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诸暨:全力助推“专精特新”发展

2024-02-09苏枫

小康 2024年4期
关键词:专精特新诸暨市专精

苏枫

诸暨市,西施故里、越国古都。这座位于浙江中部的城市,一直在努力实现从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的转变。

近日,诸暨市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包括《诸暨市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意见》等六个政策,以全面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推动企业走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动态建立三级梯度培育库

近日,浙江省“专精特新”对标学习活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推进会相继在诸暨市召开,来自浙江省经信厅和11个地市经信系统有关负责人、170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参加对标学习,并实地参观菲达环保、全兴精工、华纬科技等“专精特新”型企业,进一步打响诸暨市高端制造业口碑,激发广大中小企业对标争创“专精特新”热情。

近年来,诸暨市通过精准建库培育、优化激励政策、加强宣传发动、服务全程闭环等,持续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和争创力度。截至目前,全市拥有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9家,拥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3家,其中2023年新增7家,新增数居绍兴首位。

建库培育打造创建“蓄水池”。深入推进工业企业“小升规”,不断充实“专精特新”梯度创建后备资源,动态建立“创新中小”“专精特新”“小巨人”三级梯度培育库,层层开展精准培育。一是小微升规增加基数。自2023二季度开始,“前道”收集梳理月度申报销售数超800万元规下名单,“中道”将企业名单分解并反馈各镇街,开展联动摸排,锁定潜在升规对象,“后道”动态跟踪拟升规对象,宣传升规政策,全程辅导闭环,不断充实“专精特新”遴选培育的基础库,目前已累计收集、梳理企业1100余家次,2023年,全市新增月度升规企业25家,居绍兴首位,当前规上企业数已突破1300家。二是动态建库摸清底数。对照“小巨人”“专精特新”认定指标体系,设计“小巨人”“专精特新”申报自评表,组织发动规上企业、“创新中小”“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填报,开展层层“海选”,筛选培育对象,自“专精特新”创建启动来,已累计开展数轮“海选”活动。三是精准培育打实基础。在入库企业“小巨人”和“专精特新”创建自评基础上,“一企一策”提出建议方案,主动把握省厅和省工信院等专家调研契机,申请为企业申报“小巨人”把脉,帮助补齐短板。积极组织入库培育企业参加省厅、绍兴经信等组织的“小巨人”创建培训班,组织开展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建集中辅导,鼓励参加创新创业大赛,2023年获得创新创业大赛绍兴赛区2等奖1只。

创提同步构建升级“全链条”。围绕“专精特新”成长路径和终极目标,全面压实创建+提升两个环节,争取既要能创成,更要促提升。一是层层把关创建资料。组织“小巨人”“专精特新”申报企业提前准备相关材料,在申报环节,集中力量逐一审核把关,及时退回并告知补充事项,做到申报资料内容完整、资料详实、顺序清楚、提交及时;好中择优推送一批“小巨人”申报资料报省、绍兴组织的集中预审会,协助审核把关申报材料,并组织企业面对面交流问题。二是组团上门开展会诊。会同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组成“小巨人”创建服务小分队,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主动登门详细了解准备情况,协助把关申报资料,提出改进意见建议,企业申报质量进一步提升,提交资料百分百入围工信部审核圈。三是跟踪监测助推升级。根据“小巨人”认定体系,对“小巨人”企业相关指标开展年度监测,跟踪指标变动情况,及时开展亮灯提醒。全力支持“小巨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生产数字化升级、实施绿色制造和提升研发能力等,近3年,累计补助“小巨人”设备投入及数字改造奖励超1100万元,1家“小巨人”摘得工信部“单项冠军”,4家入库企业创成省“隐形冠军”,“小巨人”复审零退出。

服务配套激发创建“内驱力”。通过政策助力、活动组织、服务等多种途径,提高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意识。一是配套完善激励政策。配套优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对认定为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分别给予一次性100万元、10万元奖励。探索政策预兑,加快“专精特新”企业政策享受进度,目前已累计拨付“小巨人”“专精特新”认定奖励资金超3300万元。支持“小巨人”企业进入上市企业后备库名单,“小巨人”企业华纬科技、帕瓦新能源成功上市。二是谋划实施惠企活动。经信、金融、科技等部门和当地金融机构,联合开展“专精特新”企业银企对接专场活动,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更加优惠的融资套餐,今年以来市农商银行对“专精特新”授信已超11亿元。开展“专精特新”法律专场活动,积极推送揭榜挂帅信息,利用浙企之家诸暨专区,在绍兴率先开设“专精特新”企业专栏,组织收集、上架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宣传视频,助力企业加大宣传力度。三是助企服务下沉一线。深化万名干部助万企行动,推动驻企服务规上工业、“专精特新”全覆盖,通过驻企服务员精准推送“专精特新”申报信息、激励政策,协助企业化解难题,今年全市选派驻企服务员770余名,其中专职驻企服务员49名,已通过“绍兴驻企服务”平台登记走访服务信息1150余条、登记解决企业困难诉求135件。

灿根和传承人的“专精特新”之路

浙江灿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诸暨市陶朱街道,始創于1988年,是一家专注于特种铜合金轴承研发及应用为一体的民营制造型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涵盖滑动轴承、传动部件、金属材料、自动集成化等板块。

