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工程路线与路基的设计要点分析

2024-02-09黄陈鹏

科技资讯 2024年24期
关键词:设计要点路线公路工程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交通需求显著增加。公路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优化路线与路基设计能够有效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提高道路的安全性。特别是在复杂地形和气候条件下,强化设计对保障行车安全尤为重要。基于此,以公路工程路线和路基设计原则为切入点,重点阐述了公路工程路线与路基的设计要点,旨在提高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为公路工程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线;路基;设计要点

Analysis"of"Design"Points"for"Highway"Engineering"Route"and"Roadbed

HUANG"Chenpeng

Nantong"Branch"of"China"Design"Group"Co.,"Ltd.,"Nantong,"Jiangsu"Province,"226000"China

Abstract:"With"the"acceleration"of"urbanization,"the"transportation"demand"between"cities"and"between"cities"and"rural"areas"has"significantly"increased."Highway"is"the"main"mode"of"transportation."Optimizing"route"and"roadbed"design"can"effectively"reduce"traffic"accidents"and"improve"road"safety."Especially"in"complex"terrain"and"climate"conditions,"strengthening"design"is"particularly"important"for"ensuring"driving"safety."Based"on"this,"taking"the"principles"of"highway"engineering"route"and"roadbed"design"as"the"starting"point,"this"paper"focuses"on"elaborating"the"design"points"of"highway"engineering"route"and"roadbed,"aiming"at"improving"the"rationality"of"the"design"scheme"and"laying"a"good"foundation"for"the"construction"of"highway"engineering.

Key"Words:"Highway"engineering;"Route;"Roadbed;"Design"points

公路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公路的路线设计包括曲线半径、纵坡、交叉口等因素,这些设计直接影响车辆的通行安全,合理的路线设计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降低因路况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发生率。同时,优化路基结构与材料可以增强路面的承载能力,确保车辆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安全通行。在实际工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各类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优化,以实现公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1"公路工程路线和路基设计原则

1.1"流畅性

在公路工程设计中,流畅性可以确保车辆的平稳和高效行驶。为实现流畅性,设计时,应优先考虑减少转弯和曲线,以降低车辆的转弯半径,提升行车舒适度。在纵坡设计方面,应平滑过渡,避免坡度过陡,减少对车辆爬坡能力的影响,从而减少刹车负荷;在横坡设计方面,需要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走,避免积水,增强车辆的横向稳定性;视距设计则要满足停站视距和超车视距的要求,以保证驾驶员能够在足够的距离内发现并避开障碍物[1]。

1.2"综合性

综合性原则要求在公路设计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实现整体优化。首先,设计需充分评估对环境的影响,采取措施减少对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如设置动物通道。其次,经济性是关键,设计要在保证质量和功能的基础上,控制建设和维护成本。社会需求也必须纳入考量,包括对交通流量的预测以及未来发展的预留空间。最后,安全性不能忽视,设计应包括完善的路面标线、交通标志和应急响应设施,以保障交通安全。

1.3"协调性

协调性原则强调设计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以确保工程的整体性。首先,设计需要与地形地貌协调,尽量减少对自然地形的改动,如在山地地区应避免过度开挖或填筑。其次,公路设计要与现有交通网络协调,确保与城市道路、乡村道路及其他交通设施的良好衔接,并要求设计需要与城市和区域规划相一致,考虑未来的土地利用和城市扩展[2]。最后,与施工过程的协调也是关键,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实际施工中的可操作性,以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1]。

2"公路工程路线设计要点

2.1"以曲线为主布设公路路线

以曲线为主布设公路路线,能够减少道路的直线段长度,从而使车辆行驶时更加平稳,减少对车辆和乘客的冲击。在复杂的地形(如山地、丘陵)中,直线段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地形起伏和工程难度,曲线可以更好地适应地形变化,减少工程量和成本。在设计期间,曲线半径的确定,需要依据道路等级、设计速度和道路功能来综合确定,高速公路的曲线半径一般较大,而城市道路的半径可以相对小一些。较大的半径可以提高车辆在曲线处的行驶舒适度和安全性,但也可能增加工程造价,必须平衡舒适性与经济性[3]。

在曲线段内,驾驶员的视距通常受到限制,要合理设置曲线半径和超高,确保驾驶员在曲线中的视距足够长,以应对突发情况。曲线的内外侧设置应合理,以保证驾驶员能够充分看到曲线的外侧,以便在曲线段内进行安全驾驶。

2.2"纵面线形和爬坡车道设计

在公路工程路线设计中,纵面线形是指沿着道路纵向方向的线性曲线形态,用于描述路面的高程变化。纵面线形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确定路面的坡度和车道的爬升或下降。在设计纵面线形时,需要考虑道路的纵坡、车道的爬升和下降长度、车辆的性能要求、驾驶员的舒适性等因素。纵坡的坡度应该符合道路所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交通需求,避免出现过陡的坡度,影响车辆通行和驾驶安全。在设计的时候,要尽可能地避免技术指标达到最低点,避免过分地追求高技术指标,如坡度最小的标准指标为250"m,回旋线最小长度的标准指标为50~85"m。

2.3"视距的设计和调整

行车视距是指驾驶员在正常驾驶状态下,能够看到前方路况的距离,设计时必须保证行车视距能够满足车辆的反应时间和行车速度。车辆在紧急制动时所需的视距应考虑道路的制动性能和车速,以保证车辆在看到障碍物时能够安全停车。同时,驾驶员需要有足够的视距来判断是否安全超车,特别是在曲线或视距受限的路段[2]。在曲线和坡道处,通常需要调整道路的几何形状,如增加曲线半径、设置视距预留区等,以提高视距。在视距受限的路段,应设置明确的标识或警示牌,提醒驾驶员注意路段的视距情况,确保行车安全。

