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改革

2024-02-07马育军

高教学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辅修双一流一流

马育军

摘  要:我国已经形成涵盖多个方面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而地理学与国家重大需求、人们日常生活均密切相关,因此,吸引众多学生报考。了解“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理学本科人才的培养状况对于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目前,地理学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包括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大类招生成为趋势,多元化成长路径逐步构建,实践教学日益增强。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需要应对,例如,大类培养与专业学习的协调、教学体系与课程内容的优化、教师教育与学生学习的转型、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的提升等。

关键词:大类招生;多元化成长;实践教学;地理学;“双一流”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3-0042-04

Abstract: The first-class talent training system has been built in China, in which geography is closely related to major national needs and people's daily life, therefore it attracts lots of students to learn. Understanding the bachelor talents cultivation for geography major is critical important to promote teaching reform and improve educating qua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the bachelor talents cultivation for geography major showed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the demand for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increased continuously, the large category admission became the dominant trend, diverse growth paths have been gradually built, and the practical teaching is increasingly strengthened. Meanwhile, there were also some challenges, such as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large category cultivation and professional learning, the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systems and course content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s education and students lear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Keywords: large category admission; diverse growth path; practical teaching; geography;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2015年10月24日,國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并突出了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强调办出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并指出要从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能力和教材建设等方面促进高水平人才培养。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和重要基础[1],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从大学、学科,到专业、课程,并包含教师团队和教材在内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为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一流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图1)。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要素和地理综合体的空间分异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及区域特征的学科[2],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3]。地理学不仅与生态文明、“双碳”目标、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密切相关,而且与人们的饮食起居、交通出行、身心健康等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吸引众多学生选择地理学相关专业。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地理科学类包括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4个本科专业。本文从招生、培养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地理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探究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以期能为新时代地理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  地理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  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

由于地理学与国家需求、人民生活等紧密相连,学生就业方向众多并不断拓展,相关的行业部门包括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气象、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和应急管理等。例如,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不仅需要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对生态环境时空变化、自然资源承载能力、自然灾害预警防控等的深入研究,而且需要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的系统分析,同时还需要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提供多尺度监测、大数据分析、科学预测和智能决策等方面的支持,这就为地理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伴随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碳达峰碳中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的深入推进,对地理学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二)  大类招生成为趋势

大类招生是我国一项基于本土实践的高等教育改革,据统计,2020年除军事院校外的13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共有115所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大类招生,占比85.82%[4]。选取拥有地理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1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结合2023年资料分析发现地理学的本科招生可以分为4种类型(表1):①以理科试验班招生,例如南京大学的“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类”共涵盖4个学院(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学院、大气科学学院);②以不同专业类招生,例如,北京大学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以“环境科学”招生,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城乡规划”招生,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以“地球物理学类”招生;③以地理科学类招生,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等;④以具体专业招生,例如华东师范大学等。总体而言,越来越多高校的地理学专业按照大类进行招生,这有利于减少高考志愿填报的失误,打破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壁垒,顺应了时代发展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三)  多元化成长路径逐步构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高校逐步为学生构建了“专业分流-转专业-辅修专业”的多元化成长路径。按照大类培养模式,学生入校学习一段时间基础课之后进行专业分流,一般根据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按照平行志愿原则分流到不同专业。在专业分流基础上,不同学校逐渐放宽了对学生转专业的要求。例如,南京大学创建“三三制”教学新模式,融合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使学生拥有更多自由选择权[5];而中山大学本科生在一至四年级均可申请转专业,并且各院系可以接收的转入人数达到本专业同年级人数的30%。为了促进学生跨学科交叉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多学校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辅修其他本科专业。例如,清华大学计算机辅修专业通过在招生录取、培养过程、课程设置、师资配置等方面的改革,总结出了一套培养兼具专业知识与信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教学体系[6];而中山大学地理学辅修专业均包括辅修微专业、辅修专业、辅修学士学位三个层级并逐级递进,供其他学院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

(四)  实践教学日益增强

实践教学是地理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强调提升学生应用地理知识探索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野外实习是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伴随着时代发展需求和教学资源积累,很多高校逐步构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野外实习网络。例如,南京大学根据“学、思、践、悟”的地理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组织黄山地区认知实习、庐山综合实习等,并提出“野外实习—数据分析—仿真建模—虚仿实验—实地验证”的实践训练过程[7];河南大学地理学实习形成了以“黄河中下游资源-环境-人类活动”为主线的特色内容,并加强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参与、重视能力与方法培养、注重评价的多元化[8]。中山大学地理学人才培养则构建了一年级认知实习、二年级课程实习、三年级综合实习、四年级毕业实习的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实习区域涵盖珠江三角洲和粤东西北地区,实习内容既包括海岸沙丘、岩溶地貌、红树林等自然景观,也包括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区域规划等人文要素。为了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华东师范大学等5所地理学理科基地高校于2009年联合组织了首届全国地理学理科基地跨区域联合实习,至今已经成功举办13届,参加高校达到36所,形成了包括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在内,基本覆盖全国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实习内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团队意识,推动了野外实习教学模式的变革[9]。

