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教融合背景下退役优秀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的责任担当

2024-01-31焦琳艳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体教体育教师运动员

摘      要:教育现代化发展赋予学校体育新使命、新任务和新挑战,学校体育现代化也赋予了教师新职责。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国家政策支持、学校体育立德树人新要求出发,阐释退役优秀运动员在学校体育教师岗位的使命任务和责任担当。旨在为退役优秀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岗位后快速适应学校体育新要求,筑牢青少年体育健康之基,助力学校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 键 词:体教融合;教育现代化;退役运动员;体育教师

引用格式:焦琳艳.体教融合背景下退役优秀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的责任担当[J].教学与管理,2024(04):22-25.

2022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优化学校体育教师队伍,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加强培养体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2023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实施意见》,指出“加强学校教练员队伍建设,鼓励退役运动员发挥特长转型体育教学训练工作”。相关政策为“退役运动员转型从事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指出新的方向,体教融合的发展愿景更加清晰明朗。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学校体育被赋予新的任务使命,体育与教育齐驱并进加快学校体育事业发展,是学校体育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基于此,本文在深化体教融合背景下阐释转型运动员在学校体育教学岗位使命担当的基本内涵,以期退役运动员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勇挑重担,筑牢青少年体育健康之基,助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

一、体教融合背景下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的价值意蕴

1.适应教育现代化,贯彻国家新发展理念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始终强调体育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提出德、智、体、美融合发展”。《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新时代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开启了新局面。依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明确规定中小学体育教师岗配备标准,满200名在校学习的学生中至少一名专职体育教学工作教师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关于配齐配强学校体育教师编制岗位。上述文件精神和政策指导对学校体育教师队伍作出了新方向引领,畅通了退役运动员入校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现实路径,也赋予新时代学校体育教师新的责任与担当。

2.助力教育改革,实现体育教育现代化

体教融合是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教育的现实需要,有利于体育教育事业发展。体教融合的根本是深化教育功能转变,实现学校体育由“育体”功能转向“育体+育人” 。学校体育教师是育人功能行为发挥的主体,多渠道力量参与补充体育教师队伍是学校深化体教融合的制度保障。因此,“支持退役优秀运动员入校从事体育教学”有利于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层面看,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至关重要。一是退役优秀运动员担任体育教师角色,就有责任培养学生在校热爱健康运动,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参与运动竞赛,形成终身锻炼良好习惯,推动基础教育学习与体育运动协调发展。二是退役优秀运动员的责任担当对于学校体育教学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学校各项体育健康工作有序开展,让学校体育健康事业有序发展。因此,退役优秀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有助于青少年体育运动和体质健康,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现代化进入了新的力量。

3.提高师资水平,促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

退役优秀运动员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升了体育强国的民族精神、促进了全民体育健身健康发展 。在体教融合背景下退役优秀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在保持这份精神力量的同时遵循教师伦理、提高业务水平,增强专业精神。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既要坚定信念,还有责任发扬体育精神、树立民族精神,坚定“立德树人、以体育人、健康第一”的专业核心信念。退役优秀运动员拥有着特殊的运动成长经历,拥有“争金夺银,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技术技能方面:运动员的专业水平优势毋庸置疑,且从小接受系统科学化训练,能够演示高水平技术动作,吸引学生热爱体育运动;教学经验方面:运动员训练期的技术指导及运动理念都是国家级教练团队提供,常年耳濡目染下,已掌握丰富的指导经验与训练方法,在教学训练过程中碰到常见问题,都能准确判断给出科学的解决方案;竞赛能力方面:多项大赛荣誉是评价运动员等级的标准,丰富的大赛经历使运动员明晰竞赛规则、清楚赛事流程。在贯彻“教会、勤练、常赛”新目标、新要求的过程中,退役运动员具备了多重特质,既能课上教好学生专项技能,还可课下与学生共同训练,传递良好的体育素养,逐步通过竞赛活动筑牢学生体育基础,促进学校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退役优秀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责任担当的内涵诠释

