹痛及其他症状均无改善。总有效包括痊愈、显效、有效。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 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3.1 两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注:治疗组予祛瘀止痛合剂联合温经汤口服治疗;对照组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例数33 33年龄(年)16.85±5.37 17.28±4.54病程(年)2.16±1.62 2.19±1.59 VAS 评分(分)6.58±2.17 6.49±2.33

3.2 两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VAS 评分及CM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结束3 个月后随访时,治疗组VA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及治疗结束3 个月后随访时,治疗组CMS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CMSS 评分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症状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症状评分比较(分,±s)

注:治疗组予祛瘀止痛合剂联合温经汤口服治疗;对照组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VAS 为视觉模拟评分法;CMSS 为COX 痛经症状评分量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bP<0.05

组别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时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时例数33 VAS 评分CMSS 评分持续时间评分严重程度评分6.58±2.17 3.09±1.15a 3.78±1.65ab 28.51±9.46 13.15±6.24ab 14.48±6.40ab 23.72±7.53 10.27±5.35ab 12.60±5.44ab 33 6.49±2.33 3.17±1.13a 6.14±2.07 28.73±9.34 26.23±9.47 27.18±8.82 23.83±7.46 21.43±7.52 22.57±6.72

3.3 两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盆腔双侧子宫动脉血流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RI、PI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RI、PI 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动脉血流比较(±s)

表3 两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动脉血流比较(±s)

注:治疗组予祛瘀止痛合剂联合温经汤口服治疗;对照组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PI 为搏动指数;RI 为阻力指数;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例数33 PI RI 2.21±0.44 1.44±0.36ab 0.89±0.25 0.72±0.19ab 33 2.24±0.45 2.16±0.46 0.89±0.29 0.87±0.22

3.4 两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有效率相当(P>0.05),治疗结束3 个月后随访时,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5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4 讨 论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严重影响女性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原发性痛经与子宫组织过多释放前列腺素密切相关,释放的前列腺素2α(PGF2α)同螺旋动脉上相应受体结合,使子宫平滑肌过度收缩,导致子宫血流减少,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等,进而引发腹痛[9]。同时前列腺素在炎症因子的作用下造成炎症反应,使痛经程度进一步加重[10-11]。布洛芬作为非甾体类消炎药,可以有效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起到镇痛、消炎的作用,是原发性痛经的常用治疗药物。但由于缺乏特异性靶点,患者常有胃肠道系统及中枢系统不良反应[12]。故本研究中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吴青青和陈友葵[13]发现,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子宫动脉血流呈高阻状态,其RI、PI 值较正常人高。阮春鑫等[14]指出,子宫动脉灌注不足是导致痛经的重要因素,子宫动脉血流RI、PI 值是评价痛经治疗的可靠且客观的量化指标。故本研究选用子宫动脉血流RI、PI 值为观察指标。

原发性痛经病患多为瘀血体质,故见寒凝血瘀证多[15-16]。《圣济总录·妇人血气门》云:“室女月水来腹痛者……为寒气所客,其血与气两不流利,致令月水结搏于脐腹间,刺疼痛。”可见寒凝和血瘀是引起经行腹痛的主要致病因素。寒邪内伤胞脉,致经络凝坚,气血瘀滞,值经期气血下注胞宫,壅滞更甚,故作腹痛。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乃治疗妇科虚寒夹瘀之妙方,正化此冲任虚寒,瘀阻胞宫之机,临床可用于经行腹痛之症[17]。原方由吴茱萸三两,当归二两,川芎二两,芍药二两,人参二两,桂枝二两,阿胶二两,生姜二两,牡丹皮二两,甘草二两,半夏半升加麦门冬一升组成[18]。温经汤君以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当归、川芎活血行气,养血调经;芍药、阿胶补血养阴,柔肝止痛,四药为臣补而不滞;牡丹皮祛瘀通经;半夏、生姜降气散结;人参、甘草补脾胃,实后天之本;麦冬生津上奉,可制君药之燥;此六味共为佐药,共奏温经散寒、祛瘀生新之功。网络药理研究发现,温经汤有镇痛、抗炎、调节激素水平、缓解平滑肌痉挛的作用,能改善子宫微循环的缺氧状态,与现代医学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原理不谋而合[19]。祛瘀止痛合剂是金华市中医医院的院内制剂,方中当归性温质润,入血分,川芎乃血中气药,二药相伍,又名佛手散,可温经活血。药理及临床研究亦表明,当归和川芎两药中含有的藁本内酯成分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凝集,缓解子宫平滑肌的痉挛[20]。炮姜苦温,入血散寒,可助归芎温经止痛;红花辛温,擅化周身经络之瘀血,能增归芎散瘀行滞之功;香附有疏肝行气,调经止痛之效,现代研究指出,香附的有效成分可显著降低痛经小鼠子宫平滑肌收缩,缓解平滑肌痉挛,从而发挥镇痛的作用[21]。莪术有破血行气,散瘀消癥之功,与诸药合用,能增加全方温经止痛,理气化瘀的作用。《素问·调经论》曰“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李林钰等[22]指出,针对于寒凝血瘀型痛经而言,寒凝是因,血瘀成变,褚剑锋[23]认为,寒邪所致血瘀应当以温阳法治疗。因此“温”是该病的基本治法,故笔者以为祛瘀止痛合剂与温经汤联用,加强了温通之功,能有效改善寒凝血瘀的病理状态。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相当,但治疗组治疗结束后3 个月随访时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时VAS 评分及CMSS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随访时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祛瘀止痛合剂联合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效,且远期疗效优于布洛芬缓释胶囊,症状不易反复。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动脉血流RI、PI指数明显下降且优于对照组,说明祛瘀止痛合剂联合温经汤能有效改善寒凝血瘀型患者的盆腔微循环状态,缓解局部缺血缺氧的状态,从而缓解疼痛的症状。

综上所述,祛瘀止痛合剂联合温经汤可以明显改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经行腹痛的症状,调节子宫血流,改善盆腔微循环,其症状不易反复。

猜你喜欢

温经汤寒凝合剂
杜小利教授辨治痛经临床经验撷英
雷火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研究
温经汤加味对EM肾虚血瘀证大鼠局部微环境MMP-9、TNF-α、Collagen Ⅰ、Collagen Ⅲ的影响及其意义
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温经汤在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概况
石硫合剂熬制与保存
黄芪建中汤联合槟榔穴位贴敷治疗寒凝气滞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研究
HPLC法同时测定退银合剂中6种成分
HPLC法同时测定二陈合剂中8种成分
中药内服配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