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4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评述报告

2024-02-01杨金龙

中国商论 2024年3期
关键词:消费

前言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起步之年,是疫情防疫中国经济展现出恢复向好和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商品和服务消费较快恢复是明显亮点。面对创新不断的消费市场、消费场景、消费形态,2024年的商贸流通业将会出现哪些热点,哪些创新?

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中国商联专家工作委员会(简称专家委)承办,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中国商论》杂志社协办的“2024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活动于2023年8月如期展开,我们用了4个月的时间,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商贸流通行业出现的新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组成专家评审组进行多次讨论。本年度评审和研讨会议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傅龙成高级经济师主持,专家评审组组长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宋则研究员担任。部分专家委员、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及媒体资深记者参加评审组的研讨和评述报告的撰写工作。

参加调研和评审的专家有: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董事总经理、全国政协委员会(第九至十二届)委员张家敏,商务部原部长助理黄海,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赵涛,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一级主任科员陈程,商务部市场运行与消费促进司一级调研员、副处长孙燕,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一级主任科员刘文,香港冯氏集团华北地区首席代表李涛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任兴洲,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流通产业研究室主任依绍华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贸易经济系主任王晓东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谢莉娟教授,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郭馨梅教授,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流通产业研究室、《财贸经济》编辑部副主任张昊副研究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导师陈锦然讲师,北京市商业联合会会长傅跃红,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彭建真,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秘书长杨青松,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会长干为,中华全国信息中心统计处副处长殷夏,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崔川、副主任宋媛媛,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秘书长郁迪,IBMG商业智库总裁、首席讲师唐韶娟,中国食品报编辑部副主任王小萱,中国商报社副社长胡斌,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商论》杂志社有限公司常务副社长杨金龙。

2023年9月27日,中商联专家委组织召开了第一次专家评审组研讨会。与会专家针对新时代新背景下行业发展的新态势,提出现代化流通体系建设,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市场的商品保供和市场监测,商务领域标准体系建设,信誉消费,区域一体化带动全国统一大市场,消费品出海趋势,即时零售爆发增长,人工智能对商贸流通业成本价格结构变化趋势,商品与服务深度融合,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预制菜的应用场景,“淄博烧烤”流量背后的商业文化因素,区域市场转型升级,商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商旅文创联动机制,促进零售企业的创新,农村网络建设,银发经济消费新需求,业态分化重组,奢侈品设计理念优势等问题,展开了前瞻性的研讨,会议讨论热烈,专家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了近30个商业热点相关问题。中国商业联合会特邀副会长、中华全国信息中心书记曹立生,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商业研究所研究员、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究院院长赖阳,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姚力鸣研究员,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吴颖等提供书面意见参加研讨。

专家委秘书处将专家评审组提出的热点问题梳理、初步归纳出15个选题,分别征求了160多位专家委员的意见和建议。2023年10月27日,秘书处在收集归纳各位专家反馈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组织召开了第二次评审会议。与会专家针对反馈意见展开了深入讨论,对热点选题进行提炼、修改和补充,最终确定了“2024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并组织评述报告的撰写工作。

参加“2024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评述报告执笔的有:郁迪、曹立生、殷夏、谢莉娟、张鹏宇、冉隆楠、张昊、陈锦然、钱慧敏、翁昕、吴倩如、贺阳、王小萱、杨金龙。全篇由傅龙成修改统稿,郁迪编辑校对。

2024年1月,“2024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报告”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在北京向媒体及业界发布。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根据专家的评述报告撰写制作“2024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英文报告”,同期在香港向港澳及海外媒体和商界人士发布。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工作委员会

二○二四年一月

热点一

恢复与提振消费成效显著

消费市场延续稳定向好态势

2023年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就业物价总体改善,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实现91.2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2.2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2%,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拉动率较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分别同比增长5.9 %、8.8%,增幅较上年同期分别加大2.7和7.3个百分点。前10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8.5万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加快6.3个百分点。物价运行总体平稳,前10个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

2023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是服务消费表现亮眼。随着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居民户外运动、聚餐意愿较强,节假日居民休闲旅游、返乡探親活动增多,带动餐饮、旅游等服务消费明显回暖。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4.2%,快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5.0个百分点。前10个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增速快于同期商品零售额13.4个百分点。餐饮收入4.2万亿元,累计增长18.5%,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提高23.5个百分点。中秋节、国庆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数、旅游收入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分别大幅增长71.3%和129.5%,且均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服务消费快速增长带动相关商品零售增长,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累计增长9.9%,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8.6个百分点。

二是线上消费比重继续提升。在国务院《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等政策的推动下,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迅速发展。前10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7%,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0.5个百分点。

三是线下商品零售的增长贡献率明显提高。随着各地方、各部门发放消费券、开展促消费活动,加之特色商业街区、品牌体验店等新消费场景竞相涌现,线下客流量快速回升,实体店经营持续改善。前10个月,网下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对商品零售的增长贡献率达到56.2%。中国商业联合会统计监测的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长8.8%,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提高19.6个百分点。

四是部分大宗商品、热点商品消费实现平稳较快增长。2023年国家有关部门针对汽车、绿色智能家电、家居等大宗商品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有效推动其商品零售的平稳较快增长。前10个月,限额以上单位的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5.3%,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4.5个百分点。节假日热点商品消费明显回暖,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2%,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加快10.3个百分点。

五是限额以下单位消费实现较快增长。在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居民消费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推动下,小微企业销售实现较快增长。前10个月限额以下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长5.9%,增速快于限额以上单位0.7个百分点,占商品零售额比重回升到61.1%。限额以下单位餐饮收入增长18.4%,对餐饮消费整体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3.5%。总的来看,2023年一系列恢复和扩大消费政策取得明显成效,消费信心和市场活力均得到有力改善,消费品市场稳定向好态势持续巩固。

展望2024年,扩大内需仍然是宏观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在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精准的货币政策联动发力下,在强实体、增收入、兴农村、优服务、稳物价的一揽子政策举措作用下,在市场主体信心和居民消费信心得到进一步增强的背景下,消费市场将延续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扩大消费将取得明显成效。

稳住市场主体就是稳住经济基本盘。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民营经济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法治保障、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等综合性、系统性举措,对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稳定经济发展、扩大消费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特别是对中低收入居民而言,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尤为明显。2023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要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提出,将专项救助范围进一步扩大,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群众应救尽救,绝不能发生规模性返贫,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都能有保障。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居民消费能力的基础将得到进一步夯实。

居民消费加快向服务消费转变是2024年乃至今后长期发展趋势。《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提出,加大对餐饮、文旅、文娱体育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并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培育新型业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体验。这些政策措施有望提升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增加就业机会,进一步拉动消费增长。