灿根拥有有效专利105件(其中发明专利15件),获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第四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 “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浙江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等多种荣誉。

创始人方灿根先生专业从事滑动轴承制造领域36年,立足于“务实、苦干、专注、创新”的公司理念,发扬工匠精神,带领公司员工从小企业蜕变为行业领先的翘楚。2006年,大学毕业的侄子方迪江作为接班人进入灿根,从基层做起,与叔叔同心同德,着眼“智能化、合作化、国际化、平台化”,打造长久本分的“专精特新”企业。

灿根智能专注铜合金的熔炼铸造,秉承“长久本分发展”的理念和“诸暨木柁”的憨厚精神,引进国外高新技术,培养自主研发团队,不断自我进取,一路开启以“锻造”为核心的专业技术研发生产之路。

三十多年的专业化耕耘,深耕细作诠释不变匠心,带来厚重的积累。灿根拥有制造加工设备400多台套,实现了优势产品在优势行业的规模发展,形成了稳定的配套服务企业产业链:锻压行业(AIDA、舒勒等),注塑机行业(海天集团、伊之密等),核电水电行业(上海电气、浙富控股等),石油化工行业(中石化、杰瑞股份等),中国机械行业(中信重工、中国二重)等行业,稳扎稳打,实现了“研发的产品拥有相应的应用市场”。

家族企业的传承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但在灿根智能却是风轻云淡。

现任企业董事长方迪江说:跟随叔叔多年,骨子里融合了创始人的创业理念、价值观、发展观,一起经历风风雨雨, 少了“代沟”、“断层”。办公室的醒目LOGO“1988”,不仅仅表示公司创建于1988年,更是一种警示,时时提醒自己要心无旁骛做好企业,承担好做永久本分企业“传承人”的责任和使命,“做人务必要低调,法律务必要尊重”,“业兴于勤精于省”,不敢有丝毫懈怠。

“50岁退居二线。”方迪江笑着说:“根据公司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设置,三代传承人已经在培养过渡,再过几年,自己可以安心做股东,由年轻的弟弟接班。”

灿根始终牢记“深挖行业潜能、助推高端智造”的责任和使命,突破“守业”,始终“创业”,只有不断创新,不安于现状,才能突破发展瓶颈、获得发展动能,才能应对市场竞争对企业造成的威胁和潜在威胁,使公司长久持续发展,成为“百年企业”。

创新是“专精特新”企业的灵魂,人才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核心。灿根智能将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同时,注重企业职工的培育工作,配合政府部门积极畅通技术工人职业发展通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创造“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企业文化,坚持“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晋升靠业绩”的用人理念,以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为平台经营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以成果效益激励人才,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灿根智能将把握数字经济时代新机遇,加快推进“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生产方式变革持续深化“专精特新”发展,全面提升智能制造能力,重塑企业的竞争力,力争在2029年前实现品牌第一,让企业成长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专注于产品质量,树立起高端的专业化形象,坚持在产业细分领域深耕细作,追求精益求精,努力把产品做到极致,打造出优秀企业品牌,为实现“中国制造”质量品牌的全球跃升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从创始人到传承人,灿根始终将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坚持创新,将创新看作企业发展的引擎;坚持以核心技术促进发展;追求持续增长,将增长看作企业发展的目标,坚定不移的走灿根的“专精特新”之路。

像灿根这样根植于诸暨的企业,一直在得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就在2024年1月召开的绍兴市委九届五次全会上,明确提出“支持诸暨打造杭绍都市区金南翼、新质生产力先发地”,进一步提振了诸暨加快推动产业向高而攀、向新而进的信心。

传统产业是已经长成的“大树”,新兴产业是发展的“种子”。

从“种子”到“幼苗”再到“参天大树”,新兴产业拔节生长的背后,是源源不断的优质项目。诸暨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生命线工程”,接续深化招商引资竞赛活动,一批批战略性项目、链主型企业、头部级公司相继落地,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持续的动能。2023年,全市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9个、其中10亿元以上14个、50亿元以上3个,成功实现百亿级产业项目新突破。

就在2024年开年上班的第一天,诸暨市举行了2024年首批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28个重大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4个、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1.4亿美元外资大项目1个,计划总投资达346.9亿元。

项目的流量变成了产业的增量,创新的活力也正在持续向产业输送动力。2023年,诸暨市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达59人、数量居全国县(市、区)首位,“顶尖人才”“海外优青”招引均实现“零的突破”,“科创中国”省级试点落户诸暨;诸暨(港科大)联合创新中心、西交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浣江实验室……一批批高层次人才、一个个高能级平台,为諸暨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可能”。

新产业代表着新动能,新赛道意味着新空间。未来,诸暨市将始终聚焦“打造杭绍都市区金南翼、新质生产力先发地”目标,进一步强化大抓产业鲜明导向,抓创新、扩投资、引人才,深化“创改开”、发力“稳进立”,坚定不移朝着“争当绍兴第一、争创全省一流、争进全国十强”目标阔步迈进,为谱写新时代胆剑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专精特新诸暨市专精
山西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企业744户
“专精特新”轴承企业之检测与试验初探
一图读懂“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实践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