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城市”背景下生活源固体废物处置实例分析
2024-02-20胡梦瑾
眭 光,胡梦瑾
(1.常州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天宁分中心,江苏 常州 213000;2.江苏常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 213000)
引言
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固体废物领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1],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如何做好减量化产出、资源化利用以及安全化处理对“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其中,生活源固体废物的处置利用是“无废城市”建设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以常州市天宁区生活源固体废物的垃圾处置为例,分析该地区生活类固体废物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天宁区“无废城市”的建设提供参考。
1 天宁区生活源固体废物产生、利用及处置状况
生活领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以及其他垃圾四大类。区内六个街道范围内共设置468处垃圾分类回收站点,基本覆盖了多个小区等生活场所。生活垃圾由物业公司或环卫作业公司负责收集清运,前端由电瓶车收运送至垃圾转运站,压缩后再由大型运输车转运至市区焚烧厂或终端处置监管中心进行处理。针对医院等部分企事业单位的生活垃圾采取直收直运的方式,直接送往市区焚烧厂进行处理。
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金属类、玻璃类、织物废弃物、电子电器类、废包装物以及回收站点回收类,2020年天宁区共收集约1.5万吨可回收物并全部进行综合利用。天宁区每年收集的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灯管、废电池等,全部运往相应的固废处理公司进行有效处置,2020年天宁区共收集并处置有害垃圾共1.25吨。目前,厨余垃圾的分类收集还处于试点阶段,单独收集量较少。2020年共收集约1.5万吨餐厨垃圾,对于已收集的餐厨垃圾均进行预处理后,再通过厌氧发酵达到100%综合利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生活源垃圾中的其他垃圾进行分析。天宁区其他垃圾的综合利用方式为焚烧发电或供热,处置方式为卫生填埋。2017至2021年,其他垃圾收集量和综合利用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分别由2017年的22万吨、15.42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23.55万吨、18.04万吨,增幅分别为6.8%和17%。处置量在2017年至2021年从6.59万吨减少至5.5万吨,降幅为16.5%(见表1)。
表1 2017-2021年天宁区生活垃圾中其他垃圾收集及处置利用情况
目前,天宁区其他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以焚烧为主、卫生填埋为辅,并包括焚烧发电、供热等多种方式。图1为2017-2021年天宁区其他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率与处置率,从图1可以看出,天宁区自2017年以来,垃圾焚烧利用率维持在70%以上,其中2019年达到89.62%。相应地,垃圾填埋处置率保持在30%以内。
图1 2017-2021年天宁区其他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率与处置率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021年起,天宁区全面启动了垃圾“四分类”达标小区的创建,其中,垃圾“四分类”包括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并成立了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垃圾分类工作体制机制,并结合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美丽乡村建设和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不断提升垃圾分类治理能力。截至2021年,天宁区完成垃圾分类小区277个、单位281个,创建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73个(其中四分类小区50个),并在全市率先建成大件垃圾分拣中心,创建了常州首个、江苏省第一批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天宁垃圾分类宣教中心。但是,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可忽视。
2.1 生活垃圾焚烧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垃圾收运范围的扩大,生活垃圾的收集量也在快速增长,现有的焚烧能力难以满足“零填埋”的处置需求。至2021年,仍然有23.38%的生活垃圾需要进行填埋处置。因此,填埋处理仍然还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的主要方式,而且这种方式的技术门槛较低[3],但是从环境经济层面看,焚烧处理方式具有较高的可取性[4]。
2.2 垃圾“四分类”实效不高
2017年至2020年,天宁区开始实施小区垃圾的“三分类”,并在各小区达到了一定的成效,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习惯逐渐形成。2022年起,逐步推广垃圾“四分类”和“两定一撤”模式,将厨余垃圾单独分出,增加了垃圾分类的难度,居民生活的便利性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群众参与垃圾“四分类”的积极性较低。
2.3 有害垃圾收集管理体系尚未成熟