加快释放县乡消费潜力对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扩大消费具有重要意义。《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建立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确保农民增收和消费提质实现良性循环。《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提出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并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这些政策措施有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促进国内生产、流通、消费大循環,从而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

稳定合理的物价水平将有利于消费市场的持续恢复。万亿国债将推动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重建工作,有利于支撑相关工业品价格。央行在9月份提出,要加大已出台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物价低位回升,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因此,在积极有为的财政、货币政策推动下,我国物价将实现稳中有升,保持在有利于扩大消费的合理水平。

综上所述,2024年我国将持续加大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力度,消费能力、消费韧性、消费亮点、消费环境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消费市场将延续稳定向好的恢复态势。专家预计,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6%以上。

(执笔人 曹立生 殷 夏)

热点二

高效顺畅的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持续发力

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大支撑作用前景可期

当前,最终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现实需要、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和更高效率促进经济大循环的客观要求与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不但要更加聚焦“高效顺畅”这一关键点,而且要进一步发挥内需拉动作用,突破释放内需潜力的制约因素,并延伸至生产端带动有效供给能力的提升,成为未来一段时期思考与发展的重点。

回望过去,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在营商环境、流通网络、物流运输等方面积累了更有利的发展条件,基于《“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府文件的印发,进一步规划路径、聚焦难点,将各项解难题、促发展的举措落实落地。

在营商环境方面,以自查、力纠、清理各种妨碍统一市场与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为重要抓手,降本增效,为流通效率提高培育更高标准的市场条件,特别是在破除不合理的地方性保护与行政性垄断方面已初见成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来,行政性垄断案件办结78件、审查增量政策措施16万余件、清理或废除各类存量政策措施累计47万余件,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体系全面形成。在流通网络方面,多主体共同发力,销售渠道不断拓宽,流通网络不断完善。以推动农产品上行为例,“自上而下”的政策扶持与“自下而上”的积极探索相辅相成。商务部等部门继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兴建县、乡、村多级电商和物流服务点,并举办各种网络消费活动,开设“数商兴农”专场。其中,2023年4月底举办的第五届“双品网购节”活动共带动全国网络零售额超7000亿元,同比增长14.5%。在物流运输方面,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交通运输承载能力不断加强,物流运行态势稳中向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民生消费领域的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8.4%,线下商贸物流需求明显回升,电商物流运行充满活力,特别是在冷链物流领域,上半年冷链基础设施投资总额超186亿元,同比增长8.7%。

2023年7月,商务部等九部门办公厅(室)进一步研究制定了《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以期充分激发乡村市场活力,促进城乡流通融合发展。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布局建设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的战略布局。同月,《中央财办等部门关于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必须重视农村流通设施建设与业态发展。一系列围绕现代流通体系整体性作用形成与发挥的政策文件陆续出台,为下一阶段推动建设高效顺畅的现代流通体系提供了政策支持与路径引领。

展望2024年,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有望在产业链上下游链条优化、流通企业创新与转型、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完善等方面实现积极成效,更加有效地實现消费需求以引导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出流通领域作为桥梁纽带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重要作用,强化流通环节调节生产与消费相对不平衡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在优化产业链方面,在政策、技术等多方力量的加持下,流通组织在带动传统产业改造优化的同时,将推动其发展新产业、新产品,从而以更高质量的产品供给释放潜在消费需求,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在流通企业主体培育发展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与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有助于打造一批布局全球网络、统筹整合全球资源的现代化流通企业,促进更多大型商超利用线上云平台,流通大数据信息得到进一步整合,充分发挥流通领域的数据优势,更好地衔接产销,减少错配成本。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方面,强化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运输等多链节的设施建设,在产地集中地、交通枢纽地等重点县、乡、镇、村,建设起一批农产品产地保鲜设施、冷链集配中心及相应配套的物流设施,推动农产品上行效率提升的同时,实现农产品市场的广度拓宽与深度细化。

在此基础上,高效顺畅的现代流通体系能够在更高水平、更高效率、更低成本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个性化和多样化并追求高品质的消费需求;不断畅通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进一步推动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纵向延伸至生产端,优化供给侧适应性改革,促进生产端精准供给能力提升,进一步刺激潜在消费需要,引领创造新需求,推动完整内需体系的培育与强大国内市场的形成,从而助力经济循环的良性高效运行。

总的来看,在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与一系列政策利好的背景下,2024年,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在充分发挥其本职作用的基础上,有望在更高水平上、更大范围内助力释放超大规模内需潜能,促进经济循环顺畅运行,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执笔人 谢莉娟 张鹏宇)

热点三

县域商业发展活力显现

农村流通网络体系建设更上新台阶

县域商业体系贯通城镇和乡村、连接生产和消费,是推动流通体系以至整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相对于已经发展较为饱和的城市商业体系,如今我国县域商业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2023年以来,围绕进一步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利好政策频出,对县域经济发展、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吸引培育乡村振兴人才等进行了系统部署,并多次明确激活农村市场增加内需是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的重要一环。

农村消费潜力巨大,推进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机会,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同时有利于拉动内需和增加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资源优势互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扶持,加上企业的频繁动作,使得如今的县域商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2021年,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等17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正式启动了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两年来,县域商业网络持续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不断提速,农产品流通效能明显提升,农村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建设改造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983个,乡镇商贸中心、集贸市场3941个;各地建设各类县级物流和寄递配送中心1500个,乡镇快递和邮件处理站点7600个,95%的行政村实现快递直达。

随着我国县域消费升级不断提速,对县域商业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我国县域商业供给不断优化,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消费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商品种类还不够丰富、物流配送成本偏高等。

在此背景下,2023年7月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我国县域商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细化了各项部署。计划提出要以供应链、物流配送、商品和服务下沉,以及农产品上行为主线,以数字化、连锁化、标准化为方向,进一步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市场倾斜,加快补齐农村商业设施短板,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引导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到2025年,建立起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县域商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和消费提质良性循环。

自行动计划开展以来,多地在县城打造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在镇一级打造乡镇商贸中心,同时大力开展农产品电商、数字化,从而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进一步畅通。四川、宁夏等省区均制订了实施工作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县域商业体系贯通城镇和乡村,如何拓宽农产品上行通道成为一大重点。在这个过程中,电商平台成为重要助力。为了拓宽特色农产品上行通道、持续推进农民增收共富,浙江各地新兴建设和共享“数商兴农”综合服务平台,借力电商赋能农产品生产销售。在丽水遂昌,其农产品上行数字平台“赶街村货”,一方面聚合本地中小农户,采集符合标准的土货农产品,另一方面通过团长链接社区居民,实现了村货进城。借助“互联网+”“直播带货”等方式,浙江拓展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了县域内自主创业、自主择业的能力。

