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养育倦怠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婚姻质量和共同教养的链式中介作用

2024-01-31林丽云向梦涵吴泳桃刘学兰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链式养育教养

林丽云 向梦涵 吴泳桃 刘学兰

(“儿童青少年阅读与发展”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 州 510631)

1 引言

父母养育倦怠是指父母面对长期的教养压力,产生的一种与养育情境相关的情绪失调,包含情感衰竭、情感疏离以及低个人成就感的三维综合症,可以看作父母子系统中的一种情绪反应(Roskam et al.,2017)。而亲子关系是以血缘关系和共同生活为前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沟通交流,父母与子女之间发展起来的亲密关系,包括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双向互动(张盼,2018)。以往研究发现,养育倦怠情绪对任何家庭类型的亲子关系都会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Gillis & Roskam,2019;Mikolajczak et al.,2018)。陷入养育倦怠的父母常常丧失教养的热情和成就感,逐渐脱离教养活动,容易忽视孩子的基本需求,影响亲子关系(Roskam et al.,2017)。国内有学者发现父母长期的教养压力与亲子关系中的亲密显著负相关,与冲突显著正相关(李妍 等,2019; 蔺秀云,邹昕灼,2018)。根据家庭系统理论(Minuchin,1988),夫妻子系统、父母子系统和亲子子系统三大系统的内部元素之间以及各子系统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教养过程中出现养育倦怠这样的情绪失调,不仅仅会影响父母自身,还会影响身边的人和关系。因此,父母养育倦怠对亲子关系可能存在溢出效应(Ponnet et al.,2013; Schoppe-Sullivan et al.,2004),即父母子系统的消极情绪可能会溢出到亲子子系统,从而影响亲子关系;甚至在父母系统未满足的需求会迁移到亲子系统,可能发生补偿效应(Erel & Burman,1995),这都需要结合实际进一步探索和验证。

婚姻质量是指夫妻双方对婚姻关系满意程度的主观感受,是在夫妻互动中感受到伴侣带来的幸福感、满足感的主观评价(邢颖 等,2009)。婚姻质量可能是父亲养育倦怠与亲子关系的中介变量。首先,养育倦怠会显著地影响婚姻关系。Mikolajczak 等(2018)的研究指出养育倦怠会对婚姻关系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当个体不断向伴侣传递养育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时,夫妻间更可能产生冲突(程华斌 等,2021)。当夫妻双方产生养育倦怠情绪时,情感耗竭过大,更容易因小事激惹导致夫妻的婚姻质量降低(Carlson & VanOrman,2017)。其次,婚姻质量会显著影响亲子关系。Erel 和Burman(1995)通过元分析证明了溢出效应,即夫妻婚姻质量较高时,会形成更和睦的亲子关系。当夫妻关系融洽时,会互相支持,对儿童采取更为包容的态度和积极的情绪。梁宗保等(2013)的研究发现,父母婚姻质量较高时,其与子女更容易形成亲密的亲子关系。

共同教养是父母之间产生的共同参与教养孩子的行为和观点,以及在教养过程中表现出的彼此支持或反对的教养行为或意图,具体表现在父亲、母亲和孩子三者之间的教养过程和互动关系中(侯忠伟,2007)。前人研究表明,共同教养可能会受到婚姻质量的影响。Pedro 等(2012)的研究结果指出,婚姻满意度可以稳定地预测共同教养行为。婚姻满意度越高,父母双方会更积极地参与共同教养合作,共同教养冲突相对更少(陈玲玲等,2014)。婚姻质量不仅可预测当下的共同教养,还能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共同教养(卢富荣 等,2019; 乌斯日格 等,2019)。