1.明确主体责任,筑牢健康之基

(1)牢记使命,坚持健康第一育人理念

退役优秀运动员生逢伟大新时代,必须要坚定理想信念、善于作为、勇于担当。要夯實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通过自身专业体育素养的影响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运动技能的兴趣。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创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的重要性,并主张“身体是一切奋斗的本钱,当代青少年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保障好体育锻炼条件” 。健康教育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内容,是对学校体育工作者的一项新任务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退役优秀运动员作为新的体育工作力量体系,要深刻领会党和国家颁布的各类文件主旨及领导人的讲话精神,要牢记使命,融入新思想,坚持“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发展理念,牢记以体育人、以体树人、以体助力五育融合的使命任务。

(2)担当重任,聚焦青少年体质健康需要

学校首要目的是育人育才,健康强健的青少年是国富民强的重要基石。退役优秀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必须抓住学校体育中心思想,明悉青少年健康体质的需要,不仅要传播体育健康理念,还需担当育人、育德的根本任务,把树立学生健康的初心融入体育工作的每个环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各项指示精神,促进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把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膀。以科学的训练体系、现代化教学手段深化学校体育改革,聚焦青少年近视、肥胖等体质健康问题,丰富体育课堂技术体系,认真上好每节体育课,衔接好课上课外体育活动。不断完善体育教育发展策略和措施,夯实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石,帮助青少年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养成体育运动习惯,获得体育运动效果的幸福感。

(3)心中有责,培养终身运动习惯

新时代退役优秀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必须心中有责,行有方略,坚持“健康第一”育人理念,丰富技能教授的方法手段,使青少年掌握一至两项体育技术。只有青少年具备娴熟的体育技能,才有信心主动与同伴、家人交流协作。退役运动员要静下心来,着眼青少年终身体育,抓紧抓实学校体育各项工作,像参加国际竞赛一样稳住心态,心怀梦想,围绕青少年健康数据(肥胖、近视等),克服应试体育的弊端,守护好青少年健康体质的主阵地,为青少年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新时代背景下体育与教育融合是国家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关于学校体育引进高水平退役运动员从事体育教学训练工作着眼时代发展,为退役运动员提供再就业,发挥运动员自身特点优势,助力学校体育转型升级。退役优秀运动员必须“勇挑重担、强化责任担当”发挥体育工匠精神,主动承担学校体育与健康工作,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中阔步前行,在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中开拓进取,在优秀运动员转型优秀学校体育工作者中行稳致远。

2.牢记以体树人,以体育人根本任务

(1)将人的发展作为主体存在,追求以体育人效益

《意见》指出,让学生在体育课上会玩耍,通过玩找到体育乐趣,获得更多的运动体验与收获。由此可知“健康第一”具有多样性,要注重从青少年人格、心理、生理、精神等多维度建立健康新内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要通过多种专项技能丰富学生娱乐活动,在教授技能的同时传播运动健康知识,树立健康意识;二是通过运动竞赛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学会团队协作、享受团队荣誉;三是衔接好课上课外体育锻炼,做好跟进监督工作,强化学生竞赛意识和体育精神。另外,退役优秀运动员在体育活动中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即公平交流、和谐民主、协同协作的关系,以青少年成长为中心,有效提高其主动学习意识,养成参加体育锻炼好习惯,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运动学习潜力和坚强意志。全面把牢体育“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育人功能,扣好青少年健康的第一粒扣子,助力青少年未来幸福生活和健康工作。

