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4-02-08刘越超

今日财富 2024年5期
关键词:内审审计工作事业单位

刘越超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事业单位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需要通过改革的方式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在推动事业单位改革进程时,应该从内部优化的角度出发,通过加强内部审计提高运转效率。鉴于此,本文从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概述入手分析,在明确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意义的前提下,结合当前事业单位内审工作的现状,有的放矢地提出行之有效的优化建议,以期推进事业单位内审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事业单位在国家公共事业的建设发展期间,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责任。全面加强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势在必行。因此,事业单位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基于自身的特殊性,对各项工作加以管理控制,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为社会的整体进步添砖加瓦。因此,从强化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入手,健全、完善事业单位的内审工作体系十分必要。

一、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概述

内部审计是事业单位内部开展的一项具有较强独立性和客观性的、用于确认和咨询的活动。通常情况下,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合理有效地改善事业单位的经营情况。现阶段,事业单位的内审工作体系越来越完善。一般而言,事业单位的内审工作主要包括财务审计和经营审计以及管理审计,还有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等。具体地讲,内部审计工作具有指向性和针对性以及限制性特点。其中,指向性是指内部审计结果往往具有比较明确的指向。虽然内审结果往往并非决定性意见,但是可以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建设性参考意见。针对性是指内部审计往往侧重于单位的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会针对相关生产经营情况采取审计措施。限制性是指内部审计的审计机构及参审人员往往为单位内部结构及职员。

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优化的意义

结合上述内容可知,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客观性相对较强。因此在实践中需要采取系统规范的手段对各项活动进行评估分析,进而针对事业单位不同发展阶段的活动加以监督,有效发挥审计职能,促使事业单位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正因如此,在高效落实内部审计工作的背景下,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质量将会实现质的飞跃。高效的内部审计有助于提高日常工作期间监督的有效性,有效保障事业单位的发展速度。另外,落实内部审计有益于提高事业单位的数据处理能力,从根源上提高各项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使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能够使用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开展相关的分析,从而作出科学决策。总体而言,优质的内审工作有助于推进事业单位实现全面发展,可以使单位内部的检查监督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有效解决事业单位发展期间面临的问题,促使事业单位有效改善自身的工作。

三、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分析

(一)内审制度不健全

事业单位制定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制度,有助于推动审计工作的优化改进。但是从当前事业单位内审执行情况来看,部分单位的内审制度仍然有待改进。具体来看,部分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未能科学、合理地制定内部审计制度,导致内审制度规范相对笼统模糊,整体精细化程度较低,无法有效地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原则性指导和根本性支持。除此之外,在市场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事业单位面临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的背景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各项操作难度也有所提升。原有的内审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内审工作的需求。部分事业单位却未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对内部审计制度进行及时的修改和调整,导致审计制度无法有效地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

(二)内审工作落实不到位

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在市场竞争中一般不作为主体参与,更多的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并没有相应的盈利需求。在管理方面也没有严格的财务报告制度,更多地是通过主管部门和当地行政机构垂直管理。这就导致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不能满足当前行业的发展需求,更不能满足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同时,对事业单位的考评一般是看公共事业主要指标的完成情况,并不涉及具体的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等方面,这就导致财务内部审计惰性。此外,部分事业单位不论是财务管理人员还是领导,都没有高度重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迟缓。

(三)内审方法单一

目前,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虽然相对多样,但是主要的资金流仍然源自于财政拨款。此外,事业单位以自筹资金为主,在实践中也可能综合利用财政拨款和自筹资金。因此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很有可能因为资金的多样化使内部审计难度有所提升。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往往沿用单一的操作方式从事内部管理。这样一来,针对资金使用采取的监督力度会相对较低。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很容易因为单一的内审方法及财务管理制度落实不力而发生财务问题,使多样化的资金无法得到科学合理的管理控制,造成单位面临的财务风险增大。归根结底,内审及财务管理方法单一,使相关工作难以高效顺利地推进,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效率和整体发展的稳定性。

