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文科技类学报的专业化转型路径调查研究

2024-01-31熊莹丽俞晓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专刊编委双一流

■熊莹丽 俞晓平

1)中国计量大学学报编辑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学源街258号 310018 2)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学源街258号 310018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新阶段“双一流”建设应当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引导各高校在各具特色的优势领域和方向上创建一流[1]。这与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是契合的。2021年,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指出:着力解决内容同质化问题,支持现有学术期刊合理调整办刊定位,鼓励多学科综合性学报向专业化期刊转型,突出优势领域,做精专业内容,办好特色专栏,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2]。由此可见,专业化办刊是高校学术期刊的重要发展路径,这是因为专业化转型适应了科学发展对学术期刊的要求和期刊发展的趋势,是高校学报转型的上策[3]。“双一流”建设中学科发展成果为高校学术期刊的专业化办刊奠定了基础,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实现高校科技期刊的专业化转型是当下高校出版领域讨论的热门问题。在第一轮“双一流”建设的5年时间里,学报的专业化转型已取得一定成果,目前已有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报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专业化转型,建立了专业品牌,与“双一流”建设协同发展。《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以下简称《年报》)显示,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综合类期刊数量由2018年的429种减少至2021年的283种,146种综合类期刊向专业期刊转型。

学者们围绕“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报的机遇与发展及专业化转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蒋晓等[4]建议通过建立专栏实现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通过专栏平台搭建编委、作者、 读者和编者紧密联系的桥梁,积累初步的专业化操作经验;朱娜等[5]探索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术期刊发展的实践性对策,强调集中服务优势学科、强化期刊特色等;赖莉飞[6]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双一流”栏目对于提高期刊的篇均被引频次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并提出“四层面·三位一体”的高校学报转型创新路径体系;周俊等[7]认为专业化几乎是提升普通综合类期刊学术水平的最佳途径,提出一条从专栏到专辑再到专刊的专业化分步走的转型发展路径;郭伟等[8]从数据库收录、入选目录、获得资助等结果层面进行调查,得出普通高校学报并非都是“综合性”“大杂烩”期刊,有1/4左右可视为专业期刊的结论,建议审慎推进专业化改革,推动普通高校学报转型发展;王朗等[9]分析了高校综合性学报的困境及发展趋势,提出高校综合性学报需向专业期刊转型、严把学术质量关、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数字化建设、加强编辑队伍建设等建议;唐帅等[10]介绍了《工程科学学报》的专业化办刊实践,通过刊名学科化、专栏特色化、专刊前沿化、专辑集成化等举措在学科中名列前茅,影响因子大幅提升,提出高校综合性学报专业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双一流”建设助推高校学报特色发展,为高校学报走专业化、特色化道路提供了更多可能[11],但上述研究鲜少将“双一流”建设与学报专业化联系分析。本研究从学科+刊名、学科+内容、学科+平台、学科+人才等方面,全方位、多维度调查“双一流”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现状及具体举措,总结了学报成功转型的经验方法。“双一流”建设并非只与国内少数顶尖高校有关,提升高校的学科建设水平是每一所大学进行学科建设的主要目的[12],“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报的转型发展路径具有引领示范作用,本研究结果对普通高校学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成功的案例可推广至普通高校学报。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在高校科技期刊中,英文期刊与专业期刊的发展相对较快,专业特色较为明显,而同时以大学名称和“学报”冠名的期刊综合性相对较高,专业化转型迫切而艰难。“双一流”高校具有引领示范作用,所以重点研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报中的中文科技类大学学报。本研究以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156种中文科技类大学学报为研究样本,访问中国知网的期刊数据库,在“期刊导航”页面查询并记录156种样本学报的出版信息;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156种学报2017—2021年的文献,通过检索系统中文献管理与分析的可视化结果记录每种学报的载文量、内稿数量等信息;查阅《年报》(2022版)并记录学报的影响因子及学科排名等指标;访问学报官网并记录学报的网刊下载方式、组织专刊/专栏情况、编委及编辑介绍等信息;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记录每种学报的新媒体开通及更新运营情况,利用Excel软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并分析统计结果。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办刊方向

刊名能够直接体现期刊的办刊方向,反映自身栏目内容及特色风格,载文量、内稿数量等稿件的选择与规划体现了刊物的走向。在中国知网的全文数据库文献来源项中输入156种样本学报的名称,统计分析其刊名、载文量、内稿情况。