(2)将身心协调发展放在首位,关心课堂学生运动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帮助青少年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锤炼品质、健全人格”,关注的是青少年身心协调发展,体现出身心统一的新思想。退役优秀运动员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要紧紧围绕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来设计和实施体育课堂。一是构建“享受乐趣”的体育课堂。通过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运动乐趣与运动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对于青少年体育运动而言,在运动的基础上找到乐趣获得个人、团队协作的成就感,才能使其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二“增强体质”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学生体质健康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学界研究的难题,是社会讨论的热点。体育课堂要强化体能训练,促进青少年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爆发力等多运动要素发展,提高课堂质量,增强和改善青少年体质现状。三是“锤炼品质”挑战自我的精神。在书本上学到的是“跌倒要再爬起来”战胜困难的理论,在体育课堂上是克服困难的方法及意志品质的实践,真正践行吃苦耐劳、培养坚韧不拔品质。四是“健全人格”。蔡元培先生指出:“完善人格,首要体育。”体育课堂能够缓解学习中的焦虑、紧张、忧愁等情绪,体育既是身体运动、心理活动,也是社会实践活动,集体协作运动项目,可以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

(3)促进全面发展,坚持以体树人的目标任务

“立德建功、培育人才”是千百年来中国教育的精髓要义和主旨立场,是教育人员的育人理念和工作使命,是教育现代化落实“立德树人”的终极指向。退役优秀运动员要筑牢信仰,胸怀大志,肩扛大任,将先进的体育理念与体育教育思想融合应用,保持与时俱进的职业思想,树立“以体树人”精神,学习钻研先进的体育教学训练理念,丰富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夯实教学训练基本功。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落实学校体育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优秀运动员所具备的家国情怀和道德品质践行到体育课堂行动中,为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体育教育者要保持爱岗敬业的热情,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责任心,课堂上关爱学生,课堂外关心学生,竞赛中鼓励学生,认真履行优秀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的主体责任,高度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培养全面发展、身心健康、顽强拼搏的青少年。

3.致力教育现代化,把准体育教育时代脉搏

(1)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促进体育与健康教育蓬勃发展

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体育课程要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关注不同学生的特点需求和成长变化。近年来在学校体育改革下部分课程内容逐渐淡出了课程教学大纲,如田赛、径赛类个别项目。与此同时,一些新興的流行类项目如轮滑、武术、跆拳道、网球等走进校园体育,提升了青少年体育学习的热情,丰富了体育课堂的内容。因此,退役优秀运动员作为学校体育新生力量,要全面认识青少年运动需求,科学设置体育课程内容,从“应试教育”“学科中心”向“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课程转变,在保证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前提下,体育课要多穿插新兴运动项目,丰富体育课堂趣味性,满足青少年多种体育项目需求。在授课形式上要改变传统的行政班级课堂模式,采取符合青少年学习特点的授课形式,如体育兴趣小组、社团小班课堂等。在教学方式上,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多采取引导、探究式思维方式,加深学生对体育专项的深度理解,促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

(2)注重综合育人效益,深入推进“五育融合”

“五育融合”是贯彻国家立德树人目标的教育理念 。在体育教学中,以“体育+”为载体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爱国情怀和国防意识等的发展,适应当代社会人才的高标准需求 。在青少年教育中体现体育核心素养要注重综合育人效益,要注重体育课程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交流等。教育现代化路径将“五育融合”做为培养全面发展人的关键因素,学校体育必须与德、智、美、劳育共融、共通、共进。如让学生参与校运动会中的吉祥物设计,鼓励手工美术作品,以“体育+美术”提高学生的美育观等。退役优秀运动员要主动学习跨学科知识,丰富教学手段,深入钻研课程体系,发挥以体育“立德、启智、塑美、促劳”的综合育人效益,以“体育+”融合德育、智育、美育、劳育促进育人功能。同时,准确把握五育融合的导向,科学规划教学目标、课堂设计、教学实施,落实五育融合育人精神,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应用现代科技数字化,精准监测青少年健康状况

