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居民2021 年科学健康观素养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01-30陈锦辉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3年6期
关键词:年收入正确率福建省

林 英,陈锦辉

科学健康观素养是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科学的健康观素养,可以指引人们树立现代的健康观,倡导更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健康自我管理,做自己的健康主人。本研究根据2021 年福建省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数据,重点分析福建省居民的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健康促进教育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福建省2021 年14 个监测点的15~69 岁非集体居住的常住人口(过去12 个月居住并生活在一起累计≥6 个月,不考虑是否是当地户口)。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按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每个市、区、县监测点分别调查3 个街道(乡镇),每个街道(乡镇)再抽取2 个居委会(村),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各抽取55 个家庭户。抽中的家庭根据家中15~69 岁常住人口情况,由平板电脑程序随机抽取1 人调查。

1.2.2 调查方法

使用国家统一的2021 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用平板电脑由经过省级培训的调查员入户指导调查。能独立完成的,在调查员指导下完成;如不能独立完成的,则采用面对面调查。每个居委会(村)至少完成40 份。

1.2.3 判定标准

科学健康观素养内容共8 题,总分11 分。按其所有题目分值之和为总分,实际得分≥该总分80%者,即达到8 分及以上者为具备科学健康观素养。其中,判断题2 题与单选题3 题,答案正确均得1 分,错误0 分;多选题(3 题),答案全部正确得2 分,漏选、错选均0 分。最终具备率为加权率。

1.2.4 质量控制

省、市、区(县)3 级质控员承担现场质控,当场核查电脑问卷,发现遗漏、不规范答题等及时处理。问卷收回后,省级随机抽取5%进行回访复核,对不合格点重新调查。

1.2.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及调查收集的基本数据,对样本进行加权,以获得具有全省代表性的数据。对基本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复杂抽样logistic 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3 584 份,有效问卷3 554 人(问卷有效率为99.16%)。其中,城市居民占38.8%,农村居民占61.2%;男性占51.1%,女性占48.9%;年龄以中青年为主;文化程度以大专/本科及以上最高(28.3%);婚姻以在婚为主(71.7%);职业以农民(22.5%)和其他企业人员(22.0%)居多;家庭年收入以<6 万元的占比最高(39.8%)。无吸烟居民占80.7%,无慢性病居民占90.9%。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人群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的单因素分析

2.2 不同特征人群的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比较

数据加权后,福建省居民2021 年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为51.4%。复杂抽样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年龄、文化程度、婚姻、职业、家庭年收入、是否吸烟、有否慢性病、健康状况等9 类特征人群的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各有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25~34 岁组居民的水平(63.3%)高于其他各年龄组;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居民的水平最高(67.4%),而小学(29.2%)及不识字/少识字的(21.0%)较低;家庭年收入<6 万元居民的水平最低(40.2%);工人(40.8%)和农民(34.5%)较低;未婚(61.2%)高于已婚(48.4%);不吸烟(53.60%)的高于吸烟(42.50%),无慢性病者(52.5%)高于慢性病者(41.10%);健康状况差者的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较低(20.5%)。见表1。

2.3 科学健康观素养的答题正确率情况

加权后的数据表明,对保健食品理解的正确率最高(87.8%),其次是正确理解健康的概念(82.7%)。正确率最低的2 类问题分别是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好处(46.8%)及促进心理健康的正确方法(58.9%),均低于60%。见表2。

表2 居民科学健康观素养的答题正确率情况

2.4 多因素logistics 回归分析结果

以科学健康观素养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9 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是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见表3。

表3 居民科学健康观素养影响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健康素养水平是“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2021 年福建省健康素养水平为26.7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40%)[2]1.36 个百分点,且高于2020 年全国健康素养水平(23.15%),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其中,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51.49%)高于全国科学健康观素养(50.01%)水平[2],且高于本省2017 年(34.82%)水平较多,比2019 年(49.40%)水平高2.09%。这可能与这两年的全球新冠疫情直接影响我国居民的身心健康,政府及医疗卫生专业人员采取多渠道加强科普宣传与干预,居民更加关注健康相关信息有关。

从科学健康观素养题的回答正确率情况可知,福建省居民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初步形成,但对“心理健康的正确说法”及“母乳喂养的好处”两类问题的认知率低于60%。2019 年“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已列为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重大举措之一,这对新时代做好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提示今后要重视心理健康,且要从小抓起。WHO 和国内学者均建议,可通过改善医疗环境及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早发现、及时干预,加快形成全社会合力的心理健康服务支持系统,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3]。对母乳喂养的好处认知率低(46.8%),与曹仲辉[4]等的调查研究结果(45.40%)相近,提示应加强母乳喂养的行为、技能的干预,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多提倡母乳喂养能促进母婴情感交流的宣传。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居民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文化程度及家庭年收入越低,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也越低。这与胡俊峰[5]等认为“健康素养是在卫生保健系统、教育系统及广泛的社会、文化、经济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社会、经济、文化及其他因素也直接对医疗保健产生重大影响”的观点相符。也与马震[6]等及刘卫东[7]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文化程度越高,居民寻求健康的主动性就强,及对保健知识的认知和应用能力就越强有关。收入水平是健康素养的独立影响因素,经济好就越有条件寻求科学自我保健与养生的健康生活方式、方法,改变原有不健康的行为观念,寻求更科学的健康信息和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自身身心健康。本次调查发现,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居民以及家庭年收入<6 万元的居民的观科学健康观素养较低,提示今后应针对低文化程度、低收入等重点人群制定相应策略和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总之,福建省居民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初步形成,低文化程度、低收入家庭居民的科学健康观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已步入”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模式,也给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带来前了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8-9]。因此,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加强对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低收入的农民和工人等重点人群制定相应策略和开展其行为与技能薄落问题的干预。同时,政府要加大对贫穷地区居民健康的经济投入,如基本公共卫生事件近年增加了健康素养实施与指标的考核。当地政府和机构应积极抓落实,倡导当地居民树立良好的健康观,改变原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提高当地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本调查发现,健康状况差的、有吸烟和慢性病的人群,其科学健康观素养均低于50%,因此也要关注这部分人群的干预。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同时,也要关注网络媒体信息的管理,避免虚假和错误信息的干扰[10],尽量从官方媒体及网络获得健康信息资源。

猜你喜欢

年收入正确率福建省
No.3 海底捞预计2021年最高亏损45亿元
年收入3000万美元的玩具网红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标准线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