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中深耕 写作中深思

2024-02-19王希

新班主任 2024年2期
关键词:痛点理论情境

王希

对很多教师来说,教育叙事是教育写作的入门选择。但是在实际创作过程中,教师会有很多困惑,比如,从哪里找素材、如何使故事更生动、如何提炼观点等。根据多年写作经验,我想告诉各位老师:在实践中深耕,在写作中深思。

立足实践,深挖素材

教师撰写教育叙事时,首先要回答“写什么”的问题。什么可以写?什么值得写?什么是写得好的?教师的工作日复一日,但如何在忙碌之余找到值得记录和思考的东西呢?我们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

1. 立足教育改革热点

“双减”政策、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新课标”落地等教育改革热点是教育叙事的绝佳素材。教师可以以教育改革热点为切入点,留心收集写作素材。

比如,语文“新课标”注重创设学习情境。那么,语文教师在挖掘教育叙事素材时,就可以梳理、总结自己在实践中创设学习情境的经验。比如,我撰写的文章《刘禹锡最爱的花》,讲述了我在讲授《陋室铭》一课时创设情境的过程。这是一次不成功的情境创设,即“帮刘禹锡发布一个朋友圈”,要求学生以刘禹锡的口吻写一段话来表达他对某种花的喜爱。然而,因为这个情境未能紧密结合文本,所以学生在课堂上为了完成任务,随意选了一些具有美好象征意义的花卉,并未对人物思想和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在这篇教育叙事中,我反思了自己在创设情境上的失误,也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优化:将情境与文本紧密结合,深入分析花的象征意义与人物形象的对应关系后,再结合刘禹锡的人生经历,请学生设想“刘禹锡爱的花”。不出所料,学生在课堂上自然地融入了情境,将文本与作者人生相结合,在读课文的同时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这篇文章受到很多教师的好评,因为它触及了“新课标”落实过程中的热点——情境创设。针对这一热点的教育叙事,无疑更容易引起教师的共鸣。

要想抓住当下的教育热点,教师既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在忙碌工作之余关注当下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拓宽视野,将教书育人和国家发展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敏锐地抓住教育热点,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写出触动人心的教育叙事。

2. 挖掘教育教学痛点

教育教学中的痛点,实际上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这些痛点不仅激发了教师的思考和表达欲望,而且促使他们直面问题,寻找解决之道。教育叙事,正是一种让教师更好地面对和化解这些痛点的手段。

学困生转化的故事是教育叙事中常见的题材,因为这确实是让教师印象深刻的教育经历。无论是科任教师还是班主任,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转化学困生上。针对某个学生的某个问题,教师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持续跟踪并进行调整,最终引导学生向好的一面转变。比如,如何让不爱学习的孩子爱上学习,如何让经常违纪的孩子成为班级的榜样,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这些都是鲜活的教育叙事素材。

以教育痛点为素材进行教育叙事创作,教师就要动脑筋、想办法,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以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叙事写作是教師反思自身教育策略的良好途径。

3. 关注教育理论不易落地的难点

教师在一线教学中会直观地感受到理论和实践的差距。由于教育对象的独特性和教育环境的差异,科学的教育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每一位教师的教育实践。正是这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落差,为教育叙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需要深入思考:为什么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这样的差距?是对理论理解得不够透彻,还是实践中运用不当?

陶行知先生“4颗糖”的故事是每个教育者耳熟能详的教育叙事。这个故事展现的教育智慧是我向往的,所以,我在教育实践中也模仿了“4颗糖”处理方式,奖励犯错的学生糖果。可谁知,学生对糖果不屑一顾,甚至嘻嘻哈哈地和我闹起来。这是我没有理解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造成的。

我将这次失败的教育行为模仿写成了一篇教育叙事《我也有“4颗糖”》,反思了我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肤浅理解。这个故事的核心并不是“奖励糖”行为本身,而是教师对学生错误的包容、对学生成长负责以及对学生的温柔关怀。

根据教育理论落地的难点撰写教育叙事,教师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教育理论,更科学地将其应用于实践,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学习技巧,深入思考

1. 调整叙事顺序,突出事件冲突

在撰写教育叙事时,除了选择合适的素材外,将故事讲述得引人入胜也至关重要。那么,教师就要刻意地练习叙事技巧。比如,通过调整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叙述顺序,将事件中最具冲突性的片段置于叙事开篇,构建更强烈的冲突。

