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

2024-02-21张艺杰何耀宇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4年1期
关键词:门槛效应协调发展

张艺杰 何耀宇

摘 要:随着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双向FDI协调发展促进中国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要注重行业低碳发展。文中利用34个中国工业行业2008—2020年數据,对双向FDI进行耦合协调发展测度,并选取技术创新和收入水平作为中介变量,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作为门槛变量来探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显著为负;技术创新和收入水平在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影响中均存在显著的负向部分中介效应;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在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影响中存在双门槛效应,且作用方向为负。因此,要积极发挥双向FDI协调发展的技术溢出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且合理改善收入水平,增强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利用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完善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力度,有效推动中国工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双向FDI;协调发展;碳排放强度;门槛效应;中国工业

中图分类号:F 742;X 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24)01-0109-10

The Impact of Two-way FDI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n

Industri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in China

ZHANG Yijie,HE Yaoy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Jinzhong  0306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bringing in” and “going out” in China,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wo-way FDI promotes the sustainable growth of Chinas industrial economy,and at the same time,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low-carbon development of industries.This paper uses the data of 34 Chinese industrial sectors from 2008 to 2020 to measure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of two-way FDI.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come level were selected as intermediary variable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level as threshold variabl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wo-way FDI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n Chinas industri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and its mechanism.The empirical results are as follows: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wo-way FDI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China's industri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come level have significant negative partial mediating effect on the influence of two-way FDI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n Chinas industri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The leve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has a double threshold effect on the influence of two-way FDI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n Chinas industri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effect is negative.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actively give full play to the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and reverse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wo-way FDI,improve the level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nd reasonably improve the income level,so as to enhanc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wo-way FDI on Chinas industri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make good use of the moderating role of the protection leve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improve and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syste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an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Key words:two-way FDI;coordinated development;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threshold effect;Chinas industry

0 引言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能源结构优化,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工业行业不仅能源消耗量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0%以上,而且是碳排放量最大的产业部门[1]。因此,工业行业“高能耗、高污染”的特征使其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的首要对象。

外商直接投资(IFDI)和对外直接投资(OFDI)作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重要方式[2],成为促进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重要国际技术传导路径。同时,双向FDI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相互作用促进双方协调发展。因此,科学评估双向FDI协调发展水平,研究其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对于推动工业结构升级,促进低碳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IFDI对碳排放影响的研究,部分学者认为IFDI会加剧环境的污染。REN等[3]以中国工业为研究对象,证实了IFDI会促进碳排放的观点。

王荣等[4]以区域的角度研究了IFDI对中国东、中和西部地区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从规模、结构、技术和环境规制效应来看,中国东部的IFDI对碳排放量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而西部的IFDI对碳排放量起促进作用。昌敦虎等[5]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IFDI也对碳排放起正向作用。从影响碳排放的三大机制即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角度研究的还有叶素云等[6],但得出的结论与王荣等学者持相反意见,其结果显示,由于后2种效应的存在,IFDI有利于能源使用强度的下降。

