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4-02-19董树萌汪红梅

关键词:专创融合新文科

董树萌 汪红梅

摘    要:新文科要求文科变得有用、有力、有效,以具体生活问题、社会问题为主线来推进学科跨界,是组织科际整合、构筑问题中心的多学科耦合体,是增进文科的社会生存力、问题解决力的客观要求。专创融合打造了双创教育新格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市场学”在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中探索了瞄准现实问题、协同学科发展、深挖文化资源等实践路径,同时,在教材编写、教学方式、课程思政三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新文科;专创融合;葡萄酒市场学;农专葡萄酒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2-0013-04

2020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四新”建设与学科專业优化、创新能力提高、产学研用融合、时代新人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成为引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标志性举措[1]。新时代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培育时代新人。推进新文科建设要把握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三大重要抓手”。新文科着力于从探讨人文社科所涉及对象的规律,转向对社会价值观的思考。因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弘扬中国精神,为理工科赋予新的哲学社会思想价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文科建设重要的价值与使命。新文科建设要用好中国理论、中国范式、中国标准、中国自信,讲好中国故事[2],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专创融合指的是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全面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重要性,强调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对创新创业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建立融合性的课程体系[3]。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各高校要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有机融合。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9年度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建设“专创融合”的特色示范课程,深化课程建设,强化专业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有机融合专业知识传授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技术能力,牢固根基,为学生未来从事基于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活动夯实基础。

一、新文科发展与专创融合的内在逻辑

当下,“融合”和“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四新”建设最基本的特征。“新文科”与“专创融合”有着密不可分的耦合关系。专创融合理念加强了新文科建设的竞争力,新文科建设促进了专创融合的实践,二者相辅相成、同向同行。

(一)新文科发展中专创融合的嵌入性

新文科要求文科有用、有力、有效,就要求新文科人才必须关注鲜活社会现实,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关心社会发展问题,真正发挥文科建设的天赋职能[4]。新文科理应为解决社会生活面临的现实问题而生。专创融合是基于问题逻辑的育人方式,强调将专业知识、学科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专创融合主张优化专创课程体系,突出创新创业实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革教学方式方法,这些正是新文科发展的具体实践。专创融合的实践导向能够促使新文科建设实现由知识逻辑向问题逻辑、学科逻辑向实践逻辑的顺势转变。因此,专创融合之于新文科发展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和嵌入性。

(二)新文科发展中专创融合的内生性

尽管新文科建设成效取决于动态、多元、综合评价结果,但是人才培养质量、创新能力水平、社会服务贡献及影响力等一定是核心观测点。这些核心观测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专创融合效率、效果与效能的影响,并且具有明显的内生性。专创融合致力于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创业意愿、创业素质与创业能力的双创型人才,必将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专创融合教育模式有助于缩短创新成果从孵化、保护、转化、应用到推广的过程,有利于创新能力、水平的彰显。专创融合造就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50强”“中国大学创业竞争力排行榜500强“等诸多排名,不仅是对高校社会服务贡献的评价,也是高校影响力的反映。因此,新文科发展要求专创融合,专创融合是新文科发展的应有之义。

二、新文科背景下“葡萄酒市场学”专创融合

案例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葡萄酒市场学”课程始于1998年,是中国最早开设的关于葡萄酒市场营销的专业课程。该门课程为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其主要内容包括市场营销基础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国际葡萄酒市场概况、葡萄酒产品策略、葡萄酒定价策略、葡萄酒渠道策略、葡萄酒促销策略等。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葡萄酒市场营销的主要知识和理论框架,把握葡萄酒市场营销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况,运用葡萄酒市场学的理论去观察和分析葡萄酒市场及营销策略,掌握葡萄酒营销的主要实践技能,为学生从事实际葡萄酒营销工作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2017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校友为了纪念学校创始人于右任先生,报效母校多年来的培育之恩,致敬葡萄酒学院教授吃苦耐劳、扎根杨凌的

