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超声在针灸领域应用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24-02-21邓艾玫陈盈颖
邓艾玫 陈盈颖 王 兰 张 英
(1.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2.玉溪市人民医院针灸推拿科,云南 玉溪,653100)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医学影像技术开始在针灸领域的现代研究中被广泛应用[1],临床中超声诊断具有无创性、可视性、经济适用性等特点,超声引导的应用有助于促进针刀操作的规范化,有助于提高和评估针刀的临床疗效,还有助于提高针刀的安全性[2]。借助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数据分析软件,我们从中国知网(CNKI)的数据库中获取了近20年超声在针灸领域的研究结果,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将它们表达出来,以知识节点的形式清晰地展示出它们之间的复杂联系。通过这种方式,使用者能够轻松地获得有关该领域的重要信息,包括该领域专家、研究方向、学术发展趋势,对未来趋势进行展望以及提供支持和依据[3]。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筛选
本文选择CNKI数据库,以“超声,针灸”作为主题词,自由检索词为(超声OR超声引导OR肌骨超声AND针灸OR针刺OR针刀),时间跨度为2003年1月1日—2023年4月15日,检索日期为2023年4月15日,共检索819篇该领域相关文章,经过查阅这些文献的出版刊物和文献标题、阅读摘要,进行分析和筛选,去除与本文主题无关的20篇,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1.2 数据处理
从CNKI数据库中以Refworks的格式下载并导出所有纳入的文献,并用CiteSpace(V.5.8.R3版)将文献数据转换成该软件能够识别和使用的格式。
1.3 软件参数及数据分析流程
本研究使用CiteSpaceV绘制相关主题知识图谱,其软件各分区相关参数设置如下。参数设置:2003—2023年作为时间分区,选择1年分区法。在节点类型区,选择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其他参数均为软件默认值[1-4]。
2 超声在针灸领域相关研究情况及热点前沿分析
2.1 年发文量趋势分析
发文量趋势是该学科研究动态的重要指标,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状况[5]。在2003—2010年,超声在针灸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共发表了89篇相关文章,这表明研究者们对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开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2011—2017年,每年发表的文章数量总体上逐年上升,平均每年32篇,说明该阶段的研究正在逐渐发展。从2018—2022年,超声技术在针灸领域的发展迅速,发表文章数量大幅增加,平均每年达到91篇,这表明超声技术在针灸领域的独特优势日益凸显,并在该领域形成了许多核心技术团队,以深入探索超声技术的应用。在2016年和2021年期间,发文量出现了小幅度下降,这表明,科学研究的进程中会出现新的挑战和问题,因此,为了取得更大的进步,我们必须不断跟进最新的技术发展,并且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截止2023年4月15日,2023年目前已发表文章量为25篇,根据年发文量趋势预测2023年发文量约为141篇,这表明,目前在针灸学方面,有关超声的研究还在不断升温,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见图1。
图1 文献年度发表趋势图
2.2 核心作者合作可视化分析
通过研究作者间的协作网络结构,能够掌握本区域的中心研究者、各作者及其队伍内部的协作研究情况。软件运行分析获得了Nodes(节点数)601,表示共有601个作者被引入研究,Links(链接)717,表明作者间共有717条协作联系,图中节点数圆圈大小说明了作者对本区域的作用及其影响。如图2所显示,不同的中心研究者都组建了自己的中心研究队伍,群体间的协作联系密切,相互协作也相当活跃,而且都是以中心研究者为核心开展研究的,包括了程建平团队、修忠标团队、任树平团队等,从而形成了本区域的中心研究队伍。如表1所示,发表学术论文总量在五篇以上的有七人,其中发文数量比较多的人是程为平(10篇)、修忠标(11篇),此类作者科研踊跃,成果进步明显。另外,宓轶群团队近年发文较多,主要研究方向为针灸结合超声引导及超声波治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声针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向,它不仅可以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而且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实践意义、实验价值以及跨学科的应用价值[6]。
表1 发文量排名前15的作者
图2 作者合作网络图
2.3 研究机构合作可视化分析
