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电力系统物联网接入无源光网分光器分散式布置研究

2024-02-09傅寿熹卓秀者陈健

科技资讯 2024年24期

摘""要: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推动智能配电网、主动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接纳新能源和多元化负荷的承载力和灵活性,促进新能源优先就地就近开发利用”成为重要工作。随着智能配电网的加快建设,为了更好地支撑“遥信、遥测、遥控、遥调”的四遥应用,终端通信接入网光纤专网的覆盖范围、覆盖规模将快速提升。基于无源光网络("Passive"Optical"Network,PON)技术下的接入网建设越来越多。当前电网PON网络建设模式多为树形结构组网模式,而分光器的布点位置更是极其讲究,不仅需综合考虑当下终端ONU设备的接入,还需考虑未来建设终端站点的ONU设备的接入及接入数量的预估。因此,分光器的布点位置及选择分光比的类型极为重要。

关键词:新型电力系统""PON""分光器""布点位置

中图分类号:TM73

Research"on"Distributed"Layout"of"Passive"Optical"Network"Dividers"Based"on"New"Power"System"IoT"Access

FU"Shouxi""ZHUO"Xiuzhe""CHEN"Jian

Fujian"Yongfu"Electric"Power"Design"Co.,"Ltd.,"Fuzhou,"Fujian"Province,"350108China

Abstract:"In"the"context"of"the"construction"of"a"new"power"system,"\"accelerating"the"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of"the"distribution"network,"promoting"the"construction"of"intelligent"and"active"distribution"networks,"improving"the"carrying"capacity"and"flexibility"of"the"distribution"network"to"accept"new"energy"and"diversified"loads,"and"promoting"the"priority"of"local"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new"energy\""has"become"an"important"task."With"the"accelerated"construction"of"intelligent"distribution"networks,"in"order"to"better"support"the"four"remote"applications"of"\"remote"signaling,"telemetry,"remote"control,"and"remote"adjustment\","the"coverage"range"and"scale"of"the"terminal"communication"access"network"fiber"optic"private"network"will"be"rapidly"improved."There"are"more"and"more"access"network"constructions"based"on"Passive"Optical"Network"(PON)"technology."The"current"construction"mode"of"PON"networks"in"the"power"grid"is"mostly"a"tree"structure"networking"mode,"and"the"placement"of"splitters"is"extremely"particular."It"is"necessary"to"comprehensively"consider"not"only"the"access"of"current"terminal"ONU"equipment,"but"also"the"access"and"estimated"number"of"ONU"equipment"for"future"construction"of"terminal"sites."Therefore,"the"placement"of"the"spectral"splitter"and"the"type"of"spectral"ratio"selected"are"extremely"important.

Key"Words:"New"power"system;"PON;"Optical"splitter;"Layout"location

本论文讨论一种全网无源光网络的分光器布点位置分散式布置方法,先利用业务接入点分布式矩阵计算最远和最近的终端ONU设备衰耗特点,然后采用对角线元素构置整体布置模型,最后使用数字分布集合进行验算。该方法实现统一规划布置和管理,实现接入网业务分光器设置点快速定位,配网智能终端的安全准入统一管理。提高终端通信接入网可管理性、安全性、减少运行维护工作量[1]。

1""无源光网络分光器分布式矩阵部署算法

1.1""站房类型和计划部署点筛选

无源光网络的分光器布点位置分散式布置方法,主要是对现有的站点分光器的布置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对接入层配电通信网覆盖的配电室、环网柜、开闭所等配电终端需要建设PON设备的站点进行布点规划。片域站房的分布设计矩阵方程式:

式(1)中:表示主干环站房的矩阵方程,其中ZF元素表示各个站房,由1和0构成,下角标通过站点数1~N分类表示1条光缆单环或支链的首至尾站点。

由于ONU终端设置点为辅控站点、“三遥”等重要站点,因此将辅控站点、“三遥”、主干环网等重要站房ZF标记为1,其他站房标记为0。

根据站房业务上送需求实际情况,规划配置无源光网络分光器的站点,形成拟建无源光网络分光器矩阵方程式:

式(2)中:表示主干环站房的矩阵方程,其中PT元素表示各个站房,由1和0构成,下角标通过站点数1~N分类表示1条光缆单环或支链的首至尾站点。

其中计划拟部署无源光网络分光器PT标记为1,其他为计划标记为0。

1.2""分光器部署点筛选

根据上述(1)式和(2)式站房类型矩阵和拟部署无源光网络分光器矩阵成绩,通过叉乘方式提取出(1)式中主干环网中需要拟部署分光器的站点集合:

通过上述方式对整个片域内站点进行集合选点,选出合适的分光器部署点。

2"""全网XPON光网络矩阵式算法规划

2.1""光链路衰耗计算

式(5)中:N表示光纤衰减;M表示连接器衰减;L表示熔接头衰减;H表示分光器插损[2]。

2.1.1""光纤衰耗计算

从光缆起始成端点到最后一个站房光缆成端点,沿光缆有序地统计站房之间的光缆长度。站房光缆距离顺序和上述(1)式中的矩阵顺序一致,形成每个站房之间的光缆长度矩阵方程式如下所示:

式(6)中:表示从光缆初始成端点(一般从变电站等地方引出)到第一个站房之间的距离;表示第一个站房与第二站方站房之间的距离,以此类推。

对于无源光网络(GPON)常见的下行光波采用1"490"nm、1"310"nm,上行光波采用1"310"nm,在光纤通信中,光波长越短在传时衰耗越大[3],因此可采用光纤衰减较大的1nbsp;310"nm波长进行光纤链路损耗预算,光纤衰减确定:1"310"nm对应衰耗a=0.36"dB/km;根据站房之间的光缆长度计算对应的光缆衰耗:

式(8)中:a表示光链路衰耗,GSK表示对应第K个站房与第K-1个站房之间的光纤衰耗,N表示第K个点光纤总衰耗。

2.1.2接头损耗计算

在未安装分光器的站房进行跳纤,在此处是进行活动连接器实现光功率传递,存在活动连接器插入衰减,b=0.5"dB/个,第K个站房的活动连接器插入衰耗:

在安装分光器的站房光纤直熔,存在光纤熔接头衰减,c=0.01"dB/个[4]。第K个站房的光纤直熔插入衰耗:

式(10)中:b表示活动接头损耗,c表示直熔接头损耗,M表示第K个点活动接头总衰耗,L表示第K个点直熔接头总衰耗。

2.1.3""分光器损耗计算

分光器存在插损h,分光器的插损因为分光器的型号、分光比的不同,插损值也不相同[5]。常用的分光器分光比1∶2(5%~95%),通常使用5%这个端口连接ONU设备,95%端口传递至下一级,因此将连接至站房的插损定义为h1(5%),传递值下一级的插损定义为h2(95%),以分光比1∶2(5%~95%)为例,h1=11.8"dB,h2=0.6"dB,计算分光器插损比之和[6]:

式(11)中:h、h1、h2表示分光器插损,H表示传递到第K个点分光器的总衰耗。

2.1.4""光链路总衰耗计算

将上述(7)式、(8)式、(9)式、(10)式代入(5)式

2.2""衰耗判断及组网方式

2.2.1""光链路衰耗判断

安装分光器需要满足:

通过此方法对分光器和链路级数是否能达到设备正常工作的要求[7]。

从矩阵中的AK,从矩阵的第1行开始判断,满足AK=1,将该点代入式(12)中,根据该点的实际情况,计算出光链路衰耗,代入式(13)中,满足则该站房可实现对应分光比分光器的安装效果[8],若到第K+1个点不满足,则从第1点到第K点组成组网1,第K+1点属于组网2。

2.2.2""组网方式

每一个组网都使用1芯光纤资源,在第K+1点与之后的部分点形成组网2,组网中的每个点都要进行上述光衰判断是否满足要求,组网1之后的光缆链路衰耗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经过前面组网站点跳纤衰耗和光纤衰耗(1~K),另一部分是K+1~x点之间的衰耗[9]。"相关的计算如下:

以此类推,从而划分出一个链路中不同站点的之间形成不同的组网,直到涵盖所有需要安装分光器的站点。

4""结语

本文主要对XPON的分光器布点位置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给出了XPON技术应用于配电通信网中点位布置、光链链路衰耗计算的方法。该方法有效地解决在实现配电通信终端多业务采集、上送中的布置选点,通过精准的分布式布点计算,显著降低新型电力系统及智慧线路建设成本。

参考文献

  1. "颜伟,姜海涛.PON技术在高校校园网中部署的利弊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3,19(3""""5):94-96.
  2. "余波.光接入网的物理层联合带宽分配技术的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4.
  3. "刘世春.1310nm和1550nm波长的光纤弯曲损耗及对光缆线路测试的探讨[J].光纤与电"nbsp;"""缆及其应用技术,2001(1):39-43.
  4. "石颖博,赵淳.XGPON和GPON网络链路衰耗指标设计模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4,20""""""(7):92-94.
  5. "陈泳宏.PON的光路故障与改进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23(5):99-101.
  6. "李忠谕,迟景升.基于光衰段落分析的接入网质量管理体系[J].广东通信技术,2020,40"""""(12):78-80.
  7. "张凌,周荣生.无源分光器及其在EPON网络中的应用[J].广东通信技术,2006(9):23-26.
  8. "辛培哲,李隽,王玉东,等.智能配电网通信技术研究及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10,31"""""(11):14-19.
  9. "刘毅.基于PON技术的接入网研究及工程实践[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2.

[10]"蒋海明,夏丹妮,石小敏,等.配电自动化PON网络工程建设优化方案[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6,14(2):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