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成本的影响因素与管控策略
2024-01-31刘方超
刘方超
在实践工作中怎样科学高效开展好成本管理工作,确保工程项目总成本能够维持在预算范围内,促进工程项目经济效益不断提升,这是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应当对建筑工程成本的影响因素予以深入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成本管控策略,确保工程顺利竣工。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研究,对此问题展开了探讨。
建筑材料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涉及的施工材料数量和类型也更加丰富,在成本管理过程中若忽略了建筑材料成本的有效管控,必然会导致很大程度的资金浪费,也无法对工程施工总成本予以有效管控。同时在市场中的各类材料价格并非一成不变,若没有提前开展好前期市场调研,对各类材料的成本价格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更加准确的预测,在采购时花更多的价格购入材料,必然会导致工程总成本的提升。基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建筑材料成本管控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没有对施工所需材料总量进行准确评估,导致采购工作人员过多购入各种材料,抵达施工作业现场之后也没有对其进行科学存储管理,在这一过程中不单单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导致了建筑材料的浪费,产生很多不必要的支出。
人工成本 在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中,一线施工作业人员的整体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都不是很高,从而在实践工作中不能够规范有序进行作业,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而让成本支出增加。另外,在组织开展前期预算工作的过程中并未对工程施工各个阶段所需的作业人员数量予以合理评估,在施工时无法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造成在后期施工阶段出现很多剩余劳动力,增加了企业的人工成本负担。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充分关注并重视人工成本管理,确保施工作业现场的工作人员可以合理配置,科学规划安排相关岗位,充分发挥出施工人员的专业优势和能力,在有效降低成本的基础上促进施工建设效率和施工质量不断提升。
施工设备 施工设备是影响建筑工程总成本的关键性因素,特别是在工程施工作业前期阶段,各类施工设备在成本管控中占据着较大比重,很多大型机械设备的自身价格较高,施工单位在进行选购的过程中必须要确保这些设备可以在整个施工阶段都能够发挥出其作用,否则便难以保证设备成本与最终收益成正比,购置或租赁相关机械设备所产生的支出会对工程项目总体经济效益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同时,要合理判断采取租赁或者选购设备的方式。由于部分机械设备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频率不高,若对这部分设备进行直接采购则会增加工程成本,因此可选择租金的方式来避免不必要的支出,而对于使用频率较高的设备能够考虑进行购买。
降低工程建筑材料成本 在实际施工作业中,建筑材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工程总成本,因此应当对建筑材料予以科学管理,进一步降低材料成本。第一,应当结合工程施工合同、施工设计方案以及材料采购管理制度,从实际出发编制科学完善的采购方案,对建筑材料价格予以全面调查分析,在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前提下采购更具性价比的材料,确保建筑材料数量与质量能够满足施工需要,有效减少建筑材料所消耗的成本。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委派专门的人员对工程施工建设的材料消耗实施预估算,获取有效数据后展开论证研究,随后要求采购人员根据采购方案进行选购。建筑材料抵达施工现场时应当认真仔细检查合格证,根据不同材料类型储存到专门的库房,开展好材料存储管理工作,防止部分建材潮湿、腐蚀、变质等。第二,应当贯彻落实科学的领料机制,具备保质期的材料进行发放领用时应当严格遵循先进先出的基本原则,施工之前由作业人员根据要求对限额领料单开签,避免缺项。若属于贵重材料则能够根据具体使用情况,用小票多次领取,针对损坏的材料在发放时需要领用双方共同签字确认。
做好人工成本管控工作 一是应当开展好劳动工资管理工作,不断推进劳动、人事以及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充分激发施工人员积极性,促进施工作业效率提升,科学配置人力资源,避免出现窝工浪费的问题。二是应当全面考察施工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施工业绩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奖惩机制,让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避免施工质量问题引起的返工,降低工程施工成本。三是应当适当压缩非生产作业人员占比,降低临时工数量,借助于提升劳动生产率,将临时工作量分流到人工更加充裕的分项工程中。四是选择工作量提前确定的办法,在工程施工建设初期阶段便科学预估人工成本支出,从而更加准确地控制人工成本的基本情况。
加强工程施工设备管理 各类机械设备属于影响建筑工程成本的重要因素,应当积极引入更多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有效减少设备使用成本,对各类机械设备开展好日常维护管理,及时进行设备更新。在工程项目建设初期,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方案,站在成本管控的角度对施工涉及的机械设备成本进行合理预测,同时在施工规范要求允许的基础上合理评估效益,形成更具有针对性的机械设备使用安排方案。在实践工作中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加强施工设备管理:一是结合工程项目特征以及施工作业方案,基于设备性能、操作运行以及使用成本等角度出发,确定符合施工建设需求的设备型号、数量,避免盲目租赁或采购导致资金浪费。二是要遵循高效利用、经济适用的基本要求,科学进行机械设备组织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出各类设备的作业性能,促进施工效率不断提升。三是应构建完善的施工设备管理机制,根据提前制定好的方案做好设备维护保养,让其能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另外还可以把闲置设备进行对外经营业务,提高设备使用效益。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建筑事业不断发展,各施工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形势也更加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要确保施工企业的持续稳健发展,必须坚持建设高质量的工程,树立较好的企业形象,在开展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充分重视成本管控,针对建筑工程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制定科学有效的管控策略,促进工程项目社会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