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理念下的市政基础设施施工技术研究
2024-02-09谢海雄
摘要:绿色理念在市政基础设施施工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施工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市政基础设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探讨了绿色理念下市政基础设施施工的相关要求,并对绿色理念下市政基础设施具体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促使市政基础设施在保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环境友好型施工,提升市民的居住体验和生活质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为人们创造更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关键词:绿色理念"市政基础设施"施工技术"节能降耗
Research"on"Construction"Technology"of"Municipal"Infrastructure"Under"Green"Concept
XIE"Haixiong
CCCC"Shanghai"Airlines"South"China"Construction"Co.,"Ltd.,"Zhuhai,"Guangdong"Province,"519100"China
Abstract:"The"effective"application"of"green"concept"in"the"construction"technology"of"municipal"infrastructure"can"effectively"reduce"the"damage"to"the"natural"environment"caused"by"construction,"improve"the"economicnbsp;benefits"of"enterprises,"and"promote"the"healthy"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municipal"infrastructure."In"this"context,"this"paper"discusses"the"relevant"requirements"of"municipal"infrastructure"construction"under"the"green"concept,"and"conducts"in-depth"analysis"on"the"specific"construction"techniques"of"municipal"infrastructure"under"the"green"concept,"promoting"environmentally"friendly"construction"of"municipal"infrastructure"while"ensuring"economic"and"social"benefits,"promoting"sustainable"development"of"municipal"public"infrastructure"construction,"and"creating"a"more"livable"and"sustainable"urban"environment"for"people.
Key"Words:"Green"concept;Municipal"infrastructure;Construction"technology;Energy"saving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能源紧缺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全球各国共同面临的一大挑战。我国也适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促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实现绿色化转型和发展。绿色理念下的市政基础设施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各项施工技术的绿色化和节能化水平,而且也是进一步贯彻和落实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表现。一般来说,市政基础设施施工会涉及大型的土方开挖、废物处理等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不利影响的环节,这与绿色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要求相悖。对此,应尽可能减少对施工场地及其周围环境的破坏和不利影响,这也是绿色理念下市政基础设施施工的重点要求,必须给予施工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充分的尊重,并基于此开展一系列后续的施工作业。市政基础设施施工之前,要综合且全面地评估和分析施工区域的文化、环境等特点,旨在最大限度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另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的水平。一般来说,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在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资源,为了尽可能降低施工成本,提升施工效率,需要尽可能提升工程资源使用率。
1绿色理念下市政基础设施施工的相关要求
1.1避免干扰场地
施工场地的平整是确保整个市政基础设施安全、顺利施工的重要前提。首先,要视施工区域现场具体的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方案,要尽可能采取绕行避开重点保护区域,并且优化施工路线,该区域内尽可能少布管线,甚至不布管线。其次,要秉承合理性和环保性两方面原则规划施工区域的库存场地,科学布局材料存储区,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为了提升施工效率,降低施工区域环境的不利影响,还需要搭建相应的临时通道系统。最后,要对施工过程所产生的全部废物进行合理预估,提前规划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及安全处置方案,有效控制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1]。
1.2提升工程资源使用率
第一,优化材料管理是绿色理念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一环。在原材料采购环节,要尽可能选择可重复利用或者其他类型绿色材料,在降低施工材料成本的同时,有效降低工程对施工区域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资源节约型与环保导向型转型。第二,要制订工程能源高效利用方案,在确保工程进度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对施工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尽可能避开高时段,尤其是要尽可能避免夜间施工。此外,还需要引入高效LED照明系统等先进的节能技术与设备,结合施工区域的自然资源。
1.3强化施工中的绿色管理
