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视域下“师生四同”育人模式的内涵阐释
2024-02-19牛帆李一冉
牛帆 李一冉
摘 要: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举措。南开大学“师生四同”育人模式系统规划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通过服务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形式贯彻思政育人理念,重点突出“大思政课”格局构建中实践的核心地位,明确育人机制建设的问题导向,提升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统一实效,充分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渠道与方法创新。
关键词:大思政课;“师生四同”育人模式;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2-0068-04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大思政课”的科学营建和开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教育部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要求要统筹包括教学环节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教育资源,推进系统化育人机制长效发展。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南开大学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前提下创造性提出了“师生四同”育人模式,系统规划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旨在通过“同学”“同研”“同讲”“同行”促进师生共同体发展,并通过扩大“师生四同”的覆盖范围,提升“三全育人”实践效果。
着眼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与实践,首先要充分聚焦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思政课的指导作用,重点把握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在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逐步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针对性。课堂以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构建也是高校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内容。南开大学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办学宗旨,始终坚守爱国主义的民族魂,践行“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扎根祖国大地,“师生四同”实践育人模式注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与专业教育结合,与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结合,通过服务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形式贯彻思政育人理念,搭建工作平台,建强工作队伍,让教育实践真正成为师生同行互动的平台。在“大思政”格局视域下,针对课堂内外的整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四同”育人模式的内涵意蕴集中体现于实践、问题与价值三个维度。
一、实践维度:巩固“大思政课”实践核心的强心剂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性。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基本认识,也指出教育要将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紧密结合,这是教育对生产力发展作用的重要体现[1]。为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注重第一课堂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第二课堂建设的必要性,指出要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以及校内各类学生社团活动”中拓展眼界和提升能力[2]。因此,在“大思政课”育人格局的构建中,必须重点突出实践的核心地位,重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主体的实践能力。
2020年9月,南开大学制定《南开大学“知行合一”服务学习课程建设方案》,大力推进“服务学习”系列课程建设,打造社会实践“一流”金课,截至目前已开设服务学习课程26门79门次,涉及科技扶贫、文化传承、乡村振兴、新媒体、校史教育等诸多领域。为进一步高位凝聚“师生四同”育人合力,学校将暑期社会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工作前置至寒假,鼓励引导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先后成立校级教研团队13支,实现教师课题与学生实践对接280多项,内容覆盖课程思政建设、学业指导、服务学习、智慧书院等学生培养的各个领域。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烈氛围与实践锻炼中,超过12 800名师生组成近1 540支团队奔赴祖国各地进行劳动实践。立足新时代,南开大学“师生四同”育人体系始终浸润着“爱国主义”和“服务国家”的使命担当,学校积极引导师生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党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实践育人“一主四重”顶层设计,即紧密围绕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一主线。
在坚持实践第一的立足点之上,“师生四同”育人模式也充分吸收了知行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把正确的思想认识自觉转化成行为实践,养成思想与行动的自觉统一,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3]。引领青年知行合一是对知行合一的深刻践履,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中的内涵意蕴,即将对知识的把握体现在思想和行动两方面。
南开大学“师生四同”实践育人模式紧紧围绕学生需求,倡导师生在学、研、讲、行中的实践与服务中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精准把握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中国历史发展总趋势,坚定理想信念;全面客观看待世界的发展潮流与中国独特的历史命运、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在实践中充分体会与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同时,“师生四同”实践育人体系从实际出发,充分整合资源,注重部门联动、学院联动,使师资队伍的结构更加合理,专业性更加夯实,为实践育人提供师资保障;在完善现有社会实践基地和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了更加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和学生服务平台;建立了由学校、实践单位和学生等多方面主体参与的实践育人评价体系,从而提升了育人实效,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故事应当要“组织学生自己讲”[4]。南开大学“师生四同”实践育人体系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牵引,以“同讲”夯实“师生共同体”。一方面,通过“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师生互动、翻转课堂、同伴指导等多种形式进行“同讲”,塑造第一课堂新型师生关系,提升教与学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通过学生讲思政课、理论宣讲、社会实践等载体,推动“师生共同体”向第二课堂延伸,整合各单位宣讲骨干和宣讲社团力量,师生通过理论研讨、集体备课,全力打造“师生同讲”精品,面向校内外创新推出“菜单式”宣讲服务,推动“师生同讲”走进党课团课、工厂学校、社区村镇,多角度阐释党的理论创新,讲好四史故事,传播南开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学生支教、送知识下乡、志愿者行动等活动,都展现了学生的风貌和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情怀”[5]。南开大学全面实施“公能”素质教育,发扬“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办学宗旨,积极开展西部和基层志愿者的推荐选拔工作,加大政策扶持与示范性引领,多举措推进毕业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引领青年学生在伟大奋斗中贡献青春力量。2016年至2022年,南开大学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学生达5 000余人,为了打通学生到中西部基层就业的渠道,学校还为准选调生举办“焦桐计划”专题培训班,与全国20余个省份建立选调生定向招錄机制。
