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人文教育的“三重三轻”问题及其破解

2024-02-18刁传秀程乐森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医学

刁传秀,程乐森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每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医护人员总是挺身而出,凭借精湛的医技奋战在最前线,承担起救治、照护等工作,尽心竭力地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展现出了高尚的医德,为人民群众筑起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越是危难时刻,医学的人文属性越能得到彰显,医护人员的人文素养越受到关注,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越受到重视。然而,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当前的医学人文教育仍着眼于“医疗”,存在“重医轻文”“重治轻防”“重技轻道”的“三重三轻”的突出问题,不利于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的形成。围绕上述问题,应着力破解医学人文教育的难题,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是医学人文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1 医学人文教育中的“三重三轻”问题

精湛的医学科学技术、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缓解患者紧张和焦虑情绪的方法、给予患者希望的能力等都是医学生的必备技能。然而,当前的医学人文教育仍着眼于“医疗”,存在“三重三轻”问题,使医学人文知识难以入脑入心入行。

1.1 “重医轻文”:“医”与“文”解体

当前,医学院校和医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一种误解,即学医就是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这种“重医轻文”的医学教育理念时至今日仍然盛行,严重影响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的形成。课堂是医学生获取医学人文知识的主渠道,但许多专业课教师致力于“授业”而忽视了“传道”,重视专业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其中的人文教育内容,未将富有时代性、鲜活性、感染力的医学故事、案例等融入教学中,也未在专业课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而学生课业繁重,不愿花费时间、精力去深入挖掘医学专业课程和医学实践中蕴含的医学人文精神。除此之外,医学人文课程的开设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未经过科学论证和周密设计,医学人文导论、卫生法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史、医患沟通学等7 门医学人文核心课程各自为政,授课目标不明晰、授课教师之间无交流、授课前无总体规划和集体备课、授课内容重合度高等,导致医学人文教育效果不理想。“重医轻文”理念下医学人文教育出现“医”与“文”的人为解体,医学人文知识难以入脑入心入行。

1.2 “重治轻防”:“治”与“防”脱节

学习治病救人的方法是大多数医学生对学医的理解,这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下对待疾病的常用方式契合,即在疾病发生后再去治病。“治已病”具有明显的被动性和滞后性,无论疾病能否治愈,都会对患者的肉体和精神造成双重伤害。然而,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疾病谱的变化,生物遗传、个体心理、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等因素越来越受重视,通过基因测序可以事先了解罹患某种遗传性疾病的可能,通过心理干预可以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通过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拥有健康的体魄,通过营造良好的生态和社会环境可以保障居民健康。可见,在疾病发生前“治未病”,推动疾病预防工作,推进关口前移,是最经济、最有效、最普惠的方式。而疾病预防同样是医护人员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使命。因此,医学生的健康理念应由“重治轻防”“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相对应的,医学人文教育也应转变为健康人文教育。与医学人文相比,健康人文是一个更具包容性、更加开放和更面向应用的学科[1],二者背后隐含的是“健康”与“医学”的区别[2]。然而,我国的健康人文教育起步较晚,甚至在某些高等医学院校尚未实施,且与医学人文教育一样不受重视,其内容也不完备、不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1.3 “重技轻道”:“技”与“道”脱轨

医学技术是医学生执业后用以诊治患者疾病的必备技能,也是赢得信誉、博得名誉、享有盛誉、获得荣誉的显性资本。因此,提高医学技术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不竭动力和医学生的不懈追求。这是正常现象,本无可厚非,但学技、持技、用技应无条件地以治病救人为前提,绝不能使医学技术异化为实现某些功利目的的工具或损害他人与社会利益的手段,从而忽视了医学技术背后的“道”。唯技术论、技术至上论与医学的目的、学医的初衷相背离,医学生在学技的同时还要修道。从理论上讲,“道”高于“技”,是摆脱技术桎梏后的一种精神境界,是医学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实际上,“重技轻道”的医学教育切断了事实与价值的融通,未能实现技术实践与社会价值的有机连接,不能将传道与授业、解惑有机结合起来,无法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之中。另外,在“重医”“重治”“重技”的“三重”理念下,医学人文教育始终在医疗场域围绕医疗问题展开,而“轻文”“轻防”“轻道”的“三轻”理念则使医学人文教育欠缺包容性,缺乏融通性,难以入脑入心入行。为此,需跳出医疗场域,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破解“三重三轻”难题。

2 以健康为中心破解“三重三轻”难题

破解“三重三轻”难题,不是要进行“重文轻医”“重防轻治”“重道轻技”的反向运动,而是要放眼“大健康”“全健康”,使医学人文教育更具全程性、包容性、全面性、专门性和针对性,更适应“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2.1 全程的健康人文教育

健康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尤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健康更显得弥足珍贵,更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再次印证了健康理念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迫切性以及将健康人文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程的必要性。(1)健康人文教育应贯穿入学教育。入学教育是培养医学人才的第一课,是传递“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价值理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根本宗旨、承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职业使命的最初一课。教育医学生“用知识守护生命”是高等医学院校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引导医学生在人生新起点上端正学医、从医态度,处理好医学专业知识与医学人文知识关系的关键一课。(2)健康人文教育应全程贯穿医学教育的课堂学习、见习实习、实验实训。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医学生获取健康人文知识与技能的重要场所。因此,一要用好医学人文课堂主阵地。系统规划、总体设计医学人文课程,组织集体备课和专题讨论会等,以避免课程设置的随意性、零散性、混乱性和重复性,改变各自为政的局面,避免各学科内容的重复,同时聚焦健康人文问题,帮助医学生形成系统、完善的健康人文知识体系。二要用好医学专业课堂主渠道。医学专业课堂不应只是传授医学专业知识、解决学生专业疑惑的课堂,还应寓价值引领于专业知识传授之中,实现智育与德育有机融合,把医学专业课上出“人文”味。三是用好见习实习、实验实训主窗口。见习实习、实验实训是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提高执业能力、增加工作经验的重要环节。此时,医学生会遇见一些真实的健康人文问题,比如如何与患者沟通交流、实验时应遵守哪些道德规范、医学新技术中涉及哪些伦理问题、临床试验应如何开展伦理审查、如何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等。这一阶段,医学生对健康人文知识的掌握甚至强于课堂学习阶段。因此,带教教师、实验教师应将医学专业教育与健康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在专业课知识传授中实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价值引领。