2.1.1 刊名建设

高校学报的刊名模式多为“大学名称+学报”,学报的专业性首先体现在高校的名称与类别上。在156种样本学报中,从学科排名上,综合性学报共有83种,73种学报进入专业学科排名,但部分学报属于专业综合,真正进入细分学科的学报共有39种。医学综合学报中有7种进入专业学科,农业综合学报中有4种进入专业学科。综合性大学学报通过分版进行专业划分而进入专业学科,样本学报中有34种分版学报进入学科排名。样本中名称体现专业性的高校有44所,对应的44种学报均进入专业学科排名,学报从刊名和定位上都体现专业特色,属于专业期刊,学报内容与一流建设学科匹配度高,专业影响力较大。部分分版学报与专业名称大学学报的影响因子学科排名如表1所示,数据来源于《年报》(2022版)。

表1 部分进入专业学科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报影响因子排名

很多学报开始注重刊名建设,如:《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于2017年停刊后,西藏大学创办了《高原科学研究》,西藏大学一流建设学科为生态学;苏州大学的自然科学版、工科版、医学版学报均于2012年停刊,2013年苏州大学创办了《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创办了《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5年创办了英文专业期刊LanguageandSemioticStudies,而《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复合影响因子高达3.295。如表2所示:有3种学报更名为专业期刊,其专业与所属高校一流学科完全匹配,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与特色办刊,学报转型为专业科技期刊;1种学报在刊名上加入语种,从中文版变更为中英文版;1种期刊刊名变更为专业性大学学报。2022年《医学争鸣》更名为《空军军医大学学报》,更名为大学学报模式更加凸显专业特色,与一流建设学科匹配,更名前后影响因子排名差距明显。《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更名后由综合排名进入专业学科排名。《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于2015年更名为《工程科学学报》,学报更名为专业期刊后在一流学科领域快速成长,2020年《工程科学学报》入选《有色金属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别、《冶金工程技术成为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别,荣获第四届“中国有色金属A级优秀期刊”称号,成为材料腐蚀与失效领域的中文高水平专业期刊。带有专业学科的刊名有利于学报专业化,是学报专业化成熟后的产物,学报专业化更名应具备足够的专业实力。

表2 样本学报中刊名变更情况

2.1.2 载文量

综合性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进程中,综合度高的学报会通过适当缩小稿件专业范围,控制载文量,凝聚优势学科稿件来体现学校特色,专业转型成功的学报也会因为其成为专业期刊后在学科领域的影响力增加,专业稿源增加,载文量随之增大,形成良性循环。因此,载文量变化可以反映学报的发展趋势。

2017—2021年样本学报的总载文量变化如图1所示。样本的总载文量逐年递减,2021年总载文量较2017年减少了3125篇。37种学报的载文量逐年递减,只有《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的载文量逐年递增,从2017年的133篇递增到2021年的170篇,其他学报的年载文量大多呈波动下降趋势。

图1 2017—2021年样本学报的总载文量变化

不同载文量区间的学报数量分布如图2所示。在156种学报中,年载文量在100篇以下的学报数量逐年递增,300篇以上的学报数量逐年递减,样本学报的年载文量集中在200篇以下。2021年,年载文量仍然超过300篇的学报只有《地球科学》《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基本为专业性学报,主要是医学类学报,载文量大且稳定,而其他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报的年载文量全部降至300篇以下。专业学报的稿件专业性强且质量稳定,能够满足期刊的发展要求。载文量并非越少越好,在没有高质量、高水平稿件时,载文量过少难以产生影响力。

图2 2017—2021年样本学报的载文量分布

156种学报中,2021年载文量较2017年减少的有131种,增加的有24种,不变的有1种。自“双一流”建设以来,有近84%的学报减少年载文量,其中一部分是逐年递减的。分别分析减幅和增幅较大的学报特点,表3列出了2021年较2017年载文量的变化情况。减幅较大的学报均为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报,而年载文量增加的基本是专业性学报。学报在专业化过程中,必须合理控制载文量,体现学报专业和特色,内容由多全广杂转向专精特新。

2.1.3 内稿

内稿即来自期刊主办单位的稿件,高校学报是学校的学术窗口,稿源集中在本校。除了专业性大学的专业稿件比较集中,综合性高校学报的学科覆盖面广。稿件内质化、内向性是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的瓶颈。专业期刊的稿源应集中在该专业领域而非主办单位,因此学报应随着专业化转型逐渐扩大稿源范围,内稿的数量和比例能体现学报的专业化程度。