高品质农产品的上行,带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除了政府支持,企业也以各种方式投入之中。仅在2023年“双11”期间,京东超市投入大量的现金补贴及流量资源,开启生鲜源头直发模式,实施价保30天等多项特色服务,助推全国2000多个产业带、几十万款高质量农特产品创造销售高峰。2023年丰收节期间,淘宝天猫深入原产地,投入亿级流量支持,在130余个产业带直播,覆盖超百万件农产品,帮助更多农货走出大山。过去四年,淘宝天猫平台农产品销售额超过1万亿元。京东物流力推“产销一体”,助力产地产业带农产品上行,通过在当地布局多个产地智能供应链中心,采用源头直发、全程温控等方式,保障农特产品极致新鲜、走向全国。菜鸟乡村已帮助全国上千个县域4000多家快递物流企业建设农村快递物流智慧共同配送项目,平均降低综合运营成本30%-50%。 加大智能物流技术下沉,助力农产品上行。

随着县域消费理念、消费品质不断升级,这部分需求的释放意味着新的市场机遇。2024年是行动计划的第二年,伴随着县乡村一批项目投入使用,相信会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农村流通网络体系上升到新的台阶和更高水平,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力求在县域消费市场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为乡村振兴和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更大的作用。

(执笔人 冉隆楠)

热点四

零售业态分化更加明显

注重体验和差异化竞争愈显突出

2023年,不同零售业态间经营策略与发展态势的分化更趋明显,结构性变化特征更加突出。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前三季度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百货店、便利店、专业店、品牌专卖店的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7.7%、7.5%、4.3%、3.1%,而超市零售额则下降0.4%。在消费市场回归价值理性的过程中,聚焦商品力、服务力、营销力的业态创新进一步迭代。不断丰富并提升顾客体验,成为商家获得短期竞争优势与长期发展机会的关键。

具体来看,百货业方面,多数上市公司业绩呈现复苏态势,王府井百货、重庆百货、合肥百货、新華百货等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同比上升。引入亲子娱乐、“咖啡+书店”、美容美发、健身养生等体验类消费门店,组织各类主题集市、快闪、展览等活动,已成为百货店吸引顾客到店、激活经营空间的重要举措。在理性消费观念的驱动下,奥特莱斯业态也取得稳健增长。以此为契机,王府井、百联等旗下奥特莱斯业态门店还在融合文旅元素、优化会员服务等方面做出了创新与探索,其销售规模与客流量均有明显提升。

随着疫情防控转段后市场需求与信心的逐渐恢复,购物中心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空间。据“赢商网”统计,前三季度有超过200家购物中心开业,其中大部分位于一、二线城市,且增长主要集中在第三季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培育,仓储会员店业态发展有所提速。截至11月,山姆会员店、Costco分别开出了4家、3家新店,将目标定位于大城市讲究品质生活的主流消费人群,通过精选并提供优质商品或服务来吸引、培育忠诚顾客,是其经营策略的主要特点。

集中于快消品领域的专业店、专卖店则将产业链、供应链的整体提升与对基于顾客需求的洞察快速反应结合起来,为顾客提供更加丰富、更具吸引力的购买选择。不仅如此,近年来兴起的零食专业量贩店还更加重视产品性价比,其客单价虽然低于传统零食店,但在客流量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因此门店数量也有较快增长。便利店业态也保持稳定发展态势。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有超过60%以上的城市便利店数量实现了正增长。

与上述业态相比,商超类零售市场竞争加剧、客流量减少,不少企业营业收入、净利润等财务业绩出现下滑。为应对市场变化,以永辉超市为代表的商超类零售商着力推动门店优化,强化商品与供应链能力,通过提升卖场氛围增加顾客黏性。

与此同时,即时零售领域也保持较快发展态势。目前,线上线下各大平台、大型零售企业均已布局开展即时零售业务。随着市场的不断延伸,基于本地生活的到家服务日渐丰富,服务品类、领域也不断细化。菜鸟优选仓配“半日达”已覆盖8个重点消费城市,京东便利店上线京东到家门店数已超1500家。盒马上线了“宠物服务”频道,由专业宠物护理师、宠物美容师上门提供服务。美团外卖则在北京部分商圈测试15分钟极速达服务。同时,为了丰富消费者选择,即时零售平台纷纷推出能够吸引更多新商家入驻的支持培育计划。例如,美团启动“当地参团商家助力计划”,提供专属流量扶持、最快4小时入驻绿色通道、7天超短结算周期等服务权益;饿了么公布了“青苗计划”,新商家给予最长28天免费流量扶持;京东即时零售则发布“五年行动计划”,投入亿元资源扶持新入驻及中小商家。

值得注意的是,零售领域价格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早先,盒马的“移山价”、美团“拔河价”引发了业内关注。10月,永辉宣布在全国范围的门店中增设“正品折扣店”,在线上APP及小程序增设折扣专区,以原价的七折至三折进行销售。盒马也启动了涉及其成品部的折扣化变革,绝大多数商品降价幅度在20%左右。价格竞争能使消费者获得实惠,但也对零售商经营带来新的挑战。

展望2024年,不同零售业态的分化发展是消费市场新需求、新特点在供给端的反映,还将上演一系列变化。一方面,消费信心与市场需求仍处于恢复当中,居民购物活动大多趋于理性。因此,在提升商品服务品质的同时合理控制甚至压缩成本,几乎成为所有业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这是零售门店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吸引足够消费者的“基本盘”。另一方面,在购物渠道选择日益丰富的情况下,顾客对消费场景、层次、体验、定价等维度的诉求组合也更加复杂。这意味着,零售商还要着力凸显其能够满足消费者特定需求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来吸引更多客流,由此提出商品优选、氛围营造、体验项目设计、供应链整合等多方面的能力要求。

可以预想,2024年零售企业的经营观念与策略选择也将发生深刻变化。在当前的消费市场条件下,价格竞争在短期内仍然无法避免,甚至还有激化的可能。因而,成本控制可能成為零售企业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一个普遍约束条件。当然,顾客仍然会愿意支付“溢价”,而零售商要做的是给出合理的理由,包括更懂顾客需求的选品组合、更有体验感的消费场景、更加快捷的购物过程……。从目前价格竞争不断蔓延,并已延伸至一些过去并不以低价作为定位特征的业态来看,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已经意识到,高品质与低价格在消费者看来并不是矛盾的,在经营者一侧更是需要统一的。同时,居民消费分化呈现出更加复杂的特征。例如,即便是中高收入群体,他们在面对虚高品牌溢价时也会选择回归理性;而在品质消费观念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大众消费群体愿意为健康食品支付更高的价格。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维度目标顾客的划分结果将在不同产品间出现明显差异,以多品类一站式购齐为特点的零售业态,需要将市场定位策略调整放在更加细化的层次。

