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2024-01-30郑星

科技风 2023年35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体育教学高校

摘 要:德育渗透是高校展开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激活体育教学育人功能的重要手段。本文立足于高校体育教学,深入剖析體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以及渗透原则,继而提出高校体育教学时期德育渗透的途径策略,希望可以引起相关人员关注,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德育渗透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提出更高要求,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强调需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立德树人”当作体育教育立足点和根本,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学生文化学习、体育锻炼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这种背景下,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来讲,其不仅需要全面落实体育技能以及知识传递任务,还需要结合“立德树人”要求,全面渗透德育教育,让德育教育与体育课程教学活动有机整合,真正实现“寓德于课”的目的,保证高校体育课程具备的育人功能可以有效发挥。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一)有助于体育教学改革任务落实

体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教学职责就是让学生在获取体育技能、体育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做事,能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念,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但是长期以来,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时期,常常以技能与知识的传递为主,不够重视或者忽视知识、技能传递过程中学生态度价值观和情感素养的培养,自然难以让教学目标实现[1]。而目前新课程标准当中对于教育教学中目标进行重点关注,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提出教育教学目标,这也为体育教学改革以及建设提供全新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在体育教育教学时期,系统化渗透德育教育,让体育知识技能、价值理念引领、品德教育可以有效地全面整合,让学生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体育教学改革和建设任务实现提供帮助,最终达到全面育人目的。德育渗透无疑对体育教学改革以及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对高校体育快速全面发展更有着十分深远的促进作用[2]。

(二)有助于德育教育途径不断拓展

高校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建设者的主要阵地,育人目的就是助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也使得德育在高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从课程德育层面分析,高校教育过程中主要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课程等当作核心德育课程,各个学科课程与专门德育教育课程被分割,各科课程、专业课与课程之间的联系被割裂,导致高校德育教育过程中过于依赖专门德育课程,德育教育路径十分单一,教育教学效果不够明显[3]。高校内部丰富多元的学科课程,是学生在校生活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各个学科当中都拥有丰富多元的德育因素,特别是体育教育,其内部德育育人的价值十分丰富,需要对其进行全面挖掘,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不同教育环节当中,让体育课程与专业德育课程能够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同向而行,一方面助推高校德育教育质量的发展和提高,提升德育教育效果,另一方面能够拓展德育教育教学范围和途径,对德育教学任务落实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4]。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原则

(一)适用性原则

德育研究专家劳伦斯·柯尔伯格提出:“个体所能够达到的道德阶段限度,由其所处的逻辑阶段决定”,主要是指思想道德的快速发展,受限于自身认知水平、逻辑思维能力水平[5]。一直以来,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教育教学目标将会“超前”设计,对学生认知水平目标超前设计,这对于德育教育将会带来一定限制,难以真正发挥学生认知能力具备的功能[6]。因此,尽管高校体育教育对象为心智相对比较成熟的青年学生,体育教师在组织实施德育引导过程中,也必须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年龄特征、接受能力,针对体育教学内容以及思政教育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设置。即需要遵循“适用性”原则,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在体育教育引导中融合德育教育,让体育课程育人功能深入发挥。

(二)差异性原则

高校内部学生来自各个不同地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彼此在心理特征、身心发育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和不足。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在组织实施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需要实施德育教育,依托实际情况,掌握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组织落实因材施教。此外,对部分身体素质不够优异的学生,则需要针对其个体优势进行挖掘,在课堂活动组织教学环节,将其为不同小组分配,以此来实现对学生品德素养的促进和推进,保证参与活动的主体能够在德育引导下的全方位提升自身道德水平。

(三)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就是承认、重视并坚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可以发挥,激活其主观能动性。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德育的融合渗透,首要任务就是展现主体原则,坚持落实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让其可以更好地接受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内容,感受其价值观念、思想理念等元素,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协同育人作用,进一步促进体育“立德树人”目标实现[7]。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在新时期,“立德树人”“全面育人”理念的深入,对于高校体育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激活体育教学在人才培养层面具备的积极作用,需要深入挖掘体育教学中德育因素,从体育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渗透德育教学,即要不断改善体育教学目标、优化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积极开展体育实践、做好教育教学评价,为德育渗透提供一个良好环境氛围。

(一)改善体育教学目标,合理渗透德育

要想保证德育渗透效率提升,体育教师就必须要结合教育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不断拓展课程教学空间,有针对性设立体育教育教学目标,将技能训练与德育教学有机整合,并以此为基础组织实施体育课程教学[8]。一是结合体育教学特征,从技能传递以及道德品德教育两个层面设立完成的教育教学目标,保证具备较强的可行性,满足德育渗透需求,为后续课堂教学开展提供良好支撑。例如在篮球运球、投篮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为两个部分,技能教学目标为:保证学生正确掌握运球技术、投篮技术,明确运球和投篮方式方法,可以与同学配合完成投篮动作。品德教育目标为:借助篮球学习,培育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二是结合不同教学项目创设需要具备多元性、开放性的体育教学目标,保证活动结果具备个性化、开放性特征,例如,健美操教育教学时,目标为: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研究的价值理念。要求通过分组展示、合作交流学习、队形创设编制,培育学生合作探索以及创新能力。