“西农精神”,推出了“农专”系列品牌葡萄酒。产品一经面世,便获得了全校师生和校友的追捧。2020年12月,“农专”与葡萄酒学院签订了“共建教学科研示范基地协议”,协助母校推广教学科研成果,为学生创业提供实践机会,正式开启企业加入葡萄酒学院专创融合之路。作为学院“双创”平台的实验基地,“农专”一直使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延琳教授研发的酵母进行科技转化,2022年5月,刘教授“中国本土葡萄酒酵母种质资源创新和产业化应用”项目通过了成果鉴定,这标志着刘教授团队培育的2株本土葡萄酒酵母实现了我国本土葡萄酒酵母从“0”到“1”的突破,成功填补了这一行业的空白,解决了进口酵母对我国的“卡脖子”的问题,也让“农专”葡萄酒成为了国产葡萄酒使用本土酵母的成功典范。

“农专”自推出以来受到各界人士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产品好,更是因为“农专”切实找到了中国葡萄酒的短板,面对市场出现的问题,分别做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从而获得了市场的肯定。从“农专”葡萄酒的市场战略中,笔者总结出“葡萄酒市场学”专创融合的三点成功经验。

(一)瞄准现实问题,找准实践落点

近几年中国葡萄酒产量低,产业模式落后,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加之进口酒的文化冲击等问题愈演愈烈,导致中国葡萄酒在终端市场的销售难度加大,宣传和分销渠道被挤压,与进口葡萄酒相比在产品定位、价格策略、分销渠道和促销手段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国葡萄酒普遍存在好葡萄酒太贵,普通葡萄酒没有品牌,龙头企业葡萄酒没有特色的问题,普通人想购买一瓶价格实惠、质量尚佳的国产葡萄酒往往十分困难。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凸显。于是,“农专”在上市初期,就瞄准实际问题,从产品定位上,充分抓住在校大学生群体的年轻化需求,以包装简约和口感轻盈的葡萄酒产品为主打品牌,利用心理定价和市场渗透策略,通过校园品鉴会、开学伴手礼等方式,短时间内便成为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学的校园特色产品,既满足了学生群体的自主消费需求,又成为了学生赠予亲朋好友、展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多彩生活的最佳礼品选择。除此之外,“农专”葡萄酒还拓展了产品宽度,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均有对应的产品推出。值得一提的是一款名为“农专1934”的酒,1934年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建校年份,这款酒把学校的历史与产品完美融合,每年只生产1934瓶,这种限量生产的方式,不仅保证了产品的品质,更提升了产品的收藏价值,使之成为了一种文化商品,具有非凡的纪念意义。

(二)协同多门学科,推动共同发展

葡萄酒是一种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三个产业有机融合的产品。无论是栽培、酿造,还是到终端的餐桌,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益求精。首先,“农专”葡萄酒坚持葡萄酒学院的“好葡萄酒是种出来”的思想,不忘把“耕土耕心,酿酒酿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的教育理念融入产品,认真把控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的每一个环节,力争把产品做到精细化、专业化。其次,“农专”十分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文化内涵。“农专”品牌方联合葡萄酒学院的优秀毕业生组建了“农专”酿酒师团队,通过“名人”和“校友”效应,打造“学院派风味”专属标签。例如有一款“珐琅彩雷司令”甜白葡萄酒,该产品特选天山南麓博斯腾湖畔一块风土极好的葡萄园,主张用手工采摘葡萄以保留雷司令的天然原味,特邀“农专”酿酒师团队的专家匠心酿造。这款酒的酒标设计采用珐琅彩艺术风格,与来自异国风味的雷司令葡萄原料相得益彰,外观色泽靓丽,颇有一番风味。装瓶后酿酒师会在酒标上签名,这种做法使一瓶价格中等的葡萄酒也增添了一份文化内涵。

在营销上,“农专”通过“线上+线下”双联动的策略,在产品销售的同时,利用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传播“西农故事”,弘扬“西农”精神;借助校园品鉴会,在学生中倡导中国葡萄酒文化自信。“农专”通过多学科互联,促进了共同发展,让每一瓶葡萄酒都有故事可讲,有意义可留,打造了富有特色的品牌推广模式。

(三)挖掘文化资源,讲好“农专”故事

1934年,于右任创立“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提写“农专”二字,并将之烧制于主楼奠基砖之上,由此诞生“农专”。作为奠基和主要建筑物的标志,吴普特校长曾向民族企业家曹德旺先生捐送“農專”砖作为纪念物。2018年,中国美术馆于右任书法展上展出了“農專”砖。20世纪80年代,“中国葡萄酒泰斗”贺普超先生提出

