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管理的民航安检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2024-02-02北京首都机场航空安保有限公司李志斌
□ 北京首都机场航空安保有限公司 李志斌/文
民航安全,包括飞行安全和空防安全,具有公共属性,属于社会安全领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三新一高”的宏观发展要求下,本文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结合民航安检多年从业经验,着眼民航空防安全管理,从风险分级防控角度,尝试探讨新形势下民航安检高质量发展之路。
风险、隐患及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鹖冠子·世贤第十六》记载,魏文王问扁鹊兄弟三人谁的医术最高明。因“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被扁鹊评价为医术“最善”。长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发作之前。因为防范在前,就不会造成恶果。中兄及扁鹊治病,是治于病情发作甚或已至严重阶段,需“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代价高、成本大。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事前、事中、事后管控的巨大差别。由此可见,能防范于未然才是最高明的。
这与现代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原理如出一辙。风险管理,本质上是事前的预测而非事后的反应,其目标是要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也就是要做到“未有形而除之”。马文·桑德拉在《风险评估:理论、方法与应用》一书中这样定义“风险管理”:是识别、分析、评价系统当中或与某项行为相关的潜在危险的持续管理过程,通过引入风险控制手段,消除或至少减轻这些危险对人员、环境或者其他资产的潜在伤害。所以,管控住安全风险,也就从源头上管控住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反之,如果风险管控手段失效,就会形成安全隐患。结合现行的隐患定义,笔者将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隐患内涵归纳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基于上述对风险与隐患关系的理解,笔者将“风险”设想为不断上升的气泡,将“风险管控手段失效”作为临界面,分别以“风险、隐患的识别能力”和“管控投入成本”为横轴和纵轴,形成了如图所示的“风险—隐患气泡模型”。
风险是固有存在的。在初始阶段,排查风险需要具备较高的识别分析能力,但因为此时风险相对可控,所以管控风险的投入成本相对较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客观环境的影响,风险不断演化,采取风险管控措施的效果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此时的风险,就如同膨胀上升的气泡,一旦管控措施失效,突破了临界面,就会形成隐患。消除隐患,需要投入更大的成本;而如果长期对隐患放任自流,终将酿成事故,后果可能无法估量。因此,风险管控要抓早抓小。只有实施源头治理,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安全生产的高质量发展。
风险—隐患气泡模型示意图
民航安检安全管理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利用航空器或民航设施制造事端已成为不法分子实施犯罪、恐怖组织发动袭击的主要途径之一。当前,安全风险呈现系统性、隐蔽性、复杂性等特点,反恐防暴以及预防各类人为因素引发的民航安全事故,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民航空防安全工作的重点。“空防安全关键在地面,核心在安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航空出行的新需要”对民航安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安检的发展现状还与民航高质量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传统安检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广大旅客对于差异化安检的需求。目前,国内民航安检仍主要通过手工和仪器相结合的方式,对每名乘坐航班的旅客实施相同标准、相同严格程度的安全检查。必要或有特殊情况时还会进行更高标准检查,无形中导致了一种“人人都是空防安全假想敌”的局面,极易造成旅客对安全检查的误解和反感。
二是安检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通过信息研判预防风险的能力不足。当前,受多种因素影响,安全形势起伏变化,传统的恐怖威胁和新型的安全威胁相互交融,表现形式变化多样,对空防安全提出了极大挑战。现阶段,民航安检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相关信息来源单一、信息量有限,信息研判支撑管理决策作用发挥不充分。民航空防安全链条上的各单位、各环节间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沟通不足、信息不畅等问题,尚未最大程度发挥资源整合与协同效应。空防安全管理长期处于被动防御状态,缺乏实施主动甄别和精准干预的能力。
三是民航安检风险前置管理起步较晚。受限于技术、设备、信息、运作模式、管理机制等多方面因素,传统安检模式缺乏预判风险、防范风险的战略主动,也缺少系统科学的指导方法。2021 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将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写入其中,体现出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由原来的被动式管理向现在的主动式管理转变。民航局发布了《民航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双重预防机制正式作为系统指导民航业实施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的方法,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但之于安检行业,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运行管理范式。
基于风险管理的民航安检发展新模式探讨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就是要在国家主权、政权稳固的前提下,全方位防范风险,保障人民安全,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实现国家的整体安全。基于风险管理的核心理念,结合民航业的特有属性以及民航安检所担负的职责,笔者认为,要推动民航安检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民航安全大格局下,转变管理思路,增强系统建设,加大科技投入,促进提质增效。
一是转变传统的安全检查工作思路,建立基于充分信息分析和研判的差异化安检模式,变“被动防守”为“主动识别”,从“防每个人”到“防重点人”。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民航领域安全生产,最关键的一点是要防范“民航禁限带物品上机”。当前,民航已成为社会大众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广大旅客对航空服务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对服务品质的要求也有了更新的期待。长期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旅客对于民航安检的核心需求是平安、顺畅。要实现这一期待,就需要转变观念、更新机制、找准风险阈值高的“重点人”,实施有策略、有重点的安全检查。建立基于充分信息收集、分析和评估的安全检查工作和管理机制,以少量“精英资源”集中把控高风险的人和物,从而释放更多安检资源,保障大多数低风险旅客安全、高效过检。
二是大力推行双重预防机制,重预案更要重预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完善国家安全体系“要建立和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国际民航组织(ICAO)将“安全”定义为一种状态,即通过持续的危险识别和安全风险管理过程,将对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可能性降低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以下的状态。如前文提出的“风险—隐患气泡模型”所示,要在空防安全事故发生前,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用相对最小的成本,解决最关键的问题,实现最佳的综合治理效果。建立完备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体系固然重要,但准确预判安全风险并精准干预,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航空安全风险、将安全事故消除在萌芽阶段才是王道。
三是大力倡导建设民航空防安全体系。正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特别是近两年的重大航空运输保障实战经验告诉我们,保障任务规模越大,安检工作越是关键。安检是机场安全运行的基石,是运行流量的调节阀。要加强信息互联和共享,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笔者曾在《关于打造民航空防安全体系的思考》一文中阐述了关于建设民航空防安全体系的设想。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视角,通过统一认识、建立机制、完善流程、明确责任等,破除行业壁垒、组织壁垒、群体壁垒,将执行空防安全管理的多个专业单位和部门连成共建共享的运行链条,合力抵御和防范小概率恶性事件导致的严重后果,形成持续良性运转的空防安全体系,通过协同共防实现共赢。
四是大力推进科技兴安,鼓励推广应用先进设备和手段,提升空防安全实践和管理的智慧化、科技化水平。当前,中国民航安全管理已不仅仅满足于符合规章要求,而是正在向数据驱动基于绩效的更高管理层次迈进。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改变安检传统的生产工具和管理模式,以设备和系统替代或部分替代人工,已成发展趋势。突出科技创新对智慧安全的引领,积极推动安检新技术、新设备在民航安全领域的深度应用。通过技术手段,不断提升防范和化解安全风险的能力,形成全面物联、数据共享、协同高效、智能运行的一体化智慧安检生态。
总之,新时代民航安检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根本遵循,将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出行向往作为工作目标,找准安检“保安全、提效率”的定位,守正创新,从思路观念、措施手段、机制体制等多方面持续发力,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