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短视频提升高校大学生审美素养的探索
2024-02-02孔淑华
孔淑华
摘要:视觉文化是目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接触到的文化体系,其对大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短视频在视觉文化时代有着突出的地位,在培养大学生审美素养方面有审美受众面更广泛、审美培养手段更有效、审美体验更丰富等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让审美思维固化、审美判断表层化、审美趣味庸俗化的挑战。针对以上特点,视觉文化视域下利用短视频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可以从政府、短视频平台、高校、大学生个体四个层面入手。
关键词:短视频;审美素养;培养;政府;短视频平台;高校;大学生个体
中图分类号:G641;G4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02-0069-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贵州财经大学辅导员专项课题资助“视觉文化视域下大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研究”(编号:2020FDY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当今媒介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很多人日常获取的绝大部分信息都是通过视觉途径完成的,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面临着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其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就包括“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1]。当前,视觉文化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接触到的文化体系,对全民族文明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审美素养是文明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全民审美素养对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做好大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工作,在尊重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视觉文化体系的特点来开展工作。利用好“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深挖其中的美育元素,對推动大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1.审美受众面更广泛
短视频在当今视觉文化中的地位极为突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31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12亿,占网民整体的94.8%[2]。由此可知,短视频的受众面极其广泛,之所以会出现这个情况,与短视频所具有的特性是分不开的。
短视频的时长很短,它所展现的内容通常是片段化的。而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节奏都很快,所以愿意在碎片化的时间浏览信息。短视频的内容广泛、贴近生活,因此能吸引人们观看。短视频制作简单,通常用手机拍摄后就能上传,这种制作方式对于大众来说,是很简单便捷的,而且成本特别低,所以大众也喜欢自己制作短视频。另外,得益于5G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对短视频进行上传、转发、评论等操作,这样一方面创作者可以及时得到受众关于作品的反馈意见,另一方面受众也可以及时进行自我表达和意见传递,并与他人产生共鸣,这容易使人们在操作过程中产生与他人的互动,体验到社交的快感。基于以上特点,商家抓住短视频这一广受欢迎的传播媒介,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精准营销,针对受众的需求用比较低的成本来制作短视频并加以推广,反过来进一步推动短视频的发展。利用短视频受众面广这一优势,结合短视频传播方式便捷和用户行为互动性强等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并进一步拓展大学生受众的规模和范围。
2.审美培养手段更有效
短视频通常是利用照相机或摄像机把视觉素材加工成只有几分钟的动态短片,使用短视频制作出来的通常是“微视频”“微电影”“微课”“微小说”等“微文化”作品。对于现代人来说,在目前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的情况下,他们更喜欢在碎片化的时间浏览、接收信息。短视频制作使用的是图像、文字、影音等元素,这决定其在表达方式上是直观、感性的,在内容上是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但同时,短视频的内容并不都是碎片化的,通常来说,短视频在制作时会有一个相对鲜明的主题和完整的结构,具有相应的叙事表达完整性与技巧性,其内容多与人们的生活相关,这就能使短视频呈现出“微言大义”“见微知著”的效果。因此,利用短视频开展大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工作时,可以在制作相应美育短视频的过程中运用好视听语言的技巧,配合相应的叙事节奏,讲“好故事”,把故事讲好,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中达到审美教育的效果。可以说,短视频在提升大学生审美培养手段的亲和力和吸引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我们要加以重视并积极利用。
3.审美体验更丰富
短视频创作者除了包括专业的影视制作机构或组织外,更多的还是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个人创作者,这个群体包含各种年龄段、学历、职业类别的人们。他们生产了种类极为丰富的视频,通常包括新闻、生活记录、才艺展示、短剧、科普、经验分享、幽默等内容。在这些短视频中不乏包含审美元素的短视频,其中曾经只属于少数精英阶层的美学和艺术也通过网络视频的分享而变为公共资源,这使得受众有更多机会可以体验到音乐美、绘画美、舞蹈美、生活美、科技美、自然美、情怀美、创新美,可以从不同的作品中体验到审美艺术内涵与文化价值。因此,运用好短视频可以让大学生的审美信息源变得更加宽泛,让大学生的审美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让大学生的审美体验变得更加丰富。可以说,短视频对大学生拓宽审美知识面、开阔审美视野、丰富审美体验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1.审美思维固化