(执笔人 张 昊)

热点五

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商业数字化转型

头部企业数字化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社会建设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日趋完善,数字经济实现“量”增“质”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在2022年首次突破50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其中产业数字化规模为41万亿元,占比达到81.7%,发挥着拉动数字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伴随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程度不断深化,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显著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商贸流通领域,专家指出,数字化持续助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释放消费潜能,即时零售、精准化营销、线上外卖、数字文旅等数字化新模式继续保持增长活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特点鲜明。《“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商贸流通行业数字化作为数字经济向传统产业渗透的较早领域和重要表现,伴随数字技术的持续变革,前台数字化应用程度不断提升,并且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呈现出较为成熟的消费端数字化发展格局。随着数字化的深入,中后台数字化的发展将成为重点,实现数据与业务的协同融合是进一步推进商贸流通行业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同时,虽然中小商贸企业数字化转型仍然普遍面临系统规模、流程标准、组织体系等客观限制,但是,平台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赋能引领作用与大型商贸企业“链主”示范效应已经显现。

以“线上即时下单、线下即时履约,依托本地零售供给、满足本地即时需求”为主要特征的即时零售,通过以美团、京东、阿里为代表的平台企业与零售商、品牌商的深入合作回归零售本质,发挥平台企业数字化供应链建设能力与线下门店实体零售优势,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多场景延伸。2023年即时零售发展迅猛,以京东即时零售平台业务代表京东到家为例,2023年二季度京东到家营收18亿元,同比增长25%,年活跃门店数同比增长超70%,超过30万家。同时,盒马鲜生、7FRESH七鲜等全渠道新零售商超依托强大的零售体系末梢需求整合能力、细分市场数据分析洞察能力、终端仓配体系建设管理能力,通过盒马村基地建设、七鲜买手源头直采等合作模式,建立了安全可靠、高质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了从消费末端向生产上游整合的全链条演进升级,推动上游原产地和合作企业数字化转型,共享数字化的发展红利。

线上外卖与线下堂食共同构成餐饮业数字化转型的“双主场”消费格局,餐饮业数字化转型在线上线下消费场景中实现持续深化。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餐饮业数字化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外卖用户群体人数已达5.21亿,2022年外卖收入占全国餐饮业收入(不含团餐)比重超过20%。线上外卖延长了餐饮业的服务半径,增加了营业收入,拓展了预制菜等餐饮业新发展方向,而线下门店堂食扫码点餐、宣传推广、门店设计等渠道数字化应用则实现了餐饮商户与末端消费者的高效链接。同时,蜜雪冰城、瑞幸咖啡、锅圈食汇等头部餐饮品牌率先通过沉淀数字资产,数字化赋能供应链全链路管理,提升仓网布局与冷链建设水平,释放数字化转型的“乘数效应”,成功实现了万店扩张的连锁经营。部分餐饮企业如蜜雪冰城依托冷链物流建设,孵化自有冷链物流品牌“送冰冰”,开始实现对广顺兴猪肚鸡等外部餐饮企业的数字化服务赋能。

2023年在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的背景下,旅游业数字化转型表现同样抢眼,商文旅体融合趋势明显,数字文旅、数字康养旅游等新业态涌现,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联合新浪微博、抖音、喜马拉雅开展了“跟着季节游中国”“城市巡游记”“我的家乡有宝藏”等一系列专项推广活动,线上旅游推广宣传形式愈加丰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文化遗产数字孪生平台、浙江浔州古镇的智慧导览系统、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考古时空门”数字体验项目……多地景区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线下旅游体验与服务品质。2023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5G+智慧旅游协同创新发展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要求优化国内旅游重点区域及客流密集区域的5G网络服务质量,丰富5G智慧旅游产品类型,推进5G技术与相关数字技术有效融合创新旅游服务体验,以5G等相关数字技术应用赋能旅游业发展新业态、新体验、新消费。

专家指出,商贸流通行业数字化转型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通过5G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数字化领域新型技术的应用,在零售、餐饮、旅游等多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数字化转型成果,线上线下融合趋势进一步加强。从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表现形式看,目前主要集中于诸如线上点单、智能导览、平台入驻、直播宣传等面向末端消费的前台数字化应用,虽然通过数字化技术与末端消费的广泛链接与互动,有效拓宽了消费场景、更新了消费模式、创新了消费业态,但是多数中小型商贸企业在偏向生产过程和后台运营的流程、决策类型的中后台数字化应用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2024年,商贸流通行业数字化转型要走向深入,应进一步推动数据要素化发展,提高商贸流通行业中数据的采集存储、加工分析、互联共享的建设水平;政府、协会、平台企业与大型商贸企业、中小型商贸企业等多方主体需要积极探索适应于商贸流通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生态环境”,破除中小型商贸企业普遍面临的“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数字化转型困境,鼓励平台企业与大型商贸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商贸流通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中的数字化红利溢出。

(执笔人 陈锦然)

热点六

绿色商业、绿色消费备受关注

节能低碳环保成为实体企业升级重点

按照中国2030年和2060年的“双碳”目标,政府继续在国家和地区层面推动绿色政策。过去一年,中国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及公司治理(ESG)呈现本土化加速和监管增强的趋势。 疫情过后中国消费者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市场需求升级,商贸企业进一步绿化运营和商业模式,同时将引发绿色产品新浪潮的兴起。绿色流通、绿色实业、绿色消费成为政府、企业和广大消费者共同关注的交点。

一、ESG规则与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

政府及有關机构在过去一年推出了一系列指导政策,进一步引导国内产业进行绿色转型,并通过完善金融市场的规则和出台新的ESG评价体系鼓励企业增强自身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及公司治理能力。尽管这些政策法规较为零散,且大多不具有强制性,但它们反映了中国政府对ESG发展的重视及继续推进ESG的意愿。

2023年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修订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对上市公司的环境及生态保护、社会责任承担、公司治理结构建设、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等方面的非财务报告内容有了更明确的要求。同时,该修订后的规则对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提供了更具体的指引。

4月,国务院国有资产委员会发布了首个由央企发布的ESG评价体系——《国新 ESG 评价体系》,并根据该体系,在5月正式发布“中证国新央企ESG成长100指数”。该评价体系和指数的发布,推动了中国ESG评价体系的规范化和本土化发展。

