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法律制度对公民意识的培养意义
2024-02-13袁朗铭
袁朗铭
江苏法仰律师事务所,江苏 无锡 214000
税收是国家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每一位公民的权益。随着时代的发展,税收不再仅是国家的财政工具,更是国家与公民之间互动的桥梁。税收法律制度作为这一桥梁的支撑,其在塑造公民意识、提高纳税守法率,以及确保税收公平和公正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深入理解这一关系,本文将重点探讨税收法律制度如何影响并培养公民的意识。
一、税收法律制度的概述
税收法律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税收征收、管理、使用及其相关行为的规范和管理的总体法律体系。它反映了国家与公民、法人之间在财政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税收,作为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之一,是国家依法对其税务主体征收的无偿转移支付,具有财政功能、调节功能、经济调控功能以及社会公平与再分配功能。这一制度中对税收的分类,可以大致区分为针对个人或企业所得或财产的直接税,如所得税、资产税;以及主要针对商品或服务交易的间接税,如增值税、消费税[1]。税收法律体系不仅确定税种、设定税率、规定税收优惠政策和征管方式,还为税务违法行为规定了处罚措施。它的特点通常体现为强制性、稳定性、及时性和公平性。鉴于税收既确保国家税收政策的实施、为国家财政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又有助于调控经济、实现社会公平和资源再分配,税收法律制度在国家经济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这一法律制度也需要持续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并满足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
二、税收法律制度对公民意识的培养意义
(一)有助于增强纳税守法意识
税收法律制度是国家对税务活动的基础规范,为纳税人明确了其权益和义务。对公民而言,了解和理解税收法律不仅有助于其避免不必要的税务风险,更能树立其纳税的守法意识。首先,税收法律制度明确了纳税行为的法律性质、时间、方式和程序,为纳税人提供了明确的行为导向;其次,税收法律通过对税务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使公民意识到违法的后果,从而自觉遵守;最后,税收法律制度还强调了公民的纳税权利,使其知晓在合法纳税的同时,自己也享有与之相应的权利。因此,税收法律制度不仅为公民提供了明确的税务指引,也为其培养了深厚的守法意识。
(二)有助于增强税收民主监督意识
税收民主监督是现代税收制度的核心要素之一,其核心在于让纳税人对税收征收和使用有一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税收法律制度明确了公民的这些权利,从而培养了公民的税收民主监督意识。通过税收法律,公民能够知晓税收的来源、去向及其使用情况,增强税收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同时,税收法律还为公民提供了监督机制,如公开的预算报告、税务决策的公众参与等,使得公民在税务中有了发言权。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税收的信任度,也促使政府更加公开、透明地运作,确保税收的合理、有效使用[2]。
(三)有助于弘扬税收公平理念
税收法律制度在制定时,就充分考虑了各类纳税人的实际情况,旨在实现从富者多取、从贫者少取的公平原则。此外,税收法律制度也会定期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确保税收的公平性。对公民而言,税收法律制度不仅传递了税收的公平理念,也使其认识到自己在税收中的地位和作用。当公民意识到税收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而征收,且征收标准公正合理时,他们更容易接受和支持税收,也更愿意为社会公共利益做出贡献。
(四)有助于确立纳税社会责任感
纳税不仅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更是其对社会的一种责任。税收法律制度明确了纳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公民认识到纳税是其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在税收法律制度中,税收的使用方向和目标均与社会公共利益紧密相关,如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因此,当公民纳税时,他们不仅是在履行法律义务,也是在对社会做出贡献。税收法律制度通过明确纳税的社会价值,成功培养了公民的纳税社会责任感,使其更加自觉地参与到税收活动中,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做出贡献。
三、公民税收法律制度意识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法治观念淡漠
尽管税收法律制度在多个方面都强调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但在实际的社会环境中,很多公民对税收法治仍持淡漠态度。首先,这可能源于公众对税收法律知识的缺乏,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的纳税义务和权利;其次,部分公民对税收的作用和意义缺乏了解,可能认为税收只是国家的收入来源,而忽视了它在社会公共服务和资源再分配中的重要角色;最后,部分公民可能因为对税务机关的不信任或对税收政策的不满,而对税收法治持有负面态度。这种淡漠的法治观念不利于税收的正常征收和使用,也影响了公众的纳税自觉性。
(二)权利救济意识缺失
纳税人对于税收法律中为他们提供的权利救济机制,如申诉、复议等,普遍缺乏充分的了解。这种缺乏认知很可能是因为税收法规通常文本繁复、用词技术化,对于普通公民来说,其内容和条款可能难以理解。此外,即使部分纳税人对于自己的权利有所了解,他们可能因为担心与税务机关产生冲突,或是害怕申诉可能带来的潜在不利影响而选择保持沉默[3]。这样的心态主要是受到了我国民众固有的“厌讼”传统思想所影响,而且税务教育和公众宣传的不足也使得大部分纳税人对于自己在税收法律下的权益缺乏充分的认知,无法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并且有权要求对不公正或不恰当的税收决策进行救济。
(三)税收守法自觉性不够
税收守法自觉性不够是当前部分纳税公民所面临的问题,其背后所反映出的是对税收制度的认识和态度问题。首先,对于税收的认知不足是导致守法自觉性低下的主要因素。许多纳税人可能对于自己的税收权益和义务并不十分清晰,以至于在日常生活和经营活动中,无意识触犯了税收法规。例如,由于税务制度的复杂性,很多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在计税、报税过程中,可能因为知识欠缺或误解而出现逃税、漏税行为。他们可能并不是故意要规避税务,而是真的不知道如何准确履行自己的税收义务。这种状况往往在税务机关进行查税或审计时才被揭露,对于纳税人来说,这不仅可能导致经济损失,还可能损害其商业声誉;其次,税收文化和教育的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很多情况下,税收守法的教育和推广可能仅限于专业人士或大型企业,而对于普通公民和小型经营者,则可能缺乏有效的税收教育资源。这使得他们在面对税务问题时,往往感到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妥善应对。
