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振兴实现路径研究
2024-02-17□文/李倩高健
□文/李 倩 高 健
(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沈阳)
[提要]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也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但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并非坦途,仍然面临着农业发展模式相对落后、农民生态意识淡薄和农村生态治理能力不足等困境。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制度设计,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促进乡村产业生态化发展,引导农民发挥主体作用,从而实现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塑造生态美丽、产业兴旺、农民幸福的现代化乡村新面貌。
一、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意义
乡村是兼顾生态、生产、生活等多重功能的人类活动空间,其建设与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充分说明生态是衡量乡村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
(一)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村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很多领域仍然落后于城市。有些农村地区走的是粗放式发展道路,农民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乡村生态系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生态功能的发挥,受到乡村生态质量的影响,农村生态系统的失衡,将直接导致整个生态的失衡。因此,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和全局来考量,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修复迫在眉睫。与城市相比,农村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农村相较于城市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生态发展空间较大,乡村在进行科学的国土开发、平衡产业和人口、缓解“大城市病”以及生态环境整体保护等方面有很大价值,所以开发利用农村特有的生态资源是其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增长点,而且生态生活是未来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乡村是我国天人合一的传统生态伦理的发源地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助推器,也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主要载体和群众情感的寄托地。乡村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先天的自然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总之,要想实现乡村振兴这一宏伟目标,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努力实现农村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双赢,走出一条适合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发展的新道路,以生态振兴带动农业农民农村的现代化。
(二)生态振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习近平指出:“农村生态环境好了,土地上就会长出金元宝,生态就会变成摇钱树,田园风光、湖光山色、秀美乡村就可以成为聚宝盆。”这一论断生动形象地揭示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一致性,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引擎。产业兴旺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点,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带动产业兴旺发展。首先,良好生态环境有利于第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和耕地过度开发问题,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其次,依托乡村原有的良好生态资源禀赋,能促进加工业、旅游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最后,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使人身心愉悦,“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拥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地方会吸引人们来投资、工作、生活,这样就能为乡村振兴聚集起更多的“人气”,继而实现产业兴旺的发展目标。
(三)生态振兴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生态产品,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人都能拥有和享受,它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的好坏。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需求从“盼温饱”向“盼环保”、从“求生存”向“求生态”转变,良好生态环境在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追求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与城市相比,乡村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只有保护好乡村这个生态系统涵养地,才能守好人们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只有通过美化乡村居住环境,让村民切实感受到绿色发展所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改善,他们才能自觉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保护生态环境,让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成为现实。促进乡村生态振兴,体现了国家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渗透着整体性、生命性、人本性的光辉,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共同发展、相互成就。
(四)生态振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中国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发展新模式,提倡绿色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目前我国已经提出力争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摒弃了西方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现代化的发展方式,将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成为每一个人的向往,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性互动中,人民群众持续感受到环境变化,不断增强对美好生活的信心。要实现绿色发展,必须提高整体可持续发展能力,这离不开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我约束、公民积极参与。对于党和政府来说,制定发展目标,既要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又要考虑资源、环境的容纳程度,还应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工程,如“防沙治理”“绿色长城”“增绿”等项目。对于企业来说,要不断提高生产资料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要不断鼓励技术创新,以科技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杜绝铺张浪费,节约用水、电等生活资源,从而实现绿色、低碳生活。只有这样,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二、乡村生态振兴现实困境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城乡二元对立的背景下,乡村为了追赶城市的发展步伐,出现了不惜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现象,这些行为导致农村不可持续发展成为突出问题。
(一)农业发展模式相对落后。一方面在资本逻辑的裹挟下,人类将焦点集中在发展经济上,从而陷入了对大自然的无节制的开发和掠夺,农民对待大自然的态度也从最初的敬畏、顺应转变为支配、挥霍。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为了摆脱贫困、加快发展,乡村走上了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道路。过分追求农业发展的短期利益导致生态环境面临巨大挑战,如农药、化肥、农膜等不规范使用导致的面源污染,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等。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后,工业、服务业快速发展带来城市化,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用于保护环境的资金投入也较少。再加上农村本就地广人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更加困难,尤其是环保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垃圾处理站、排污管道等建设不健全。以上种种都增加了生态治理的难度,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并非坦途。