从理论角度出发,共同教养可能是养育倦怠和亲子关系的中介变量。目前鲜有研究直接探讨养育倦怠对共同教养的影响,但从理论角度推测养育倦怠可能是共同教养的前因变量。一方面,Bronfenbrenner(1979)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微系统、中间系统、外部系统和宏观系统这四部分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共同养育属于其中的微系统,并且会受到其他三个系统的影响(张燕,2017),而养育倦怠则通过影响父母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和父母的情绪变化等来影响外部系统和微系统。另一方面,养育倦怠可以划分为共同养育团结、共同养育支持、分担养育责任和损害共同养育四个维度(van Egeren & Hawkins,2004)。而养育倦怠中表现出的情感衰竭和情感疏离则可能会影响到前三个维度。综上,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养育倦怠维度,本研究假设养育倦怠可以负向预测共同教养。其次,共同教养可能是影响亲子关系的前因变量。张欢(2020)的研究结果表明,共同教养与亲子沟通质量显著相关。如果父母在教养过程中表现出不一致,那么孩子会通过哭喊等方式来应对不一致,从而获得父母的支持和反馈(Isabella & Belsky,1991)。

在中国,“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规范仍然盛行(许琪,2016),父母身份是受性别规范最强的角色(Koivunen et al.,2009),出现养育倦怠时,父亲和母亲受影响的程度不一致。Roskam 等(2017) 发现,较之于母亲,倦怠对父亲的危害更大,父亲更有可能退出父母角色,也更容易被社会接受。对于母亲而言,即使出现了倦怠,母性信仰会促使其一如既往投入到养育活动中。因此,父亲母亲出现养育倦怠时,通过婚姻质量对亲子关系产生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以往研究大多将父母作为整体或单独调查母亲的倦怠程度,忽略了性别角色的差异,因此有必要探究父亲和母亲在养育倦怠相关研究中的差异以及倦怠情绪和亲子关系之间具体的影响路径。

本研究基于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局限,以家庭系统理论为基础综合考察父母养育倦怠对亲子关系的影响机制以及婚姻质量和共同教养在两者之间起到的链式中介作用,并提出假设1:父亲养育倦怠对其亲子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假设2:母亲养育倦怠对其亲子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假设3:父亲的婚姻质量和共同教养在父亲养育倦怠和亲子关系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假设4:母亲的婚姻质量和共同教养在母亲养育倦怠和亲子关系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假设5:父亲和母亲在养育倦怠-婚姻质量-共同教养-亲子关系之间的链式中介路径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的假设模型如图1 所示。

图1 假设模型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用方便取样法,向广东省5 所中小学600 对学生父母发放问卷,由学生带回交给家长填写,填写后由班主任进行回收,共回收455 对问卷,回收率为75.83%。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有效问卷416 对(832 人),问卷有效率91.43%。本研究中父亲的年龄范围为28~63 岁(平均年龄为41.52±5.60 岁),母亲的年龄范围为26~60 岁(平均年龄为38.75±5.30 岁),城镇被试288 人(34.62%),农村544 人(65.38%),孩子的年龄范围为7~19 岁(平均年龄为11.47±2.40 岁)。

2.2 研究工具

2.2.1 父母养育倦怠量表

采用Roskam 等(2017)编制、邹瑶雯等(2020)修订的父母养育倦怠量表测量个体的养育倦怠,共17 题。量表包括情感疏离、情感衰竭和父母成就感三个维度。采用5 点计分,总分越高表示父母养育倦怠程度越高。本研究中父亲养育倦怠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9,母亲养育倦怠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1。

2.2.2 关系评估量表

采用Hendrick(1988)编制、袁晓娇等(2015)修订的关系评估量表测量婚姻质量,用来考察个体对当下感知到的关系质量的评价。量表共7 题,其中有2 题反向计分,总分越高表示个体感知到的关系满意度越高。本研究中父亲婚姻质量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1,母亲婚姻质量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4。

2.2.3 父母共同教养的关系感知量表

采用Stright 和Bales(2003) 编制、侯忠伟(2007)修订的父母共同教养的关系感知量表测量父母对共同教养的关系的感知。量表共14 题,包括支持性共同教养和不支持性共同教养两个维度。采用5 点计分,总分越高表示共同教养关系越好。本研究中父亲共同教养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8,母亲共同教养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8。