香港金融市场上市规则的调整亦将对内地企业的ESG发展构成影响。香港联合交易所于4月刊发咨询文件,就将气候披露标准调整至与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小组(TCFD)的建议及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的新标准一致征询市场意见,并计划将其纳入香港交易所的《上市规则》中。这一计划若实现,将直接对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构成约束。

二、政府引导推动可持续生产和消费

2022年中办关于资源节约的67号文件提出绿色消费问题。2023年4月,商务部主管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发布《城市商圈推动可持续消费指导原则》,这一《指导原则》是国内第一个关于通过城市商圈推动可持续消费的指导性文件,将为相关区域和城市政府、商圈运营商、商户等提供相关的指导和策略,通过商圈的彻底改革推动可持续消费。

2023年7月,发改委发出《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其中包括几项绿色政策,包括提升家居和家电的绿色化、支持绿色产品下乡和推广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方式。

同时,政府在研究采用更优的节能技术。2023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始从各地区政府采纳相关的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以促进全国的通信基础设施和工业设备的绿色化。此外,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于2023年10月发布《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标是到2025年,竹材综合利用率相比2022年提高20%,同时要求加大政策和科研支持,完善认证体系,探索竹制品的增长潜力。由于竹子的生产过程较短,使用更少的资源,并且更耐用且可生物降解,政府希望用竹子替代一次性塑料。

三、企业更加注重ESG发展

中国企业,尤其是受到披露规则约束的上市企业,在过去一年进一步发展和实施ESG。富达和经济学人集2022年-2023年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投资者和客户正在推动上市公司更加注重ESG的发展。目前,国内53%的受访上市公司已经宣布ESG、可持续性或企业社会责任(CSR)战略。

2023年,数个国际头部品牌已在中国大陆建立可持续物流项目。3月,耐克中国的零碳智慧物流园正式启用。物流园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并且通过智能化技术管理园区的运行。

头部平台企业阿里巴巴计划2030 年前实现碳中和,到2035 年较2020年减少碳排放15亿吨。2023年,阿里巴巴与欧莱雅签署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以建立低碳标准、开发新产品并共创循环经济解决方案。双方将共同的绿色化妆品业的供应链建设,并加强消费者对可持续生活方式的知识传播。

在物流方面,以菜鸟为例,2023财年内的绿色举措包括:减少包装材料用量超18.4万吨、回收再用2382万个纸箱、仓库减碳21003.2吨等。此外,菜鸟集团2023年与联合利华等快消品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在绿色供应链等领域进行合作探索,通过科技创新打通绿色物流链。

就科技商业运营而言,“数字化+低碳化”可以助力产业的绿色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5G、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可以与高排放产业融合,助力减碳和绿色发展。使用场景可能包括(1)智能制造:进一步融合产业链上下游系统,实现按需供给,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耗;(2)建筑领域:使用5G和智能传感器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排放;(3)碳排放管理:进行更精准的监测管理,帮助企业更好规划碳配额。

例如,互联网平台浪潮云洲已经为若干企业打造和升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比如冠星陶瓷的供应链服务平台,提供“云仓”服务、实时监控工业装备、碳排放检测管理等,进一步将供应链环保化,智能化。

循环经济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绿色产业。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二手商品市场价值将达到约3万亿元人民币。然而,循环经济的主要优势在于其环保效益,减少重复制造带来的浪费。在2023财年,闲置交易平台闲鱼的用户交易和回收总共带来的减碳量达314.2万吨。此外,二手产品相对较低的价格使其对消费者来说更具吸引力。

四、消费者关注驱动品牌优化ESG

过去十多年来,中国消费者日益关注绿色消费,并且对品牌在可持续性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尼尔森今年4月发布的调查,有69%的消费者认为,相比两年前,可持续性越来越重要;76%的消费者认为企业主动减碳非常重要;而46%的消费者认为在可持续发展进步方面,最大的责任落在品牌身上。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需求的不断升级,将迫使品牌在未来五年内进行转型,追求真正的绿色商业模式。

在产品方面,消费者比较注重耐用性和多场景适用性,并且会留意绿色产品可持续性标准的第三方认证。此外,据德勤调查,超过60%的消费者愿意为绿色消费支付溢价。其中,消费者最愿意支付绿色溢价的产品类别包括营养健康、美容护肤、食品饮料和个人护理,而他们愿意支付的溢价分别为75%、72%、70%和70%。

国内最受欢迎的可持续消费品类主要包括服装鞋帽、美食美酒、酒店旅游、家具家居、电子产品等。其中体验式消费——美食美酒和酒店旅游占据前两位,表明体验式消费已成为绿色消费的支柱。

2024年,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要求会继续提高,他们仍会是市场绿化转型的主力。根据中审众环调查,80%的消费者对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品牌的忠誠度会提高。企业必须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品牌的核心,才能提高品牌忠诚度。尤其对于90后和Z世代消费者来说,他们希望品牌能够采取切实的可持续性改革,并且不会被表面的漂绿行为所打动。

(执笔人 钱慧敏 翁昕 吴倩如)

热点七

商旅文体融合趋势明显

品质化+特色化带动“大商业”创新发展

从沉浸体验的文博馆,到座无虚席的音乐演唱会,再到具有国潮风尚的文化旅游节,今年以来,文旅融合的旅游模式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23.84亿,比上年同期增加9.29亿,同比增长63.9%。今年,我国旅游市场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丰富优质的旅游供给为文旅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商文旅体融合趋势越发明显,功能性、情感化、精神化、体验感等融合消费逐渐成为新增长点。商旅文体联动的“大商业”概念成为各地城市经济和产业赋能的重要载体和路径。

如近年来在城市更新中涌现出一批以“里”命名的商业街区,如北京的华熙里、大悦春风里,南京的熙南里等。这些融传统与现代、休闲与旅游、商业与文化于一体的“里”,集中体现了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城市旅游发展和市场创新。而位于城市近郊区且对土地资源要求高的旅游休闲新项目,如北京环球影城、上海迪士尼乐园,以其大投资、广空间和多业态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的气质。

特别是今年,不少主题公园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海昌海洋公园公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海昌收入较2022年同比增长190.4%。在公园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89.1%,入园人次同比增长127.4%。2023年十一黄金周,海昌海洋公园累计接待游客80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超五成,较2022年同期增长超一倍。欢乐谷集团中秋国庆黄金周接待游客同比增长40%,营业收入按可比口径超2019年同期水平创新高。