强化施工中的绿色管理是绿色理念在市政基础设施施工技术中应用的重要表现形式,要确保施工单位和人员自上到下全员深刻地领会绿色理念的内涵和意义。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绿色管理制度,促使市政基础建设施工进一步贯彻绿色理念[2]。首要任务是要求施工单位必须要充分理解并剖析绿色理念的内涵,严格落实其中的要求,深度融合到企业自身的日常管理和监理工作中。
2绿色理念下市政基础设施具体施工技术分析
2.1污染控制技术
2.1.1扬尘控制技术
抑尘剂也是有效抑制扬尘的有效方法。其作用原理主要是抑尘剂凭借自身优秀的凝结、粘连、湿润等性能,能够高效地将悬浮的灰尘颗粒捕捉并固定于微小网格结构中,随后借助重力作用,促使这些尘埃迅速沉降,有效遏制了空气中的二次扬尘污染。
2.1.2噪声控制技术
机械设备是市政基础设施施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要尽可能首选能耗低、噪声低的机械设备,且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机械设备的安装位置,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居民区保持足够的距离,尽可能减少噪声对于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干扰。此外,还可以选择专门的隔音方案,要在施工区域合适的位置设计超出声源波长的混凝土隔音墙,以有效阻挡噪声向周围环境的传播,尽可能降低施工噪音对于周围居民日常生产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3]。
2.1.3光污染控制技术
市政基础设施施工也会产生一定的光污染。针对钢铁焊接处理,要采用遮光效果更好的遮光罩,有效遮挡焊接所产生的强辐射光线,防止泄露至居民生产生活区域;针对高亮度照明设备,尽可能避免夜间施工,如必须夜间施工时,要优先选择使用高效能、低光污染的照明设备,并设置可以调节角度的遮光板,以有效减少光线对周围环境的溢散,从而降低光污染对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
2.1.4化学污染控制技术
对于某些有毒有害化学品,不仅要做好监测工作,还要设置专门的隔离与集中处理策略,实施严格的隔离措施,避免在使用或处理过程中出现泄漏的情况,防止渗入地下水系统,污染水资源。
2.2水资源的回收与利用
优化降水管理是针对市政基础建设基坑施工阶段的首要任务。要尽可能通过土层下渗的作用,实现土壤上、下层水的自然回灌,以促进此类水资源的综合性利用。如图1所示,设置专门的雨水储存装置收集雨水,经过一系列的沉淀处理后,储备以供粉尘控制、植被灌溉等后续施工使用。如果在雨季或某一阶段施工区域的降雨量较大,则需要对雨水进行综合性的处理,经一系列检测合格后可以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养护作业当中,在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同时,还能够降低施工成本。
2.3节能降耗施工技术
2.3.1太阳能技术
选取适宜地点安装太阳能集热装置(如图2所示),该系统利用日光捕获太阳能,并转换为热能与电能,服务于城市基础设施,保障热水供应及照明需求。在实施此创新节能方案时,设计师亦可同步规划市政设施的内部空间布局,旨在优化自然采光,促进日光深入室内,实施自然取暖,从而减少电力及其他能源消耗,实现卓越的节能效益。
2.3.2地面节能技术
地面节能技术的运用显著增强了地面的保温与防潮效果,并且有效提升了其抗压耐冲击性能。在实施这一技术时,需要细致筛选高性能材料,同时采取周密的预防措施。尤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地面防水层的建设,确保地面环境保持干燥,从而有效避免湿度过高对地面整体结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延长地面使用寿命。
2.3.3照明节能技术
引入高效节能照明设备,大幅降低电能消耗。LED照明作为主流选择,相较于传统白炽灯,展现出卓越的节能特性与更长的使用寿命。在市政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LED照明能显著减少能耗。在实施绿色节能施工时,依据现场状况灵活调整照明亮度与运行时长,有效避免资源浪费[4]。
2.4绿色新工艺以及新材料的推广与应用
第一,混凝土3D打印与装配式技术为市政基础设施施工领域带来了革新,使用优势如下。(1)施工效率与周期优化。混凝土3D打印与装配式技术通过整合生产流程,实现了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工业化生产。这一模式不仅促进了生产线的集中与高效,还融入了尖端的3D打印技术,使得生产过程更加数字化与信息化。(2)技术成熟与经济可行性。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大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装配式技术也同步发展,二者在技术层面和经济层面均展现出强大的可行性[5]。
第二,纳士塔空心墙板作为一种创新的承重墙体材料,在建筑领域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该墙板由聚苯乙烯、添加剂与水泥混合而成的隔热吸声水泥,再与聚苯乙烯空心板巧妙组装而成。其显著特点是重量轻,仅为相同体积混凝土的约六分之一,这一特性极大地减轻了基础载重,有效节省了建设成本。
3结语
总而言之,绿色理念下的市政基础设施施工必须要深入贯彻和落实绿色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也是当今市政基础设施施工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而且绿色理念在市政基础设施施工技术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施工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市政基础设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和城市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宋贵亮.基于绿色理念研究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2):151-153.
[2]陈智乾.韧性城市理念下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策略初探[J].城市与减灾,2021(6):36-42.
[3]李盛港,戚智勇.装配式绿化系统在绿色市政设施中的应用[J]中外建筑,2020(9):73-75.
[4]王祥云.绿色建造过程中资源循环利用的影响因素与协同策略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7.
[5]沈诗洋.基于绿色建造的建筑废弃物全过程管理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21.
[6]"WANG"W,"TIAN"Z,"XI"W"J,"et"al.The"influencing"factors"of"China's"green
building"development:An"analysis"using"RBF-WINGS"method[J].Building"and
Environment,2021,188:107425.1-107425.10.
[7]"MOKHLESIAN"S,HOLMEN"M.Business"model"changes"and"green
construction"processes[J].Construction"Management"and"Economics,"2012,30(9):76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