人类思维范式在视觉文化时代与传统文字时代是不一样的,文字时代更侧重抽象思维,语言和文字可以为读者带来更大的审美想象空间,而视觉文化时代则主要是平面的思维,图像的传递是单向且具象的,这对开拓审美想象的空间是有限制的。同时,短视频平台具有精准的大数据推送技术,在算法技术的帮助下,平台用户接收到的都是他们当下常常关注的、感兴趣的信息。随着浏览时间的增加、同质化信息推送的增多,算法对用户画像的刻画会越来越精准和固化,这会降低用户“信息偶遇”的概率,导致用户面临“信息茧房”的问题。还会使用户的信息环境变得单一化、片面化,导致用户的思维禁锢在一个很小的区域而无法拓展,甚至使用户面临思考能力被削弱、观点变得极端化的危险。审美的培养是需要广度和深度的,但上述问题容易造成审美思维固化,这对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素养来说确实是一个难题。
2.审美判断表层化
大学生接触外界使用最多的媒介工具就是网络和手机,而通过网络和手机观看短视频往往占据大学生课余消遣的大量时间。在“注意力经济”大行其道的情况下,短视频以其夸张及具有冲击力的画面,可以迅速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审美取向[3]。短视频更偏重以瞬间的视觉冲击、娱乐大众的内容来吸引眼球,其信息传递方式往往是零碎的,这种感官化、浅显化、碎片化的特点很难让人在观看的过程中进行深度思考。受众在观看短视频的时候,因为时间短、比较匆忙,通常不会特意寻求在短视频里学习到什么深奥的知识和精深的文化。而大学生在短视频中消耗太多时间,就会大大压缩其阅读经典名著、进行系统学习的时间,以至于他们进行深度思考的机会也会随之减少。大学生观看短视频更多的只是进行“快餐化”的内容消费,获得一时的审美快感,这种表层化的审美判断,无法让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得到升华。
3.审美趣味庸俗化
短视频平台内容发布的门槛较低,只要有一部手机或电脑,人人都可以成为内容发布者,大众从此便拥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发声,释放自己的表达欲。因为发声的大众人数规模巨大,所以容易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以往文化格局的场面,对精英文化造成一定冲击或消解,使网络文化更趋于接地气的“草根化”[4]。同时,人们把视频制作出来,自然是希望获得最大限度的关注和最广的传播面,一些人有时就会发布一些浅显化、娱乐化,甚至低俗化的内容,更有甚者,为吸引眼球,会传播一些哗众取宠、不真实的消息。这些不真实的信息传播开来,就容易让部分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冲淡他们用短视频记录生活和进行自我表达的意义,使他们的思想产生波动,甚至导致一些大学生受到不良引导,使审美趣味变得庸俗。
1.政府层面
政府承担着监管短视频行业的主要职能,面对短视频生产传播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政府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与短视频监管相关的文件主要有《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和《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但这两个文件并不是具有强制力的法律法规[5]。在健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政府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大对短视频平台的监管力度。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种类较多,不排除极个别内容涉嫌违法违规,而政府通常很难直接作为一线监管员对这些视频内容进行处理,因此可以采取多方协同管理的模式,在一定的监管范围之内,与监管短视频行业的相关协会进行合作,给予其一定权限,让协会和短视频平台作为监管短视频内容的一线执行者。同时,还要定期对短视频平台是否履行应尽的监管义务进行调查,并根据短视频平台是监管到位还是监管不力,给予不同的对待,以确保短视频平台可以更好地担负起监管责任。
2.短视频平台层面
短视频平台的创作者很广泛,他们上传的短视频质量有时良莠不齐。目前的计算机技术在处理数据时,一般只能处理文字之类的结构化数据,对大量如图片、视频等非结构化及半结构化的数据信息还难以处理,这就容易出现即使短视频有违规内容,计算机也很难筛选出来的情况。因此短视频平台要不断完善短视频审核机制,对短视频内容进行分级分类处理,在利用好计算机的自动筛选功能之余,要加强人工审核,筛掉违规短视频。同时,还要进行上传者实名认证,处罚上传不良内容的人,下架其上传的短视频并对其进行处罚,对情节严重的要拉进短视频用户黑名单。另外,短视频平台要优化算法推荐机制,给大学生群体推送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优质短视频[6]。要采用奖励机制来鼓励短视频平台上有影响力的网红用户拍摄正能量的短视频,弘扬真善美、反对假丑恶,潜移默化地塑造大学生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3.高校层面
(1)注重价值观引领。人的审美观与其价值观息息相关,因此要充分发挥短视频传播主流价值观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校要根据大学生的网络浏览习惯,运用好大数据技术中的关联性原则,分析大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热点推送符合主流价值观、各方面制作都比较出色、具有美育意义的短视频作品,有效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以及“真、善、美”的认同感,培养其健康的审美价值观[7]。
(2)创作高审美水平的短视频。高校可以进驻各类短视频平台,开通官方账号,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专业优势,结合高校所在地的地域特色,协同学校各行政部门、教学单位和校外机构,借助短视频平台录制优秀的美育节目,打造美育热点,形成美育话题。要充分利用短视频富有情感性、容易引起共鸣的特性,让美育手段更加接地气、更具亲和力,使大学生有更多接触美的机会,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不断提升审美水平。
(3)开展媒介与审美素养培训。高校应定期对师生开展媒介素养和审美素养的相关培训,这对培养大学生审美素养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教师来说,相关培训可以提升教师通过短视频进行美育的意识和能力,让教师学会借助短视频平台与学生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交流,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对富含美育内容的短视频的接受度。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参加相关培训可以提升其媒介素养和审美素养,让他们在提升审美品位和道德情操的同时,能站在更理性的角度看待各种现象,理智辨别网络信息是否可靠可信,自觉抵制各种假丑恶的信息内容,从而提升审美判断力。
(4)增加深度审美体验。有着“短平快”特征的短视频,给大学生带来的审美体验通常是碎片化的,这容易使大学生的审美判断更加趋于表层化。为减少短视频带来的肤浅化甚至低俗化的审美倾向的影响,高校应该注重增加大学生的深度审美体验,带领大学生进行经典名著深度阅读,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内外美育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参与到更多审美实践和审美创作中,让大学生有更多机会体验到深度审美的乐趣,进而丰富审美体验,提升审美能力。