2017—2021年样本学报内稿总数的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内稿总数逐年减少,2021年较2017年减少了2394篇。156种学报中,94种学报的内稿比例降低,62种学报的内稿比例增加。156种“双一流”高校学报的内稿比例分布如图4所示,内稿比例在[20%,40%)的学报数量有所增加,[40%,60%)的数量有所减少,其他范围的数量小幅波动。在年载文量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内稿比例仍然逐年下降,说明学报稿件范围和影响范围均在扩大。

图3 学报内稿总数变化

图4 “双一流”高校学报的内稿分布情况

2021年内稿比例较低和较高的学报如表4所示。对156种学报的内稿比例升序排列后,发现排名靠前的多为专业性学报,排在后面的多为综合性学报,说明专业性学报的作者机构分布广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的内稿比例最高,该学报属于基础综合类,所属高校的一流建设学科共11个,优势学科较多,综合影响力较高。但该学报也在尝试转型,2021年载文量减少至84篇,内稿比例为95.24%,2022年载文量继续减少至73篇,内稿比例为87.67%。从2021年开始该刊只刊登高质量英文论文,网站也升级为英文版,并多维发力扩大稿源,提升国内及国际影响力。

表4 2021年低内稿比例和高内稿比例的样本学报

专业学报在学科领域的知名度高,稿件范围分布广,内稿比例较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内稿比例在30%以下,学校的一流建设学科是大气科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气象学报》《大气科学》等专业期刊交流频繁,联合举办学术活动,举办生态系统减排增汇论坛等专业会议;办刊方向围绕一流学科,助力学校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作者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科研实力较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作者覆盖范围广,在大气科学领域的影响力大。

学报更名为专业期刊后,稿源范围扩大,内稿比例相应减少。《江南大学学报》2015年的内稿比例为52.5%,2014年的内稿比例为44.68%,江南大学的一流建设学科为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年《江南大学学报》更名为《服装学报》后,内稿比例逐渐降低,2021年为28.00%,稿源范围扩大至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以服装纺织专业为主的单位,而且专业性增强。

2.2 专业内容策划出版

专栏/专刊最能体现学报的专业化内容,出版专栏/专刊是期刊专业化的最直接途径。专栏/专刊不仅细化了论文的专业范围,有助于期刊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还提高了高水平专业学术论文的比例。“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术资源丰富,针对一流建设学科组织的专业学术会议较多,汇聚大量国内外专业学者,这为专栏/专刊的出版创造了条件。通过访问156种学报的官网统计它们的专栏/专刊/专题的征稿组稿及出版情况以及专业学术活动参加举办情况,统计时间截止到2022年12月8日。表5展示了156种学报中内容专业化建设较多的学报的专栏/专刊出版情况。其中专业征稿包括专栏、专题、专刊征稿,专栏/专刊包括出版的专栏、虚拟专辑和数字专刊等,学术活动包括专业论坛、专业学术会议、专题会议征文等。156种学报中,有53种学报组织过专栏、专刊、专辑、专业论坛、专业会议等。

表5 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报的专业策划出版情况

2.2.1 专业征稿

发布征稿信息及通过专业学术会议征稿是专业内容策划及组稿过程。组织过专栏、专题、专刊、专业会议征稿的学报有49种,有27种仅发布过1次或者2次征稿通知,仅有15种发布超过5次。《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网站设置专题征稿导航栏,从2018年开始发布专题征稿24次、专业会议征文12次,在计算机、电气、环境等学科领域,围绕专业主题细化前沿热点,学报充分融入各专业研究领域。《地球科学》围绕地质学科前沿热点发布了专栏、专辑征稿22次。

2.2.2 专栏/专刊

专栏、专题、专辑、专刊正式出版是专业策划的成果,出版形式包括正刊、虚拟专辑、专题、专刊、特刊、数字专刊等。出版过专刊/专栏的学报有15种,专刊/专栏建设起步较晚,多数开始于近两年,频次明显增加。较多学报在官网上设置了专栏/专刊版块,并设为固定内容,但显示暂无数据,说明学报已具备专业化意识,内容尚处于规划中。15种学报网站专门设置了专栏、专刊、专辑的单独展示窗口,配合文字、图片、视频等,精彩呈现专业成果。医学版学报的专栏/专刊出版数量最多,如《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专题荟萃版块发布了44个专题论坛,《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数字专刊版块发布了24个专刊,《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出版了25个专题和5个专刊。这些专业学报的专业化策划非常丰富,体现了学报的实力和影响力。