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是一项全面、系统、综合的行动战略,更是一项集时变性、动态性、可监测性于一体的实践工程。体育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适应时代新要求,利用科技力量促进体育教育提质增效。退役优秀运动员在体育教学中要紧跟智慧化发展新步伐。融入科技元素,以现代科学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增加体育课程技术含量。例如基于现实体育课程项目、运动场景构建虚拟运动模式,摆脱学校场地资源束缚,运动虚拟空间模拟科学训练和竞赛场景,使学生直接参与到运动中,让其真正喜欢上体育。科学建构智能化与体育教学深度融合应用,打造VR智慧教学场景,以VR技术创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两种行为,解决实践课中方法单一、学习效率低等教学困境。总之,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青少年体育学习主动性,实现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

退役优秀运动员要主动参与学校大数据健康管理平台建设,或邀请地方体育企业协助学校体育健康管理。基于5G网络、大数据和物联网等,研发青少年体质健康检测、数据管控设备,如运动手环、手表和智能穿戴设备等,实现多维度参数动态测量,通过对参数数据的计算分析,实现青少年人体健康、运动效果的精准判别。并且,利用大数据的分析算法,为青少年制定科学系统的运动处方,建立每个人的个性训练指导方案,提升青少年课程质量的有效性。此外,加快大数据与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深度融合,开发APP和小程序分析平台,加速推进学校体育健康服务转型升级,实现青少年体质健康数据采集、管理、反馈、评价等可视化功能。

综上所述,教育现代化召唤退役优秀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指引退役优秀运动员在学校体育教师岗位锚定新目标、肩负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展现新时代体育运动员的优良作风,彰显学校优秀体育教师的良好素养,扣好青少年体育运动与体育健康行为第一粒扣子,坚持学校体育核心理念,灵活把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以人为本构建“体育+”融合交叉学科,推进以体育人、以体树人、以健康知识传播于人。退役优秀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应具备自我学习能力、课程研发能力、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健康心理,要开阔视野,建立与同事之间的协作精神,主动服务学校体育教育现代化各项工作,着力培养新时代青少年體育运动能力、体质健康知识、体育精神品格,促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谱写学校体育教育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刘欣然,王健.新时代学校体育的使命——基于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的认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05):1-12.

[2] 教育部,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通知[EB/OL].(2008-06-09)[2023-03-07].http://www.moe.edu.cn/srcsite/A17/moe_938/s3273/200806/t20080612_88635.html.

[3] 彭响,胡科,刘如.学校深化体教融合视域下青少年身体素养培育的理论阐释与实践逻辑[J]. 体育学刊,2022,29(03):89-95.

[4] 李爱群,吕万刚,漆昌柱,等.理念·方法·路径:体教融合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探讨——“体教融合:理念·方法·路径”学术研讨会述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07):5-12.

[5] 刘波,郭振,王松,等.体教融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诉求、困境与探索[J].体育学刊,2020,27(06):12-19.

[6] 王达阳.培养造就能够担当重任的干部队伍[J].新湘评论,2021(20):50-51.

[7] 李彦龙,常凤.“双减”政策下我国中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时效与保障[J].体育学研究,2022,36(02):33-40.

[8] 李乐虎,王健,高奎亭.深化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治理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1,36(05):520-527.

[9] 黄依柱,黄蓝紫,谭飞. 新时代卓越体育教师责任担当阐释[J].体育学刊,2022,29(06):140-144.

[10] 董鹏,于素梅.五育融合导向的体育课堂教学:内涵厘定、策略探骊与误区规避[J].体育学研究,2022,36(02):103-110.

[11] 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EB/OL].(2022-04-21)[2023-3-20].http://www.gov.cn/ zhengce/zhengceku/2022-04/21/content_5686535.htm.

[12] 李响,郭修金.“五育融合”视角下高校体育综合育人的时代价值、内在逻辑及实现路径[J].体育学研究,2023,37(01):95-101.

[13] 汪晓赞,杨燕国,孔琳,等.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发展战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46(03):6-12.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猜你喜欢

体教体育教师运动员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教结合的完美典范——英国拉夫堡大学
浅谈体教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