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钳工教学中的实践导向教学模式研究与实施效果评估

2024-02-03谢敏晓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1期
关键词:实际操作钳工导向

谢敏晓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无锡 214433)

0 引言

钳工作为制造业中至关重要的技能之一,其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对于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传统钳工教学模式常常偏向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实际操作环节较少得到重视,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面临理论与实际操作脱节的情况,难以迅速适应工作实践。另外,单纯理论学习难以培养学生实操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限制了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1-2]。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引入实践导向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实践导向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强调学生在真实的操作环境中进行学习。在该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能够直接参与实际钳工操作,培养实际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3-5]。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提升自己在工作中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1 理论基础

1.1 理论导向与实践导向

1.1.1 理论导向(Theory-Oriented)

理论导向教学侧重于传递理论知识和概念,强调学生对基本原理、概念和理论的理解,通过讲授课程内容、阅读教科书、听讲座等方式来传达知识。理论导向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概念理解、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学生提供理论框架,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背景和内在机制[6]。然而,理论导向教学可能缺乏实际应用的机会,学生可能在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方面缺乏经验。

1.1.2 实践导向(Practice-Oriented)

实践导向教学侧重于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该教学方法通常通过实际项目、实验、模拟、实地实习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的培养[7],强调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理论知识,解决真实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和创新能力。然而,实践导向教学可能需要更多的资源和实际操作环境,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实践活动。

在现实教育环境中,应结合理论导向和实践导向,以平衡知识传递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综合教学方法可以在培养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应用这些概念。

1.2 钳工教学课程

钳工教学课程的理论基础建立在金属加工和机械制造领域的基本原理之上,涵盖金属材料性质、切削工具应用、加工工艺等概念,旨在培养学生理解金属加工技术的核心概念,包括测量与标记、手工工具使用、装配与拆卸、机床操作等,以便培养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学生在制造业和维修领域取得成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3 钳工教学课程改革背景与意义

1.3.1 改革背景

钳工教学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源自于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需求以及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

1)制造业转型升级。随着制造业的技术和生产模式的不断发展,钳工作为制造业的核心技能之一,面临着新的技术挑战和需求变化,钳工教育需要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保持同步。

2)技术快速发展。先进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正在改变制造业的面貌,钳工人员需要掌握新技术,如数控机床操作、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8]。

3)实际操作需求。传统理论教学无法满足制造业对实际操作能力的需求,学生需要更多机会参与实际钳工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2 改革意义

钳工教学课程改革对于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推动行业创新和提升行业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钳工教学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钳工人才,学生不仅掌握金属加工的基本技能,还具备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钳工教育的改革,学生将更具竞争力,能够适应现代制造业的工作需求,提高就业和职业发展的机会。更新的钳工教学课程可以更好地与企业需求相匹配,促进产学合作,确保教育培训与实际需求相结合。钳工教育的改革可以鼓励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尝试创新,为制造业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作出贡献。高质量的钳工教育可以提高行业的专业声誉,吸引更多学生投身到这一领域,为行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2 钳工教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2.1 调研对象

本次对其地区5所高职院校2020—2022级钳工专业学生1 506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 42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8%,高回收率为本文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数据,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钳工专业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方法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看法和意见。

2.2 调研工具

本研究选择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调查问卷的有效度分析,问卷调查问题及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统计结果表明,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52,大于0.7,表明问卷在内部一致性方面具有良好的信度,可以开展下一步分析[8-9]。

表1 钳工教学专业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单位:人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教学观念与模式落后

钳工教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显示部分课程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导致技能与理论脱节,而且未能及时适应现代技术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存在教学观念与模式的落后问题,表现为教师观念保守、实践导向不足、技术更新滞后、互动参与不足等,限制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培养以及与现实需求的匹配程度。

2.3.2 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内容陈旧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未能及时跟进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导致学生毕业后所掌握的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无法满足现代制造业对技能和应用能力的要求。此外,教学内容陈旧还可能造成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难以适应新技术和新工艺,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存在脱节,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

2.3.3 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目前,在钳工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加倾向于死记硬背知识,而不是深入思考和理解概念,限制了学生对问题的创新性思考,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与实际问题相关的项目,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并寻找创新解决方案的机会,难以适应新兴技术和行业趋势的变化,降低了学生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的竞争力。

3 钳工教学实践改革试验分析

传统钳工教学模式采用正三角顺序开展,实践课占比较少,主要以普通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为主(图1a),本文基于实践导向原理,对传统钳工教学模式开展优化,构建出“倒梯形”课程顺序开展(图1b)。在传统正三角模式中,学生通常会首先接受一系列的理论课程,然后再逐步引入实践环节。然而,这种模式可能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前积累了大量理论知识,却缺乏机会将其付诸实践。相反,本文提出的“倒梯形”模式则在早期阶段就注重实践,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触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此外,实践课程的增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实际应用认识。通过将实际案例融入课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如何应用于实际情境中,从而培养出更具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专业人才。

图1 钳工教学模式优化改革思路

3.1 改革实验方案

针对本文提出的优化改革思路,设计钳工教学优化改革方案如表2所示。

表2 基于实践导向下钳工教学优化方案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实验方案

选择一个实验班级(52人)和一个对照班级(49人)进行比较,以评估教学方案的效果。

1)实验班级(接受优化方案)。选择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级,实施上述教学优化方案,包括引入“倒梯形”课程顺序,增加实践课程,设计实际案例课程,与企业合作实习和项目等。

2)对照班级(传统教学模式)。另选一个班级作为对照班级,继续采用传统的钳工教学模式,即正三角顺序,实践课程较少,主要以理论课为主。

3.2.2 实验结果

教学方案实施结果如表3所示,综合分析表格中的评分可知,实验班级在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表现更为出色,而且学生反馈和满意度也更高。这暗示教学优化方案在这些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表3 不同教学方案评估结果

4 结论

本研究对钳工教学中的实践导向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实施了优化方案,旨在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钳工专业人才。通过对比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的教学效果,得出以下结论:

1)本研究中实施的实践导向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实验班级在这些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传统对照班级,证实了实践导向教学的优势;

2)引入“倒梯形”课程顺序和实际操作课程,使实验班级的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上有明显优势,学生在实际操作技能方面表现更为熟练,为日后在实际工作中有更好的应对能力;

3)教学优化方案的实施使得实验班级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具优势,包括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符合现代制造业对多维度素质人才的需求,实验班级学生对教学方案的反馈和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实践导向教学优化方案通过引入“倒梯形”课程顺序、实际案例课程、与企业合作等措施,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研究结果为钳工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也为其他类似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猜你喜欢

实际操作钳工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钳工机械操作的质量控制策略
“偏向”不是好导向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职业学校机械专业一体化教学探究
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项目后评价的模型构建与实际操作
犬只导向炮
试论体验性学习实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探析钳工锉削面凹凸问题的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