“贺兰山东麓是中国葡萄酒未来之乡”的理念,尔后其弟子李华奔赴法国深造。作为中国第一批公派出国留学的学生,李华以优异的成绩从波尔多大学毕业,取得了中国第一个葡萄酒博士学位。毕业后他不忘初心,毅然选择回国发展葡萄酒事业,1994年创办了亚洲第一所葡萄酒学院,历经沧桑,他用实际行动印证了中国葡萄酒的实力,也开启了中国葡萄酒绚烂的篇章。作为中国葡萄酒的摇篮,时任校长、曾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张宝文曾为葡萄酒学院题字“中华第一院”。

这些都是“农专”出彩的文化资源。深挖文化历史,讲好“西农故事”,展现历史内涵,在立足家国情怀,以酿造中国优质葡萄酒为目标的背景下,通过追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建校历史、名人事迹,将“西农”人的艰苦奋斗、百折不挠、诚朴勇毅、胸怀社稷的精神展示于众人。“农专”用文化赋能,有效提升了品牌的价值。

三、“葡萄酒市场学”专创融合发展设想

(一)编写专创融合教材

结合专创融合理念,葡萄酒市场学教材应由“基础理论”和“实践指导”两部分组成。基础理论部分主要是全方面介绍葡萄酒市场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而创业实践指导部分,由于创新创业活动自身的复杂性、动态性等特征,各方的理解也各有不同,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大纲和教学内容,理念上需要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以及对产业经济发展要求、创新创业政策、学校学科建设和师资力量等资源进行评估,从而完成最终的顶层设计。闫玉刚等指出“双创”教材的设计范围不要局限于各个专业的最大公约数,而应积极推动“双创”教育跨学科平台开发,并以此为中介对接各学科资源[5]。李时椿、常建坤编著的《创业教程》,探讨和总结了创业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关键问题,包括对创业观念、动力和创业者的素质进行了研究,对创业环境、商机的识别和把握,对创业类型与创业模式、盈利模式的探讨,对创业条件和失败误区的剖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这些都可以借鉴为“实践部分”的参考依据。因此,应合理运用业界专家、企业、政府等其他资源,以及涉及葡萄酒产业的跨学科专家,联合开发适用于“双创”发展的“实践指导”教材部分,将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结合起来,将专业教育融入“双创”教育过程,借鉴前沿理论,开发一套理论结合实践的葡萄酒市场学教材,推进教材向专创融合方向发展。在教材的概念方面,不应仅限于传统意义的书本,还可引入“立体化”教材概念,结合互联网,开发课程教学包、课程教学资源库和学科(专业)网站[6]。例如,通过虚拟营销情境设计,学生可以实现投放葡萄酒虚拟广告、举办促销活动、实施售后服务等环节,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又可以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之中。随着移动式课堂的逐渐发展,尤其是后疫情时代人们的工作、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材建设上须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通过科技赋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式学习、自主式探索和自主式协作的能力。

(二)开展多层次实践教学

目前,“葡萄酒市场学”课程缺乏整合思维,教学模式仍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缺少师生互动,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市场学的研究对象是企业、组织,以及与其相关的市场营销活动及规律,课堂单一讲授的教学方法,高耗低效是常见状态,很多概念只通过讲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难以有效、及时地掌握知识点。因此,在教学上建议运用“建构主义”理念,依托学院科研基地、教学实训基地等机构、组织,加大专创协同,带领学生走访酒企,贯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把企业的问题带入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建构主义”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强调教师是引领者,学生是主体。“建构主义”的四大要素是“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学生在理论基础上,主动通过实验或参与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从而增加或建立新的经验,形成建构意义。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7]。基于“建构主义”,融合“以教为主”和 “以学为主”, 通过强化与企业的深入合作,将企业问题带入教学,建立“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学生分享”“模拟工坊”四个板块,使用“抛锚式”教学方法,融合基础讲授方法,将企业问题作为“锚”交给学生,教师提供一定的引导支持,学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自主学习搜集相关信息、协作学习交流不同观点,利用现代化数字科技,进行问题的科学分析与深度研究,最终在课堂上作出观点分享,解决企业遇到的现实问题,教师在最后给予结论性评价,并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企业也可以选择优秀的方案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这种教学方法将学习的部分主动权从教师手中交到了学生手中,提高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式学习意愿,提升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开展个性化教学,可加强学生的正向参与度,是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融合的有效模式。教学中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知识和技能相统一,强调教学与企业密切配合,强化课程管理,设计标准化课程。以拓展学生能力为目标,课程从内涵上展现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实现从内到外全覆盖,实现专创融合。最终依托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平台,剖析葡萄酒产业问题,结合中国葡萄酒的历史背景与文化特色、产区资源与国家政策,有效促进葡萄酒的中国在地化研究。

