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科研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风险探析

2024-02-19向永波赵竹明

中国农业会计 2024年3期
关键词:附言国库汇款

向永波 赵竹明 张 颖

(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在此背景下,国家强化了现代预算管理,预算管理一体化应运而生。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施,为会计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基础,并为落实“过紧日子”提供了有力保障。2021 年3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1〕5 号),明确了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重点改革措施,加强风险防控,增强财政可持续性。2022 年1 月,财政部、人民银行印发《中央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资金支付管理办法(试行)》(财库〔2022〕5 号),进一步提出优化预算单位资金支付管理和规范预算单位资金支付行为[1],加强资金监管。2023 年3 月,财政部印发《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2.0 版)》(财办〔2023〕12 号),指出加快拓展一体化系统的业务范围,尽快实现预算管理全流程的一体化管理。通过梳理科研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一体化中,国库集中支付流程和支付业务环节,识别和控制国库集中支付中的风险[2],将风险控制在合理可接受的范围,科学指导国库集中支付工作。

一、国库集中支付的流程和业务环节分析及风险点识别

近年来,在预算管理政策的持续加力下,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已经完成了试点和普及工作。2023 年1 月1 日起农业农村部系统单位已正式使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并进行线上操作。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将前期预算、中期支付、后期决算及财报等业务纳入全流程管理,形成了一个闭环的管理系统。预算管理一体化中,国库集中支付把银行从中剥离,银行看不到预算单位额度,只能看到支出,额度指标直接下达到预算单位一体化系统中,不再通过银行,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保密性;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进行支付、还款等业务时可以保留业务痕迹,同时也增加了资金使用的透明性,提升了工作效率,联动了后期监管。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由多个模块组成,其中,国库集中支付模块为主要模块,银行电汇、公务卡还款、退汇更正等业务都在该模块中操作。同时,该模块也是使用最多的、各种风险最高的一个模块。为更好地规避和降低风险,本文系统分析了国库集中支付模块的各业务流程和各业务环节中的关键风险点,具体业务流程和关键风险点详见图1。

图1 业务流程及风险点识别

二、预算管理一体化下国库集中支付的风险

预算管理一体化下,国库集中支付过程中环节较多、支付选择节点较多、人工操作工作量大、加之公务卡还款需要与银行关联,信息化建设还不是很完善,系统操作对财务人员素质要求比较高等,引发了许多支付风险。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将国库集中支付风险分为以下两类。

(一)公务卡支付业务存在的风险

1.银行推送消费基础数据库允许随意删减,导致还款错误的风险

公务卡还款业务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由银行推送公务卡持卡人消费记录,然后由出纳根据报销单选择消费记录进行还款。系统中推送的基础消费记录库可以随意删减和修改消费金额,公务卡支付如果有退货的情况,消费记录也依然显示在基础消费记录库中,会造成误删、错还,影响基础库的数据和还款的真实性。

2.银行消费基础数据库数据允许随意增加,导致重复性还款的风险

一是银行推送消费记录不全面,2022—2023 年消费记录在数据库中推送不全面,很多需要手动增加消费明细进行还款。二是部分还款业务中新增手动消费记录,可随意增加,公务卡部分还款业务在生成支付申请时,不可以修改报销金额,需要先修改基础消费信息库的金额,进行首次还款。再进行还款时,需要手动新增还款记录进行其他部分还款。手动新增业务中流水号、消费金额、报销金额为必填项,但可以随意填写,刷卡时间为选填,添加成功后无法审核验证消费记录的真实性。

3.部门经济分类与财务账中,会计科目不匹配的风险

公务卡回单中不体现支付时的经济分类,无法核对支出时部门经济分类。财务账中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部门经济分类不匹配,在后期审计、决算中会出现差异,影响财务数据的一致性。

(二)银行汇款业务存在的风险

1.重复性支付的风险

预算管理一体化现处于网络不稳定、人员操作权限不确定、操作人员对系统不熟悉、工作量大的阶段,导致可能会出现重复性汇款的情况。数字信息化和电子信息无纸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电子发票的使用得到了普及。然而,现在电子发票中只有名称和纳税人识别号,没有销售方账号信息[3]。对于有些尚未构建财务报销控制系统的单位来说,无法高效地审核和判断电子发票是否多次重复打印报销,可能造成重复报销汇款的风险。