李晓钟等[7]从行业异质性的角度分析得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部门的IFDI均抑制我国的碳排放。马林林[8]以中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得出,IFDI的流入显著降低了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也有学者对IFDI环境效应的内在影响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如周杰琦等[9]从IFDI数量和质量的角度研究发现,IFDI数量和质量在环境技术和经济增长的两个影响渠道中均可改善环境效率。对于OFDI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学者们以IFDI的理论思路陆续展开。周佳[10]从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角度将OFDI对碳排放的影响路径进行分解,结果显示结构和技术效应显著为负,规模效应显著为正,但规模效应效果更为明显,整体对碳排放呈现促进作用。而周力等[11]运用区域异质性分析方法,得出较发达地区的OFDI对碳排放起抑制作用,而欠發达地区的OFDI对碳排放起促进作用。同时有不少学者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研究结论,如屈小娥等[12]引入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发现,OFDI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和缓解要素市场扭曲间接抑制我国的碳排放量。姜美玲[13]从中国制造业行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OFDI对中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还有很多学者对双向FDI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测度,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互动关系。邹志明等[14]建立了耦合协调度模型发现,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水平还较低,且存在地区异质性,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布局。学者还进一步研究了双向FDI相互关系对碳排放的影响。WANG等[15]通过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进行分解发现,规模效应起促进作用,效果大于显著为负的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整体上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朱于珂等[16]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发现,双向FDI协调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对区域碳排放起抑制作用。向宇等[17]从空间视角检验双向FDI协调发展的碳减排效应发现,双向FDI协调发展对本地碳排放强度起抑制作用,但相邻省份的双向FDI协调发展有空间溢出效应,有利于碳减排。综上所述,发现以往关于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影响的研究中,大多学者研究主要集中在全国和省际层面,而较少研究关注工业行业。基于此,本研究着重研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的影响。国际资本投资带动经济发展,可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环境库兹涅兹曲线表明,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从而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从已有研究来看,较少研究将收入水平放在中介变量的位置上。因此,将收入水平纳入到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影响的体系当中,并检验收入水平的中介机制。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一种制度保障,与技术创新有着密切联系。知识产权保护作用于双向FDI技术溢出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从而影响着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然而现阶段更多是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双向FDI联系起来,尚未发现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双向FDI协调发展和碳排放纳入到同一体系中。文中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作为门槛变量,探索其在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影响中的门槛机制。通过本研究,为促进中国工业低碳绿色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双向FDI协调发展是在溢出效应视角下,通过IFDI的技术溢出和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协调发展的结果[18],以使国际资本投资对本国的正向效应达到最大化[19]。本研究通过耦合测度模型将双向FDI纳入到同一框架中,并分析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1.1

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

根据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东道国拥有着先天然的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再加上IFDI的流入,增加了资本存量[20],购入大量生产设备和厂房,扩大了生产规模[21]。同时,IFDI的技术溢出和IFDI与本国企业因竞争效应而推动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22],这有利于提高我国工业的生产和清洁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企业成本,将更多资金放入到对外直接投资。随着OFDI与国外的深度合作,跨国企业通过技术扩散和转移的方式为我国积累很多隐形技术知识[23],从而再次提高我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我国工业环境的改善。LETCHUMANAN等[24]研究发现IFDI促进东道国改善环境技术的同时,东道国环境福利也在提升;盛斌等[25]认为IFDI不论是地区还是行业都对碳排放起抑制作用;聂飞等[26]从城镇化的角度研究发现,OFDI在中高城镇化水平的地区对碳排放起显著的抑制作用;WANG等研究表明,双向FDI协调发展在2004—2016年对中国碳排放呈现出显著的制动效应。随着双向FDI总流量的增加,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从2008—2020年专利申请数也在逐年上升,正向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更为显著,推动了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YANG等[27]认为FDI对节能技术有推动作用;程栖云[28]研究发现双向FDI互动发展能有效促进绿色创新,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假设:

H1: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具有抑制作用。H2:双向FDI协调发展通过有效推动技术创新,进而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起抑制作用。

1.2

收入水平在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影响的中介效应

随着我国贸易的不断发展,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居民收入也在不断提高。黄灿[29]和郭熙保等[30]研究表明,对外贸易可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理论表明,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渐加强,环境质量也逐渐得到改善。PANAYOTOU[31]研究再次验证,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有意识采取环境规制等环境保护办法来改善环境。许广月等[32]研究表明,我国东、中部符合环境库茨涅兹曲线,而西部不存在该曲线。因此,双向FDI协调发展作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举措,带来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工业环境,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假设:

H3:双向FDI协调发展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进而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起抑制作用。

1.3

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在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影响的门槛效应

