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 校地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2024-02-21郑春玲傅雅俊
郑春玲 傅雅俊
摘 要: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校地协同育人机制,不仅是落实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任务的客观需要,更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校地双方在劳动教育理念上未达成共识,在劳动教育资源上未充分共享,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未共同参与,在劳动教育评价上未有效联动,已成为制约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校地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突出问题。推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校地協同育人机制建设,亟须建立校地劳动教育理念共识机制,搭建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完善教育过程共参机制,创新教育评价联动机制。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校地协同;育人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3-0032-04
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针对如何开展劳动教育,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加强政府统筹,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协同育人格局”[1]。高校劳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将其落深、落细需要多方力量的协同配合,同时劳动教育的实践性也决定了劳动教育必须要依托社会资源走协同育人的道路。然而,当前由于高校劳动教育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校地协同育人方面有许多问题等待梳理,亟须站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的高度来思考高校劳动教育的出路。
一、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校地协同育人
机制的重要意义
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校地协同育人机制,是高校秉持更开放的教育视野,协同更多元的育人主体,以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双重任务去破解劳动教育难题,这不仅是落实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任务的客观需要,更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落实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任务的客观需要
劳动教育的强势回归赋予了高校人才培养新的使命。通过梳理文件可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涵养劳动精神、提升劳动技能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三大目的[2]。《意见》提出高校“应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1]。纵观当前高校劳动教育的软硬件设施,均不足以支撑以上教育内容,也难以落实劳动教育多样化的形式要求,亟须社会力量的协同支持。
首先,落实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任务需要校地协同布局劳动教育场地。劳动教育不同于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的关键在于其鲜明的实践性特征。高校劳动教育除理论教学外,实践育人部分需要依托各类实习实践场所,尽管当前不少高校已建有各类实验室、实训室,但不管是数量、种类还是质量上都与社会存在巨大差距。只有充分盘活地方上拥有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类劳动教育场地资源,才能打造出既具有地方优势,又突显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
其次,落实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任务需要校地协同培育劳动教育师资。2022年5月,教育部批准开设劳动教育本科专业[3],这是国内高校首次设立劳动教育专业。而现有的劳动教育师资中没有科班出身的教师。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师资力量非常紧缺,劳动教育多由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以及专业课教师承担。地方上蕴含的劳动模范、行业技师、科研创新人才等潜在师资力量未被有效开发。针对这一问题,还应该以协同育人的思维,将地方上的人才纳入到学校劳动教育的师资库中。同时也可以借助地方上的企事业单位,为学校教师提供孵化培育的平台,让学校教师通过社会实践,快速成长为与时代和社会发展同步的劳动教育专家。
最后,落实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任务需要校地协同提供劳动教育资金支持。一方面,高校劳动教育建设刚刚起步,在师资培训、课程开发,劳动教育软硬件设施上均需投入大量资金,短时间内单纯依靠学校劳动教育专项经费很难高标准落实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另一方面,开展劳动教育不单单是学校的责任,《意见》要求,“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各地区要统筹中央补助资金和自有财力,多种形式筹措资金”[1]。可见,构建校地协同育人机制,有利于充分调动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给予劳动教育最广泛的财力支持。
