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篮球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2024-02-20上海市教育学会宝山实验学校

教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运球投篮篮球

胡 臻 上海市教育学会宝山实验学校

一、研究背景

在义务教育阶段课标改革的背景下,素质教育成为新时期中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学校要做好体育教学工作,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多角度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篮球是体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科目,随着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的施行,以篮球大单元为载体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为目标,也作出了重大改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初中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所侧重进而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二、大单元教学理论概念

一般情况下,单元化教学概念指的是内容相通或者是需要较多课程时间进行学习的内容,按顺序组织不同的学习单元进行连续性学习的教学方式。由于其主要是围绕着学科内容开展培养教育,所以会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从教学目标来比较,单一课时的教学是以知识技能体系形成其目标,而大单元教学是以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为其目标。以教学内容来比较,不同于将知识点分散开来的单一课时教学,大单元教学强调的是对知识点的整合,通过系统化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从而把理论内容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之中,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处理新环境以及各种问题的专业素养。

三、基于大单元教学理论,设计篮球大单元目标与情境

(一)增设篮球中考情境,明确篮球考试规则

新体育中考对篮球项目的测试方法做了调整,虽然仍以完成时长作为评分标准且合格标准不变,但测试难度明显增加。原测试对投篮是否命中并无要求,对测试结果也没有任何影响;而新方案中若投篮没有命中,则补篮一次,若补篮仍不命中,就需在总完成时长上增加4 秒。这种测试方法对学生的投篮准确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考试的难度。

(二)明确大单元教学重点,关注学生情绪调控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行进间运球速度和投篮命中率成为大单元教学的重点。对于教师而言,要在学生学会了基本的篮球动作之后,增加其在力量、灵活性以及速度等体能方面的训练,根据每一项的需求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案,从而让学生在身体的协调性以及爆发力方面拥有更多的优势。教学过程中需注重学生的情绪调控,避免学生在测试过程中因投篮没有命中而产生的悲观情绪,从而影响后续的正常发挥。所以,教师在体能训练之外要关心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加强在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围绕培养核心素养来开展教学。

(三)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篮球大单元的情境设计,可以通过问题链来实现,使学生通过自身不同情况提出问题。例如,如何提高投篮命中率?如何提高行进间运球速度?让学生逐渐形成一种积极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思维。在运球过程中,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怎样实现急停和急起,如何完成在原地向前跨步的过程中换手运球,变向换手降重心和加速跑的协调配合的运用时机在哪。根据以上问题分别设计相应课时,使学生在学练过程中通过思考以上问题,加强对运球技能的理解和深度。通过将实际同教学相结合的情景模拟,能够让学生对于变换手运球、行进运球等多种基本的运球方式有更加清晰的理解;体会不同运球技巧中,手准确按压球的位置同时掌握身体重心的变化。对于投篮部分的教学,教师可以询问学生要怎样提高投篮的命中率,如何才能让手和脚配合协调,实际对战时,在行进过程中要怎样投篮并设计情境教学。通过上述情境设计使学生能基本掌握托球上举、指腕拨球的技术动作,提高行进间投篮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以及身体的力量,实现跑、跳以及投等全方位的能力提升。

四、基于篮球大单元教学策略与实施,呈现教学内容的结构化

水平二是指初学篮球的学生,他们对每一样事物都充满好奇,教师应该抓住这个年龄段的特性创设多种游戏情境并融入跨学科主题学习,使学练更有成效。例如,学生在学习原地运球时,教师可以组织“在规定时间内比比谁拍球的次数更多”的比赛,不仅让学生学习了原地运球的技术动作,更让学生在原地运球时探索了数字的奥秘。

水平三的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的篮球技术后,他们已经掌握了单个技术动作。教师应创设针对性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学习技战术时有进阶性和连贯性,让学生由易到难地学习,在学练基本的篮球技战术的同时融入跨学科主题学习,使学练更加有效。例如,学生在进行一对一攻防对抗练习时,教师可以融入国防教育内容,让学生运用简单的篮球思维进行分析和判断:如何在攻防练习中摆脱防守者进行得分(见表1)。

表1 水平三篮球大单元学习主题

水平四的学生在经历了水平二和水平三的学练后,要重视对多种基本动作技术和组合动作技术的学练。教师可通过结构化技能的教学,提高学生对篮球球技战术的理解力和掌握程度。本水平的战术教学应先强化基础配合,再逐步进行全队整体配合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落实大单元教学策略与实施,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在义务教育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重点关注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落实。例如,在不同水平中,教师通过游戏化情境,创设有针对性的活动情境以及比赛情境,使学生在大单元教学中培养单个技术、多个技术整合能力以及在比赛中灵活自如地运用篮球技术终结比赛的运动能力、面对各种突发状况时的心理素质,在不同情境中发展学生的体育品德。