(四)参与税收决策的意愿低下
参与税收决策的意愿低下反映了公众在税务政策与管理方面的参与度不足。一个明显的原因是税收决策的复杂性,税务政策涉及的技术性和复杂性往往超出了普通公民的理解范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尝试理解税收法规和政策可能显得既困难又枯燥。因此,即使税务决策直接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利益,大多数人仍然可能选择保持距离,而不是主动参与其中。此外,对税收决策过程的不透明感也是导致公众参与意愿低下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纳税人觉得他们的声音不太可能被听到,或者觉得决策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团体和既得利益者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那么他们很可能会对参与税收政策制定和调整的过程失去信心。
四、培养公民税收法律制度意识的策略
(一)加强税收法治宣传教育
培养公民税收法律制度意识是确保税收公平、正当与高效的关键,同时也是建立现代法治国家的必要组成部分。税收不仅仅是经济运作的工具,它同样是一个社会合约的体现,通过税收,公民参与并支持国家和社会的各项公共事务。因此,深入人心的税收教育不仅可以提高税收的合规性,还可以增强公众对税收制度的信任和支持。首先,整合多媒体资源推广税收知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和社交媒体,开展多元化的税收教育活动。例如,可以制作税收知识动画、短视频,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公众普及税收基本知识和法律义务;其次,在学校教育中纳入税收法治课程。从小学到高等教育各个阶段,都可以适量引入税收教育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税收的初步了解,使他们从小就对税收有正确认知和守法观念;最后,与企业合作开展税收宣传活动。鼓励企业在员工培训中加入税收法规的内容,同时也可以通过企业的社会责任活动,如公益广告、社区活动等方式,向社会大众宣传税收法治的重要性。通过这些策略,可以更有效地普及税收法律知识,增强公众的税收法治观念,进而形成一个更为健康、公平的税收环境。
(二)完善权利救济和申诉机制
确保税收公正与合理性的核心不仅在于税收制定,更在于税收实施的过程中,纳税人是否能够得到应有的权利救济。完善的权利救济和申诉机制不仅可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还能够促进税务机关的公正和高效运作。当纳税人觉得自己在税收决策或征收过程中受到不公或不合理的对待时,应当有明确、透明和高效的渠道可以寻求纠正。这不仅有利于维护税务机关的公信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公众的税收法律制度意识,鼓励其更加积极地参与税收事务。首先,为了确保纳税人申诉的公正处理,可以考虑设立独立的税务申诉机关,与日常的税务征收和管理机关分开[4]。这个机关的主要职责是审理纳税人的申诉案件,确保决策的中立性和公正性。此外,对其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也要有所要求,以便公众监督;其次,为了鼓励纳税人行使自己的权利,应当简化申诉流程,使之更为高效、快捷。同时,税务机关可以提供一系列的指导资料,如申诉流程图、样本申诉信等,帮助纳税人了解如何正确提起申诉;最后,可开设专门的咨询热线或服务窗口,为纳税人在申诉过程中提供实时的帮助和解答。
(三)建立税收守法激励机制
税收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并非仅依赖于完善的法律制度和严格的征收,还需要确保公众主动、自觉地遵循税收法律。为此,建立税收守法的激励机制显得尤为关键。激励机制能鼓励纳税人主动遵守税法,进而实现税收的平稳、持续和高效征收。而这种主动性不仅可以降低税务机关的管理成本,还能在社会层面树立积极的税收文化。对于公众来说,合理的激励机制不仅为他们带来实质性的好处,也使他们更加认同和支持税收制度。首先,完善税收减免政策。对于连续数年内均按时、足额、诚实申报的纳税人,可以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或退税政策。这种政策可以激励纳税人遵循税收规定,同时也能够鼓励他们持续、长期地做到这一点;其次,公示守法纳税人。税务机关可以公示遵守税法的优秀纳税人或企业,使其在社会上获得良好的公众形象和声誉。这不仅是对其遵守税法的肯定,同时也可以激励其他纳税人效仿;最后,提供专项服务或优惠。对于守法纳税人,税务机关可以为其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例如优先处理其退税、优先预约咨询等。此外,可以与其他部门或企业合作,为这些纳税人提供特定的优惠或福利。通过这些激励机制,纳税人的税收守法自觉性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促进税收制度的健康运作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拓宽公众参与税收决策的渠道
公众参与税收决策是现代税收法律制度的核心理念之一,因为税收不仅仅是经济工具,更是社会契约的体现。税收政策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权益,因此公众应有权参与税收政策的制定与决策。拓宽公众参与税收决策的渠道,可以确保税收政策更加透明、公正,也可以增强税收政策的合法性与公众接受度。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税务机关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征询公众对于税收政策的意见和建议,这种形式的征询既能够迅速又能覆盖广大人群;其次,税务机关也可组织定期的公众咨询会或听证会,邀请各行各业的代表、专家以及普通纳税人参与,共同探讨税收政策方案[5];最后,税务机关可以与学术机构、研究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共同开展税收政策研究,确保税收政策更有深度、广度和前瞻性。利用这些策略,不仅可以增强公众的税收意识,还能够确保税收政策更为合理、公正和有效。
五、结束语
税收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不仅涉及国家的财政健康和经济发展,更关乎公民的基本权益和社会公正。通过对税收法律制度对公民意识的培养意义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税收与公民之间的深厚联系,同时也为未来税收制度的改革和优化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希望通过持续的努力,能够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公平、透明的税收环境,促进国家和公民之间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