(二)优化体育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传统体育教育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主要是由教师针对学生进行引导完成教学,德育教育氛围欠缺,学生很难在体育知识学习时养成良好的德育意识。对此,在新时期,为有效渗透德育,需要不断改变体育教育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氛围。一是组织实施典型案例示范教学法。近年来,现代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人格全面发展关注程度不断提升,需要体育教师结合自身或者学生典型案例具备的示范功能作用,借助榜样力量,采取鼓励渲染的模式,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让品德教育得到有效渗透,助推学生个性发展。组织实施典型示范法时,需要重点关注德育渗透时间、渗透时机的掌握,让其可以自觉模仿各类优秀典型案例,例如,在日常体育训练教学时,对互相帮助、刻苦练习、积极进取的学生进行当众表扬,让其他学生可以在情境与印象刺激、影响下进行思考,让品德知识外化于行、内化于心。二是行为强化教学法。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正反两方面有机整合的模式强化学生行为。一方面激活学生正向因素,对其积极行为进行表扬。在体育教育教学时,对于道德行为良好的学生,需要及时进行肯定,让这一学生感到鼓舞和激励。另一方面对于行为不当的学生,要求体育教师积极合理转变其消极因素,促使其朝着积极方面转变。例如,对课堂当中出现违规和行为不文明的学生,不应该在课堂当中公开地批评,以免影响学生学习热情和自信心,注重选择恰当的时间,使用商谈式、鼓励式、提醒式批评等模式强化其行为。

(三)积极开展体育实践锻炼,扩展德育教学范围

体育课堂是德育教学的基础,实践锻炼则是德育教学是重要延伸,两者相互补充、相互结合,缺一不可,借助实践锻炼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意识,拓展德育教学范围和质量,需要对其进行重点关注。一般来讲,体育实践锻炼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课内实践锻炼和课外实践锻炼。一是课内实践锻炼,主要是由体育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内容,组织相关班级学生展开体育竞赛,采取分组竞赛的模式培育学生公平竞争、团结合作、勇于拼搏的优良品质意志,例如,在篮球教学结束之后,组织班级内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进行体育竞赛,在合作中学习与探索。从竞赛群体层面分析,主要分为赛事组织者、志愿者、裁判人员以及运动员,可以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运动竞赛各个环节,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角色,自主展开竞赛活动组织以及管理,参与到运动竞赛策划、构思、编排、宣传推广等环节,促使学生体会到赛事举办不容易,养成一个迎难而上的精神态度。二是课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体育社团活动、校外竞赛活动,教师可向高校申请,定期在校园内组织开展体育竞赛,包括足球竞赛、篮球竞赛、羽毛球竞赛以及乒乓球竞赛等,借助校园宣传栏、围墙、教师走廊以及运动场所等区域,定期针对校园体育竞赛进行宣传,这样不仅可以在学校内形成一个健康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借助竞赛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竞赛意识、合作意识,培育学生坚强意志品格。

(四)改进体育教学评价模式,明确德育渗透效果

对于一个健全、完整的体育教学过程来讲,教学评价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体育教育教学中德育具体渗透状态进行评价,可以判断和掌握德育渗透效果以及具体实施情况,进而及时为教师和学生反馈各类信息,迅速处理和发现教学过程“教与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一般来讲,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效果和质量评价,需要从学生、教师两个层面开展。一是对学生学习展开评价,需要重点关注学生意志、情感、个性发展和品质层面的评价,并把学生学习时的具体表现、实际学习结果整合进行评估,这也是判断和掌握体育教育教学中德育教学效果的关键效果。同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在某一程度上又可以起到激励和鼓励作用,让其朝向某一目标进行正向发展。例如,在集体项目学习评价过程中,得知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较为薄弱,教师就可借助体育分组练习,有意识强化学生与组员之间配合和交流,进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二是对体育教师体育教学效果组织实施整体评价,包括教师对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态度、德育因素挖掘力度、德育渗透能力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等层面,通过评价帮助体育教师掌握德育渗透情况,组织实施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质量和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渗透是高校体育教学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适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让德育教育范围和途径得到有效扩展,需要对其进行重点关注,明确德育渗透的要求以及必要性,积极合理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观念,设立专属的德育渗透目标、选择合理的德育渗透方法、创设良好的德育渗透氛围,做好德育教育教学评价,借助不同德育渗透模式,助推“体育”与“德育”深度融合,通过体育教学德育渗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助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张玉波.“一流本科”建设下高校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时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途径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14(14):124125.

[2]任俭.民办本科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与对策研究[J].网羽世界,2021(21):6364.

[3]张沙,唐磊.德育元素在高校公共体育课思政教育中的融合路径与实施策略研究[J].楚雄師范学院学报,2021,36(6):7479.

[4]李雪茹,韩成波.高校德育、体育教学重要性的几点思考——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再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5):3941.

[5]肖和伟,杨洁,李桦春.“三个维度”教学目标视域下高校公共体育德育渗透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2(2):99100.

[6]王长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优势分析及优化途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6):107108.

[7]邹圆.试论体育德育资源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以体育专业为例[J].才智,2021(13):5759.

[8]蒙可斌,邓启烈.TPSR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13):8891.

作者简介:郑星(1978年— ),女,汉族,安徽淮南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与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体育教学高校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