以我的教育叙事《当教鞭落在我身上》为例,文章讲述的是初为人师的我试图通过权威压制学生,失败后调整教育策略,用爱感化学生,用方法引导学生,最终站稳讲台,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初稿中,我按照事件发展顺序来写,详细地记录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事情虽然特别,情感虽然真挚,但文章没有亮点。在第二稿中,我调整了叙事顺序。我将事件冲突的高潮“学生抢夺教鞭丢在我身上”作为开篇,由我从愤怒到委屈再到释然的心理变化引出思考:教师的付出究竟是为了感动自己还是教育学生。正是这样的调整,让这篇教育叙事由平铺直叙到一波三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聚焦叙事片段,再现育人场景

讲好故事就要在读者脑海中构建故事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故事现场,感受其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次情感波动。我在撰写教育叙事的过程中,特别注重营造画面感,比如:

小夏看了我一眼就马上低下了头,那一秒,我彷佛窥见了这个少年的内心:惊讶、不甘、妥协、失落。小夏木然地点头,眼神空洞,好像有一个巨大的玻璃罩将他和世界隔开,四下的欢笑都和他没了关系。

“别,老师,千万别给我妈妈打电话,不能让她知道。”一只小手突然抓住了我的衣袖,一向乖巧的小夏突然拉住我,一颗颗泪珠挂在他略显苍白的脸颊上。“妈妈不让我做清洁,她会担心的……”小夏抹了一把眼泪,“老师,我最近身体好了,我可以做清洁的,我刚才就是不小心……”孩子的声音越来越微弱,可我却好像听到了震耳欲聋的声音,他在努力叫喊:“我能做清洁,我想和其他孩子一样!”

要想写出有画面感的文字,教师就要聚焦动情点而非事件全过程,聚焦人物细节而非人物概况。在创作时,我有两重身份。作为观察者,我回忆了当时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瞬间,并在脑海中重新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接下来诉诸笔端。其中,主角的外貌、动作和神态尤为突出。作为叙事者,我细致地表达了自己当时的所思所感,意在引发读者的共鸣。

读文如同看剧,细致的画面描绘给读者提供了良好的阅读体验,让读者有极强的代入感,这是教师较易掌握的写作技巧。

3. 坚持学思贯通,提升理论高度

教育叙事是讲故事,但又不能简单地只讲故事,因为叙事的目的是展现教育理念和对教育的思考。所以,教师在教育叙事写作时尽量主题先行。如果写作主题不明确,仅仅是客观地陈述目之所见,那样的文章读起来味同嚼蜡。也就是说,“我的思考”必须贯穿整篇文章。

想要保持思考的状态,教师就要掌握一定的思考技巧。在日常工作中,教师经常会面临大量的重复性任务。这时,我就会用到“聚合思维”,即把所有思考都集中到一点,从一个较窄的视角分析某个问题,从而发现规律。比如,我撰写的《教师不是雕塑家》讲述了我面对3个看似行为相似、实则个性全然不同的学生,采取了相似的沟通策略。这就是我从师生沟通这个日常反复的工作中发现的共性规律。在繁复的工作中寻找共性、归纳方法,是教师的重要思考方式。

与“聚合思维”相对的是“发散思维”,就是从一个比较宽的角度审视问题,综合考虑各种信息,思考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教育智慧和深厚的理论根基。比如,教师可以采用这种思维方式记录失败的教育事件,按照“事件发生—尝试处理—反思过程—再次尝试—收获成功”的结构来组织文章,清晰地呈现思考和行动的轨迹。

要想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就要进行理论学习,除了专业学科和教育学外,教师还要涉猎心理学、哲学、管理学、艺术、脑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做专家也做杂家,为“思考在场”奠定理论基础。教师要拓宽学习渠道,积极参加读书会、写作训练营、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思想在碰撞中深邃,让语言在交锋中精准。

教育叙事写作应基于行,发于心,成于思,归于行。教师只有勇于实践、不断书写,才能拓宽自己的教育路径,丰富自己的教育生活,让个人成长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猜你喜欢

痛点理论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直击“走出去”痛点
解决痛点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