(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4]。地方经济社会要发展,科技、人才、创新三个要素缺一不可。高校是三要素的汇聚地,同时也是开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战略高地,构建劳动教育校地协同育人机制,有助于高校为地方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第一,构建劳动教育校地协同育人机制有助于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一直以来,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地,是高新技术的重要辐射源,高校劳动教育更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构建劳动教育校地协同育人机制为高校发挥创新优势,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搭建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打通了区域和大学融合发展的通道。校地双方在加强劳动教育师资、教学管理以及实践基地的合作共建等过程中,以创新型劳动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产学研为纽带,通过协同打造劳动教育平台,可以凝聚起师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输出转化更多与地方发展相适切的科研成果,进而为地方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第二,构建劳动教育校地协同机制有利于为地方输送高素质人才资源。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拼的是人才,大学生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人才的主力军。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引进高校人才,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大学生留在属地就业。高校劳动教育贯穿大学始终,通过全程化校地双方的协同培养,可以增进学生对地方经济、文化、社会的了解。地方通过提供实习实践岗位、创新创业平台、志愿服务机会,可以让学生将自身奋斗融入到地方发展中,从而大大增加学生留在当地就业的概率。另外,构建校地协同机制,可以让高校更精准地掌握地方的用人需求,通过优化专业设置、调整人才培养计划,进而提供与地方发展更适切的人才培养方案。企事业单位在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也能更针对性地培养适合自身需求的学生,从而增进人才与地方的匹配度和粘合度,增强地方对高校人才的吸引力。
二、当前高校劳动教育校地协同育人机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校地协同育人机制需要校地双方在劳动教育理念上达成共识,在劳动教育资源上实现共享,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共同参与,在劳动教育评价上有效联动,对比当前高校劳动教育校地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现状,发现其在以下方面还有一定改善空间。
(一)劳动教育理念未达成共识
教育理念是对于教育的基本理解、认知和价值观的总称。它包括对于教育的目的、方法、内容、过程、效果等方面的看法和理解。当前校地双方在劳动教育理念上尚未达成共识。
尽管劳动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各方也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地合作,但劳动教育更多地还是被界定为学校的职责范畴,地方的角色尚未被推至中心位置。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参与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劳动教育社会有责的理念。很多时候,地方上还停留在给予学生实习实践、志愿服务等劳动机会的层面,有劳无育的问题普遍存在。由于缺乏角色认同,地方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新要求、新目标、新任务还缺少认识动力和落实动力,因此其提供的劳动教育难以匹配学校的教育目标和要求。
另外,校地协同育人机制是一项复杂工程,需要专人推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高校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地方参与的热情,一起投入到劳动教育的规划和建设中。在这一点上,高校也未树立起这一理念。很多高校仍照搬照抄以往校地合作的模式实施劳动教育,合作仅在表面下功夫,不能落到实处,深度远不能支撑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
(二)劳动教育资源未充分共享
教育资源包含人力、物力、财力三个方面。构建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机制需要最大化挖掘并共享学校和地方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但当前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不充分,共享程度不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使劳动教育效果打了折扣。
第一,校地双方劳动教育人力资源未充分共享。一方面,高校引进地方劳动技能人才、劳动模范、管理骨干担任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的机制有待完善。很多高校配套的人才引进政策力度不够,地方上人才流通、挂职兼职的鼓励支持机制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学校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如科研专家和大量需要劳动实践的学生,地方企事业单位也存在大量用工需求,但由于校地协同育人机制未有效构建,使得双方需求不能有效对接,学生找不到实习实践等劳动机会,而地方上出现人才短缺。
第二,校地双方劳动教育物力资源未充分共享。地方上蕴藏的勞动教育场地和设备等物力资源未被充分盘活运用到高校的劳动教育中。例如,很多高校将校地共建劳动教育基地停留在挂牌签约上,下力气开展共建的少,劳动教育基地存在利用率低等问题。与此同时,高校内劳动教育场地的对外开放共享程度也有待提升。目前,劳动教育的开展呈现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局面,缺乏区域内政府及劳动教育领导部门的牵头整合,导致劳动教育场地和设备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情况。
(三)劳动教育过程未共同参与
教育过程对于落实劳动教育目标任务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校地协同育人机制还体现在校地双方对劳动教育的齐抓共管上。当前,劳动教育过程的系统化、体系化建设仍需加强,碎片化、校地双方各自为营、不能联动发力是当前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方面,学校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参与度需要提升。部分高校将劳动教育拆分成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一课堂主要负责理论教学,实施场景以校内为主,教学任务主要由学校承担。第二课堂由实践教学和实践活动组成,实施场景以校外为主。针对第二课堂不少高校采取了放养态度,学校在第二课堂中参与度很低,有些教师仅停留在布置劳动任务清单上,缺乏与校外实践单位的协同共育。