(三)强化课程思政融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当时中华民族处于风雨飘摇的灾荒战乱年代,外有日本入侵,内有饥荒之灾,尤其是西北地区连年干旱,民不聊生。在国家和民族危亡之际,大批有识之士主张“开发西北”“建设西北”。1934年,于右任、张继、戴传贤等筹建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建校八十多年来,一代代师生在“建设西北”“开发西北”“兴农兴学”口号的感召下,秉持立校宗旨,践行“诚朴勇毅”校训,扎根西北默默耕耘,为推进旱区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发展作出了众多贡献,在发展中积淀和形成了独特的“西农精神”:“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亚洲第一所葡萄酒学院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孕育而出的。20世纪70至80年代,由于当时没有标准化的葡萄酒规范,市面上葡萄酒大多是勾兑的,造成了非常负面的社会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李华奔赴法国深造,把先进的知识带回国内,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葡萄酒学院,通过知识传播、人才培养,逐渐规范了中国葡萄酒市场,带动了产业的科学化、标准化发展。但是,中国的消费市场仍旧被外国葡萄酒所牵制,“进口酒比国产酒好”的思想根深蒂固。实际上,葡萄酒不是西方独享的产物,我国的葡萄酒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汉魏时期我国就出现了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賀兰山东麓的葡萄园视察时强调,要把发展葡萄酒产业同加强黄河滩区治理、加强生态恢复结合起来,提高技术水平,增加文化内涵,加强宣传推介,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和综合效益[8]。以新文科建设理念为背景,把“打造中国葡萄酒IP”“讲好中国葡萄酒故事”作为愿景目标,加大力度推进葡萄酒市场学专业教育与创业创新的融合。优化教育结构,打造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新文科背景下的哲学理念顶层设计方案,通过课程的教授,让学生重拾中国葡萄酒文化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创中国葡萄酒产业现代化的道路。加强育人建设,讲好中国葡萄酒的故事,讲好劳动人民靠双手改变命运的故事,讲好中国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故事,树立新时代中国葡萄酒价值观,展现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拼搏奋斗的精神面貌。依托“新文科”价值理念,提升学生对葡萄酒产业中国化的认识,加深中国葡萄酒文化和理念的传播,让学生肩负起中国葡萄酒产业的时代重任。

四、结语

专创融合是结合国家发展规划的前提下,以经济发展为导向,联合职业教育,培养满足市场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中国最早开设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的高等学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于2022年获批首批国家现代产业学院。在新文科建设理念下,顺应新时代新任务的发展需要,响应国家“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通过加大文科建设,树立专创融合理念,探索、构建有效的融合机制,落实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等措施,推进专创融合,激发人才活力,培养一批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能够在葡萄酒相关的经济贸易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胜任网络营销、市场研究、营销策划、市场推广等工作的经营和管理人才,对增强中国葡萄酒产业的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国葡萄酒产业繁荣有重要且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陆亭.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从教育理念到范式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22(12).

[2]  高一鹏,田昀鑫,刘水.“四新”背景下高校一流学科专业建设的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2(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EB/OL].(2010-05-04)[2023-03-1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5672/201005/t20100513_120174.html.

[4]  龙宝新.中国新文科的时代内涵与建设路向[J].南京社会科学,2021(1).

[5]  闫玉刚,王芷.“双一流”背景下我国“双创”教材的出版研究[J].出版广角,2021(14).

[6]  赵志强.高校立体化教材建设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1).

[7]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8]  人民网.宁夏行百姓福祉是总书记始终不变的牵挂[EB/OL].(2020-06-11)[2023-03-12]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0/0611/c1001-31743450.html.

猜你喜欢

专创融合新文科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基于专创融合理念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高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对策研究
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
浅析民办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