知识产权保护是国家保护企业或个人创新成果的一项重要制度,对双向FDI协调发展的技术效应和逆向技术效应必有影响。苏维华等

[33]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强化对外贸的技术溢出起促进作用。靳巧花等[34]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可通过国际技术溢出渠道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刘思明等[35]以中国工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得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有利于提升国外技术引进效果,从而促进我国工业创新能力。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仅保护国内企业的创新成果,而且减少了IFDI进行技术转移时的顾虑和降低了OFDI进行国内技术传播时的风险,这将有利于我国技术水平的提升,从而改善我国工业环境质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但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较为宽松,不仅不会为双向FDI提供良好的技术环境,还容易出现一些“机会主义行为”,导致工业环境恶化。因此,文中认为,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使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假设:

H4:双向FDI协调发展对我国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过程中受到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影响,可能存在知识产权保护的门槛效应。

2 變量选取和模型方法

2.1 模型方法

2.1.1 中介效应模型通过上述分析,建立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影响的基础回归模型和技术创新、收入水平的中介效应模型。

CIit=α0+α1IDFDIit+α2CVit+μi+vt+εit

(1)

Mit=β0+β1IDFDIit+β2CVit+μi+vt+εit

(2)

CIit=λ0+λ1IDFDIit+λ2Mit+λ3CVit+μi+vt+εit

(3)

式中,工业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CIit为被解释变量;双向FDI协调发展IDFDIit为主要的解释变量;Mit为中介变量,包括:技术创新(TI)和收入水平(IL);CVit为控制变量,包括能源消费(EC)、资本劳动比(K/L)、外贸竞争力(FTC)、行业所有制结构(OS)、人力资源积累(HC)、开放程度(OD)和劳动生产率(LP);α0、β0和λ0为截距项;μi为个体效应;νt为时间效应;εit为随机干扰项;α1为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CI的总效应;λ1为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CI的直接效应;β1λ2为通过技术创新和收入水平的中介效应。2.1.2 门槛效应模型为进一步探索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变化,双向

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是否存在差异影响,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是否促进双向FDI耦合协调发展进一步降低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文中借鉴Hansen(1999)发展的面板门槛模型,构建如下形式的面板门槛回归效应检验模型

CIit=θ0+θ1IDFDIitI(git<r)+θ2IDFDIitI(git>r)+θ3CVit+μi+εit(4)

式中,工业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CIit是被解释变量,双向FDI协调发展IDFDIit为主要的解释变量;CVit为控制变量,其中包括能源消费(EC)、资本劳动比(K/L)、外贸竞争力(FTC)、行业所有制结构(OS)、人力资源积累(HC)、开放程度(OD)和劳动生产率(LP)。git为门槛变量,文中指的是知识产权保护水平(HIPR),r为特定的门槛值;I(·)为一个示性函数;μi为个体变量;εit为随机干扰项。

2.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2.2.1 被解释变量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CI):文中采用IPCC碳排放系数法,选取煤炭、焦炭、原油、柴油、汽油、煤油、燃料油和天然气8种能源消费数据,该数据均来自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测算2008—2020年工业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O2为i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Qij为i行业第j种能源的消费总量;μj为第j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见表1。各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2.2.2 核心解释变量双向FDI协调发展(ODFDI)。借鉴刘海云和龚梦琪[2]的方法,首先对双向FDI耦合度利用耦合系统模型进行计算。耦合度公式如下