(二)农民生态意识淡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农民生态观念薄弱,生态行为不规范。一方面第一产业是农村的支柱产业,农民自古以来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资本主义现代化带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增长,部分地区采取了开垦草原、填湖、无节制地使用化肥和农药等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这虽然给农村经济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农民人均收入有所增长,但也给农村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带来了严重破坏,不利于农村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与城市之间始终存在一定的差距。与城市相比,农村教育资源较少,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生态保护方面的知识农民知之甚少,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再加上基础设施不健全和相关政策运用的不到位,农民不规范的生态行为未能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纠正,农民总是不自觉地污染甚至破坏环境。总之,农村各种资源虽然丰富,但如果一味只顾眼前、不谋长远,势必竭泽而渔、自食恶果。
(三)农村生态治理能力不足。乡村生态振兴需要政府、企业、农民、社会环保组织等多元主体协同发力,生态环境的治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现实是,这些主体的生态治理能力相对落后、有待提升。第一,在经济至上的工业化逻辑作用下,受发展理念落后的制约,农村地区的领导干部没有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对生态治理的资金投入较少,再加上缺少一些专业的技术人才,政府在生态治理方面的能力相对比较落后。第二,农村地区环保监管相对松懈,部分地区仍存在一些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来换取发展的乡镇企业,这些企业缺乏绿色发展的技术和条件,应该予以整顿和取缔。第三,农村生态知识推广的程度较低,农民缺乏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的相关知识,教育比较落后,缺少专业的人才来教授农民实现产业绿色发展的相关技能。第四,农村生态公益组织较少,而且对于自身权责不够明晰,再加上缺乏一定的独立性以及相应的资源支持,参与生态治理的作用不能很好发挥。
三、乡村生态振兴实现路径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以农民为本,坚持党对乡村生态振兴工作的领导,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生态振兴具有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双重逻辑,要以产业振兴作为乡村生态振兴的实现形式和基本前提,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经济产业;积极引导广大农民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尊重环境、顺应环境、保护环境。
(一)坚持党对乡村生态振兴工作的领导。“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应不断提高生态治理的工作水平,科学规划乡村建设。第一,党建引领生态振兴。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第二,充分发挥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扮演好各类政府部门之间沟通者、协调者的角色,并加强对政府环保工作的监督;针对各种具有紧迫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可以通过设立政府项目的形式予以优先解决,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激发乡村生态发展活力。第三,生态环境是一种公共产品,要改善生态环境,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发力;要激发各主体的积极性,构建“一元多体”的主体格局,调动农民、基层组织、社会团体的力量,努力实现生态治理的多元共治。
(二)完善乡村生态振兴的制度设计。目前,我国已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40 余部法律法规,这些文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较为健全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只有通过加快制度供给,乡村生态治理才能规范落实和全面展开。在奖惩方面,对注重保护环境的家庭或个人给予奖励和宣传;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个体或群体按照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的要求予以惩戒。实施严密的监督制度和严格的问责机制,督促各层级机构将生态治理工作落到实处。生态环境建设不在一朝一夕,而是要从大方向到小细节持续发力,实现生态管护长效发展。
(三)加强乡村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促进乡村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必须创新传统的乡村环境治理战略,坚持预防为主和综合利用的新方式。第一,强化资源保护,开展农业生态系统修复。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生态系统的管控和修复;坚持系统观念,农村生态建设必须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的整体性修复建设为起点,坚决遏制各种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第二,建管并重,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开展统一的环境保护修复和合理开发工程,如开展道路修缮、房屋改造、厕所改造等项目,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推动农村经济循环发展、永续发展,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来替代传统能源。第三,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生产生活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推进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垃圾由“扔进桶”转向“分好类”,及时清运处置;解决污水排放、秸秆焚烧等问题,建立集中处理点,提升村民的居住满意度和体验感。第四,提升村容村貌时,应立足地形特征和乡土特色,防止大拆大建、盲目建牌楼亭廊“堆盆景”;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严厉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努力形成村容村貌长效整治机制,让村民拥有充满幸福感和安全感的生态、生产和生活环境。
(四)促进乡村产业生态化发展。引领乡村生态振兴应在优化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支持、促进农户生产行为绿色化、促进绿色科技研发与供给实现科技兴农三个方面发力。第一,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利用先进的种养技术,减少农药、化肥、农膜的使用,促进生产过程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以及农林牧副渔的循环发展。改革传统农作物的栽培种植技术,采用低碳且环境友好的技术,不断增强土壤肥力,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农产品。第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要强化规划引导,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更新升级,增强乡村建设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打造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创造生态农业品牌,力求形成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生产。第三,充分挖掘和开发农业的多维功能。利用地域优势开发乡村旅游和休闲娱乐功能,延长产业生态链,促进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增强生态产品的竞争力。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以及乡村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五)引导农民发挥主体作用。“农民是乡村生态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生态振兴的动力源。”要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就要从培育观念、塑造能力、健全制度和鼓励行动各个层面入手,调动农民的主体力量。第一,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是实现“美丽乡村”的前提条件。要通过电视、网络、宣传栏等形式来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教育他们建构生态文明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多样方式向农民普及环保知识,传承和弘扬传统生态智慧;引导他们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第二,派遣专家教授农业生产新技术与新知识,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地开展环境保护行动。由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来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对新型职业农民强化科学种植、养殖卫生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保护环境的能力。第三,充分重视村“两委”的作用,发挥其对农民生产生活行为的规制和约束功能,实现环境治理的常态化。在管理的同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农民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村规民约;坚持奖罚分明,调动人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共同建设整洁乡村。第四,要让农民把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理念变为生态行为自觉,使大多数人有更多的收益和更高的幸福指数。例如,在村落社区设立生态保护和环境监督的相关岗位,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让他们自觉成为绿色空间的“守护人”。第五,利用乡村历史文化独特的生态价值和人文资源营造良好氛围,通过传承和弘扬当地生态伦理文化,增强村民的心理认同,从而形成绿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