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格局下加快构建中部机场群发展战略探析
2024-02-02湖北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熊新文
□ 湖北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熊新文/文
近年来,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加快实施,中部六省(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西、湖南)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2021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出台《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中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内陆对外开放水平有待提高,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太原、合肥等中部六省的机场发展定位差异性仍不强,航线布局协调性不够,相互之间竞争多、合作少,市场资源没有有效整合。
当前,国家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加快形成,中部地区的经济融合将愈加紧密,人员往来将愈加密切,中部地区融合发展格局将加快形成。2023 年11 月2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时指出,“要统筹抓好沿江产业布局和转移,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要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随着未来该《意见》的出台实施,中部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将按下“快进键”,这为构建中部机场群发展战略布局提供了有利机遇。本文就构建中部机场群进行深入探讨,为中部机场探索一条互利共赢、融合发展之路。
构建中部机场群的现实意义
(一)是构建现代化国家机场体系的有效抓手
2019 年召开的全国民航机场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在更高起点上构建现代化国家机场体系。现代化国家机场体系具有规模适度、覆盖广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等特征,是构建民航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已规划布局了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四大机场群,中部地区尚未有相关规划。从未来全国民航长远发展看,除东南西北布局的四个机场群外,中部地区也需要谋划布局建设机场群,为我国民航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随着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四大机场群的建设发展,航班时刻等保障资源将越来越紧张,及早在中部地区布局建设机场群将为未来我国民航持续健康发展储备新的“动力源”,为建设现代化国家机场体系提供有效抓手。
(二)是促进形成中部地区民航良好生态的必然选择
当前,中部地区的武汉、郑州、长沙、南昌等机场均提出了构建国际航空枢纽的宏伟目标,均将国际航线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各地均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来开拓国际航线。但目前中部的国际航空市场尚未培养成熟,国际航权及时刻资源仍较为稀缺,如果中部六省“一拥而上”发展国际航线,势必将造成运力、时刻及航权资源的低效使用。因此,要根据六省各自的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规划推动中部机场群建设,科学谋划六省机场的个体发展定位,加快实现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新发展格局。
(三)是新发展格局下中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机场群是指区域内多个机场的集合,是以协同运行和差异化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多机场体系。机场群以2 至3 个空域资源丰富、流量压力较大的枢纽型机场为核心,周边联系相对紧密城市中的规模相对稍小的机场辅助和新机场分担部分国内、短程航线,并逐渐辐射到更“毛细”航空网络的形态。机场作为城市对外交流合作的主窗口,支撑着城市的发展,机场群与城市群相伴而生、相辅相成。当前,中部六省跨区域间的产业合作及人员交流日益密切,经济社会交往融合度不断深化,在推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中的产业分工日益明晰。着眼于中部六省的产业分工合作,民用机场在中部民航市场的功能定位也要站在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高度进一步科学谋划。为此,六省的民用机场要加强协同合作,加强差异化发展,并加快形成发展有序的中部机场群,为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民航力量。
中部各机场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部六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部六省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根据2022年各省统计数据,我国中部地区的GDP 总量已经达到26.65 万亿人民币,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2%,经济规模增长迅速。在人口方面,中部地区的总人口数量已经达到3.69 亿,占全国的26.2%,庞大的人口意味着更多的劳动力以及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从2022 年GDP 总量来看,河南位居中部地区第一名,达到6.13 万亿元,在全国排名第5 位;湖北位居中部第二名,达到5.37 万亿元,排名全国第7 位;湖南位居第三名,为4.87 万亿元,位居全国第9 位;安徽近些年的发展有目共睹,2022 年达到4.50 万亿元,进入全国前十强,且同比增速位居中部六省之首;江西为3.21 万亿元,排名全国第15 位;山西为2.56 万亿元,位居全国第20 位。