2.4"合理布设路线超高路段

在曲线道路上,超高(即外侧路面高于内侧)可以减少车辆的侧倾(如图1所示),提供更好的行车稳定性,合理的超高设计能够改善车辆在曲线段的行驶舒适性,避免车辆因离心力过大而造成的不适感。超高通常设置在曲线段的内侧,超高的设计应根据曲线的半径和设计车速来确定,超高的坡度应使车辆能够在曲线中安全稳定行驶。超高设计应兼顾道路排水功能,避免因排水不畅导致积水或滑坡问题[4]。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超高的坡度,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道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磨损或沉降,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超高路段,以保持其良好的行车状态。

3"公路工程路基设计要点研究

3.1"路堑设计

道路的路堑应根据地形地貌特征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土体稳定。对于软弱土层,路堑的边坡坡度应适当减小,以增强边坡的稳定性。土层间的接触面也要处理得当,避免不同土层间的滑动。在选择路堑材料时,应优先考虑具有较好工程性质的材料,如粒径合适的砂、碎石、土工布等。选择合适的填土材料可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当遇到软土或膨胀土等不良土壤时,应采用混合材料或进行加固处理,确保路基设计满足工程要求。在填土施工过程中,应分层填筑,每层厚度应控制在20~30"cm,并进行充分的夯实,以保证填土的密实度和强度。对路堑的土壤应进行分层检测,确保每层填筑的密实度和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边坡的坡度必须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适当设计,自然地质条件不应被忽视。例如:在高含水量的地区,坡度应设计得较缓,以减少滑坡风险;而在干燥或硬质地层中,坡度可以适当设计得较陡,以节省用地[3]。另外,需要在路堑中设置有效的排水设施,以强化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排水措施包括设置横向和纵向的排水沟、渗水板、防渗墙等,确保在暴雨等极端天气情况下,地下水不会使边坡失稳。路堑后期施工时采用逐层填筑的方式可使压实效果更佳,避免因施工方法造成的突发性沉降。此外,通过实施分区开挖,可以减少对局部的压力,提高整体边坡的稳定性[5]。

3.2"高边坡路堤和陡坡路堤设计

高边坡的设计极为复杂,需要依据地质调查数据和环境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可使用数值模拟软件进行动态分析,观察在不同环境因素下边坡的表现,从而做出合理的调整。一般而言,高边坡的坡度可以设计为1∶1.5至1∶2。然而,坡度的具体要求应根据土质、环境和施工条件进行调整。在软土和湿润环境中,建议采用较缓的坡度,以提高稳定性。对于高边坡而言,常常需要添加支护结构以增强其稳定性,如设立撑杆、重力坝或锚杆固定,不仅可防止滑坡,还能抵抗外界施加的横向压力。另外,陡坡的排水系统必须足够完善,以降低水压力,常规下应设置流水沟与渗水管道,引导雨水流向,避免聚集在坡面上引发滑坡等情况。

3.3"路基排水设计

在设计路基排水系统时,必须综合考虑地形起伏、地质类型及水流方向。合理设置主要和次要排水线,确保每个段落的排水能力能满足实际需求,还需考虑将排水系统与自然水流的协调,以避免水流交叉造成的水土流失。设计人员需要结合自然地理特征,对排水沟间距、涵管孔径大小,边沟、路基、跌水井和涵洞等设施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形成合理、连贯的排水系统,发挥良好的排水作用,达到促进公路路基稳定的目的[4]。路基边沟与涵洞单级跌水连接结构如图2所示。

在选择排水材料时,应优先选择透水性强、耐腐蚀的材料。例如:使用粗颗粒的沙砾或专门的透水混凝土,以确保排水系统在长时间使用中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在湿润气候或泻湖地,要认真评估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选用防渗措施如防水膜或土工布,以减少水分渗透,增加路基支撑力。

3.4"填挖交界处的路基设计

填挖交界处是工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区域之一,在设计期间应采用分层夯实的方法,并在填土过程中适时加水,确保达到最大干密度,保持填土与已有土体的良好结合,从而减少沉降隐患。过渡段设计需要设置一个缓和的坡面,采用梯形或圆弧形坡段进行过渡,以减少界面应力集中,从而减轻填土和原土之间的滑移。在交界处应设置有效的排水沟及泄水孔,避免因雨水和地表水聚集导致的局部积水,影响设计的稳定性。

4"结语

总之,在公路工程设计中,路线布设和路基设计是确保道路质量和行车安全的核心环节。有效的路线布设需要兼顾流畅性、综合性和协调性,以确保交通流畅并满足环境和技术要求。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优先考虑曲线设计、纵面线形、视距,以及超高路段的合理布设,以提升道路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与此同时,路基设计中的重点包括路堑设计、高边坡和陡坡路堤设计、路基排水,以及填挖交界处的处理,这些因素都对道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着直接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全吉.基于环境选线原则的公路路线设计标准化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4(8):58-60.

[2]朱雷鹏,张贵阳,张志清.基于遗传算法的公路自动选线与安全评价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9):12672-12678.

[3]董澎霖.公路工程路线设计方案比选研究[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2023.

[4]孔哲,程耀东,杨军,等.基于OpenRoads的公路选线三维设计方法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22,48(4):91-95.

[5]侯振东.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线形标准及平面设计方法[J].工程与建设,2022,36(4):975-978.

猜你喜欢

设计要点路线公路工程
最优路线
『原路返回』找路线
路基换填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实践
各阶段造价控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画路线
分析建筑钢结构涂料防腐设计要点
探究小学数学练习题的设计要点
环卫型推土机的设计与相关研究
浅析多层住宅的设计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找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