2.2.4 亲子关系量表

采用Pianta(1992)编制、张晓等(2008)修订的亲子关系量表。量表共26 题,包括亲密性、冲突性和依赖性三个维度。采用5 点计分,总分越高表示亲子关系越好。本研究中,父亲和母亲依赖性分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分别为0.51 和0.35,未达到心理测量学标准,因此本研究沿用中国本土化研究中前人的做法,删除依赖性,保留亲密性和冲突性两个维度。最终,父亲亲子关系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5,母亲亲子关系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4。

2.3 数据处理

采用EpiData 3.1 进行数据录入,使用SPSS25.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采用Hayes(2013)编制的SPSS PROCESS 3.3 进行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3 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Harman 单因素检验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周浩,龙立荣,2004)。将父母双方所有项目整体进行检验,共提取52 个特征值大于1 的因子,解释率为72.27%,其中第一个因子的方差解释率为3.58%,小于40%的临界标准。结果表明,本研究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

3.2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对父亲与母亲的养育倦怠、婚姻质量、共同教养和亲子关系四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将孩子数量和家庭年收入在进一步分析中作为控制变量,结果表明(表1):父母的养育倦怠与自身和伴侣的婚姻质量、共同教养和亲子关系均显著负相关;父母的婚姻质量分别与自身和伴侣的共同教养和亲子关系显著正相关;共同教养与亲子关系显著正相关。

表1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结果和相关系数矩阵

3.3 父母婚姻质量和共同教养的链式中介效应

3.3.1 父亲婚姻质量和共同教养的中介作用

采用Hayes(2013)开发的SPSS PROCESS 3.3 中的Model 6 进行运算,校验父亲婚姻质量和共同教养在父亲养育倦怠对亲子关系的预测作用中的中介作用。其中,孩子数量、家庭年收入为控制变量,父亲养育倦怠为自变量,父亲亲子关系为因变量,婚姻质量、共同教养为中介变量。将所有连续变量做标准化处理,将孩子数量、家庭年收入做变量虚拟化处理,结果见表2。

表2 父亲养育倦怠和亲子关系中介模型的回归分析

由结果可知,在控制孩子数量和家庭年收入的情况下,父亲的养育倦怠可以显著负向预测父亲的亲子关系;父亲养育倦怠对父亲的婚姻质量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同时也可以显著负向预测父亲的共同教养;婚姻质量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父亲的共同教养,同时也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父亲的亲子关系;父亲的共同教养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父亲的亲子关系。因此,父亲养育倦怠对父亲亲子关系的总体效应显著,父亲婚姻质量和共同教养在父亲养育倦怠对亲子关系的简单中介效应和链式中介效应均显著。

采用Bootstrap 法进一步检验中介效应的显著性。结果显示,父亲养育倦怠对父亲亲子关系的预测作用存在三条间接路径产生的效应:间接效应1:父亲养育倦怠通过婚姻质量到亲子关系的间接效应(路径1),其所在Bootstrap 95% 区间为[-0.08,-0.01],该间接效应显著,效应量为-0.04,相对效应占比为6.46%。间接效应2:父亲养育倦怠通过共同教养到亲子关系的间接效应(路径2),其所在Bootstrap 95%区间为[-0.18,-0.06],该间接效应显著,效应量为-0.12,相对效应占比为17.95%。间接效应3:父亲养育倦怠通过婚姻质量和共同教养到亲子关系的链式中介效应(路径3),其所在Bootstrap 95%区间为[-0.05,-0.02],该链式中介效应显著,效应量为-0.03,相对效应占比为4.75%。

结果表明三条间接路径都成立,此链式中介模型成立,即父亲的婚姻质量、共同教养在父亲养育倦怠和亲子关系之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总间接效应达到29.16%。见图2。

图2 父亲链式中介模型

3.3.2 母亲婚姻质量和共同教养的中介作用

采用Hayes(2013)开发的SPSS PROCESS 3.3 中的Model 6 进行运算,以孩子数量、家庭年收入为控制变量,母亲养育倦怠为自变量,母亲亲子关系为因变量,婚姻质量、共同教养为中介变量。参考父亲数据进行相同处理和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母亲养育倦怠和亲子关系中介模型的回归分析