与此同时,相对于“白天工作、晚上睡觉;五天上班、周末休息;在职奋斗、退休生活”的传统模式,当代人更愿意“既要努力工作,也要美好生活”,休闲的时间、空间和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文化休闲和旅游消费发生在每天18点至20点,惯常居住环境和居停酒店周边6公里范围和年轻人群体最为活跃。在夜晚的商业消费过程中,年轻人不自觉地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从国际经验来看,这些原创性和地域性的文化往往会被赋予活力和时尚,成为城市旅游不可或缺的内涵。

如西安大唐不夜城,主打“文化+演艺”,虽然是开放式街区,但以文旅带动消费,形成以小店经济、大型商业综合体和旅游体验的独特生态,从而带动整个西安作为目的地的吸引力,打造文化名片和城市形象。在大唐不夜城,不仅工作人员扮演古代人物,身着传统汉服的游客也成为景致的一部分。而这一趋势,甚至让大唐不夜城带动了整个西安的汉服体验热度。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汉服体验”相关的搜索量同比去年上涨480%,其中西安的搜索热度位居全国首位。以5月为例,西安汉服体验、汉服跟拍等相关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574%,提供汉服体验的商家数同比增长356%。

另外,餐饮消费的持续复苏也促进了商文旅体的加速融合。今年淄博烧烤的爆红,成为一个经典案例。从“平平无奇”到成为“顶流”,淄博烧烤只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饼卷肉真好吃、价格“真香”、淄博人真热情,加上互联网流量的加持,共同成就了淄博烧烤的“神话”。

淄博烧烤的爆红,火的不仅仅是烧烤店,还带动了淄博当地一系列文旅消费产业的快速发展。淄博市商务局相关统计显示,与淄博烧烤出圈之前相比,淄博在营烧烤店由1122家增长至2243家;小饼生产厂家由4家增长到66家;禽畜肉食品批发店由213家增长至316家。随着来淄人员的持续增多,并且趋于稳定,淄博市消费市场表现活跃,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3.6亿元,同比增长8.3%,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7个百分点,列全省第5位。从上报情况看,1-5月限上零售、住宿、餐饮业销售额(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13.4%、39.3%、26.5%。1-5月限上社零额完成185.7亿元(上报数),同比增长13.4%。

从2023年整体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消费观念、旅游理念的不断改变,文旅需求呈现出升级趋势。随着大众旅游从初级阶段走向全面发展新阶段,多样性和品质化的消费需求开始倒逼旅游供给侧创新和结构性优化。文旅项目的品质化打造不仅向社会提供文化内涵丰富、艺术水平精湛的文旅内容,还能够满足游客多元需求、完成相关消费扩大,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今年,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40个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拟入选项目,其中,有洋溢着艺术与青春气息的音乐盛会,有以地方戏韵带来缱绻美感的昆曲表演,也有以民俗文化滋润心灵的实景演出。

另外,商文旅体的融合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借助科技创新实现智慧化文旅内容,以技术创新协同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有利于文旅产业的数字化长效发展。

2023年8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首批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名单的通知》,明确启动12个首批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工作。首批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名单主要涉及演艺装备、游乐设施、智慧旅游与景区建设、艺术显示与交互体验、文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等特色鲜明、应用性强的场景,依托单位既有行业知名企业,也有国内重点高校。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将成为拉动文旅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培育多元共生的旅游业生态体系,有利于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毫无疑问的是,在2023年快速复苏的基础上,品质化、特色化会成为2024年文旅项目的主要发展方向,进而促进商旅文体的进一步融合,而商文旅体的深度融合,也会带动整个“大商业”的高质量发展。

(执笔人 冉隆楠)

热点八

备受关注的预制菜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有序

随着疫情期间“宅经济”与冷链物流的发展,即烹即食、省时省力的预制菜走进了公众视野。过去一年里,由于行业缺乏国家统一标准、产品良莠不齐和“预制菜进校园”等舆论影响,预制菜产业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一场“信任危机”。

对于预制菜的议论不绝于耳:有人认为,预制菜产业是居民消费升级、食品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产物,市场潜力巨大;也有人认为,预制菜都是“科技与狠活”,加工过程不透明,添加剂太多,过量食用不利于健康。

近几年,预制菜市场增长迅猛,有资料显示,国内预制菜渗透率已达10%-15%,预计2030年将增至15%-20%,市场规模可达1.2万亿元。

所谓预制菜,目前业界的定义,是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成型、调味)等完成的菜品。用现代化标准通过中央厨房集中生产,随后采用急速冷冻技术或真空技术保存,以及时保障菜品的新鲜度和口味。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预制菜行业下游最大的需求来自于餐饮企业,占比达80%。小吃快餐店、连锁店、主打外卖的餐饮店、乡厨、团餐食堂等是预制菜应用的主要场景。其中,一些头部连锁餐饮企业中预制菜使用比例较高,部分餐厅八成以上的菜品是预制菜。

预制菜,是餐饮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是行业提高效率、扩大规模的重要措施,也是食品工业化标准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国家层面非常重视预制菜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及,要“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提出,“培育‘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挖掘预制菜市场潜力,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

在地方层面,包括广东、福建、山东、河南等多地政府也出台了相关鼓励政策,或将支持发展预制菜内容明确写入当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提出发展预制菜的行动计划,以支持当地预制菜产业发展。

蓬勃发展的同时,预制菜行业也滋生了一些引人关注的问题,包括食材不新鲜、产品口味不佳、因保存不当引发的变质腐败等食品安全风险,2023年,关于“预制菜进校园”的话题更是加剧了公众对预制菜的质疑和焦虑。

预制菜产业如何实现良性、有序发展?《2023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指出,随着热度越来越高,预制菜缺乏细分标准的问题日益凸显。制定明确的细分标准,在监管、投资、渠道等方面对不同类型预制菜分类施策,将成为预制菜产业未来发展与升级的必然要求。

行业层面,2022年6月,中国烹饪协会发布了包括《预制菜》在内的4项团体标准。该标准制定时,引用和参考了多个国家标准和规范,规定了餐饮消费场景下的预制菜定义、原辅料要求、产品标准要求、生产过程卫生要求、检验规则、标签、包装和贮存要求等,将预制菜分成即食/即热预制菜、即烹预制菜和预制净菜三大类,对规范预制菜产业发展,提升预制菜产品品质及食品安全水平等发挥了积极作用。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15日,现行预制菜标准共包含地方标准8项、团体标准54项、企业标准42项,目前还缺乏完整的覆盖预制菜产业全链条的国家标准。

展望2024年,预制菜产业渴望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有序。预制菜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市场餐桌,从种植到加工再到运输和销售,带动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其发展既是居民消费升级、食品加工业不断做大做强的现实映射,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产业基础具备,发展前景可期。

