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用型课程构建与实施
——以“展示设计”课程为例

2024-02-10杨军侠

科教导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展示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杨军侠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1]。应用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应用型课程来实现[2],应用型课程建设是地方本科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与关键。目前,由于受到教学理念、产教融合深度、教学资源等多方面制约,很多地方高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应用型课程建设上存在着课程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课程内容与职业需求对接不紧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教学手段单一等诸多问题,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应用与综合实践能力不足,职业素养不高,进而在市场竞争中失去社会竞争力。如何突破现实问题,有效推进应用型课程建设,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目前地方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展示设计课程为例,探讨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用型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以期为地方高校应用型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1 应用型课程建设标准

应用型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适用性和迁移性应用能力为目标,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为重点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其进程的总和[3]。与传统学科型课程不同,应用型课程的突出特点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作过程组织课程结构,以典型任务重组、序化课程内容,通过产教融合、实践驱动开展课程教学,实现课程目标。应用型课程建设标准应具备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性、内容综合性和行动导向性。

1.1 以学生为中心

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传统教学理念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强调教师与知识传授的质量,关注学科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完整性,学习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控制,教师主动传授,学生被动学习,至于学生的认知特征、先有经验、认知需求、学习方式等,均不重要[4]。与传统教学理念不同,应用型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智力、道德、技能、思维、情感、意志等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需求,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为目的。

1.2 目标导向性

明确的目标导向是应用型课程建设的起点与归宿。传统课程以学科知识传授、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应用型课程以满足社会需求、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基于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指标—课程教学目标之间自上而下的逻辑关系,通过将各级目标逐级分解最终确定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5]。具体为:首先根据国家职业标准、教育部专业标准、地方需求以及学校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行业标准、学科特点以及学生需求分解出毕业要求指标,然后基于毕业要求指标,进一步分解出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了最终目标的达成性,各级目标要保持一致性,并且不同课程的课程目标注意明确性和区分性。

1.3 内容综合性

课程内容的选取关系到课程目标的达成,是课程建设的重点。传统教育倡导的是学科思维,强调知识传授的系统性、递进性和完整性,课程内容通常是由基于学科内在逻辑关系的各个知识单元组成,体现出单一性。应用型课程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职业能力为课程目标,一方面,课程内容既包括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职业道德、情感、思维与意志等,从做事到做人综合多项教学内容,将课程与职业标准全面对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个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应用型课程的教学内容还强调学科知识的交叉性。现实是,知识和技术的产生已越来越依靠学科交叉和融合,越来越强调知识生产的应用场景[6],应用型课程基于项目与工作过程,打破学科门类之间的界限,将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与重组,吸收学科前沿、产业及技术最新发展成果,以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

1.4 行动导向性

应用型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关注做事过程,强调理实一体化,具有突出的行动导向性。一是基于知识应用方式来组织课程结构。应用型课程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从工作过程中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以典型任务重组、序化课程内容,对原来的“学科体系课程”进行解构,重构为“行动体系课程”[7]。二是通过产教融合、实践驱动开展课程教学。应用型课程有效集合校企优势资源,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以工作流程为主线,围绕项目以任务驱动方式实施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锻炼、提高,并注重学生的参与式学习与交流,让学生了解设计的流程及内容,掌握专业领域中各种设计项目的设计规律与设计语言[8]。

2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展示设计课程概况与存在的问题

展示设计课程是一门涉及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数字媒体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内容涵盖了品牌形象、空间规划、人体工程学、展示陈列、信息传播、视觉美感以及设计图纸规范与制作、效果图绘制等方面。由于学科跨度大,内容涉及广,实践性、综合性强,该课程教学必定要借助有效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目前,展示设计课程由于受到教育理念、产教融合深度、教学资源等多方面制约,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主要问题如下:

2.1 课程定位未结合学生学情,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

现代展示空间设计实质是有关信息传播的环境设计[9]。从概念可看出,展示设计主要由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两大知识体系构成,这门课程通常在环境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均有开设。由于视觉传达专业学生与环境艺术专业学生在知识体系和创意思维体系方面的基础和培养目标都不大相同,因而这两个专业的展示设计课程教学定位也应有所差异[10]。环境设计专业应以展示空间的环境设计为主,兼顾信息传播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基于他们信息传播设计的专业优势,弱化展示设计中过于专业层面的环境设计各要素的考量。但目前,由于对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的“路径依赖”,多数院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展示设计课程并未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定位,课程目标也不是真正从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指标—课程教学目标来逐级分解获得,而是基于教材确定教学内容,依据教学内容确定课程目标。这就导致了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课程一开始就要消化大量陌生的环境设计的专业知识,自己专业优势的发挥无从谈起,其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2.2 课程内容与职业需求对接不紧密

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目标。展示设计课程涉及内容广泛,需要围绕教学目标梳理知识脉络、筛选教学内容,并基于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组织、设计课程内容。但目前,由于受到教育理念和产教融合不深入的局限,许多高校展示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还是在围绕知识架构来选取和组织课程内容,没有完全基于实际工作过程和能力形成过程进行课程的系统化设计,未能吸收到学科前沿、产业及技术最新发展成果,导致课程内容脱离产业实际,与职业需求对接不紧密,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2.3 教学手段单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行动导向性,其职业能力的形成无法仅凭单纯地接受教师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而获得,需要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在特定的实践场所通过系统、重复的项目业务实际操作逐渐掌握这项能力[11]。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产教融合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仍以讲授式为主,研究性不强,信息化融合不够,实践教学中设计性、综合性项目不足,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难以成功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2]。

3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用型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课程开发一般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等阶段。下面以展示设计课程为例,探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用型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3.1 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基于毕业要求指标点确定,必须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展示设计课程,课程组教师根据应用型课程的目标导向性标准,基于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指标—课程教学目标之间自上而下的逻辑关系,从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指标的课程矩阵中提取本门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的支撑点,然后结合学生学情进行课程定位,基于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出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具体对应关系如表1 所示。

表1 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3.2 选择与组织课程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要支撑教学目标的达成,并与教学方式相适应。基于应用型课程内容综合性与行动导向性两项标准,课程组教师首先从学科竞赛、企业项目、教师科研等课程资源中选取教学项目,依据项目内容梳理出典型工作任务,围绕教学目标梳理出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指标,并筛选出课程内容。然后基于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以典型工作任务流程为主线对筛选出的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将知识、能力、素质等各个课点嵌入到现场勘测—市场调研—资料收集—创意策划—方案制作—项目成果评价的行动导向的课程结构中。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对应关系如表2(p117)所示。

表2 视觉传达设计“展示设计”典型工作流程—课程内容—能力目标—教学方式

3.3 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基于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而开展的教学实践过程,围绕项目以任务驱动式课程教学是应用型课程实施的有效方法。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展示设计课程中,课程组教师基于应用型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以工作流程为主线,一方面,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以学习引导者的身份,组织和引导学生按照典型工作流程完成现场勘测、市场调研、资料收集、创意策划、方案制作、项目成果评价等一个完整的过程,边学边做,通过学生对于知识与能力的主动探究与实践,将课程内容内化为学生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提升学生操作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课程组教师将展示设计课程与前期的品牌形象设计、广告策划等专业课程关联,从学生熟知的立体构成、图案设计、信息传达、色彩材质等角度来引导学生进行主题定位和展示空间设计。发挥学生所长,弱化其他学科过强的专业性内容,引导学生从视觉传达角度思考展示空间设计,培养他们设计小型展示空间和表达方案的能力。

3.4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对教学实施后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应用型课程的课程评价不再是对教师“教”的评价,而是对学生“学”的评价,以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评价教学效果。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展示设计课程中,课程组教师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型课程建设标准,一方面以学生学习效果设置课程评价标准,判断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另一方面,从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将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结合,全面把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入企业、行业等第三方评价,使教学更加贴近企业与市场需求。

4 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型课程建设是地方本科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与关键。应用型课程建设具有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性、内容综合性和行动导向性标准,地方高校应基于应用型课程建设标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四个方面构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用型课程,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展示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基于市场经济的陈列设计研究
低碳背景下标准化展示道具的设计方法
浅析OSB在展厅设计中的应用
展示设计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趋势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