由结果可知,在控制孩子数量和家庭年收入的情况下,母亲的养育倦怠可以显著负向预测母亲的亲子关系;母亲养育倦怠对母亲的婚姻质量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同时也可以显著负向预测母亲的共同教养;婚姻质量可以显著正向预测母亲的共同教养,而无法显著预测母亲的亲子关系;母亲的共同教养可以显著正向预测母亲的亲子关系。因此,母亲养育倦怠对母亲亲子关系的总体效应显著,共同教养在母亲养育倦怠对亲子关系的简单中介效应显著,母亲婚姻质量和共同教养在母亲养育倦怠对亲子关系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

采用Bootstrap 法进一步检验中介效应的显著性。结果显示,母亲养育倦怠对母亲亲子关系的预测作用存在三条间接路径产生的效应:间接效应1:母亲养育倦怠通过婚姻质量到亲子关系的间接效应(路径1),其所在Bootstrap 95% 区间为[-0.00,0.07],该间接效应不显著,婚姻质量不存在简单中介作用。间接效应2:母亲养育倦怠通过共同教养到亲子关系的间接效应(路径2),其所在Bootstrap 95%区间为[-0.16,-0.07],该间接效应显著,效应量为-0.11,相对效应占比为18.21%。间接效应3:母亲养育倦怠通过婚姻质量和共同教养到亲子关系的链式中介效应(路径3),其所在Bootstrap 95%区间为[-0.06,-0.02],该链式中介效应显著,效应量为-0.04,相对效应占比为6.24%。

结果表明间接路径1 不成立,间接路径2 和间接路径3 成立,说明此链式中介模型成立,即母亲的婚姻质量、共同教养在母亲养育倦怠和亲子关系之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总间接效应达到20.01%。见图3。

图3 母亲链式中介模型

4 讨论

4.1 父母在养育倦怠与亲子关系上的差异

首先,本研究中的父亲养育倦怠程度明显高于母亲的养育倦怠。这与以往研究不一致(Lindström et al.,2011)。由于中国大多家庭依旧是“男主外,女主内”,母亲和孩子互动更为频繁和亲密,母亲可能把养育孩子当作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对养育倦怠的接受度和承受力更高,而父亲的参与度可能较低,教养经验较少。父亲的养育角色和工作对他们来说相对是新的,暂时找不到合适的资源来应对复杂的教养问题,在教养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较高(Manja et al.,2020)。当父亲开始负责孩子的教养问题时,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遭受挫败,父亲形象和男性自尊容易受损,养育倦怠感增多,便会更少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当中。

其次,本研究发现父亲婚姻质量在养育倦怠和亲子关系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父亲养育倦怠可以通过婚姻质量来影响亲子关系,但未发现母亲婚姻质量在养育倦怠和亲子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父亲和母亲在部分中介影响路径上出现了差异。可能是因为,当父亲在教养过程中感受到较大的倦怠感时,可能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职场上,和妻子互动频率更少,降低婚姻质量;效能感较低的父亲也较难参与到亲子互动中,维持积极的亲子关系,证实了“溢出效应”的合理性(梁宗保 等,2013; Erel & Burman,1995)。相比父亲,母亲作为给予孩子生命的个体,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结是天生的、紧密的。对母亲来说,即使婚姻质量较低,母亲角色和母性信仰也会驱动她们关注教养过程,此时的亲子关系甚至有可能因为“补偿效应”反而更加密切(Erel & Burman,1995)。母亲的情感表达和社会支持更丰富,倦怠程度较高的母亲,即使婚姻关系不稳定,也会寻求朋友等社会支持,或通过其他途径排解情绪(侯娟 等,2019),因此母亲养育倦怠并不能在婚姻质量的作用下间接预测母亲的亲子关系。