从2022 年的人均GDP 来看,湖北、山西和安徽三省都超过了1 万美元,湖南、江西超过9000 美元,河南超过8500 美元。
中部地区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省经济发展有不同的特征。河南省GDP 排名中部第一,主要依托庞大的人口数量,以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湖北属于工业大省,尤其是武汉,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制造业优势很强,但是尚未形成自己独特的产业集群。长沙、合肥的表现值得其他城市学习,长沙是典型的不依靠房地产发展经济的城市,长沙有自己的产业优势,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机械产业集群;合肥更具有魄力,耗巨资引入京东方、蔚来等明星企业,打造半导体显示、新能源产业,强力拉动GDP 增长。山西省素有“能源大省”之称,煤炭产业规模领先全国,2022 年原煤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重上升至29.1%。同时,山西省近年来积极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加快发展信创、半导体、大数据、生物基新材料、特种金属材料、碳基新材料产业和煤机智能制造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实现从“一煤独大”向“八柱擎天”转型。
(二)当前中部六省机场客货吞吐量分析
“十三五”以来,中部六省机场群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客货平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客货吞吐量在全国机场中的市场占比呈逐年增长趋势(见表1),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截至2023 年,中部六省共有40 个机场,机场数量在全国255 个机场占比15.69%。2022 年中部六省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0.62 亿人次,占全国旅客吞吐量份额的11.9%;完成货邮吞吐量126.01 万吨,占全国货邮吞吐量份额的8.7%。
表1:2016 ~2022 年中部六省机场客货吞吐量统计
表2:2023 年中部六省航线网络数据统计(2023 年1 ~10 月)
(三)当前中部六省机场航线网络现状分析
从航点上看,湖北、湖南两省在客运航点上优势明显,其中,湖北在国际客运航点,湖南在国内客运航点上“各有千秋”。河南在货运航点布局上较为完善,通航点达到33 个。从驻场运营的航空公司来看,河南省的基地航空公司最多,有6 家(其中货运航空公司有3 家)。从通达全国客流量前十位的机场看,湖北、湖南日均航班总量较多,通达性较好。
新格局下中部民航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
(一)中部协同发展迎来新机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 年,中部地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投入产出效益大幅提高,综合实力、内生动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到2035 年,中部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产业整体迈向中高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中部地区协同高质量发展将为中部民航业加快崛起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源。
(二)我国民航旅客出行需求出现新变化
在后疫情时代,我国的航空市场消费格局面临着深刻变革,公商务旅客因疫情后采用网络视频等方式办公,导致出行需求放缓,旅客占比有所下降,但休闲旅游等因私出行需求将大幅增长,旅客占比将大幅增长。可以预见,我国民航将迎来“大众化出行”的新时代。而中部地区人口基数大,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潜在航空出行市场需求巨大,“低成本航空”将迎来新的发展良机。中部民航发展可以以“低成本航空”为有力抓手,大力推动中部民航业快速扩大规模、精准旅客出行需求、提升民航服务品质,强化中部民航产品供给能力。
(三)中部航空枢纽建设呈现新格局
1.货运枢纽新格局加速演进。郑州机场近年以来,货运业务发展迅猛,初步建成中部的“航空货运枢纽”。2022 年,鄂州机场作为全国首家全货运机场建成投用,中部地区将同时拥有鄂州及郑州两个“航空货运枢纽”,航空货运发展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两个航空货运枢纽需要找准各自在全国乃至全球航空货运网络中的发展定位,互为促进,推动中部地区货运业务快速发展。
2.客运枢纽竞争激烈。近年来,武汉、长沙、郑州三座机场在航空客运发展方面,呈现出生产量“交替上升、你追我赶”的“白热化”竞争态势。其中,郑州机场和长沙机场将发展的重心放在国内航空市场,郑州市政府大力引进祥鹏航空、西部航空等低成本航空公司设立过夜基地驻场运营,拉动航空市场快速增长。长沙市政府则通过收购方式将红土航空引入长沙,并改制为湖南航空,为地方民航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而武汉将发展重心放在了国际客运航线方面,大力开通了巴黎、旧金山、罗马、迪拜、伦敦等12 条洲际远程航线,2010 ~2019年,武汉机场用10 年时间实现了国际客流量从30万人次到300 万人次的“跨越式发展”。
3.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方面,空铁联接更加紧密。郑州于2016 年起陆续开通了连接郑州机场到郑州东站及郑州南站的2 条城际铁路,2 条连接机场与市区的轨道交通(地铁9 号线,地铁市域线),地面平均交通时间缩短至15 分钟;长沙机场于2016 年5 月份开通了连接长沙火车南站及长沙机场的“磁悬浮”列车,地面交通时间缩短至18 分钟,且可为旅客办理值机、行李托运等服务,极大方便“空铁联运”旅客;2016 年底以来,武汉地铁机场线及机场城际铁路陆续开通,武汉机场的枢纽集散功能得到极大提升。
新格局下构建中部机场群的发展策略
(一)以构建“空铁一体化”机场群为目标
1.中部机场群总体布局思路:积极构建以郑州、武汉、长沙、鄂州国际客货航空枢纽多核驱动,合肥、南昌、太原等区域枢纽多场联动的中部地区民航业协同发展新格局。而这些机场之间依托京广、沪蓉等高铁骨干网络,高效连通。未来中部地区将会建成一个“空铁一体化”的机场群。