4.大学生层面
(1)增强自律意识。短视频以其碎片化、娱乐化、感官化的特點,很容易吸引大学生沉迷其中。很多人都有过一打开短视频平台刷一刷,一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就不知不觉过去的经历,因此短视频平台也被调侃为“时间黑洞”。大学生这种花费大量时间消磨在观看短视频中的行为,更多的只是满足感官上的刺激,并没有得到思想和精神上的升华。因此,大学生要保持自律和理性,自觉控制自己观看短视频的时长,避免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2)提高网络素养。除了参加学校举办的媒介素养培训外,大学生要多学习有关网络素养的知识和技术,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理性看待网络信息,在看到为了吸引眼球而发布的不实、不良视频内容时,要学会自觉抵制,还要利用碎片化时间主动关注、观看和传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丰富、具有较高审美品位的优质短视频。
(3)丰富业余生活。在学习和生活以外的时间里,大学生要主动、积极、有目的地把劳动实践、经典阅读、参加高雅艺术活动和接触大自然安排到日程中,而不是让自己的闲暇时光局限在观看短视頻、玩游戏、追剧等网络行为中。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不断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提高自身的审美感知能力。
(4)主动参与审美创造。大学生短视频消费亟待解决审美表层化的问题,这就需要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大学生多途径提升自己的审美创造能力。大学生要不断学习与审美相关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力,让自己能够分辨美、发现美,并主动参与到各种审美创造和文化生产活动中创造美,如创作高质量和高审美品位的短视频,主动成为文化创造的主力军。
总之,短视频在视觉文化时代具有突出的地位,在助力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方面兼具优势和挑战,因此我们既要借助短视频增强大学生审美素养培养手段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又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前提下,做好监管,牢记内容为王的原则,创作更多优质美育短视频,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审美观念,提高审美素养。我国政府、短视频平台、高校、大学生等多个层面需要共同协作,共同努力,共同发挥作用,让短视频成为大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得力手段和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21-10-25)[2023-03-26].http:// 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110/t20111026_ 125877.html.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3-03-02)[2023-03-26].https://www.cnnic.net.cn/ n4/2023/0303/c88-10757.html.
[3]李文玲.视觉文化语境下移动短视频的生产与传播[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9(03):60-64.
[4]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37.
[5]林峰.移动短视频:视觉文化表征、意识形态图式与未来发展图景[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6):144-149.
[6]吴春晓,张贻钰.短视频风靡与大学生审美观:影响与应对[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21(01):69-74.
[7]周宣辰,程倩.视觉文化视域下青年短视频消费的文化反思[J].学习与实践,2021(03):118-124.
Exploration of Using Short Videos to Enhance the Aesthetic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Kong Shuhua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550025, China)
Abstract: Visual culture is a cultural system that people often come into contact with in their daily lives, and it has an undeniable impact on the cultivation of aesthetic literac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Short videos have a prominent position in the era of visual culture. They have advantages in cultivating aesthetic literac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such as a wider audience, more effective means of aesthetic cultivation, and richer aesthetic experiences. However, they also face challenges such as solidifying aesthetic thinking, superficially making aesthetic judgments, and vulgarizing aesthetic tastes. Based on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utilizing short videos to enhance the aesthetic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isual culture can be approached from four levels: government, short video platforms, universities, and individual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short videos; aesthetic literacy; cultivate; government; short video platform; universities; individual college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