式中,IFDIit和OFDIit分别为i行业在t年份的IFDI(万美元)和OFDI(万美元)流量,因为目前统计数据只公开了行业大类的IFDI和OFDI,因此文中借鉴刘海云等[36]的方法,将IFDI和OFDI与各行业出口占工业销售产值比重的乘积来衡量细分行业的IFDI和OFDI流量数据,核算该指标要注意先将美元数据利用人民币汇率年均价转化为人民币数据后再计算。IFDI和OFDI数据来源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和《中国统计年鉴》。各行业出口交货值与工业销售产值数据来源于《中国工业统计年鉴》。α和β分别为IFDI和OFDI的权重,均取值为0.5。γ为调节系数,根据黄凌云等[37]的方法,取值为2。在耦合度公式的基础上引入耦合协调发展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2.2.3 中介变量技术创新(TI):技术创新提高能源效率,从而降低碳排放。文中借鉴KIM等[38]的研究,选取专利申请受理量作为技术创新的代理变量。各行业专利申请受理量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收入水平(IL):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引起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结构的调整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内在关联。文中借鉴施金成[39]的研究,使用城镇单位工人平均工资来衡量人们的收入水平。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2.2.4 门槛变量知识产权保护水平(HIPR):借鉴韩玉雄等[40]的方法,在GP指数测度基础上引入“执法力度”因素,即采用HL方法以更真实地反映我国实际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IPRt=Gt×Ft

式中,IPRt为我国t年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Gt为我国t年的立法强度;Ft为我国t年的执法力度。各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借鉴李凤新等[41]的做法,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乘以行业专利密集度来表示,即HIPRit=IPRt×Patentit,文中采用i行业t年度就业人员人均(万人)有效专利持有量来衡量专利密集度Patentit,HIPRit指i行业t年度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2.2.5 控制变量能源消费(EC),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呈现正相关。文中选取折算为标准煤的能源消耗量分析能源消费对中国工业行业二氧化碳强度的影响,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资本劳动比(K/L),现有文献通常用资本劳动比来表示行业结构。我国工业以能源密集型行业为主,能源密集型行业资本劳动比越高,能源消耗越多,温室气体排放也越多。文中采用行业固定资产净值来表示资本,行业平均用工人数来表示劳动。行业固定资产净值和行业平均用工人数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外贸竞争力(FTC),文中采用出口交货值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来测度,我国外贸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工业制成品上,且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出口交货值要比劳动密集型多,而资本密集型行业能源消耗大,污染排放严重。该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行业所有制结构(OS),文中采取国有控股企业的工业销售产值与工业销售总产值的比值来测度,该数据来源于《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国有企业凭借其产权属性会在资源和政策上具有优势,在环境污染费率上要比非国有企业低,政府为了追求经济的发展对国有企业的环境规制做出了让步,这不利于工业环境的改善。人力资本积累(HC),文中采用行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占就业人数的比例来表示。由于我国工业“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特点,人力资本优化会促使要素禀赋积累,但污染排放也会随之增加。该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开放程度(OD),文中采用外商资本金与港澳台资本之和与行业实收资本的比值来测度,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开放程度越高,可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但由于我国工业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引入的更多是低端产业,高污染行业较多,碳排放量也较大。劳动生产率(LP),文中采用工业销售产值与从业人数之比来表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降低能源使用强度,从而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该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为了避免异方差,文中对除百分比的变量进行了对数处理。相关数据的统计见表2。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基准回归通过F检验和hausman检验表明,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应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见表3(1)。同时虽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存在一定影响,但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双向FDI协调发展。因此文中使用面板工具变量法来解决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工具变量选取文中的变量滞后项,并对模型利用差分GMM和系统GMM进行估计,见表3(2)和(3)。此外,文中利用更换被解释变量的测量方法来检验基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使用二氧化碳排放量与行业主业务收入的比值衡量碳排放强度,见表3(4)。

实证结果显示,在差分GMM和系统GMM模型中,前期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对当期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230和0.431,显著为正,说明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是一个持续增加的过程。在模型(1)、(2)、(3)和(4)中,双向FDI协调发展的影响系数均显著为负,与H1相符,说明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具有抑制作用,有利于工业环境的改善。