二  地理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一)  大类培养与专业学习的协调

对于大类招收的学生,一方面,不同高校均集中培养一定时段后再进行专业分流,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在大一下学期、北京大学在大二上学期、中山大学在大二下学期开始分专业培养;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大四阶段忙于复习考研和毕业实习,无法全身心进行专业学习。这就导致用于专业学习的时间只有两年甚至更少,而按照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地理科学类总学分不少于150学分,其中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课程约占50%。以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为例,建议的专业知识课程包括地质与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水文学与水资源、土壤地理学、全球变化、生态学、环境科学概论和资源科学概论,而有些课程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递进关系,这就对学校如何合理排课、学生如何高效学习提出了新挑战。部分高校在专业教学学期有限的情况下,对于存在明显递进关系的两门课程分别采用前半学期排课和后半学期排课方式,有效保证了教学过程的逐步深入。除此之外,大类培养背景下专业课程的课时压力也不容忽视,与原教学计划相比,由于增设了大类基础课和部分公共基础课,在总学分不变情况下,各专业的必修课学时必然被压缩,需要多措并举加强学生专业培养[10]。

(二)  教学体系与课程内容的优化

大类招生和培养模式下,因为涉及跨学院、跨专业的协作,需要构建“学校-学院-教研室-教学团队”四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图2)。其中,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11],应由学校、学院和教研室共同完成,并依次确定各自负责的专业课程,而教学内容建设应主要由教学团队负责。对于专业课程,横向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二者互相促进;而纵向的专业必修课包括大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实践课,专业选修课包括跨学科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本专业选修课和本研贯通课,均是逐步递进。以中山大学地理科学类专业为例,首先,学校统筹确定的大类基础课包括地质学、大气科学、环境学、地理科学等,跨学科选修课包括海洋科学,通过这些课程学习使学生对地球表層的环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形成总体认识;然后,学院统筹确定的专业基础课包括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测量与地图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跨专业选修课则是要求每个专业学生必须选修一定数量其他专业的核心课,通过这些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地理学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最后,是教研室统筹确定各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本专业选修课和本研贯通课,通过这些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最核心的理论和技能,提高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学有余力的高年级学生提供自主选修研究生课程的机会。

(三)  教师教育与学生学习的转型

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线上教学成为可能,而疫情影响更是加速了这一教学方式的普及。但是,地理学强调实验和实践教学、突出动手能力培养,采用线上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实践教学面临困难,虽然虚拟仿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不足,但仍然缺少了“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地理解读世界”的亲身体验。另一方面,信息来源多样化,知识学习碎片化,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科学评估教学效果亟待解决,在此过程中既需要教师教育转型[12],也需要学生学习转型。“大课讲授与小班研讨”“翻转课堂与混合式学习”等方式应运而生,推动课堂教学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实现本真教育[13]。同时,很多教学网站可以将学生学习、思考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进行精准指导,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四)  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的提升

一方面,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体制尚未根本改变,对于教学的评价也主要侧重于数量方面(例如对于课堂教学的学时要求)。虽然不同高校均广泛开展学生评教,但在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影响下出现偏离与异化,呈现学习简单化、教学狭隘化以及教育平庸化特征[14]。为了改善教学评价成效,中山大学积极推行督导评教,努力实现专业课程全覆盖;同时,实行平行班教学,适当提高每个班接收人数,通过学生自由选课促进教师重视教学并提高质量。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专业了解有限,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影响学习效果。为此,中山大学地理科学类人才培养通过组织专业认知实习和对知名行业单位的参观考察,促进学生对地理学广阔应用前景的了解,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同时,积极推行“教研赛用”相结合,不断提升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和成就感,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成效。

参考文献:

[1] 钟秉林.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和重要基础[J].中国高等教育,2017(19):16-17.

[2] 傅伯杰,冷疏影,宋长青.新时期地理学的特征与任务[J].地理科学,2015,35(8):939-945.

[3] 傅伯杰.地理学:从知识、科学到决策[J].地理学报,2017,72(11):1923-1932.

[4] 谭颖芳,张悦.大类招生与培养:历程、方案与走向[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Z1):81-91.

[5] 陈骏.三合一·三元结构·三三制——南京大学三次重大教学改革的百年审思[J].江苏高教,2015(1):1-5.

[6] 戴音,马昱春,郑莉,等.清华大学计算机辅修专业人才培养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7(7):6-8,13.

[7] 金晓斌,陈振杰,毛熙彦,等.学思践悟:地理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南京大学探索与实践[J].现代城市研究,2021(5):42-44.

[8] 秦耀辰,彭剑峰,张广花.基于实践力培养的高校地理学野外实习改革与实践[J].地理教育,2020(20):31-33,49.

[9] 赵曦,王乃昂,曾彪,等.“发现计划”地理学联合实习的实践与思考——以第11届地理学国家理科基地联合实习为例[J].地理教学,2020(2):4-6.

[10] 王宝军,茆雅凤.“双一流”建设与大类招生改革背景下南京大学地学人才培养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8,27(4):1-4.

[11] 苏志华,袁焱萍,王阳,等.高等学校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背景下的课程体系设置研究——以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34):156-157.

[12] 刘春艳.“双一流”建设需要教师教育转型[J].中國高等教育,2017(24):44-45.

[13] 何玉海.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教学本质的回归[J].现代教育管理,2009(1):72-75.

[14] 马浚锋,罗志敏.偏离、异化与重塑:学生评教本真性变奏——基于高校学生质性评教结果[J].高教探索,2023(3):48-55.

猜你喜欢

辅修双一流一流
辅修:不一定是最优解,但何妨一试
高校辅修专业教学现状与思考
——以天津理工大学英语辅修专业为例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京津冀地区外语辅修专业及辅修二学位现状研究和发展建议
对艺术院校辅修专业教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My Favourite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