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科背景下应用型农业院校实践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2024-02-19郭永霞闻世宇张明聪

关键词:实践体系新农科

郭永霞 闻世宇 张明聪

摘    要:优化新农科实践育人环节,调整新农科实践育人专业架构,提升新农科实践育人建设内涵,是涉农高校农林专业实践育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文章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育人实践为例,从“红色文化、精神引领”“产教融合、协同发展”“共享开放、资源整合”“师生联动、创新发展”四个方面重构新农科农业实践教育体系,以提升涉农高校学生的思政意识、实践意识、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着力打通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为新农科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农科;应用型农业院校;农业人才培养;实践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2-0001-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为了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需要,也为了充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解决好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1],2019年“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用“新农科”赋予了高等农林教育的重要使命,指出要创新培养体系,从学科交叉融合、农科教协同育人、本研贯通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入手,着力培养一批重视“三农”、学习“三农”、服务“三农”的新时代农林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2],打造一批农业类区域性实践教学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2022年8月,教育部组织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制定了《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

南》,引导涉农高校深化农林教育供给侧改革,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具有适应性、引领性的新农科专业,加快培养亟需农林人才,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扎根北疆黑土地60余载,为全国及农垦系统培养了一大批农业应用型人才。学校建有12个本科学院,其中农学院现有专兼职教职员工126人,在校本科生1 553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22人,具有寒地作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3个、专业学位领域2个,其中作物学一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农学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省级重点专业,农学、植物保护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实施专业。学院多年来积极探索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响应新农科建设目标,积极调整实践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融合程度,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突出应用导向,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改革和创新途径。本文针对应用型农业院校实践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提出了从“红色文化、精神引领”“产教融合、协同发展”“共享开放、资源整合”“师生联动、创新发展”四个方面,重构应用型农业院校实践体系,以期为推动新农科背景下应用型地方农业院校实践教育教学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一、新农科农业实践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入新发展阶段,党和国家对农业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高等农林院校实践育人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更加紧迫[3]。提升应用型农科人才的综合能力水平是国家农业建设、农村发展和新农科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实践育人模式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改革成效。但是,由于我国农科实践教学要求较高,并且针对性较强,因此农科实践教育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目前,我国农科教育实践还存在思想引领薄弱、实践教育体系不完整、校企合作与农业实践不深入等问题,导致新农科农业实践教育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农科院校农业类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一)“三农”思想培育有缺失

我国高等农林院校是传承我国优秀农业文化的重要基地,但从现阶段高等农林院校整体的育人体系来看,中国传统农业文化教育存在着较大缺失,这与农林院校的育人体系设置有必然联系,部分农林院校重视专业基础课的传授、专业技能的培训,却忽视了农耕文明教育和专业思想引领教育。

在传统专业课程教学中,授课方式主要以课堂传授为主,在课堂中专业知识文化仅单向传播[4]。同时,对学生“三农”意识的培养不够,学生缺乏专业文化与专业底蕴的支撑,对文化内涵的理解较短浅。现阶段,农业实践育人体系在学生农业思想认知与提升方面缺乏系统性,专业知识框架中缺乏思想引领教育,导致专业思想教育在专业实践实训中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实践育人体系仍没有打通思想传导渠道,专业思想辐射范围较小,传导效果难以保证,亟须构建合理、高效的专业思想传导机制。

(二)實践教育体系不完整

当前,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实践教育体系主要存在目标定位不清晰、学习内容与目标定位不匹配、实践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实践育人体系中的推动、受动、评价和保障等环节衔接不紧密,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没有确立农业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体地位,新农科下农业实践教育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

学生方面,部分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兴趣不高,或对于农业专业实践实训较为排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不足,并且不能完成实践实训要求,导致实践育人效果不理想;指导教师方面,指导教师多为专任教师,由于自身工作繁忙和实践团队间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在实践过程中缺少良好的师生研讨机制;教育方面,目前部分高等农林院校设置的理论课与专业实践结合程度不够,无论学生在生产实践环节还是参与课题组进行科学研究与实践动手能力提升相关度都不高,难以满足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对农业人才的需求,通过课程所学的知识无法真正指导农业实践,无法在将来的就业帮助中体现价值。

(三)校企合作实践不深入

构建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形式的实践育人体系是现阶段我国高等农林院校普遍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即学校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的形式与企业基地建立合作关系。我国实践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自19世纪中叶福建船政学堂孕育而生,至今已经有一百余年的历史[5]。经过多年发展,校企合作也成为当代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现阶段,我国部分农林院校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学校方面缺乏主动性,企业方面参与合作的意识薄弱,校企双方缺乏有效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导致校企合作双方仅围绕各自的教学任务,并不重视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忽略了以学生为主导的重要评价指标,没有做到因人实施培育、因产实施培育,实践的连接性不高、有效性较差,长期以往就演变成了高校人才培养内容与模式和企业人才需求出现了结构性失衡等问题。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迫切需要适应新时代的农业科技人才,凸顯农科实践教育校企合作的价值与内涵,也对农科实践教育校企合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在新农科背景下,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如何提升农科实践教育内容已成为时代诉求和现实呼唤,也是我国在“三农”领域“育新人”的必由之路。

二、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业实践教育体系的

探索与应用

自建校以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始终以农科学子的实践教育为培养根基,聚焦农科教育改革优化。随着新农科建设不断推进,农学院更是以北大荒精神为旗帜引领,以农耕实践育人为抓手,以培养“一懂两爱”的农业人才为目标,多措并举,创新改革新农科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生特点,形成以“基础实践—创新实践—生产实践”多维度交融推进的应用型