通过可视化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不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从而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科研能力。根据图3和表2,我们发现共有434个节点,并且连接202个。经过统计,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表的文章数量最多,达到26篇,其次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发表的文章数量为24篇,南京中医药大学发表的文章数量为10篇,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发表的文章数量为10篇。此外,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之间的合作也十分紧密,建立起一些重要的研究团体,共同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此外,还可以看到一些零散的或单独的节点,各机构之间联系不紧密,合作程度不高。例如,南京中医药大学并没有与其他机构形成广泛的合作。因此,各个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还需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表2 文献核心发文机构(排名前8位)
图3 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2.4 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是一篇文章的精华所在,利用高频关键词共现分析,可以对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预测。通过对收录的文献进行共生分析,得出了568个节点和1 342个链接,见图4。其中表3列出了前20个高频关键词的中心性,是反映某一节点在网络结构中重要性的指标,也可称之为节点的“中心”,中心性范围在0~1之间,数值越大表示中心性越高及影响力越大[1]。如图4所示,针刺、超声等关键词的频次及中心性最高,且二者直接的链接较为密集,说明近20年超声广泛应用于针灸领域中。超声引导、超声检查等中心性较高(≥0.1),且频次较高,如超声引导109次,肌骨超声频次为52,说明此类主题词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开展了诸多研究,成为超声在针灸领域的研究热点。中心性在0.01~0.1的关键词主要以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居多,如腕管综合征、肩周炎、颈椎病、膝骨关节炎等,主要涉及临床各学科应用疗效的研究,进一步证实针灸治疗此类慢性疼痛类疾病的独特优势,见表3。
表3 高频关键词(前20位)
图4 关键词聚类共现图谱
2.5 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能够展示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及该领域的热点话题,见图5。在图5关键词聚类网络中我们发现有82个关键词,并且从中挑选出前10个聚类,其中Modularity(模块Q值)大于0.3,表明聚类结构具有显著性;Silhouette(模块S值)大于0.5,表明聚类结构具有合理性,0.7以上,则说明具有较高的可靠性[4]。本次研究Q值为0.61,而S值为0.83(如图5左上角所示)。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出针灸领域与超声技术的相关研究热点,如下。
图5 关键词聚类网络
①技术应用研究。聚类号#0超声引导、#1经颅多普勒超声、#2超声检查、#5超声、#9肌肉骨骼超声主要阐述了超声在针灸研究中关键技术的应用,超声引导技术兼具诊断、定位和疗效评价三方面的优势,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其在肌肉骨骼关节病变方面都显示出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超声检查不仅无辐射危害,而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在短时间内多次进行,并能够实时、动态地监测肌肉和肌腱的运动状况[7],为科学研究探索行之有效的、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方法,优化研究手段。
②针灸作用机制。聚类号#3针灸疗法、#4针灸等主要涉及各种针灸方法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聚类中的代表词有。颈椎病、肩周炎、膝骨性关节炎等,反映出针灸治疗此类慢性疼痛类疾病具有独特优势,表明基于针灸镇痛作用于受体机制的研究逐渐被展开,此外,针灸在减轻药物依赖和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8]。
③治法临床应用。聚类号#6中医外治法等、#7手术治疗、#8延迟愈合等,主要涉及针刺、针刀等中医外治法在临床各学科应用疗效的研究,如中医外治良性甲状腺结节、中医外治干眼症等,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方法多样,如电针、耳针、艾灸、热奄包、中药贴敷等。通过针灸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最佳选择是内关、天突和丰隆三个穴位[9]。针灸治疗干眼症局部取穴多以睛明、太阳、攒竹、丝竹空、承泣为主[10]。
2.6 关键词突现分析
通过关键词突现分析可以反映该技术在各个时期的学术活跃度,预测该领域未来的学术前沿和新兴技术发展趋势,见图6。从图6中可以发现,2004年起学者就开始重视超声与针灸技术的研究工作,结合图1可以看出发文数量在逐渐增加,研究也越来越深入[1]。另外,超声引导突现强度为3.53,突现时间(2019—2021),肌骨超声突现强度为2.24,突现时间(2019—2023),表明超声引导和肌骨超声为现阶段关于超声与针灸相关的研究前沿热点,值得研究人员关注,研发机构应该重视。