3.2 技术创新和收入水平的中介效应检验根据技术创新和收入水平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来看,见表4,模型(3)中双向FDI协调发展的系数均显著为负,分别为-0.246和-0.262,表明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直接效应显著为负,与H1相符。模型(2)中,双向FDI协调发展对TI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同时在模型(3)中,TI的影响系数显著为负,即可得出技术创新在该影响中的中介效应为0.046,影响方向为负。又因为模型(1)中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总效应为0.292,大于直接效应,影响方向为负,这说明技术创新在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國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影响中存在显著的负向部分中介效应,与H2相符,且中介效应占比为15.75%,影响方向为负。对于收入水平,在模型(2)中,双向FDI协调发展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同时在模型(3)中,IL的影响系数显著为负,即可得出收入水平在该影响中的中介效应为0.03,影响方向为负。又结合模型(1)可知,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二氧化碳强度的总效应为0.292,大于直接效应,影响方向为负,即可知收入水平在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中也存在显著的负向部分中介效应,与H3相符,且中介效应占比为10.27%,影响方向为负。综上,双向FDI协调发展可通过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收入水平的增长来降低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但中介效应占比较低。

3.3 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门槛效应检验从门槛效果检验结果来看(见表5),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通过了双重门槛检验,即在95%的置信区间下,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门槛值为5.883和6.738。由门槛效应估计结果可知(见表6),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低于5.883第一门槛值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系数为-0.217;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介于第一门槛值5.883和第二门槛值6.738之间时,双向FDI协调发展的回归系数为-0.302,即双向FDI协调发展的碳减排效应增加了39.17%;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高于6.738第二门槛值时,双向FDI协调发展的回归系数为-0.460,双向FDI协调发展的碳减排效应增加了52.32%。总体上说,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减排效应逐渐增强。

4 结论与建议“十四五”规划纲要对我国碳减排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碳排放量最大的产业部门,中国工业部门应加快降低碳排放的步伐,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双向FDI协调发展的技术溢出和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碳减排技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本研究基于2008—2020年的34个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首先对双向FDI进行了耦合协调性测度,继而探讨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对该影响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如下。1)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显著为负;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过程中,技术创新和收入水平均存在显著的负向部分中介效应,但两者在该影响机制中中介效应所占比重较低,技术创新在其中的中介效应占比为15.75%,收入水平在其中的中介效应占比为10.27%,影响方向为负。

2)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在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中存在双门槛效应,且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跨过第一门槛值时,双向FDI协调发展的碳减排效应增加了39.17%,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跨过第二门槛值时,双向FDI协调发展的碳减排效应增加了52.32%。即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碳减排的作用逐渐增强。3)积极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二氧化碳减排的作用。提高双向FDI的质量,积极引导双向FDI投向节能减排领域,并规范节能减排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低碳环保的激励制度,激发行业的绿色创新动机,并推动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使用,确保行业实质性的低碳发展。4)重视发挥双向FDI协调发展的技术溢出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提供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激发行业创新活力,积极引导企业对海外先进技术的模仿和学习,丰富技术积累,并要加大技术创新的研发力度,促进清洁技术的提高和创新,为行业低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5)合理改善居民收入,增强居民环保意识。贸易全球化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合理改善居民收入和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积极发展双向FDI,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改变居民消费结构;并且要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加强“低碳环保”理念的宣传力度。6)完善和加强我国工业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各行业根据自身实际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调整为适宜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更大程度地降低碳排放强度;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和传播,为行业低碳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 吴英姿,闻岳春.绿色生产率及其对工业低碳发展的影响研究[J].管理科学,2013,26(01):112-120.

[2]龚梦琪,刘海云.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产业结构演进与环境污染[J].国际贸易问题,2020(02):110-24.

[3]REN S,YUAN B,XIE M A.International trade,FDI(foreign directinvestment) and embodied CO2 emissions:A case study of Chinasindustrial sectors[J].China Economic Review,2014(28):123-134.

[4]王荣,王英.基于系统GMM的FDI对我国东、中、西部碳排放影響研究[J].生态经济,2018,34(10):24-8+34.

[5]昌敦虎,缪琪,原佳倩,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排放:外商直接投资与发展要素的共同影响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22,35(07):1556-1563.

[6]叶素云,叶振宇.FDI对我国地区能源强度影响的经验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09):90-95.