另一方面,地方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参与度需要提升。当前,社会参与劳动教育的责任意识较为薄弱,地方参与劳动教育的主动性未被激发。社会参与劳动教育呈现碎片化、项目式、任务式等特征,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远达不到协同育人的高度。例如,社会面较少参与到学校劳动教育方案的制定中,导致社会在劳动教育过程中难以拥有全局化、系统化的视野。在劳动教育的实施环节,地方多以提供场地为主,社会师资力量的配备较为薄弱,在育人过程中以传授劳动技能、劳动体验为主,劳动价值观层面的输出也相对薄弱。
(四)劳动教育评价未有效联动
教育评价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监督、检验劳动教育效果,实时反馈改进劳动教育过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5]。劳动教育参与主体的多样性决定了劳动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多重评价主体如何联动发力既是当前制约劳动教育评价发挥实效的关键,也是当前劳动教育校地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难点之一。
第一,地方在劳动教育评价中的地位缺失。当前,劳动教育评价主体较为单一,多数情况下校外参与主体未被纳入学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部分高校评价劳动教育常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体系,评价的主体以学校为主,负责实践育人环节的企事业单位参与评价的机制尚未构建。例如,有些学校由负责劳动教育的辅导员、任课教师、劳动教育负责部门进行单方面评价,部分学校仅通过实践单位出具的实践证明作为评价依据,校外实践单位评价的主体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此外,地方政府、劳动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第三方评价机构也鲜少被纳入评价主体。
第二,校地双方在劳动教育评价中缺乏联动。一方面,校方在劳动教育评价上掌握绝对话语权。由于学校在制定评价理念、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内容上,未给予地方企事业单位、第三方测评机构充分参与的平台,导致学校既是教育的实施方,又是教育的评价方,自说自话的现象较为突出。另一方面,地方劳动教育主管部门及第三方测评机构也有自己的理念和准则。多方各自为政,存在重复评价、评价标准不一、评价结果难以整合、反馈改进困难等问题。
三、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校地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路径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贯彻这一要求需要校地双方共担责任形成合力。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校地协同育人机制是落实劳动教育目标与要求的最优解,亟须建立校地劳动教育理念共识机制,搭建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完善教育过程共参机制,创新教育评价联动机制。
(一)建立劳动教育理念共识机制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校地双方达成劳动教育理念共识是高校劳动教育校地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首要突破点。当前构建校地劳动教育理念共识机制的关键在于,一要达成劳动教育责任共识,二要达成劳动教育理念共识。
达成劳动教育责任共识,重点需要依靠政府发挥统筹作用。当前社会面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不够浓厚,劳动教育人人有责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亟须思想启蒙者和行为主导者,政府在这一问题上任重道远亦责无旁贷。政府要承担起统筹职责,将高校劳动教育纳入工作重点,明确责任部门,成立分管劳动教育的工作机构。尽快出台区域劳动教育规划和实施办法,制定政策法规,从制度的顶层设计上明确校地双方在劳动教育中的权利义务。重点引导企事业单位加强对劳动教育的支持和参与力度,将企事业单位的此项工作列为专项工作,纳入考评要素。出台劳动教育专项补贴、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引导企事业单位积极承担在劳动教育中的社会责任。
达成劳动教育理念共识,需要高校发挥主导作用。高校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主体,在制定教育方案、规划教育路径、执行教育过程时往往存在独包独揽的思维惯性。劳动教育不同于德智体美四育教育体系,其开放性和社会依赖度远大于其他四育。高校应结合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性及时调整教育理念,给予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更多参与高校劳动教育的机会。一方面,高校要扭转等、靠、要的思想,认识到社会参与劳动教育的公益性、市场性与效益性关系,将社会需求和地方发展需要融入到劳动教育规划布局中,整合社会服务与学生培养的双重利益诉求,提升社会对劳动教育资源投入的持久吸引力。另一方面,高校应为校地双方达成劳动教育理念共识提供充分沟通和深度参与的平台,从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设定、教育方案研讨、教育路徑规划、过程管理到教育评价均应广泛吸纳社会合作方的意见建议。同时,高校也肩负着向社会普及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的重任,通过构建深度协同合作机制,增进社会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的认同,帮助校地双方更好地协同落实劳动育人任务。
(二)搭建劳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搭建学校劳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劳动教育资源可以分为理论教育资源和实践教育资源两大类。学校层面相对社会层面,其自身拥有相对丰富的理论教育资源,对于劳动教育开发和实践较早的部分学校而言,已经拥有了相对成熟的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也成长出了一批优秀的劳动教育骨干教师。劳动教育主管部门应架构数字化共享平台,将优秀的劳动教育课程通过网上慕课、专家讲坛、名师课程等形式开放给所有学校。同时地方劳动教育主管部门还可以选拔打造一批劳动教育示范课程体系和教材,供地方高校学习借鉴。在实践教育资源方面,学校均建有实验室、实训室、工作室、创业园等劳动实践场地,有些应用性高校和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场地和设施资源丰富,政府和劳动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架构区域劳动教育资源平台,通过平台进行学校层面的实践资源整合,以预约制、有偿使用或政府购买等形式促进资源共享。
