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模式下水利类“1+X”证书的探索与实践

2024-02-21夏可杨栗晶陆隽

科技风 2024年4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夏可 杨栗晶 陆隽

摘 要:为积极响应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填补水利类“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空白,推动水利职业教育改革,由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水利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水利类“1+X”证书探索开发,成功申报了《大坝安全智能监测》《土木工程混凝土材料检测》《地表水(河湖库湾)水质监测》三个具有水利行业特色的“1+X”证书,实现了水利类“1+X”证书零的突破,推动了国家“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系进一步完善,并依托“1+X”证书深化了水利职业教育教师、教材、教法改革。

关键词:“1+X”证书;水利类;校企合作;三教改革

1 概述

1.1 “1+X”证书制度的特点

2019年,国家先后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等文件,正式启动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3]。这一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

(1)“1+X”证书制度注重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相结合,专业教学与职业岗位相衔接,具有职业教育鲜明特征。当前各行各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市场对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校对产教融合、专业升级革新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个体对职业技能学习、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日益凸显,这一制度的出现,为解决上述问题、满足社会需求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2)“1+X”证书制度不是将市场上已有的职业资格证书转移到职业教育体系中,而是依托产业转型升级、紧跟工业化加大加快步伐、匹配社会发展需要而建立的新制度新机制。在职业院校试点一批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带动一批新专业、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标准的产生,能够提升学生对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满足产业对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3)“1+X”证书制度为促进校企合作提供了新机遇,有利于开拓校企互促共赢的新局面。“1+X”证书制度以行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评价主体,以在校学生为主要评价对象,以各学段院校为试点实施单位,真正实现了校企“双元”育人。既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使得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多元、更接地气,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又能培养与岗位适配度高、技术技能过硬的专业人才,降低企业育人成本,激发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1.2 开发水利类“1+X”证书的意义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数字中国、数字孪生、数字经济等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新向标,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提供重要保障,而水利行业之中,智慧水利建设已成为新时期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施路径。随着BIM、VR、无人机、物联网、大数据等一大批新技术兴起并在智慧水利建设中应用普及,涌现了一系列新岗位、新职业、新规范、新标准,这对传统水利行业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目前,智慧水利建设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缺口较大,但高校设置智慧水利相关专业的数量并不多,无法满足行业人才需要,制约水利行业改革创新发展。依托“1+X”证书制度的优势,试点一批与智慧水利建设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行业输送一批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水利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1+X”证书制度设计的重要内容,自“1+X”证书制度实施以来,已公布过三批证书名单,但还没有专门针对水利行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目前国内有众多水利职业院校,水利类专业是传统优势学科,每年需向社会培养输送大批专业学生[45]。这些学生若想报考“1+X”证书,因专业限制,大多只能报考基础公共类型的证书,可选择范围有限,也无法展现专业能力和特长。可见,开发具有水利行业特色的“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填补“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空白、助推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构建水利类“1+X”证书运行保障机制

2.1 建立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

为保障和加快水利类“1+X”证书落地实施,顺利完成证书开发各项任务,由全国水利行指委、中国水利教育协会联合成立试点工作指导小组和专家组,明确证书开发整体框架体系和目标,把握证书开发质量,加大统筹推进力度,指导相关工作。由中国水利教育协会、中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联合成立综合组,负责协助工作指导小组和专家组开展日常工作,收集整理“1+X”证书制度试点相关制度文件并解读,协调各工作组的工作开展。由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粤水职院”)联合评价组织成立证书开发工作组,负责水利类“1+X”证书标准、大纲、题库、考核指南、申报等环节的开发工作。建立证书開发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有利于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节省协调时间,遇到问题能够高效解决。