[7]李晓钟,刘振宇.FDI对我国制造业碳排放影响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01):95-103.

[8]马林林.FDI质量与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21.

[9]周杰琦,汪同三.外商投资、环境监管与环境效率——理论拓展与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17(04):67-79.

[10]周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2.

[11]周力,庞辰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环境效应研究——基于区域差异的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08):131-139.

[12]屈小娥,骆海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基于多重中介模型的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31(07):1-14.

[13]姜美玲.OFDI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D].江苏:浙江工商大学,2022.

[14]邹志明,陈迅.双循环背景下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PVAR模型的测度和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21(08):179-190.

[15]WANG Y,LIAO M,WANG Y,et al.Carbon emission effects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wo-way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J].Sustainability,2019,11(08):24-28.

[16]朱于珂,高红贵,徐运保.双向FDI协调发展如何降低区域CO2排放强度?——基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与政府质量的调节作用[J].软科学,2022,36(02):86-94.

[17]向宇,代沁雯.“双碳”目标下双向FDI协调发展的碳减排效应及其空间溢出[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2,37(02):105-121.

[18]韩小红.双向FDI协调发展与中国工业创新绩效——基于工业集聚和吸收能力的门槛效应[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2,38(01):92-101.

[19]周禹希.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强度影响的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22.

[20]宋晓玲,李金叶.双向FDI协调发展是否促进了绿色经济效率增长——基于技术创新视角[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1(02):126-140.

[21]彭继增,凌娇娇.双向FDI协调发展、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30个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53(06):60-72.

[22]陈丽珍,刘金焕.FDI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5,36(04):319-325.

[23]马飒,陶晶晶.对外直接投资、技术升级与中国企业绩效提升[J].技术与创新管理,2022,43(04):431-440.

[24]LETCHUMANAN R,KODAMA F.Reconcil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pollution-haven hypothesis and an emerging trajectory of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J].Research Policy,2000,29(01):59-79.

[25]盛斌,吕越.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的影响——来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2(05):54-75+205-206.

[26]聂飞,刘海云.基于城镇化门槛模型的中国OFDI的碳排放效应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09):123-31.

[27]YANG Z,SHAO S,YANG L,et al.Differentiated effects of diversified technological sources on energy-saving technological progress: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s industrial sectors[J].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7,72(05):1379-1388.

[28]程栖云.中国双向FDI对绿色创新影响的Meta整合与回归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22,43(03):306-317.

[29]黄灿.贸易开放、收入水平与技能溢价——基于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的检验[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7(05):40-50.

[30]郭熙保,罗知.贸易自由化、经济增长与减轻贫困——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8(02):15-24.

[31]PANAYOTOU T.Empirical tests and policy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t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Pacific and Asian Journal of Energy,1993,4(01):72-79.

[32]許广月,宋德勇.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0(05):37-47.

[33]苏为华,孔伟杰.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贸易和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J].统计研究,2010,27(02):58-65.

[34]靳巧花,严太华.国际技术溢出与区域创新能力——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7(03):14-25.

[35]刘思明,侯鹏,赵彦云.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工业创新能力——来自省级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32(03):40-57.

[36]刘海云,聂飞.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空心化效应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04):83-96.

[37]黄凌云,刘冬冬,谢会强.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资的双向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8(03):80-97.

[38]KIM T,MASKUS K E,OH K Y.Effects of patents on productivity growth in korean manufacturing:A panel data analysis[J].Pacific Economic Review,2009,14(02):137-154.

[39]施金成.进口技术复杂度对中国工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21.

[40]韩玉雄,李怀祖.关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定量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5(03):377-382.

[41]李凤新,刘磊,倪苹.中国产业专利密集度统计报告[J].科学观察,2014,9(01):7-24.

猜你喜欢

门槛效应协调发展
金融发展水平对投资的门槛效应研究
出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门槛效应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港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中国制造业人力资本水平与技术引进有效性
中国有效土地供给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
产业集聚能否改善中国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