2.2.3 学术活动

科技期刊通过参与和举办专业学术活动来征集专业稿件,发布专栏/专刊,宣传期刊,在专业领域提升知名度。学术活动包括参加专业学术研讨会,参加行业学术年会,举办专题学术会议、讲座,专访知名专家学者等。为提升行业和科技研究的活力,编辑部在学术活动中主动组稿、宣传期刊。参加专业学术活动的学报有20种,其中《海军军医大学学报》组织院士学者论坛多达60余次,《地球科学》在网站的导航栏设置了学术活动窗口,成为固定项目。部分学报组织了高质量专业学术会议,如:《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特邀郭光灿院士及知名专家学者共创“量子信息”专栏,召开“量子信息专栏”研讨会,创办了复杂性科学、人工智能、新型纳米材料与器件及信息与通信工程等特色专栏,持续提升学报的专业影响力,提供一个由一线科研学者主导的高效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举行百年生物学科专辑发布仪式,作为厦门大学生物学科发展与创新论坛的开场活动,邀请专辑序言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家淮教授与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谢素原教授出席发布仪式,而学报围绕学科发展、百年校庆等开展系列专题、专辑出版工作[13],深度参与到一流学科建设中。

2.3 出版平台建设

分析数字出版行业现状可以发现,综合性数字出版的优势日渐削弱,专业性数字出版在数字出版领域获得了先机[14]。移动互联、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办刊理念更新和出版流程再造,促使传统期刊实现全产业链的融合出版[15]。随着期刊内容的专业化转型,期刊的出版模式及传播平台也逐渐专业完善。从传统纸刊到数字出版再到新媒体融合出版,期刊已经从内容发布者转型为知识服务者,需要强大专业的出版平台支撑。本研究调查了156种“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报的网站上数字出版和新媒体“两微一端”的建设情况。

2.3.1 网站

访问156种样本学报的官网发现,28种学报采用中国知网的固有网站模式,少数学报只提供采编平台,且隶属于学校科技处网站,学报无单独网站。部分学报网站没有持续建设,只是按期更新网刊,新闻栏更新数量少、更新速度慢,栏目版块空白,缺乏深入建设。也有一些学报紧跟新技术发展步伐,积极改善与提升。156种学报中,111种学报网站开放下载网刊,逐渐探索开放获取出版的新理念,如《大连海事大学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南京林业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设有开放获取声明。129种学报已开通网络首发,20种学报设置优先出版窗口,提前发布录用稿件,缩短出版时滞,提高传播效率。21种学报设置增强出版窗口,结合音频视频,让研究成果更加直观绚丽。《西北工业大学学报》设有国际网站,《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也有英文版网站。《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网站的英文频道设有音频视频窗口,特别引入了TrendMD跨平台相关文章精准智能服务功能,将学报重要论文精准推送到Elsevier、Taylor &Francis、Emerald等国际著名出版社的第三方平台[16],平台建设专业完善。10种学报设置论文推荐窗口,筛选出优秀的论文,并经深度加工后展示推荐,如《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网站上的当期目次链接了每篇文章的DOI、全文PDF、HTML版本、摘要及其点击下载次数、数据和图表、参考文献、相关文章、多维度评价、推荐阅读等,为读者提供全面的阅读服务。47种学报设置了各类专题窗口,根据论文的专业进行深度分类整合加工,通过集中性和专业性来强化专业影响力。

2.3.2 新媒体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两微一端”是新媒体融合出版的标配。通过样本学报网站展示及手机搜索,统计时间截止到2023年10月18日。29种学报还未开通微信公众号,9种学报的微信公众号认证为大学期刊社或者学报编辑部,由刊社多种期刊共享。从开通时间来看,《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最早(2013年)开通微信公众号,9种学报的公众号于2023年开通,2020—2023年开通公众号的学报有40种。有些公众号虽然开通时间早,却疏于运营,信息量少,更新频率低。20种学报公众号推送消息总量为1~52条,6种学报公众号没有推送任何消息。26种学报开通了微信视频号,6种开通了新浪微博,没有发现学报独立客户端。学报在新媒体平台的占有率不高、阅读量不高、人力物力匮乏,但是学报也逐渐做到从无到有,发文量逐渐增加,内容逐渐专业和细化,微信公众号的消息推送由目次、新闻、科普、论文写作等逐渐深入到优秀论文推荐、专栏/专刊征稿、学术会议及专业论坛等,对纸刊的内容进行提炼推送,专业内容推送集中于近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的公众号消息划分栏目,其中目次45篇、编辑部公告12篇、专题宣传32篇,点击栏目名称均可方便进入感兴趣的专题。《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原创推文达到844篇。《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微信视频号发布了36个视频,视频内容包括作者沙龙,通过直播由论文作者讲解论文相关研究工作,为作者提供了展示平台。制作视频推荐论文及专刊,专业性极强,具有视觉冲击力。