4.2 父母在养育倦怠与亲子关系上的共性

4.2.1 父母养育倦怠与亲子关系的直接效应

本研究发现父亲和母亲的养育倦怠与其亲子关系都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父亲和母亲的养育倦怠均可以显著预测自身的亲子关系。这是父亲和母亲在教养过程中的第一个共性,表明父母养育倦怠程度越高,亲子关系可能会越差,养育倦怠对家庭关系造成了较消极的影响。具体来说,当父母对教养工作失去信心和热情,表现出情感衰竭、情感疏离和低成就感的时候,亲子互动与教养投入的频率也随之减少,导致亲子关系不稳定。父母更疲惫时,会觉得更难和孩子相处。这可能出现一种恶性循环,即疲惫不堪的父母在与孩子交流时,会负面评价孩子的行为,反过来,这种负面评价又加剧了与养育相关的倦怠状态。倦怠程度不一定要很高才影响亲子关系,即使父母的倦怠感处于一般甚至较低水平,也会对亲子关系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李妍 等,2019; Gillis &Roskam,2019)。这些结论提醒了研究者关注父母养育倦怠的必要性,以及及时干预和治疗倦怠情绪的重要性。

4.2.2 婚姻质量和共同教养在父母养育倦怠与亲子关系间的链式中介效应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父亲的婚姻质量、共同教养在养育倦怠和亲子关系之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验证了假设3。结果表明母亲的婚姻质量、共同教养在养育倦怠和亲子关系之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验证了假设4。同时,共同教养在父亲和母亲的养育倦怠和亲子质量的关系中都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

父亲共同教养在养育倦怠和亲子关系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父亲养育倦怠可以通过共同教养来影响亲子关系,且此条中介路径的相对效应占比最大。父亲的养育倦怠程度较低时,会更有热情地参与到教养过程中,更容易和母亲达成一致的教养方式,营造融洽的教养氛围。在这种氛围下,父亲能够更主动地参与到亲子互动中,与孩子形成较好的亲子关系。母亲养育倦怠也可以通过共同教养来影响亲子关系,也证明了共同教养在家庭系统中的中介作用(周子涵 等,2018)。最重要的是,父亲和母亲都能够通过婚姻质量和共同教养对亲子关系形成链式中介作用。对父母双方来说,如果养育倦怠程度较高,会在教养过程中感受到较多的衰竭感和低成就感,可能会选择情感隔离和逃避面对,减少对家庭生活的投入,去寻找更有成就感的职场生活或其他非家庭生活。由于自身的情感衰竭,和伴侣的关系质量会受到影响,也较难认同和支持伴侣的教养观念,彼此教养方式相左,使得其与孩子之间较难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这是本研究的父亲和母亲在教养过程中的第二个共性。

4.3 研究意义与展望

本研究从父母、夫妻、亲子子系统三个层面综合考虑,验证了婚姻质量和共同教养在父母养育倦怠和亲子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发现了父亲和母亲在影响路径上的差异和共性,证实了养育倦怠对整个家庭系统的消极作用,强调了父母养育倦怠的预防和干预的重要性。

未来可以利用配对数据建立主客体互倚模型,或结合纵向数据进一步分析父亲和母亲养育倦怠的差异以及与家庭系统内的其他相关变量的关系,丰富父母养育倦怠的研究。此外,可以补充子女的相关数据,从亲子系统更直观地探究养育倦怠对亲子关系的影响,还可以考虑不同的群体,如离异家庭,甚至患病孩子的家庭等进一步增加样本的代表性和丰富性。

5 结论

(1)父亲的养育倦怠明显高于母亲的养育倦怠水平。(2)父亲和母亲的养育倦怠可以分别显著预测自身的亲子关系,两者之间都显著负相关。(3)父亲婚姻质量在养育倦怠和亲子关系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然而母亲婚姻质量在养育倦怠和亲子关系之间部分中介作用不显著。(4)父亲的婚姻质量和共同教养在父亲养育倦怠和亲子关系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母亲的婚姻质量和共同教养在母亲养育倦怠和亲子关系之间也起链式中介作用。

猜你喜欢

链式养育教养
天下有“完美的养育风格”吗
养育宝宝 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宝宝专家团来帮你
教养方程式
养育孩子 只需温和助推
链式STATCOM内部H桥直流侧电压均衡控制策略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链式D-STATCOM直流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策略
10kV链式STATCOM的研究与设计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