2.2 全面的健康人文教育

2.2.1 正确的生命观教育 生命教育本应是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其中既有对“生”的认知也有对“死”的态度,即生命观和死亡观。然而,我国当前仍未能实现生命教育作为正规课程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的普及和全覆盖,生命教育(特别是死亡观教育)亟待加强。对“生”的认知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生命是个人安身立命之基,是个体从事一切活动的先决条件。然而,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不会再来,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因此,首先应教育医学生珍视生命、敬畏生命。敬畏生命是中华文明人命关天的道德观念的最好体现和中国人民敬仰生命的人文精神的最好印证,是医学生学医、从医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医学人文教育最根本的内容和医德教育的底线。敬畏生命要求医学生尊重生命而不漠视生命,尊重生命体所做的自主决定而不对其随意横加干涉。其次,要平等地对待生命,摒弃年龄、性别、种族、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社会地位、财富状况等的影响,一视同仁地对待患者和其家属,给予其无差别的人文关怀。最后,将善待生命的真实故事、鲜活案例以及关于生命神圣的相关影视作品等融入医学教育中,以此展现医学的温度和生命力,加深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的认知。对“死”的态度是生命教育不能忽视的内容。对罹患疾病的患者进行救治时,必会经历生的喜悦和死的恐惧,避讳谈论死亡根本不可能。直面死亡问题,以死亡为话题,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如临终关怀体验活动、安乐死合法化的讨论活动、尸体捐献的倡议活动、致敬“大体”教师等活动。上述活动有利于医学生正视人的生命由生到死的必然过程,克服因提早、过早接触死亡问题而产生害怕、焦虑、迷惘等情绪,坦然面对死亡,与此同时,使医学生感悟生命的脆弱与医者的责任,从而更加珍爱生命并尽最大努力去救治患者。“力不尽则憾”,留有遗憾的是没有尽力抢救患者。死亡教育的间接效果就是鞭策医学生不断积累知识、提高技术、提升素质,肩负起医者“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使命担当。人的生死总是与健康相关,健康是生命的基石,它维持生命的存在,是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得以体现的质量保证。健康不仅指人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道德健康,还指经济健康、社会健康、环境健康。健康决定着人的生命质量。因此,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2.2.2 仁心的道德教育 医患关系是包括医方与患方在内的至少两人以上的关系,是在相互交往、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的关系[3]。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仁”是道德的象征。孔子提出“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的思想,将“亲亲之爱”推广到爱他人、爱社会。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对他人的不幸寄予本能的同情。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强调爱的相互性与利的交融性。中华民族仁爱传统美德绵延数千年,在每一次灾难和考验面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制胜法宝,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首要准则,也是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但是,由于知识的不对称性和关系的不对等性,医患之间很难实现事实上的平等。医学生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储备军,其角色定位既不同于执业医生也不同于普通群众。因此,一方面,医学生要站在患者的角度理解患者的痛苦,与患者产生共情,同情患者的遭遇,主动考虑患者的处境,给予患者以精神上的抚慰和人文上的关怀。另一方面,医学生要从医者角度客观分析患者病情,了解疾病给患者带来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从而激发医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医学知识并以仁心仁术救治患者。

2.2.3 担当的责任教育 以仁心仁术救治患者体现了医者的责任担当。责任担当教育是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医方与患方同为主体,是医疗活动中的双主体,共筑“医患命运共同体”,承担各自作为主体的角色责任。其中,医务人员是医疗活动的执行者,是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守护者。在任何被需要的时刻,医务人员都应牢记作为医者的使命担当,用仁心仁术挽救患者生命、维护和增进患者健康。患者及其家属作为医疗活动的参与者,也应履行配合诊疗的义务,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尊重医者劳动,如实提供与病情有关的信息并缴纳一定的医疗费用等。除此之外,医患双方应共同努力,共同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共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保障医疗活动有序进行。作为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中坚力量,医学生在校期间应练就过硬本领、提升医学人文素养、提高岗位胜任力、积极宣传和普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三下乡”等志愿服务,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人才积蓄力量。医学生毕业后大概率要去医疗机构工作。医疗机构是集中收治患者的场所,在这里,更需要展现医护人员的责任担当。无论是疑难杂症的集中会诊,还是抗击灾害的紧急救援,无论是重大疫情下响应号召、主动请缨、奔赴前线或坚守一线,还是人道主义的国际医疗救援,医护人员都要用生命守护生命,成为守护生命和健康的中坚力量。

3 结语

目前的医学人文教育中存在“重医轻文”“重治轻防”“重技轻道”的“三重三轻”问题,医学与人文解体、治疗与预防脱节、医技与医德脱轨。破解上述难题,不是要进行“重文轻医”“重防轻治”“重道轻技”的反向运动,而是要跳出医疗场域和医疗问题,实现“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实施全过程、全面的健康人文教育,教会医学生正确看待生死、以仁心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树立担当的责任意识、提升应对重大疫情的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医学生人文医学
人文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医学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医学、生命科学类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