(四)审计人员专业性不强

在事业单位中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需要确保内审人员的审计基础知识扎实可靠。同时应该确保相关人员具备较强的经济知识和审计专业能力。然而,在开展专业性较强的内审工作期间,部分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明显的能力素质不强。一些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本身的专业性和审计知识存在缺陷,导致内审工作开展期间人才匮乏,内审工作的落实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持。除此之外,一些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会浮于表面地分析财政数据,往往很难深入挖掘并发现事业单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而使内审工作沦为空中楼阁,无法真正发挥作用。事业单位内部也更容易出现数据失真或偏差等问题。

(五)内审部门独立性不足

一些事业单位虽然积极地进行了内部审计部门建设,但是未能充分保障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导致内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存在着勾连关系,内审工作无法与其他相关工作相脱离。从事業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内部审计部门比较容易受到行政管理部门的制约和影响,导致内审工作期间各项操作的独立性、规范性和严谨性有所降低。进而影响内审结果,使内审结果的参考性大打折扣。除此之外,部分工作人员对于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足,也未能认识到保障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的重要意义,导致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部门的配合度较低,拉低了内审工作的质量水平,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和权责无法切实落实到位,审计进度因此受到阻碍。

四、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全面优化建设内审制度体系

为了有效推进事业单位蓬勃发展,相关人员应该针对性地解决内部审计制度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内审人员应该立足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要求,制定科学完善的内审制度。在日常工作中结合事业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与事业单位发展需求相符合的内审制度。要制定精细化的内审制度,确保具体的内审制度条款能够切实落地,为内审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支持。事业单位应该在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时,制定详尽的内审工作实施细则,明确规划内部审计人员的具体权责及岗位职能和工作内容,从而为内审人员提供工作依据,为内审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保障。

(二)大力推进内审工作的落实

为了有效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力度,事业单位应该从宏观角度加强内部审计宣传,使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充分重视内部审计,从而为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保证。具体来看,事业单位应该开展大范围的内部审计知识宣传活动,组织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参与内审学习。同时加强内部审计专业培训力度,促使工作人员进一步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在工作中相互配合,助力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相关部门可以从考核的角度出发,结合内部审计工作内容设置相应的考核指标,将内审纳入年度考核体系当中。借此调动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均能参与到内审活动中,为内审工作的顺利开展发光发热,进而有效提升内审工作的力度。

(三)积极创新内审方法及工作思路

为了使内部审计工作保持活力,事业单位应该激励工作人员不断创新、升级内审思路和内审方法,破解监督管理单一性的问题,进而有效发挥创新型内审思路和内审方法的积极作用,使事业单位能够在新形势下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优化创新内审方法及工作思路方面,相关部门应该从信息化建设出发,根据具体的工作环节灵活运用云计算和线上办公等各类手段,推进审计信息流程简化升级,同时提高信息处理速度,使审计工作的效率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支持下得到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内审人员也应该积极了解、学习各类内部审计软件的使用方法,根据事业单位的工作需要选用恰当的内审软件,进而有效发挥各类信息化工具的优势,提高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保障内审工作的准确度。

(四)合理设置内审人員培训机制

为了给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事业单位一方面应该积极拓展招聘渠道,通过外聘方式招募更多专业水平高的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加入到事业单位的内审团队中;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应该为现有的内部审计人员开展更加有效的培训活动,针对性地提升内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在实践中,事业单位需要定期组织内审人员参与考核评价活动,对内审人员的工作情况加以衡量判断,借此了解内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不足,并针对性地设置培训项目,提升内审工作人员专业能力。

(五)建立健全完善的内审部门

事业单位应该在改善内审工作落实效果的过程中,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结合内部审计工作的特殊性设计部门职能,充分发挥内审部门的监督作用,保障内审工作执行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具体来看,在健全内审部门方面,事业单位应该注意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基本原则,推进内审部门与其他行政部门实现充分分离,以保障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在部门建设方面,事业单位应该结合内审工作的具体内容,合理配置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有效提高行政部门与内审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在保障内审部门工作合理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结语:

全面优化内部审计工作对事业单位而言十分必要,事业单位应重视内审工作的落实与调整。要积极规划,建立健全内审机构,从而保障事业单位内部资金运行顺畅,提高专项资金的利用效率,推进社会公共事业更上一层楼。为此,事业单位负责人应该充分了解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含义,在明确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的前提下,结合当前事业单位发展现状,在实践中健全内审制度体系、提升内部审计落实力度、积极推进审计方式创新,完善内部审计体系,进而有效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内审审计工作事业单位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