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的解题方法探究
2024-02-01李琴
李琴
【摘要】机械能守恒作为物理学科高考必考内容之一,有关习题千变万化,对学生有较高的思维要求、解题要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引用有关机械能守恒经典习题,向学生传授相应的解题方法,才能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故此,文章将探究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的解题方法,希望为高中物理教师提供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解题方法
对于高中物理科目来讲,机械能守恒定律作为物理力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必考考点,其涉及的考点题型较为灵活,解题步骤相对复杂,需要学生在全面理解有关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同时,运用相应的解题方法,才能使问题有效解决,强化学生的物理素养.
1 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对于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的此类题型,难度相对较低,指导学生进行解题时,要让学生了解机械能守恒的前提条件,选取相应的研究主体,留意研究过程,让学生意识到绳子处于紧绷状态、物体爆炸情况,无法满足机械能守恒条件.例如,高中物理教师以“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为例,为学生精心创设有关判定机械是否满足守恒条件的习题.
例1 把一根绳子的一端固定于墙体,另一端系上一個乒乓球,在P点将乒乓球放下,自由落到A点位置,此时绳子保持紧绷状态,随后小球向着C点摇动,对于这一描述,以下哪种分析是正确的?
(A)乒乓球由P点到C点的运动过程,机械能始终保持守恒
(B)乒乓球由P点至A点,再由A点向C点运动,机械能处于守恒状态
(C)乒乓球由A点至C点运动,机械能不符合守恒条件
(D)乒乓球位于C点时,相较于P点机械能减少.
解析 解决该问题的诀窍,主要让学生了解乒乓球运动的受力过程,指导学生分析物体运动、形态变化的基本特点,以便根据学生自己所掌握的机械能守恒条件,对其选项内容加以判定.教师指导学生对乒乓球的运动过程展开深入分析,使学生了解到乒乓球位于A点位置,绳子保持紧绷状态,此时运动过程的机械能没有守恒,而其他运动过程均符合机械能守恒条件.故此,学生直接排除选项A,因为乒乓球在A点至C点运动时,只有重力进行做功,此时机械能满足守恒条件,所以直接把选项C排除.因绳子处于紧绷状态,乒乓球的机械能消耗殆尽,所以乒乓球位于C点的机械能,相较于P点明显偏低,所以得出正确答案为D.
2 单物体机械能守恒分析
在高中物理教学指导中,对于单物体机械能守恒的习题类型,要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了解物品的动态化运动流程,进而对其做出正确判定.这就需要高中物理教师指导学生解决单物体机械能守恒相关问题时,要让学生提取问题中的关键词,例如“刚好”“正好”“恰好”等,原因是这些关键词常常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例2 在一个光滑的圆形轨道中,圆形半径被设为R,竖直平面有AB固定点,将O作为圆心,OA与水平方向形成30°夹角,OB处于竖直方向,此时有一个乒乓球要在O点正上方某一点出发,出发速度保持水平初速度,刚好未能发生碰撞,直接由A点进到圆轨道之中,直接运动到B点,将空气阻力直接忽视,请问乒乓球的初速度为多少?乒乓球运动到点B时,对于圆轨道形成多少压力?”
3 连接体机械能守恒分析
高中物理教师对于连接体机械能守恒的相关问题,要让学生明确不同物体之间的运动情况,以便找出运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另外,高中物理教师还要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在考虑整体运动的同时,还要从局部入手,准确判定物体运动过程,才能克服这一难关.例如,高中物理教师以“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为例,教师精心为学生设计连接体机械能守恒的相关问题.
例3 在左侧竖直墙面上,有一个光滑的半圆环,该圆环半径R为0.3m,右侧竖直墙面与圆环的圆心O相同高度上,有一个直杆,此直杆光滑,将乒乓球套在半圆环中,已知乒乓球重量(m)为100g,并将一滑块b套入直杆之中,已知滑块重量(m)为36g,乒乓球和滑块用一个长度为0.4m轻杆连接,将轻杆设为l.将ɑ从圆环最高处静止放下,使其顺着圆环自由下滑,排除摩擦力的影响,将ɑ和b设为质点,g保持10m/s.请同学们思考ɑ达到圆心O相同高度P点时,向心力应为多少?同时ɑ由P点下滑直轻杆和圆环相切点Q,轻杆对于滑块b做功是多少?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组织中,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机械能守恒的解题方法,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促进作用,指导学生全面分析物体机械能守恒成立的主要条件,并根据题意,找出问题中的关键词,梳理问题中隐藏的数量关系,才能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强化学生的物理学科思维.
参考文献:
[1]申银阳.机械能守恒定律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有效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10):131-133.
[2]陈霞.高中物理解题中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31):90-91.
[3]李洁.基于高中物理新旧教材对比的教学实践探索——以“机械能守恒定律”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2(34):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