2.4 人才队伍建设

“双一流”建设本质上是学科与人才建设,不少“双一流”高校学报按照学科对编委及编辑进行分工分类。学报的专栏/专刊的出版传播、学术活动的策划举办、论文的评审编校都需要具备专业学科背景的人才队伍。访问样本学报官网,统计其编委会团队和编辑部团队的建设情况。

2.4.1 编委会

学报的主编及编委都是学校甚至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专栏/专刊主持人、专题主编、组稿专家均要求为学科带头人或学科方向负责人,他们利用自身专业影响力组稿及主持专辑发布仪式。相对庞大的编委队伍是学报专业化的关键力量,学报尤其重视编委会建设。156种样本学报中,134种学报在网站导航栏单独设置编委会版块,少数直接列出委员名单,大多数编委会有固定的组织架构,基础设置包括主编(主任)、副主编(副主任)、委员,有些设有顾问编委、名誉主编(主任)、国际编委、青年编委、通讯编委、特邀编委、秘书长等。31种学报有编委介绍,包括姓名、职称、学历、工作单位、研究方向、邮箱、主页链接等的一项或者多项,隆重展示编委风采。如《地球科学》列出所有编委的单位和邮箱以及所有青年编委的照片,点击进入可看到详细信息,包括性别、出生年月、学历、职称、专业、邮箱、单位、近三年荣誉、近两年主持的国家级或省级项目、近两年代表性论文。从编委会成员数量来看,人数为16~191,差别较大,其中有20种学报的编委人数超过100。48种学报的主编为院士,主编的研究方向与学报的学科匹配度较高。部分学报的编委会情况如表6所示。除了校内资深编委,院士编委、校外编委、国际编委和青年编委也备受重视,数量分布如表7所示。院士、外籍专家、校外专家、青年学者的加盟均能提升学报的学科影响力,扩大影响范围。29种学报有国际编委,20种学报设有青年编委。《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只设青年编委和青年通讯编委,《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只设青年编委,说明

表6 部分“双一流”高校学报的编委会建设情况

表7 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报的不同类型编委数量

了青年编委的重要性。行业性、专业性、影响力是学报编委的重要衡量因素。高校学报在编委选择上以学科为中心,突破校内限制,扩大地域范围,深入专业领域。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的编委会名单显示,15位顾问均为院士,其中8位来自本校,编委按学科分类,根据学科设置编委数量,编委均来自相关高校和航空科研单位。

2.4.2 编辑团队

学术期刊编辑的专业化与学术化素养备受关注,全媒体时代为编辑身份建构增添了新的元素和契机,学术期刊编辑作为期刊质量的把关人,不仅要有编辑学的知识和能力,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17]。对于科技期刊,编校技能是编辑的最基本专业技能,越来越多科技期刊重视编辑的学科专业背景。学报的组稿、编稿、专题策划、专业推广等都需要编辑具备相应的学科背景,深入行业发展一线,与专家学者对话联系。156种学报中,59种学报有编辑部成员介绍,包括学历、职称、专业背景、研究成果、电话、邮箱等。17种学报列出编辑负责的学科、专业、栏目、毕业院校,编辑按照专业分类,分工明确细化。如《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有1名主编和4名编辑,全员拥有博士学位,网站详细列出他们的教育及工作背景、研究方向、参与的基金项目、科研项目、科研论文、授权的专利,并按学科分为数学和计算机学科编辑,物理和电子通信学科编辑,化学和生物学科编辑,地理、环境和生态学学科编辑,负责相应学科的稿件评审与出版。《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5名成员均为医学硕士,3名编审、1名副编审、1名助理编辑。《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有1名编审(医学博士)、4名编辑(医学硕士)、1名编务(医学学士),并详细介绍每位成员的职务、职称、学位、负责的工作内容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3名责任编辑中有1名编审、2名编辑(博士),分别负责物理学、计算机学科及工学,生物学、化学及医药类,数学类稿件的处理。从招聘要求上看,学报编辑部对编辑的专业及学历要求较高,如山东大学科技期刊社、《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认科学版)》《海军军医大学学报》、吉林大学学报各版、《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均招聘有相应专业背景、硕士以上学位的编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除了专业和学历要求外,还要求至少公开发表英文专业学术论文1篇,说明学报更加重视编辑人才的专业性,专业的学科型编辑更能促进学报与学科的相互作用。