二、问题维度:明确“大思政课”问题导向的指路灯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马克思认为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本质上就是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的过程,明确了人类问题意识培养和发展的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问题意识的哲学机理时强调:“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5]强化问题意识,才能更好地探寻发展路径,新时代不仅意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到来,更意味着社会主义所面临的矛盾更加错综复杂、前所未有的挑战不断增多。“师生四同”育人模式是对制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核心问题的破局之举,对解决当前“大思政课”格局构建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高校思政课改革发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即思政课师生比例不协调。依照教育部对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规定,全日制本专科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师生比例不得低于1∶350,且要充分保证思政课教师的编制数量和质量。其次也体现出现阶段思政课教师数量的有限性和质量的参差不齐。而尽管近年来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招生总人数呈持续上升态势,一些二级学科也设立了高校思政工作骨干专项计划和高校后备师资专项计划,尽可能扩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储备,但由于岗位空缺情况严重,加上思政课教师培养周期较长等因素,当前实际思政课程的师生比例还处在一个较不合理的情况。而“师生四同”倡导学生与教师“同学”“同研”,建立思政课堂的“学术共同体”,在强化学生理论水平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同讲”的权利,使学生成为自己的老师,缓解短期内思政教师师资不足的尴尬。
在构建“大思政课”格局视域下的师生共同体层面,普遍存在学生主动性不强问题。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建设要全面提升课程的理论深度,依托教育主体开展有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教育实践,这也是思政课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既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主要应用“灌输”的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重视灌输方式,但不能搞填鸭式“灌输”。当代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要深刻遵循“八个统一”的基本原则,而其中“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就是解决思政课堂上学生主动性不强的重要指南。要充分重视教育对象在思政课中的主体地位,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充分激发其主观能动性。结合“八个统一”,这就是强调灌输固然在教育者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十分重要,但是与此同时也应该充分重视日常交往中的浸润与启发。“师生四同”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思政教学体系,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通过学生与教师在“同讲”思政课的过程中思想碰撞,引发学生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兴趣,进而自主开展“探究式学习”。在“同学”“同研”“同讲”的基础上,师生共同体则更加强调在学习生活中的“同向”与“同行”,而“师生四同”在推动师生共同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挖掘、澄清与研究,在提升个体理论性的同时增加师生共同体思想厚度,进而促进思想性、理论性资源供给的提升的同时,更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融合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加强,使“大思政课”格局有了坚实的主体支撑。
“师生四同”推动“大思政课”的机制建设已然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聚焦点既包括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也涵盖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评估等相关问题。效果评估既是提升思政课教育效果的必要方式,也是维系思政课良性发展的机制保证。既往的相关研究往往聚焦于教师培养政策、队伍建设和课堂效果反馈等层面,虽然运用科学的分析工具,但很难保证数据收集的真实与可靠性。而学生作为教育对象,其发出和反馈的信息是思政课效果评估的重要参考,对这些信息的充分分析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思政课程的建设发展指明方向。“师生四同”作为师生共同体的重要实践模式,能够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搭建平台,使师生关系除了思政课堂上的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外,更多了一层朋友的关系,学生对于教师的信任能够充分提升信息交流畅通度,从而达到良好的思政课程评估效果。通过一系列机制的构建,最终形成“大思政课”整体机制系统,也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总而言之,“师生四同”在构建师生共同体的基础
上,既形成了学术共同体,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思政课程与思政工作不再是“冰冷”的学术研究与例行活动,而是“温暖”的交流互鉴。“同学”“同研”一方面使思政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各方面特别是理论水平的了解,使其课程设置更具针对性和特殊性;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更加信任教师,更易接受其教授的内容,同时也具备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与此同时,“师生四同”十分符合“三全育人”的德育教育逻辑。以学生为纽带并联而成的师生共同体使“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真正落到实处,以思政课课堂教育为基础,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路径,教育者也能够以此为媒介进行外延更广的德育教育,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最终目的。而“师生四同”育人体系坚持青年问题意识的培养,注重引导大学生在服务学习和社会实践中關注社会热点问题与现实问题,并从这些问题出发去分析和探讨,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展现大学生的担当和作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要求师生共同体构建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并倡导教师以实际行动彰显大学生的示范引领和带头作用,增强大学生的时代意识和使命意识,促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价值维度:把握“大思政课”价值意蕴的维度表