2.部门经济分类与财务账中会计科目不匹配的风险

一是预算管理一体化实施之前,很多科研事业单位已有一套预算管理、财务核算和银行支付对接的系统,科目相互对应衔接,错误率较低。使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后,预算单位系统无法与之对接,不仅降低了国库集中支付的工作效率,而且增加了系统操作风险,同时也增加了财务风险;二是预算管理一体化实施之后,汇款回单中未标注付款时选择的部门经济支出分类,无法核对会计核算系统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支出的部门经济支出分类。预算管理一体化实施之前,出纳在对账业务中只核对单位银行日记账功能支出科目项目支出是否一致,不进行具体的部门经济支出分类对账。预算管理一体化实施之后,假如年底统一核对会计核算系统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经济支出分类是否一致,对于年中结题,未核对系统中经济支出分类是否一致的项目,在出具项目决算表时,可能存在项目经济支出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对已结题的项目,可能存在项目经济支出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3.批量业务支付回单无附言,导致被监控的风险

在批量汇款模板中填写了附言,在汇款界面也填写了汇款附言,但是在批量业务回单中并没有附言。回单附言是财政部监管局的一个重要监控点,如果被监控到无附言,监管局会要求预算单位进行整改。

(三)退汇业务存在的风险

退汇业务存在挂账时间长(T+2)的风险。在使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前,退汇业务是T+1,银行发现汇款当天退汇,通知出纳填写更正书,第二天可以完成财政额度资金退还。现在退汇是汇款时间T+2,当天发现退汇需要第三天才能在预算管理一体化中进行业务处理。在此期间,财政资金挂在银行内部账户中,增加付款时长的同时也增加了资金管理风险。这样年底财政资金容易因支付不成功而产生结转资金,也会给对账带来一定麻烦。

三、降低预算管理一体化下国库集中支付风险的建议

本文根据实务操作中发现的问题,总结归纳如下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升级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

1.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有效与银行衔接

一是完善公务卡管理模块,将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与银行进行有效衔接,及时、全面推送消费记录;二是完善资金支付模块,改变批量汇款业务无附言的情况,降低监管风险。

2.继续升级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增强银行业务适配性

一是升级公务卡管理模块,以基础消费信息库数据为依据,不得随意增加或删减。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应增加消费金额与剩余金额这两列,且这两列数据为不可修改项。在部分还款业务中修改消费金额后,此条消费记录中剩余金额为未还款金额,基础消费金额可多次进行还款。手动新增消费记录与银行推送消费记录进行校对验证,保证消费数据的真实性。二是缩短退汇业务挂账期限,争取在T+1 天内完成退汇业务,减少资金在银行挂账的风险。

(二)鼓励基层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系统、财务核算系统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衔接

预算管理一体化除将财务工作事前、事中、事后信息化系统统一在一起外,还应该把基层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系统、财务核算系统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有机关联起来。一是电子发票重复报销的问题可以有效解决,系统会自动校验电子发票号;二是自动生成凭证会自动带出支出的类、款、项,汇款时可实现直接在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系统中进行资金支付[4],汇款时只需要核对汇款附言、收款单位信息即可,降低人工录入信息错误风险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学习、交流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于基层科研事业单位来说属于新事物,所以需要财务人员快速提升自身业务素质。

1.加强人员培训

一是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预算管理一体化培训,并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应用能力;二是在基层预算单位开展相关培训活动,让科研人员了解预算管理一体化,实现“业财融合”[5],减少国库集中支付的风险。

2.建立新型学习机制

以K 宝权限为学习点,建立学习机制,定期进行权限讲解,将本职权限的工作方法及易错点分享给其他岗位。这样财务人员就会对整体预算一体化系统有所了解,将事后易错点放在事前考虑,从而减少风险的发生。

3.基层单位相互交流经验

不同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都有各自的特性,但科研事业单位大部分存在的是共性问题。及时与其他科研事业单位或同兄弟单位沟通,组织交流分享高效的工作方法及容易发生的风险点,在工作中可以及时避免同类风险发生。

总之,科研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是预算管理一体化中的核心模块,对单位的预算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识别国库集中支付中的风险、研究降低财务风险的途径,可以规范国库集中支付流程和行为,加强财务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完善和实施。

猜你喜欢

附言国库汇款
编辑的反击
关于我国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
全国各地财政厅局国库处、国库支付中心负责人名录
开拓境外业务须重视境外汇款格式的规范性
财政部国库司主管预算会计司处级人员名录
附言里的三个字
财政部国库司主管预算会计司处级人员名录
编后
请你寄些标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