2.2 构建证书运行机制

为保障证书开发后,能够顺利推广及持续落地实施,还必须提前建立一套的职责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证书发布后工作指导小组、综合组、工作组需要与各省教育厅和相关部门保持沟通联络,推动证书在各省的试点工作,协助各院校开展证书考核工作。综合组和工作组要及时对全国高职、中职水利类院校开展调研,了解掌握证书在各院校的试点推行情况,不断优化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教材、题库、网络学习资源、相关考核制度等。工作组应积极开展证书宣传推广,面向全国开展证书考评员培训,做好师资队伍的建设,保障证书考核各项工作,协助各省试点院校进行考核站点建设,制定证书管理发放制度。

3 校企合作共研水利类“1+X”证书

3.1 深入水利行业调研

实现水利类“1+X”证书从零到一的突破,核心是抓住证书的开发方向和目标定位。证书开发针对哪个岗位群?突出哪些职业技能?这些问题都是在证书开发前必须思考和明确的。这些问题需要从研究行业和产业发展趋势、实际岗位和应用场景中找寻答案,才能真正让水利类“1+X”证书成为当前职业教育较好的延伸和补充。为打造具有水利行业特色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更好地与行业未来发展和实际岗位需求融合适配,粤水职院在全国水利行指委和中国水利教育协会的指导下,对水利行业相关岗位展开调研,先后走访了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水科院等30多家行业重点企(事)业单位,了解水利工程信息模型技术员、海绵城市项目管理员、大坝安全监测员、水生态修复技术员等水利行业新兴岗位的工作内容、岗位任务和要求,为“1+X”证书职业技能的选择奠定基础。分析调研结果,最终确定建设《大坝安全智能监测》《土木工程混凝土材料检测》《地表水(河湖库湾)水质监测》三个具有水利行业特色的、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针对性强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3.2 确定证书评价组织

根据“1+X”证书开发指南规定,每个证书须选择一家行业龙头企业作为该证书的评价组织。该组织主导制定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负责组织各站点的职业技能考核工作,对考生进行评价并发放证书。可见,评价组织是“1+X”证书的建设主体,关系到“1+X”证书制度的质量和成效。依据证书开发指南中评价组织的申报标准,结合前一阶段到龙头企業走访调研的情况,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有限公司为《大坝安全智能监测》证书的评价组织,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为《土木工程混凝土材料检测》证书的评价组织,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为《地表水(河湖库湾)水质监测》证书的评价组织,主要基于三家企业已设有证书所对应的工作岗位,已建立健全岗位培训与考评体系,可供“X”证书开发借鉴,且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可以与“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建设充分融合,丰富和完善证书的内涵,为证书顺利开发提供有力保障。经过企业申报,教育部批准,授权该三家企业为相关证书的评价组织,开展证书开发工作,为校企合作共研证书落地实施奠定了基础。

3.3 校企合作制定证书等级标准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是“X”证书开发的核心内容,决定着证书的质量和含金量。在制定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时,需要满足证书分级、教育学段、岗位层次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证书开发指南明确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高级别证书须包含低级别证书内容,三个级别内容和难度层层递进;二是证书在试点过程中面向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各类院校和不同学段的学生,须兼顾不同类型院校培养目标、职业面向的差异;三是实际工作岗位一般有具体的层次级别划分,对职业技能掌握的程度和要求不同,证书等级须与不同层次级别岗位相衔接,形成一定的映射关系。

为制定符合要求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校企双方结合行业规范、技术标准、岗位要求、现有条件和资源,联合制定了《大坝安全智能监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土木工程混凝土材料检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地表水(河湖库湾)水质监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为确保证书标准的合理性、先进性和权威性,邀请了证书所在领域的院士、高校教授、行业专家组成了专家顾问团,对三个标准进行评价和论证,经过多轮会商、研讨,专家组认为技能分初、中、高三个等级依次递进,体现对应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及职业技能要求,适用于相关工作岗位的职业技能培训、考核与评价,以及相关用人单位的人员聘用,最终一致认可了三个证书的标准,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3.4 开发证书配套资源与发布推广