目前天宁区针对收集的有害垃圾会送往专门的处理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置,但是有害垃圾的收集过程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旧电池、废灯管、废油漆等,且多产生于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以2020年为例,天宁区有害垃圾全年收集量仅为1.25吨,如果按常住人口算,每人年均仅产生1.87 g的有害垃圾。参考其他文献中的统计数据,某市辖区368户人家中,每人月均产生20 g有害垃圾[5]。因此,作为对比,天宁区有害垃圾收集量与产生量之间存在较大缺口。尽管小区内设有有害垃圾分类回收垃圾箱,但是将有害垃圾直接混入其他垃圾的现象多有出现,造成生活垃圾处置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物质。
2.4 宣传教育和文明习惯成效不明显
一是宣传影响力不足。受新冠疫情防控的影响,天宁区近几年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多为创新的小规模宣传,大规模有影响的垃圾分类宣传频次偏少,而且全区垃圾分类宣传的系统性和广泛性不够。二是居民分类意识的转化和行动的自觉性有待提高。目前天宁区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正面效应认识不深,大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仍存在“嫌麻烦”的观念,所以积极支持与主动配合不够,分类意识普遍薄弱。
3 结论与解决思路
3.1 调整终端处置方式
为了更有效地处理生活垃圾,应推广城乡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生物处理等资源化方式,重视垃圾焚烧带来的能源化和减量化,完成焚烧技术的更新与改进。此外,逐步开展填埋设施封场治理,重点围绕堆体边坡整形、堆体覆盖、植被恢复、渗滤液收集导排、填埋气收集处理设施的建设[6]。
3.2 完善垃圾分类收集体系
为了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收集体系,首先,相关部门应支持以回收龙头企业为主体、第三方市场主体为支撑,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的“两网深度融合”。其次,完善废旧电池、废灯管等有害垃圾收集处理体系,积极引导公众定点、正确地投放有害垃圾,并强调错误分类的危害,从源头提高有害垃圾的收集量。最后,建议餐厨垃圾采用定时、定点方式进行免费、集中收集清运,并在餐厨垃圾收集过程中,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7]。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投放设施、优化收运体系,并强化多元共治,以“四分类+三定一撤+两网融合”为要求,以“硬件齐、管理强、效果优”为标准,以党建引领机制、基层网格治理和市、区、街道(镇)、社区(村)四级联动机制为抓手,形成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居民“五位一体”的推进合力,从而促进垃圾分类的高质量发展,并构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建设。另外,要配合市级部门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融合,继续引导并鼓励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发展,使其不断做大做强,并扩大网点的覆盖面。
3.3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强化源头减量
开展绿色商场创建,开展反餐饮浪费、推广使用公筷公勺的宣传,做好《常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行使用公筷公勺的决定》宣传工作,多渠道开展反餐饮浪费宣传,引导餐饮企业开展光盘行动,推动行业自律;鼓励绿色采购、办公耗材回收利用以及公共机构无纸化办公;加强商品过度包装管理,引导生产者按照强制性标准合理包装,鼓励本地企业通过采用以旧换新、押金等方式加强包装产品的回收利用处置;推进快递包装减量化、标准化和循环化,引导本地各类快递网点减少或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编织袋和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推行同城快递包装材料的重复使用,推广应用“共享快递盒”、可复用冷藏快递箱等可循环、可折叠包装产品和物流配送器具。
3.4 加强生活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加强污泥全过程管控与资源化利用、加快推进工业污水进入市政污水收集设施的评估与不合规企业的退出工作、强化污水处理行业统筹管理,确保城镇生活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同时,还要推进绿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的建设,按照全市绿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和专项规划完成相关收集设施的规划建设,并且要建立覆盖物、有机基质大型应用示范点,在城区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园绿地、道路节点建立覆盖物、有机基质应用示范点,引导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进来,深入、广泛地做好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宣传工作。
3.5 加强宣传,提高垃圾分类的知晓度
鼓励引导公众积极践行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倡导光盘行动,反对食品浪费,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以学校、小区为单位,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推广垃圾分类常识,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群众垃圾分类意识。以公众号、电视、广播、报纸等为载体,定期分享、宣传垃圾分类优秀示范,并适当辅以激励措施,形成正向引导,使群众长期处于良好的氛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