对消费者而言,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预制菜的安全、营养和价格能否达到有机统一,这需要整个产业链条的参与者共同发力。在这个拥有无限想象空间的市场里,预制菜需要平衡“效率”与“口味”,更需要平衡“便捷”与“健康”,品质与安全成为预制菜持续赢得消费者信赖的核心。

“消费者排斥的不是预制菜,而是劣质的预制菜。”专家认为,预制菜行业的进一步規范还需国家标准的出台。标准需要对预制菜企业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包装、贮藏、检验、销售等环节实现全过程透明、全链条监管,从源头上规范预制菜行业食品安全,加大对预制菜生产企业日常监管和食品抽样送检工作力度,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并规范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执笔人 贺 阳)

热点九

“一带一路”推动中外商贸加快融合

跨境电商助力消费品牌出海

2023年是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的重要节点,在众多商贸流通产业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持续扩大,包括农业、水产业、电子产品、服装业、跨境电商、零售业及美妆产品等诸多领域,尤其是在农产品流通产业国际融合方面持续加快提速。国内企业走出去,国外企业走进来,互联互通互惠共享,有望成为我国商贸流通领域未来一段时期发展的主线,释放商贸流通增长新动能。预测2024年,中外商贸流通领域赛道不断拓宽延伸,将在多领域加速融合,驶入可持续发展快车道,呈现方兴未艾之势。

一、RCEP成为农产品贸易新引擎

“一带一路”倡议十年交出亮眼成绩单。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农业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对接领域之一,十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往来日益密切。据相关部门统计,2022年,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额达1411.8亿美元,是2013年的2.1倍,年均增幅8.7%。其中,对沿线国家出口农产品456.4亿美元,是2013年的1.7倍,年均增幅6%;自沿线国家进口农产品955.4亿美元,是2013年的2.4倍,年均增幅10.2%。

农业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而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最先开放的市场就是农业产品。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跨境电商贸易额为22.9亿美元,同比增长35.3%,更多国家和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基础, “一带一路”自贸协定“朋友圈”不断扩大,农产品贸易渠道更加畅通高效。

2023年6月,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为农产品国际贸易带来更加广阔前景和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未来农产品流通行业或将出现产业转移、生产转移、贸易节点转移、加工业转移等许多变化。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与中国与东盟商务理事会、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2023年共同成立RCEP农产品流通产业合作委员会,致力于推动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经销商与国外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农产品进出口国际贸易,推动合作开展仓储和物流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打造安全高效的农产品运输大通道,推进农产品国际贸易。同时也助推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融合,推动中国进口商同前端产业合作,建设海外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基地,参与到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生产端区域合作,推动合作区内农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完善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产业集聚。

RCEP的全面生效已在15个国家农产品贸易领域形成特殊的生态圈优势,为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创造了新的条件和机遇,农产品贸易的便利化将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贸易将更加自由开放,全球产业链将趋向区域化,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如能抓住机遇,顺应形势,创新发展农产品跨境电商等贸易新模式、新业态,将进一步挖掘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RCEP成员国的农产品贸易潜力,有望发展成为水果、水产、肉类、干果等品类的亚洲集散中心,甚至做全球生意,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中国与东盟已连续3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上半年,中国自东盟进口农产品同比增长7.5%,高于中国自东盟进口整体增速6.4个百分点。双方贸易彰显活力。而RCEP的低关税、快速检验检疫等政策更有益于商贸流通领域各行业快速发展。

二、跨境电商助力更多品牌出海

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跨境电商消费市场,占据了全球跨境电商零售额的近三分之一,跨境电商对国际贸易发展影响巨大。近年来跨境电商市场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20%,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物流的改善推动了跨境电商的发展。同时,跨境电商平台的涌现和跨境支付的便捷化,也促进了市场的扩大。跨境电商的产品范围越来越广泛,包括服装、电子产品、美妆产品及食品等。

近年来,新兴业态快速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持续释放中国商贸流通增长新动能,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保持向好发展势头。

随着跨境电商不断发展,海外仓等配套新业态加快完善,跨境电商成为正在成长的外贸新增长点, 在“买全球、卖全球”方面的优势和潜力持续增长释放,全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享受到跨境电商带来的更多选择和便利。截至2022年底,国务院已先后分七批设立165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覆盖31个省区市,基本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格局。

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政策带动下,我国跨境电商生态不断完善。数据显示,我国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0万家,建设独立站超20万个,综试区内跨境电商产业园约690个,与29个国家签署双边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2.11万亿元,增长9.8%,其中各综试区的进出口额占比超过九成,目前各综试区跨境电商相关企业约20万家。

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国家出台一揽子举措持续发力。商务部表示,将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依托16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结合各地产业禀赋和区位优势,推动更多地方特色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同时,支持指导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进一步优化服务平台功能,引导海外仓企业对接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力争集通关、税收、金融、海外仓储功能于一体,实现“一点接入、一站式”综合服务。

跨境电商正成为带动实体店国内振兴和海外仓企业走出去的先导力量,助力仓储物流实体店海外布局供应链走出去,为增强中国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海外发展的影响力,开辟了切实可行的新发展路径。

与此同时,各地也在积极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上海出台《上海市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持续推进跨境电商示范园区建设、实施“海优品”行动计划、提升跨境电商公共服务能级等18项重点工作任务。山东提出力争到2025年,全省打造20个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培育100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境电商知名品牌,孵化1000家跨境电商新锐企业。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10年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各种贸易往来日益密切,许多中国企业借船出海,互助共赢,谋求在国际市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消费品企业探索国际化市场意愿不断加强,出海发展突破市场瓶颈也取得一定成效,东南亚和发达国家市场均成为探索发展的主力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商业特许经营方面,餐饮、零售和生活服务业特许经营头部企业,在布局“一带一路”市场方面已初见成效,部分消费品牌布局“一带一路”进展顺利,在海外市场表现较好。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品牌通过特许加盟进入海外市场,成为国家发展服务贸易的重要力量。

(执笔人 王小萱)

热点十

银发经济开创消费新蓝海

适老化创新成为商业新增量

面对全球人口步入老龄化的背景下,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年龄人口达到2.8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9.8%,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1亿人,占总人口的14.9%。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

专家们一致认为:随着老年人口数量不断扩大,尤其是有着极强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新老人”数量的大幅增加,银发一族的消费潜力也在持续攀升,基于银发经济的康养产业和康养消费将成为2024年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热点,新的消费空间正在生成;这些有消费能力、消费意愿,也要求消费品质的“新老人”将推动康养消费的质量提升和产业升级,银发群体正加速推动“银发经济”成为商业增长新赛道。