搭建社会劳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一方面,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和劳动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劳动教育资源的配置机制。地方政府和劳动教育主管部门应出台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利用区域现有资源整合一批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劳动教育基地。统筹规划农村学农实践基地建设,引导区域龙头企业、科研院所与高校结对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生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开放场地、设备,开放政府、事业单位为学生服务性劳动、公益性劳动提供实践平台。另一方面,学校要完善社会劳动教育资源引入渠道。高校要建立地方劳动模范、行业技师担任学校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的选拔机制。同时,高校要加强与社会的合作办学,通过与企业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合作开展劳动教育项目,联合培养劳动教育师资和学生等,实现地方资源的充分共享。
(三)完善劳动教育过程共参机制
第一,通过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过程共参机制。高校应尽快筹建劳动教育负责部门,成立劳动教育领导小组,统筹分配校地各方权重,制定劳动教育职责清单。对于劳动教育的领导、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劳动教育的评价等各环节落实专人专岗进行负责。制定职责清单时应针对劳动教育实践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校地各方责任划分不清、管理疲软等问题,进行统筹分工。修订实践育人中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要求,明确实践环节中生活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由谁承担,技术指导由哪方落实。应调动校地各方协同规划布局,避免职责缺位或重叠等问题。
第二,通过强化过程管理落实落细劳动教育过程共参机制。搭建劳动教育共参平台,加强学校主导的劳动教育全过程管理。一方面,体现在劳动教育的规划设计上。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要积极发挥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桥梁作用,为学校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劳动教育的规划设计搭建共商、共建平台,强化地方对劳动教育的全过程参与。另一方面,体现在劳动教育的过程管理上。无论是理论教育,还是实践教育,均应发挥学校的主体责任,学校教师要贯穿劳动教育管理全过程。在实践育人环节要突出校内外师资的双主体责任,提高对社会师资参与劳动教育教学的要求和指导,加强对教师育人参与度的考核。
(四)创新劳动教育评价联动机制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劳动教育评价应该联动师生、家长、服务对象、用人单位共同参与评价[2]。这为创新劳动教育评价联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实践中,可以通过强化联动评价的理念、创新联动评价的方式方法,实现劳动教育评价联动机制的创新。
第一,强化校地联动评价理念。一方面,高校要调动起政府和社会企事业单位参与高校劳动教育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校外劳动实践环节中,增加社会培养方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权重,以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产劳动和公益性劳动中,从而激发社会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畅通校地双方实施联动评价的沟通机制。在制定评价理念、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内容上与地方企事业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通过强化沟通机制促进校地联动评价理念的形成。
第二,创新校地联动评价方式方法。评价主体的多样化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评价执行的难度。面对多方评价主体,如何有效开展联动评价,评价结果如何进行整合,解决诸如此类问题,运用传统的评价技术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亟须从评价的方式方法上找寻破解之道。要善于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校地双方参与劳动教育评价提供可行之策。政府、学校和第三方评价机构应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开发和引进现代化评价工具,积极搭建劳动教育评价信息化平台,不断完善传统评价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1).
[2] 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把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就《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答记者问[J].教育科学论坛,2020(24).
[3] 刘向兵.培养劳动教育专业人才夯实人才强国战略基础[EB/OL].(2022-11-09)[2023-01-08].http://www.rmzxb.com.cn/c/2022-11-09/3237739.shtml.
[4]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会作的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22-10-17(2).
[5] 马云鹏,郑长龙,单媛媛,等.研读新课程方案,推动义务教育新课标落地实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