此外还有强度较高的突现,针灸疗法突现强度5.14(2004—2008)、针灸突现强度4.28(2013—2017)、针刺突现强度3.31(2014—2015)、针刀治疗突现强度4.4(2017—2019),体现出该时期的重点科研方向,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某一区域的科研重点绝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科学研究发展和社会科技的进步,科研重点也将不断变化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在2002—2015年针灸在超声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针刺和针灸疗法方向,而在2017年以后,针刀疗法异军突起,成为近期和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在超声引导下开展的针刀技术可以确定病灶的具体部位,从而给针刀技术带来了精确的针点,并能够更加精确地把握针的深浅,因此提高了针刀疗法的安全和疗效。采用了超声直视下的针刀技术,不但能够增强针刀的诊断疗效,而且还能够直观看到诊断前后病灶的形态改变,可以作为衡量针刀效果的一项标准,使之具备了客观的影像学依据,也对针刀临床在国际上的推广提供了必要的促进作用[3]。而在2019年肌骨超声突现,成为研究的最前沿和热点话题,通过肌骨超声引导,可以避免在手术中对血管、神经和组织造成损伤[11],根据准确定位的病变部位进行针刀靶点松解治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痛苦程度,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同时提高手术操作的精准度,确保准确解剖病变组织,从而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在超声引导下,还能够将不同解剖层次和针感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清晰化,从而获得得气感的进针层次。针感只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一种主观感觉,今后在超声引导下,对埋线层次、针感和疗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12]。
图6 关键词突现列表
3 讨论
3.1 研究现状
利用CiteSpace软件,我们对 CNKI数据库上有关超声在针灸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梳理,通过分析研究人员、机构、关键词共现网络、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现等图谱,不仅可以深入探索该领域的最新动态,并且还能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学术前沿及其热点演变[1]。调查结果显示,核心成员及其所属的研究团队,将为推动这一学科的发展与壮大做出贡献。其中发文量较多的程为平团队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与针刺穴位效应和动脉血流动力学效应相关的研究;修忠标团队以超声引导技术探究针刀可视化的发展道路为主。上述团队研究比较深入,学术论文质量较高,成果显著。研究机构方面,以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与其他机构和其附属机构合作较为紧密。在图中,零散或单独分布的节点有很多,例如,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发文量较高的机构,与其他机构的联系与合作较少,更多以独立研究为主。为了促进该领域的稳步发展,各机构应加强高校之间以及基层科研人员、机构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促进各学科和区域的交叉和融合[1]。
3.2 创新和不足
通过对超声在针灸领域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分析,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可看出,近年来该领域研究热点主要是超声引导技术在可视化针刀中的应用。在研究前期,由于传统的针刀治疗是在不可视下操作,且在手术过程中易造成神经血管损伤,对操作人员的解剖结构及手术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又因为针刀疗效评估缺乏客观指标,多以患者主观感受自评量表作为参考,从而限制了针刀医学的发展,近年来通过超声可视化影像,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的问题。而自从超声引导广泛应用于针刀治疗后,使针刀操作更微创、更精准、更安全、更高效,针刀治疗的突现强度逐渐超过传统针灸治疗,我们可以从关键词突现图谱中看出这种演变趋势。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例如,超声的穿透性有限,导致视野有限,无法对整个骨性的解剖结构进行全面完整地显示和评估;其次,超声引导的针刀松解的操作过程比较复杂,要想学会超声技术,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且检查的效果和操作者的经验有很大的关系,这就要求他们既要有扎实的解剖学知识,又要有熟练的针刀操作技术[13];并且,现在还没有专门的超声无菌探头,或者是无菌贴膜,在操作的过程中,探头本身及耦合剂也有可能会增加针刀治疗感染的风险,因此,对于超声在针刀领域的研究,依然任重道远[14]。最后,由于目前超声在针灸领域研究以临床研究为多,对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8],若要使超声在针灸领域研究更加科学化和现代化,还需研究者不断创新来开辟新路径及技术方法。本研究基于CNKI数据库进行分析,仅选取了近20年的文章,结果具有局限性;由于对Citespace软件操作不熟练,在进行分析之前,未对作者、作者机构进行预处理,未合并相似的关键词,未将针刺疗法与灸法、针刀疗法等刺法灸法做出区分,可能会导致聚类结果片面,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扩充数据来源、加强对各类科研软件的掌握和应用,拓展研究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