(一)注重学生的体能和技能,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

对于任何人而言,在打篮球的过程中无论是灵活性还是敏捷性的提高都需要基础力量作为保障,想要拥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基础力量方面必须要得到重视。如果基础力量较差,那么就不能够为后期的专项训练提供长久的力量支撑,会严重影响训练效果。针对下肢力量的训练虽然同样是为了提高爆发力,不过主要是针对下肢而言,该部分要尽量减少静力形式的训练,增加动力形式的练习。具体来说,可以采用多级跳、蛙跳等方式,从而达到想要达到的效果。腰腹力量的训练目的是提高协调力以及平衡力,在对身体实现控制的同时保护篮球不被对手抢走。想要提高该部分的力量,可以通过加强其肌肉舒张以及收缩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利用空中传球、仰卧起坐等训练达到上述所说的目的。

训练上肢力量的目的主要是提高爆发力,能够用手臂的力量在对战过程中实现抢球和运球。在训练时,可以采取两臂同肩膀平同时齐手心朝下的姿势,然后做手指弯曲练习。

(二)注重学生环境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健康行为能力

考试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现场的发挥和取得良好的成绩起到关键的作用,能避免学生在考试时出现紧张心态。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情绪调控以及心理疏导等体育品德方面的培养。首先就是要加强对学生临场适应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对气候以及新环境的适应。对于学生来说,考试地点必然是一个之前未曾到过的新场地,如果不加强对这方面的训练,就很有可能由于不适应陌生环境而产生烦躁、紧张以及压抑的情绪,最终导致发挥失常。每一个场地所带来的感受自然也不一样,如果学生在到达考场之后没有及时地调整好心态,就很难发挥出平时训练的水平,也就有可能得不到理想的成绩。所以,在学生的考点公布之后,教师就应该尽快带着学生到相应的场地去训练,从而让学生能够提前对考场环境有所了解,保证在正式考试的时候心态上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

另外,逆境训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意志力以及自信心,不会因考试时出现突发状况而崩溃,避免学生因考试时出现失误而造成的紧张心理。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当感到紧张的时候可以采用调节呼吸来平复心情;当情绪低落时,可以采用扩胸的方法进行呼吸,让自己的情绪恢复正常。

(三)注重学生德育,培养学生体育品德能力

水平二的学生按照篮球运动项目的规则和要求参与游戏和比赛,在挑战自身身体极限且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能坚持完成学练任务,表现出克服困难、勇敢坚毅的意志品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乒乓球游戏情境中逐步了解运动项目的规则,学会按照运动规则和要求参与学习和比赛,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水平三的学生在篮球比赛教学中,要注意了解篮球运动项目的文明礼仪,如比赛开始和结束时向观众敬礼,与对方队员握手或拥抱,同伴得分后主动上前击掌祝贺等,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品格。在篮球运动项目的学练和比赛中加强自尊自信,能正确看待运动中的正常碰撞与摔倒,关注同伴,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履行自己的职责。

水平四的学生在篮球运动项目的比赛中要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勇敢顽强,敢于拼搏,能正确看待比赛胜负。

(四)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探索体育学科课外作业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多种途径,仅仅依靠体育课并不能全面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体育课外作业可以是课堂的有效延展,是巩固与深化课堂学习内容、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1.针对学生差异,设计不同的作业

设计不同的作业,也就是根据学生课内学习水平的差异,结合各层次学生出现的问题,设计自选类和必选类相结合的作业套餐;要求学生在完成必选类作业的同时,根据自身水平,在自选类作业中选择体能和技能类若干项目自由组合锻炼(见表2)。

表2 篮球运球+行进间投篮课后学业

2.利用信息化平台,布置和评价作业

利用不同的信息化平台,可以为学生布置多样的个性化作业,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上传居家锻炼视频供学生居家练习;学生也可以把练习的视频上传至信息化平台,使教师通过信息化平台对学生的视频作出个性化评价。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评选出本月的“体育小达人”。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作业的有效性,还能形成一种互相学习、互相鼓励的学习氛围。

设计大单元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前、中、后都可以获得成就感,这对学生的学习很重要。在课前,学生可以有合作建构问题系统的机会;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或者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中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在课后,可以通过体育作业复习上课所学习的内容并且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做到线上和线下的融合。教学实践证明,用这些方法进行学习的效率是最高的,而其本质就是成就感。成就感有两种,一种叫美感,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称之为顿悟,就是学习之美;还有一种成就感,我们称之为克服困难的能力,小组通过问题化学习,反思自身的不足,通过不断的练习克服自身的困难并且通过同伴间相互的鼓励、合作和信任从而取得成功,获得成就感。

猜你喜欢

运球投篮篮球
比投篮
完形填空一则
我最喜欢的课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篮球
今天你投篮了吗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投篮王和盖帽王
过了把篮球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