一个完整的证书考评体系,除了确定评价组织、制定等级标准等主体内容外,还需要进一步开发配套资源,包括证书的考核大纲、题库、证书简介、样题、考核站点指南、考场建设标准等内容。粤水职院联合评价组织对三个证书的考评体系做了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并在规定时间内,向教育部提交所有证书申报材料。经教育部专家审核,最终三个证书全部通过审批,成功进入第四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名单,并向社会发布。同时,校企联合举办了多场面向全国水利院校的推广会,并联合各省教育厅积极推进证书的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4 依托证书促进“三教”一体改革

4.1 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推动水利类“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落地和发展,离不开一支理论基础深厚、实操技艺精湛的教师队伍。为不断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校企双方共同探索建立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机制,由企业建立教师实践锻炼基地,高校组织专业教师每年参加不少于2个月的企业锻炼并纳入教师年度考核,鼓励高校教师亲临一线学习先进技术,提升自身技术技能实操水平,及时将行业前沿动态和先进技术融入日常教学中,保持“岗、课、证”纵向有机衔接,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高校可组织专业课教师参加由三个水利类“1+X”证书评价组织举办的相关师资和考评员培训,能够让教师系统地了解和学习证书考核内容、政策、考评方案等,将证书内容融入日常教学,实现课证融通,推动教学改革。

4.2 打造“活页式”书证融通教材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对接、相互吸收的关系,二者培养目标和衡量标准应具有统一性、一致性、同步性。职业技能证书不是独立于学历证书之外的,更像是对学历证书的一种补充和提升,二者是相互融通的,共同构建新时代职业教育框架体系。随着三个水利类“1+X”证书的试点和推广,校企合作深入探索书证融通的水利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革新传统教材是其中重要且必要的一步。一是对传统教材内容进行革新,结合三个证书标准,积极探索教材内容模块化、标准化,增设针对考证的教学模块和篇章,将“1+X”证书考核内容和先进元素纳入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实现书证融通;二是对传统教材形式进行创新,打造新型“活页式”教材,可以灵活替换教材页,将证书所涉及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规范动态更新至教材内容,实现快速整合,提高教材更新效率和实用性。

4.3 革新“育训结合”教学模式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育训结合”教学模式符合改革的基本趋势,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一模式将“育”和“训”进行有机结合,既注重德育教育,又强调专业技能,既深化理论学习,又强化实操训练,让学生在校内掌握的技术技能充分应用到岗位实践之中,真正实现岗课融通,促进产教融合。在三个证书的考核要求中,实操部分占比达80%,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更侧重专业理论知识,已不能满足水利职业教育的新变化、新趋势、新形态。采用“德技并修、育训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岗、课、证、赛”融通的教学体系,既能够夯实学生专业知识,又能够增强实操锻炼,帮助学生成长为专业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提升社会竞争力。

结语

《大坝安全智能监测》《土木工程混凝土材料检测》《地表水(河湖库湾)水质监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在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粤水职院联合水利行业龙头企业,对水利行业特色“1+X”证书的探索与实践,在此过程中,校企双方紧扣产业转型发展趋势,聚焦产业升级,依托校企合作打造行业特色证书,实现了水利行业“X”证书零的突破,推动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系进一步完善。这是一次极具意义的水利职业教育改革,推动培养素质本领高强、行业发展需求适配的高质量人才,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这也是一次富有能量的水利职业教育改革,使得水利职业教育焕发别样的生机与活力,为行业乃至整个社会提供生生不息、源源不竭的人才资源与发展动能。

参考文献:

[1]唐以志.1+X证书制度:新时代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511.

[2]李虔,卢威,尹兴敬.1+X证书制度:进展、问题与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12):1825.

[3]王兴,王丹霞.1+X证书制度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12):712.

[4]孟祥礼,董齐蕾.1+X证书制度下高职水利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船舶职业教育,2023,11(02):2224.

[5]黄世涛,潘永胆,段凯敏.产教融合视角下水利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设计探索[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02):5760.

作者简介:夏可(1993— ),男,陕西西安人,硕士,初级职称,研究方向:水工结构应力仿真分析。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收录证书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