2.货运方面:围绕构建畅通的货运大通道,形成以郑州、鄂州两场为核心,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太原为躯干的发展布局。其中,郑州机场打造国际货运枢纽,鄂州打造以快件为主的货运枢纽,武汉、长沙、合肥、太原、南昌打造区域性航空货运枢纽。
3.客运方面:围绕构建畅通的客运大通道,形成以武汉为核心,郑州、长沙、合肥、南昌、太原为躯干的发展布局。其中武汉打造中部国际门户枢纽,郑州、长沙、南昌、合肥、太原打造区域性客运枢纽。
(二)充分发挥政策协同作用
1.推进构建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中部地区民航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实现基础设施硬联通和体制机制软联通。积极争取民航局的支持,研究出台《关于打造中部机场群的指导意见》等规划文件,同时中部六省民航主管部门围绕打造“中部崛起航空大通道”建立定期沟通协商的工作机制。各方可围绕国际航线布局、航线奖励政策、各机场间的地面运输网络进行协商,形成发展合力助力中部民航崛起。
2.推进区域空域协同发展,建立空管协作运行机制,加快空管运行技术变革,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坚持协同发展原则,深化中部地区空域合作,科学规划终端管制区和高空空域,不断优化调整中部地区的空域结构,加大空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区域空域协同发展。建立空管协作运行机制,加快推进武汉高空管制区建设,提升中部地区空域资源利用率、区域间通达性和连接效率,打通国家中部空域大动脉;积极推进基于航迹运行(TBO)、基于性能服务(PBS)、高密度运行(HDO)、气象情报辅助决策(WADM)等新技术应用,优化飞行程序,提高空域运行效能。深化中部地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化设低空目视飞行航线,促进通用航空发展。
3.发挥临空经济区功效。利用好国家的自由贸易区发展政策,加快中部地区的临空经济区发展。充分发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打造国内临空经济发展的示范标杆。同时加快武汉、南昌、合肥、太原等地建设临空经济区,实现中部地区临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三)加快推进民航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推进机场扩容增效,高质量推进机场建设,打造“四型机场”示范标杆。加快推进机场硬件设施提升,武汉天河机场三跑道建设,长沙机场T3 航站楼等改扩建工程、郑州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合肥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南昌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太原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提升中部地区机场硬件水平。
2.加快推进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武汉、郑州、长沙等中部主要机场要加快推进以机场为核心,汇集城市轨道交通、城际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多种方式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武汉机场要提前启动地铁20 号线建设,并在地铁2 号线早日开通从光谷直达天河机场的地铁车次;郑州机场要加快建设从市区直达郑州机场的轨道交通12、13、16、17 号线;长沙机场要加快建设直达长沙机场的地铁6 号线、11 号线及磁悬浮线东延线,加快建设经停长沙机场的长赣高铁。未来可考虑开通串联武汉、郑州、长沙机场的直达列车,实现三场的快速联运。同时在联运服务体系方面,武汉、郑州、长沙等中部主要机场要积极参加交通运输部“一票制”服务试点,联合中国航信集团、中国交通信息中心等公司联合研制集支持客票查询、行李信息获取、销售、支付、选座、退改签、值机、中转、行李托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客联程运输“一票制”全流程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各种交通方式之间旅客服务保障数据信息共享,保障旅客行程服务无缝衔接。在积累成功经验后,拓展“一票制”产品服务,推进行李直挂、一码通行、安检流程优化等服务,打造综合性、一站式、一体化联运客票服务平台,在更广领域实现“一次购票、一次支付、一证通行”。
(四)突出机场差异化发展导向
1.进一步增强武汉机场国际中转功能,着力增加和优化武汉机场中远程国际航线航班,加快提升长沙、郑州机场国际化水平,提高合肥、南昌、太原机场航线网络通达性,探索中部区域合作拓展国际航线的新模式。
武汉机场围绕构建“中部门户枢纽”,增开中远程国际航线航班,全面提升武汉机场的国际枢纽功能。同时加快完善中转设施,优化中转流程,增强中转集散能力。武汉机场一方面要着力打造中部“干支航线网络”,构建完善的“空空中转通道”,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完善的“空地、空铁”地面网络,建立辐射中部主要城市的地面交通网络。长沙、郑州、南昌、合肥、太原等机场可根据本省的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拓展国内航线及国际中短程航线网络,并通过京广、沪蓉等高铁骨干线与武汉机场紧密连接,构建成一张四通八达的“空铁联运网”。
2.发挥郑州机场国际货运枢纽和鄂州机场的航空快件转运中心龙头带动作用,增强武汉、长沙、南昌、太原、合肥货运枢纽功能,提升国际中转能力和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中部地区航空物流服务国际竞争力,推进中部地区航空物流高端化发展。
以郑州机场打造辐射全球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鄂州机场打造航空快件转运中心为“双核”,加强两场在航线布局规划的协同合作、提升中部地区的航空货运整体运输能力。同时武汉、长沙、南昌、太原、合肥等机场要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产业布局规划,开通有市场潜力的货运航线。
3.以中部机场支线机场为载体,探索建设高水平通航运营管理中心,以城市管理、短途运输、应急救援为重点,打造具有中部特色的区域通用航空服务体系。
总之,构建中部机场群,不仅要加强六省机场间的交通连接,更要加强六省民航业间的沟通合作,充分发挥各省机场间的特色优势,实现“互利共赢、抱团发展”,为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民航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