习近平总书记曾着重强调思政课的改革要重视教育的方式方法,着力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在课程思政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在聚焦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场域和阵地建设的基础上,还充分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性,以及该目标贯彻的全过程性。由此,“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探索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全过程”育人是“大思政课”格局构建的必然要求。“全过程”的教学与实践融合要求给予思想政治教育以新的时代任务,即要充分回答如何在专业课程教育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如何有效将专业技能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合塑造为统一的观点体系,并在多方面充分发挥实践功能。例如,课程思政的重点就是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课程具体内容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对象在接受如哲学社会科学课、自然科学课等多门类课程时也能吸收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与长期性。“课程思政”早期实践于上海,经过几年的发展,“课程思政”已经开始在全国进行全面推广。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孤岛”现象,即仿佛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某个学院、某些课程的教育和研究范畴,课程思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并未根本改变。而且由于各高校或多或少存在实际性差异,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回到以地区与高校自身的时空范畴,最终的落脚点则还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这也是“师生四同”在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逻辑基点,即要在推动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同学”“同研”“同讲”“同行”中交流互鉴,以增多渠道、强化交流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机制的合理构建,从需求出发着力提升教育者在专业课程中挖掘与学科特色相关、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师生四同”要求高校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不能仅就专业课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谈“课程思政”,而是要抓住师生关系这对课堂教育活动的基本关系,充分推动课堂教育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由单向灌输向双向或多向交流的转化,在强化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定位的同时,还要充分进行“同学”“同研”“同讲”,一定程度上让教育对象成为教育者,充分挖掘课堂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专业课程内容与兴趣的三相焦点,使课程思政建设有章可循。
“师生四同”在促进“大思政课”格局构建之中,必然在价值层面对“三全育人”具有引领作用。我国的教育具有社会主义的底色,这种鲜红的底色必然要求思政课“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6]。相较于思政课程,高校“三全育人”更体现在课程思政之中,深刻理解“三全育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外的其他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延展了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三全育人”达到跨时空、泛领域、全要素的培养体系建设要求[7]。“三全育人”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给其他课堂的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既体现在教育者要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水平,也体现在教育者要有能力将专业课程与思政内容充分融合,这对教育者无疑是一种挑战。而“师生四同”在助推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同学”“同研”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推进专业教育教学与德育、价值观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起来,在双向互动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元素,发挥课堂教育360度的德育“熔炉”的教育合力作用,使“三全育人”做到全员参与、全程交融、全方位协同合作的“师生四同”一体化建设。
除了激发课程思政专业逻辑范畴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生力量,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课堂”,还必须要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效力充分融合,在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的基础上,以综合素质类和通识教育类等课程为润滑剂,进一步强调课程思政在专业教育范畴内价值观教育的同频共振。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四同”一定程度上突出强调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地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亦成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纽带,使专业技能与思想政治内容充分融合,以现实的人为载体形成和谐的观点体系,进而通过“师生四同”进一步影响教师,真正使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具备双向的多桥梁结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当前,“大思政课”育人格局的形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重点。思政课改革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对协同意识的强化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关键内容。而协同意识强化的着眼点既应该放置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作用的发挥上,也应聚焦于师生共同体教育主体的交互研究中。例如在德育方面,推动“师生四同”建设既能够充分发挥师生共同体的德育教育功能,也能够充分营造思想政治协同育人环境,奠定“立德树人”的德育总基调。而在课程思政方面,“师生四同”能够直击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同专业课课堂融合
困难这一痛点,以构建共同主体为依托整合资源,提升各学科交流互检的可能性与可操作性。以教育对象作为结合点与着力点,突破思想政治课堂与专业课课堂的壁垒,以“同学”促“同研”,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专业学科科研的协同性阐发;以“同学”“同研”促“同讲”,使学科融合在师生共同体的多向度传播交流中充分达成;以“同学”“同研”“同讲”促“同行”,升华师生关系的同时,也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发展研究在实践维度的长期融合,进而达到长效稳定的“大思政课”育人格局并充分诠释其价值,在强化师生关系中推动“三全育人”真正落到实处。
总而言之,不论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建设范畴内,还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作用的发挥过程之中,抑或是实践维度的思政工作推动,都还是“大思政课”育人格局价值意蕴的重要表现。作为师生共同体的重要表现形式和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的主体合作协同所构成的实践主体,“师生四同”创造性打破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壁垒,充分促进了教育内容、教育渠道与教育方法的科学性与时代性发展,也必然对“大思政课”育人格局的形成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7.
[2]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 习近平.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 不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N].人民日报,2014-05-25(1).
[4] 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194.
[5] 习近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N].人民日报,2015-01-25(1).
[6]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23.
[7] 杨晓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