本科高校农学类专业实践育人体系。系统规范的实践教学环节有利地支撑了复合应用型人才高质量培养,提高农科育人质量,为中国大农业输送农业应用人才。

(一)以北大荒精神为引领,传承红色文化

北大荒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耕精神的代表[6]。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正是诞生于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这样的历史大潮中,因此学校始终把北大荒精神作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教育目标与北大荒精神保持高度一致,将北大荒精神融入办学育人的全过程。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以“北大荒精神”育人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在实践教学中开展北大荒精神育人[7]。以培养学生“三农情怀”为目标,以垦区实践为桥梁,让学生走进北大荒的广阔天地中,以田地为教室,以乡村为课堂,将北大荒高新科技、绿色生态文明、现代农业发展融入实践课程思政。农学院坚持将学校的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帮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先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张宏雷和王德亮、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粮食生产者)刘微、龙江最美职工王丹、三代同耕北大荒的李光旭等,学院以这些垦荒校友的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定期邀请校友进行讲座,形成北大荒精神“一领一带一入”的良好氛围。此外,每年学院定期开展垦区生产实习与“弘扬北大荒精神”社会实践活动,2011年至今累计派出451个实践团队,1 800余人,分布于垦区9个分公司108个农(牧)场,不仅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而且提高了其农业实践技能,并且在专业实践之余开展乡村振兴科技志愿服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用北大荒的红色历史、北大荒的现代科技、北大荒精神的现代化引导农业学生把“青春梦”“农业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将北大荒的精神、“三农”情怀深植于心。

(二)地—校—企协同发展,产教深度融合

农学院在农业实践育人体系建设过程中,立足新农科建设背景,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教学改革突破口,背靠北大荒集团,建立地—校—企联合共建合作机制,在产业需求和校地双驱动下,学院先后与恒大农牧集团、华育和创生物有限公司等共建创新实验室,与北大荒集团共建建三江水稻、九三大豆等创新研究院,由“实验室—实践基地”拓展为“实验室—实践基地—创新研究院—企业”的实践平台,通过“企业牵动、教师推动、校企联动、学生行动”四动联培,开展“理论—实践—生产—就业”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实习实训、科研创新、双创竞赛、顶岗实践,极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的实用性。学院遴选了六期卓越人才实验班,单独运行培养方案,累计646名学生进入联合培养企业顶岗实践,实行“3+1”校企协同培养,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以上,近五年企业就业率55.05%,毕业生考研率达36.45%,连续四年获学校就业先进单位,助力学校获得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农学院坚持推进产校融合策略,不断打造新农科育人环境新生态。以创建“实验中心—实践基地—创新研究院—企业”实践平台加强双创项目建设,在实践教学环节融入生物、信息、工程等技术提升实践内容与教学方法,全方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现“双创项目+能力建设”双赢局面。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合理配置实验教学资源,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室,通过网络预约使用,提高了仪器使用效率;整合创新创业和科研团队,布局管理队伍建设,建立激励考核机制。2014年至今,学院累计获批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36项,其中省级以上87项,获得研究经费128

万元,发表科研论文134篇;在“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中获银奖3次、铜奖7次,省级金奖15次、银奖30余次。

(三)加强师生联动,创新实践育人方式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建校初期,在实践育人环节开展了北大荒农垦生产实践实习,农学院于2012年出台了农学类专业实践育人培养方案,将师生联动培育与建设纳入学院总体发展规划,引导并激励学院教师持续提升个人综合能力,拓宽学科领域,提高学科交叉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理论实践能力。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建立师生联动的新农科育人模式,在师徒教育中做好传承工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采用生生联动和师生联动的方式,做到技术有精进、情怀有传承。一方面,整合学院内外资源,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和加强实践教学等方式,坚持将科研训练、双创课程、双创比赛、学科竞赛与教师科学研究有效衔接;另一方面,采取“传帮带”的方式,以师兄师姐带动师弟师妹、博士带动硕士、硕士带动本科生的方式,在专业指导和农科情怀引领方面进行传承,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动带动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着力提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力,提升农科人才培养质量,为提高应用型农业复合人才奠定基础,也为新农科建设的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为实现实践育人方式的创新发展,培育更多优秀的新型农业人才,学院建设了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线上线下混合课程1门、社会实践课程1门,独立设置实验课9门,建设虚拟仿真实验项目3个;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

三、结论

经过十年研究、探索与实践,因势而新着力推动实践育人课程体系设计,加强实践育人教学体系建设,科学合理搭建育人于行的耕读课堂,形成为党育人、铸魂育人、实践育人的新格局,构建了具有现代化大农业特色的应用型农学类专业实践育人体系,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丰富了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式,为培养新农科复合应用型人才提供实践案例。

参考文献:

[1]  赵小敏,陈美球,蓝猷平,等.新农科背景下地方农业院校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20(5).

[2]  郝文武.“三农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

[3]  孔德晨.未来五年,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样建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12-10.

[4]  汤颖梅.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涉农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21(24).

[5]  潘建华.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6]  韩国锋,陈彦彦.新时代北大荒精神继承和发展的受制因素分析[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21(5).

[7]  战英策,陈彦彦,张明聪.北大荒精神融入精神扶贫战略的价值审视与实践路径[J].学习与探索,2020(11).

猜你喜欢

实践体系新农科
新农科背景下现代烟草农业专业实践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涉农综合性大学“新农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新农科”发展的《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资源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新农科背景下观赏果树栽培与资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谈中职德育课程实践内容体系的建构
谈中职德育课程实践内容体系的建构
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计算机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课后延续教学模式在单片机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