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过2023看见文明成都

2024-02-07尹婷婷

先锋 2024年1期
关键词:书屋市民成都

尹婷婷

以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为“成都式幸福”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幸福城市一定是充满温度的城市。

2023年11月24日,随着“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的揭晓,成都连续15年获此殊荣。这一年,成都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纲”和“魂”,将市民参与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依托和动力源泉,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以举办成都大运会为契机,以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为“成都式幸福”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守正文明培育,让理想价值成为情感共鸣

凡人微光照亮城市,平凡善举打动人心。

2023年12月12日晚,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平凡之善·寻护照亮城市的文明之光”授奖仪式上,49位或善良暖心感动全网,或临危不乱挺身而出的市民代表上台领奖并进行分享。

从帮助“哑哥”寻家的黄永国、王德琴夫妻,到冲进火场的救火英雄文军,再到合力救人的刘婉和重庆医生郑江、于文春夫妻,他们用心用情点亮成都“文明之光”,以最质朴的方式书写出一个个暖心的成都故事,彰显着每一位心怀善念、寻护文明的普通人风采,更传递出温暖和感动,让更多人感知到成都这座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文明之美……

据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成都打造“德润蓉城”品牌,优化先进典型选树、表彰、宣传、礼遇机制,创新开展“平凡之善·寻护照亮城市的文明之光”系列活动,新一届50余名道德模范、350余名“成都榜样”感人事迹全城传扬,130余件“平凡之善”温情故事点击量超亿次,城市公益短视频获全国公益广告大赛一等奖,心怀家国、崇德向善的城市精神唱响全网。

主旋律嘹亮、正能量充沛。全市推动理想信念培育创新,创新打造全国首个以新思想为主题的学习强国“一街百站”实体矩阵,挖掘培育品牌宣讲队伍65支、基层宣讲队伍700余支,提升“理响成都”“蓉耀青年”等宣讲品牌影响,常态开展基层巡回宣讲1万余场,进一步筑牢全社会理想信念精神之基。创新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长效进网入格行动方案》,依托重要场景、重要节日、重要活动,发动3000余个社区常态开展“强国复兴有我”“核心价值观进网入格”等系列活动,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嵌入基层、融入生活、深入人心。

时代新人培育创新加快,“小手拉大手”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组织评选“蓉耀少年”50人、文明家庭100户,组织开展“蓉耀少年”“一城文明·万家幸福”等各类活动1000余场,创新构建“1个市级总校+23个区级分校+920个街道社区级子校”的家长学校三级体系,“写文明”“画文明”“唱文明”“颂文明”系列评选征集作品超2万件,以生生不息的精神文明建设血脉助推社会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

创新文明实践,让友善公益成为人文标签

2023年12月18日,在2023成都网络文明大会上,历时6个月的“金芙蓉·文明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征文、摄影大赛圆满落幕。活动自7月全网启动以来,吸引了诗人作家、摄影爱好者、网络大V、媒体机构、中小学生、热心市民等踊跃参与,共收到来自国内外投稿作品1.3万余件,内容既有成都大运会、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等国际赛事和城市大事,又有城市田园乡村的美丽风景和文明风尚,还有城市中的幸福生活,寻找平凡烟火中的爱与感动,全网展示点击量突破2亿次。对此,中国作协名誉委员、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火点赞,“一座城市的美需要被记录,成都作为一座文明之城,有着太多值得书写的精彩。希望创作者能够深扎、坚持,用文学赋予城市更丰富的色彩。”

据介绍,刚刚过去的一年,成都创新推出“嵌入式、项目化、可参与、受欢迎、有效果”的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引导市民群众传递文明风尚、共筑美好生活,在友善公益的社会氛围中展示城市价值、彰显城市美誉。

全市构建“23个中心+261个所+3045个站+15000余个基地(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矩阵,创新培育文明实践专管员(策划师)基层队伍400余人,发展367万余名志愿者,持续开展“专业志愿365”等特色项目覆盖市民超500万人次,日均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800余场次,友善公益之风吹遍蓉城大地。

群众活动丰富多彩,围绕成都大运会、国庆黄金周、明星演唱会、中超足球赛等契机,嵌入式开展了“迎大運盛会·展文明形象”“到成都街头走一走·看见文明成都”“文明月月行”“我是小雷锋”等主题活动20万余场,1.3万余件“金芙蓉·文明让生活更美好”公益作品引爆全网,“文明成都”抖音号播放量突破1亿,荣获地方文明网优秀公众号等荣誉称号,广大市民在“双线互动”中乐享文明浸润。

公共文化惠民利民,在市民“家门口”常态开展“大运显眼包创意展”“冠军蓉宝进社区”“文明四季·节日新风”“社区邻里节”“文艺走基层”等文化惠民活动,有效放大成都“后大运”效应,市民在一场场精神文化盛宴中真切感知幸福生活。

改进文明创建,以文明风尚赋能城市发展

当充满“烟火气”的菜市场遇上弥漫书香的书屋,会产生什么样的奇妙碰撞?2023年9月中旬起,成都市首批“菜市书屋”向市民开放,通过在农贸市场设立独立空间,配置书柜、图书、桌椅等,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助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生意忙,来不及照看娃娃,下午他放学回来,就在这个书屋看书做作业,我们放心。自己平时忙完了也可以抽时间来看看书,很方便。”在益民菜市顺城店做生意的杨先生说。

“这个地方特别好,孩子放学后可以和同学来这里阅读课外知识,交流课堂作业,大人也可以来这里‘补充能量’,进行一些学教类的亲子互动。”成华区都有集市的摊主吴女士说。

“我女儿快5岁了,自从有了这个书屋,就坐在这里看绘本,没事也不疯跑了,多好的。”双流区普贤农贸市场海鲜经营户唐雅思说,自己空余时间就来当志愿者,维护管理书屋……

不同的场景,相似的声音。据介绍,2023年,成都推动文明城市标准融入城市治理、民生工程、法规条例,围绕精细创建、社会参与、工作推进、激励问效等方面,建立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机制,构建“1+N”文明法治体系,以《成都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落实为契机,加快推动文明养犬、垃圾分类等立法、修订和执法,推动实现以良法促善治。

注重完善过程管理机制,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建好“12345”文明专区、“文明兴蓉”等多渠道民意反馈网络,架构问题动态监测、快速流转、跟踪督办和整改销账工作闭环,持续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乡风文明建设十大行动”,深入开展“六大专项”提升行动,6900余处城市风貌焕新,“菜市书屋”实事项目入选2023年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人民阅卷·十大市民点赞项目”。

同时,创新社会发动机制,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成立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会,定期发布文明创建活动需求清单,统筹推动餐饮、旅游、物业、养宠等280余家垂直领域专业社会组织和2370余个文明村镇、单位、校园、家庭等聚合发力,创新发布“Citywalk看文明”城市漫游线路,开展“幸福成都·文明有你”等品牌活动,推出“星级文明骑手”等文明评选,实现了全民发动、全民参与、全民共享。

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坚持“为民惠民靠民”,推动文明培育融入日常、文明实践便民易行、文明创建为民惠民,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对我们来说,是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也是永远在路上的事业。”

猜你喜欢

书屋市民成都
篽箖·上野书屋
穿过成都去看你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梦幻书屋
数看成都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成都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
“意义”的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