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内容设计研究
2024-01-31王晨宇
汤 静,王晨宇,徐 蕊
(1.河南工程学院体育部,河南 郑州 451191;2.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体育与公共艺术部,河南 郑州 450046)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需要将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相融合,充分发掘和彰显其他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实现“大思政”教育的新格局。公共体育课程是我国大学开设的必修课程。长期以来,受传统体育教育思想的束缚,我国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内容都是以体育专业领域的内容为主,突出课程内容的健身性和竞技性。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内容无法达到“课程思政”相关要求。
1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内容设计的基本依据
1.1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目标的要求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目标对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内容设计起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我国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其明确提出大学体育课程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在基本目标中,属于社会适应目标的“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素质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在发展目标中,属于社会适应目标的“主动关心、积极参与社区体育事务”对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纲要》中阐述的大学体育课程目标,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内容设计者需要以此为依据开展相关工作。
1.2 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需要
大学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相融合,充分挖掘、彰显思政课之外其他各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与功能。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参与人数多,同时体育本身具有德育功能。因此,开展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时应将其作为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而课程内容是所有课程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重要载体。为此,在大学“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内容设计者需要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1.3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各行业领域发展急需大批优秀人才。那么,什么是人才?大量的企业在人才招聘启事中对人才提出了要求:即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大学生“德”的发展依赖于思政教育。而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生“德”的发展依赖于包括公共体育课程在内的众多课程的思政教育。
1.4 提升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师素质与业务能力发展的需要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师是组织、实施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重要人员,其素质与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着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师承担从微观角度具体进行课程思政内容设计工作。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师需要对传统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创新,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与业务能力。反过来讲,大学为了提升公共体育课程教师的素质与业务能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师队伍,也应要求、鼓励公共体育课程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内容设计的相关工作。
2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内容设计主体内容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内容设计要始终坚持以公共体育课程为核心,围绕公共体育课程的内容特点进行设计,不能按照思政课程的内容特点进行设计,否则就会使公共体育课程变为思政课程,从而降低学生参与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最终影响教学质量。
2.1 以体育知识与技术类内容为核心的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内容
此类课程思政内容是指间接的、传统的体育精神文化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2.1.1 按运动项目分类此类课程思政内容可分为田径运动精神、球类运动精神、体操运动精神、武术运动精神等。体育精神文化内容在不同运动项目中有不同的表现,从而形成了不同运动项目的精神文化。例如,田径运动精神突出坚持不懈、突破自我,是“更快、更高、更强”的集体体现;球类运动精神突出永不言败、团队协作;体操运动精神则突出全力以赴、波澜不惊、顽强拼搏;武术运动精神强调突出自强不息、保家卫国、谦逊有礼和以德服人。
2.1.2 按活动形式分类此类课程思政内容可分为体育运动训练精神、体育休闲娱乐精神、体育比赛精神等。体育活动是培养大学生体育精神的主要途径。目前,体育运动训练、体育休闲娱乐、体育比赛是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3 种最主要的体育活动。体育运动训练的参与者主要是学校运动队的大学生,他们在长期枯燥的训练中需要具备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等精神,体育休闲娱乐的参与者主要是喜爱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他们在体育休闲娱乐中需要具备彼此尊重、互帮互助的体育精神;体育比赛的参与者在体育比赛中需要发扬诚实守信、遵守规则、永不言败、为学校、为国家争光的体育精神。
2.1.3 按国别分类此类课程思政内容可分为中华体育精神与其他国家的特色体育精神等。不同国家由于历史发展进程、体育事业发展政策等的不同,其体育精神也有一定差异。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在体育运动中总结、积累的思想精华,包括不卑不亢、兼容并包、谦逊有礼、和谐共生等。了解、培养中华体育精神,能够使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素养得到大幅度地提升。
2.2 以运动参与类内容为核心的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内容
此类课程思政内容是指大学生在实际体育运动过程中的状态,具体内容如下。
2.2.1 按体育运动场所分类此类课程思政内容可分为体育课堂状态、课外体育状态、体育比赛状态等。大学生良好的体育课堂状态是积极与教师互动、积极与同学互动,而这两个“互动”体现的正是大学生通过互相尊重、谦逊有礼、互帮互助、诚实守信等品质建立起来的良好人际关系。课外体育状态是大学生在课余体育活动中表现的各种状态。大学生良好的课外体育状态是爱护学校体育设施与器材、与同学互相帮助等。体育比赛状态,即大学生在体育比赛中的状态。良好的体育比赛状态是拼搏进取、全力为集体争光、尊重裁判与对手、遵守比赛规则、真诚对待观众等。
2.2.2 按状态类型分类此类课程思政内容可分为意识状态、情绪状态。在体育活动中,个体的意识状态集体表现为注意力。在体育活动中,大学生只有对包含思政元素的各类事件高度重视,才能引发情绪、思维的波动,进而从事件中得到启发。情绪状态能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水平、政治素养和道德素质。例如:大学生在观看奥运会比赛时,看到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五星红旗飘扬在赛场上空,情绪是激动的、兴奋的;大学生在体育训练中不小心撞伤同学,情绪是紧张的、失落的。引导大学生对某些体育事件产生正确的情绪,是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
2.3 以体育活动经验类内容为核心的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内容
此类课程思政内容是指大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或结束后机体及心理的反应,具体内容如下。
2.3.1 按大学生素质发展情况分类此类课程思政内容可分为思想水平、政治素养、道德素质等。思想水平即思维水平。大学公共体育课程需要从“体育+思政”的视角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要求大学生运用概括、比较、判断、整合等思维逐渐理解、掌握课程内容。大学生学习此类课程思政内容的过程中,其思想水平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政治类体育事件是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通过长期学习,其政治素养必然会得到提高。道德素质即社会道德素质,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此类课程思政内容通过一系列社会体育事件引发大学生思考,以促使他们对社会道德产生机体及心理的反应。
2.3.2 按体育学习过程中大学生机体及心理反应的效果分类此类课程思政内容可分为科学文化素质、人格、个人潜能等。对个体而言,科学文化素质是指大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等。此类课程思政内容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坚持把满足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科学技术、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传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助力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人格是个体对自身和外界事物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此类课程思政内容通过各种强调独立性的体育学习、锻炼活动,促使大学生人格独立思考、独立实践。个人潜能是个人潜在的能量,此类课程思政内容肯定每个大学生的潜能都是无限的,促使每个大学生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实现自我。
2.4 小结
以上3 类课程思政内容中,以体育知识与技术为核心的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是静态的课程内容,它有严密的科学逻辑体系,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师对其进行编制比较容易;以运动参与类内容为核心的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内容生动形象,是大学生内部与外界(即体育运动知识与技术)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思想水平、政治素养、道德素质的应用能力;以体育活动经验类内容为核心的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是前两种课程内容相结合的产物,充分体现了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
3 结语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内容丰富多彩。如何以“体育+思政”的思路有效地编排课程思政内容,是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师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在具体实践中,建议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师从体育知识与技术、运动参与、体育活动经验3 个层面设计课程思政内容。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师要和大学思政课教师围绕体育课程思政内容设计进行积极交流,保障课程思政内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