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民生与经济共生长

2024-02-09

小康 2024年4期
关键词:银发老龄人口老龄化

按照人口学家的测算,“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应对老龄化的最后时间窗口。发展银发经济,助发展惠民生,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2024年开年,首场国务院常务会议聚焦老年人群,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政策举措。紧接着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计民生。正如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所说,首部“银发经济”政策的出台,不仅是我国应对年轻社会的经济向老龄社会的经济深刻转型的重大举措,也是在全球经济下行、国际国内经济矛盾复杂演化背景下,面向未来保持宏观经济持续发展必须把握的一个新的战略主攻方向。

国计民生,在我国是一个固定词组,它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1-11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比上年同期低0.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5.9%,高于GDP增长速度0.7个百分点;截至10月底,全国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3298万人,超额完成3000万人的目标任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态势,但民生改善的幅度却在不断加大。由此产生的一个良性结果就是,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合计达111.4%,比上年提高了25.3个百分点。

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形成良性循环的重要标志。

然而,面对这样的良好局面,我们依然不能盲目乐观。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21.1%。这意味着我国已正式迈入中度老龄社會。

老龄化加剧,带来的挑战是全方位的。它不仅会导致劳动力减少,社会产出出现产量下降和创新受限,还会增加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支出,给财政带来压力。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问题的增长也会给医疗保障系统等带来挑战。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银发经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虽已“初具规模”,但仍面临着供给产品数量少、供给服务质量低、欺诈老年人频发等多重挑战和考验。

按照人口学家的测算,“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应对老龄化的最后时间窗口。发展银发经济,助发展惠民生,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首部“银发经济”政策给出了新思路,明确提出,在发展方向上,要推动事业和产业协调统一、互促共进,实现‘1+1>2’的效果;在政策引导上,要注重事业和产业的良性循环,促进相辅相成;在监督管理上,要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实现规范健康发展。

发展银发经济,既利当前,又惠长远,民生与经济共生长的美好图景正扑面而来。

猜你喜欢

银发老龄人口老龄化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银发一族”消费升级
银发网红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老龄工作者之歌》——老龄工作者的心声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再现“银发”风采——“2015银发达人”名单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