一、“新老人”消费活力显现,银发蓝海带来更多新机遇

银发时代、消费蓝海。专家们指出,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整体消费结构类型趋向多样化 , 服务购买等消费支出比重持续上升, 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尤其是新进入的老年人口更有消费升级的趋势。同时,伴随新一代老年人口增多,传统对于老年人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转变,银发消费逐渐从照料、看护向康养、文化、娱乐、社交、情感等领域拓展。大量60岁到75岁的新老人身体和心态仍然年轻,他们的消费理念、消费需求及强大的消费能力都会给商业市场带来新的机遇,满足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的银发经济潜力巨大。

数据统计,2020年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已达5.4万亿元,且年增长率为25.6%,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年轻人群体。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23年8月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认为,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消费潜力或将达到406907亿元,占GDP的比重攀升至12.2%。而据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测,人均消费水平中等增长速度背景下,2035年银发经济的规模为19.1万亿元,占总消费比重为27.8%,占GDP的比重为9.6%,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总消费将在2018年-2035年显著增长。

专家们观察,从2023年全年看,银发一族的消费活跃在文旅、网购、教培、生活服务等各个领域,所涉猎的商品品类也拓展为科技、服装、美妆、家居等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呈现出爱好广泛、追求新潮、网购活跃、懂养生、爱旅游的新面貌。

文旅方面,日前携程发布“2023银发人群出游行为洞察”显示,银发人群出游意愿更强烈、消费均价上涨、更喜欢跟团游、消费分化成为银发人群旅游消费显著特征。截至2023年10月中旬,2023年55岁以上人群出游数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长近两倍。作为“有钱有闲”的特殊人群,中老年出游不受节假日和淡旺季影响,同时涉及旅居、定制、养生、大健康等多个细分领域,而银发旅游产业已成为一个过万亿的大市场,未来仍有无限潜力。

在商品消费方面,多个平台显示,“银发族”正积极拥抱时代潮流,其消费结构从基本需求向健康、兴趣、体验等方向转移,消费升级趋势明显。阿里巴巴发布的老年人消费报告显示,2022年老年人消费市场增速达20.9%,银发经济的新增长点正从传统的健康医药转向美容、旅行、智能设备等。2023年以来,老年消费者购买智能设备的增速超过52%。各地基于共同兴趣而兴起的银发合唱团、骑行队、模特队、舞蹈团等纷纷涌现,这种多元化社交需求进而带动了乐器、摄影、文旅、演出票务等消费增长。

在线上渠道,老年人已经成为移动互联增量的重要来源。2023年8月,QuestMobile发布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6月,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为12.13亿;银发人群持续增长,51岁以上用户人群占比已经达到26.4%,占比提升了2.3%。比用户量增加更重要的是银发一族的上网时长并不短,据统计50岁以上移动网民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个小时,同比增长8.6%,增速明显高于全网平均水平。而考拉海购2021年更是公布过一组数据,在年均海淘消费金额统计上,60后的银发人群已是Z世代00后的四倍。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银发族”加速拥抱数字生活,已日渐成为线上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

二、新服务新需求仍待满足,适老化创新成为新增量

专家们指出,当下以至2024年以后的老年人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心理状态,都将呈现新的特征,且银发用户的消费力并不低于年轻消费者,“新老人”的诸多痛点需求都是未来商业的巨大增量。但在现实的商业环境中,无论是商品消费还是服务消费,老年市场供给端与需求端并未实现同步,市场上还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领域,种类不丰富、品质参差不齐、适配性不强、便捷性不够等诸多问题都在制约着银发消费潜能的释放。因此,商业企业加速推进适老化改造,为“新老人”提供更多适老商品、服务、消费场景等将成为未来商业的巨大增量。

从国家层面到企业已经开始有所行动。2023年5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联合印发《加强消费品标准化建设行动方案》,其中就发布了适用于老年人的家用电器等7项适老用品国家标准,且正在研制家居类产品适老化设计指南等适老用品国家标准。工信部也发布了《2023年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推广包括老年服装服饰、养老照护产品、日用辅助产品、健康促进产品、适老化家居产品等263种产品,其中不乏柔性翻身智能床、智能跌倒防护服等切中机构和消费者“痛点”的产品。

在日用品消费中,京东已连续举办四届孝老爱老购物节,并于2023年“双11”期间联合箭牌、九牧、美的、老板等品牌共同啟动暖阳行动,推出覆盖不同场景的超1亿件商品、上万款套餐,并通过VR场景购实现一站购齐,基于适老产品供应链、服务及适老化改造能力进行供应链全面升级,为银发一族提供一站式舒适型养老解决方案。阿里也在2022年成立了适老产业部门,整合适老化商品供给的品牌商家,引进国内外各大家装家居品牌,每年“6·18”及“双11”大促销期间均上线适老化专区。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越来越多的APP已经开始适老化改造,陆续上线“老年模式”,助力更多的银发一族跨越“数字鸿沟”。据了解,阿里旗下15款APP已经完成信息无障碍改造,未来将继续升级,让数字产品不仅“能用”,还要“好用”。

同时,承载了更多体验需求的线下商业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实体零售、餐饮类企业开始推进适老化改造。例如,2023年北京长安商场从规划、调整到建设历时三年的“银发金街”开业,聚焦老年人消费、生活和健康需求,打造了集生活驿站、中工健康驿站、社区食堂、老龄课堂、读书角、白塔寺药店于一体的共享空间,旨在让“银发一族”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站式的社交、购物、餐饮、娱乐体验,完善社区商业供给格局,构建了基于老龄消费的高品质“社区服务商业综合体”。

专家指出,当前银发消费的崛起带动了相关产业飞速发展,精神文化与物质消费有机并存,使银发人群的消费行为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吸引银发注意力的营销渠道方面,短视频平台成为银发人群与社会链接、参与社会的新工具,是当之无愧的引流之王。2024年对于这片众可所见的蓝海,适老化创新改造才是获得新增量的关键。线下实体商业需要在建筑设施改造、服务水平和商品种类等方面进行硬件和软件改造升级,以更利于老年人购物,包括无障碍通道、卫生间和电梯扶手、轮椅租赁等方面;在商品供给方面,传统鞋帽、服饰、家居家电、电脑手机等品类需要扩大产品线,提供更贴合高龄人群需要的产品;同时新消费领域的美食、穿搭、美妆、洗护、小家电、智能穿戴、智慧家居、康养、休闲等领域更是大有可为。

(执笔人 杨金龙)

猜你喜欢

消费
绿色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设计是消费,也不是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消费降级了吗?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
消费物价指数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