3 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路径

通过调查分析,挑选出在专业化转型中各个方面建设优秀的学报,总结了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的路径,即学科+方向、学科+内容、学科+平台、学科+人才等“学科+”的专业化转型路径。“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报在各个层面的专业化转型都是基于学科的,只有在学术出版的各个环节注入学科要素,强化学科,精准细分,才能形成学科影响力,既依托学科,又建设学科。

3.1 根据学科确定办刊方向

高校学报根据高校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及一流建设学科来确定转型的专业学科方向。如创办新的专业期刊需要根据学科定位来确定个性化、特色化的专业刊名,而变更刊名最好是学报专业化转型到一定程度并综合衡量各类因素后进行,专业更名彰显期刊的专业特色。更名为专业期刊并不适合所有高校学报,但可以结合学科特点对专栏、专辑、专刊进行专业精准命名,同样能够凸显学报的学科优势和魅力,吸引读者的眼球,更加便于推广和传播。结合刊名的方向,根据定位的学科来合理规划稿件数量、来稿范围、稿件质量、稿件结构等,控制载文量,扩大稿源范围,控制内稿比例,筛选出高质量稿件。

3.2 针对学科出版专栏/专刊

专刊/专栏是科技期刊获取优秀稿源、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增强期刊学术引领能力和话语权的重要抓手[18]。专栏/专刊就是对不同学科的稿件进行分类汇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可充分展示期刊的学科影响力,提升期刊行业关注度。根据稿件学科共性组合成专栏/专刊,通过量化集成在不同学科产生集中影响力。对于综合性学报,专栏/专刊是专业化转型的必经之路,是一个长期过渡。对于具有专业性的学报,专栏/专刊的学科分类更加细化专业,有点睛的作用,更能体现“专精特新”。“双一流”建设为专栏/专刊出版提供了更多资源和支撑,高校学报应抓住机遇深层参与甚至策划学术会议、专家论坛等,与专业学科加深联系,展开征稿约稿,策划出版专栏/专刊,逐渐积累经验、增加频率和规模,逐步实现专业化转型。

3.3 基于学科定制出版传播平台

利用学报高水平出版资源,使优秀成果得到集中、充分展示,服务“一流学科”建设[19]。对于网站、新媒体等平台,不应简单上传网刊、发布论文,应与学报内容专业化同步,基于学科为不同学科的专栏/专刊开辟专门的版块,对专业内容进行提炼加工。网站上可以设置不同专业窗口,微信公众号可以分配专业栏目,分学科专业推荐论文,配合图片、音频、视频等对内容进行宣传展示,微信视频号可针对优势学科开通直播间,将同学科同专业的专家、作者、读者等汇聚到一个专业版块,实现联动互通,成为生动专业的学术平台,实现精准推送传播,体现专业特色。

3.4 按照学科进行人才分工

专栏/专刊的选题、组稿、评审、发布等均需要强大的学科话语权,需要大量专业学者与有相应学科背景的编辑配合完成。编辑与编委共同组织策划专栏/专刊是共赢的,既给编辑提供了与专家学者对话的机会,也为编委搭建了与同行深入交流的平台。学报应按照专栏/专刊的需求组建编委会专家队伍、合理配置学术编辑,按照学科分工合作,与同学科专家、作者对接,相当于同行之间有效对话交流,谈论最新研究成果,高效充分参与学科发展研究。学科编辑对接相关学科的编委,动员联系编委号召各自领域的研究人员投稿或邀请专家进行选题策划,邀约一定数量的专业稿件,出版专栏/专刊,并在其参与的学术会议发布推广,逐层发散,在每个环节积极宣传学报,从而提升学报的影响力。

4 结语

对156种“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报的出版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学科+”的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路径。高校学报应在出版的各个环节都发挥专业学科优势,从方向、内容、平台、人才等角度融入学科元素,整合稿件资源,通过组织与传播专栏/专刊,让学报有重点、有特点、有体系,依托学科平稳有效实现专业化转型,提升学术影响力和专业影响力,促进学科发展和“双一流”建设。

猜你喜欢

专刊编委双一流
编委简介
编委简介
编委简介
本刊编委简介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专刊
专刊
亚运专刊
亚运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