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蛔虫朋友”
2024-01-30唐广莉
唐广莉
摘要:一位高三女生因人际关系适应不良,长期处于焦虑情绪中,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生活也受到了影响。咨询师使用认知技术、空椅子技术、意象对话、焦点技术等对该生进行心理辅导,一共六次咨询。该生情绪得到宣泄,认知能力发展,提高了领悟能力,与朋友修复关系,逐渐恢复了乐观开朗的状态,并表达了自己成长的喜悦。
关键词:人际关系适应;情绪压抑与宣泄;空椅子技术;意象对话焦点技术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3)99-0037-03
一、个案概况
小晶(化名),高三女生,在班里担任班委,责任心强。家中有父母,两个妹妹。从小是被奶奶带大的,在8岁时家里有了大妹妹,与母亲关系疏离,大妹妹出生后有被抛弃感。这次寻求心理辅导起因是一次在班里管纪律时,有个女生怼自己,自己很生气,但是没有表达出来。回家向母亲哭诉,一直不能释怀。有个朋友,自己一直很依赖她,但她很独立,几乎不需要自己,有被抛弃感。
二、案例分析
经过调查出了解发现,小晶在人际关系方面有不合理信念,她认为好朋友要像肚子里的蛔虫一样,自己不说,对方还能有正确的反应,所以认为现在的朋友都不是自己想要的。在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有了矛盾和冲突不是通过沟通解决问题,而是用见诸行动的反应方式,导致朋友关系疏远。
由此可以看出小晶的问题外在表现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情绪处理问题,深层原因是童年的内在创伤导致没有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
咨询师与小晶商定辅导目标:短期目标为修复和好朋友之间的关系;长期目标为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改善人际关系,实现自我成长。
三、辅导过程
(一)建立关系,宣泄情绪
首次访谈主要侧重于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用倾听、情感反应等方式帮助小晶面对被压抑的情绪,并使用空椅子技术引导小晶进行情感宣泄。小晶充分表达了对那个怼自己的同学的愤怒情绪;说出了当好朋友没有来找自己时的失望;当和妹妹们有冲突时,妈妈会让自己让着,这些都让她感到失望、愤怒、生气。我引导小晶进行情绪宣泄,她由开始试着诉说到后来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待小晶情绪平静之后,我和小晶沟通,寻找调节情绪的办法和途径。小晶领悟到情绪一直压抑是不行的,需要疏导。最后寻找到了自己的合理方法:倾诉、写日记、跑步等。
(二)调整认知,纠正不合理信念
小晶谈到了朋友关系,认为理想的朋友应该是像自己肚子里的蛔虫一样,我什么也不说,他还能有正确的反应,知道我要什么。我使用认知技术指导她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做辩论。
师:当你抱着“我的朋友应该像蛔虫一样知道我要什么”这个想法和朋友交往的时候,你的感觉是什么?
小晶:我会觉得所有的朋友都不是我想要的,他们都不理解我。
师:我们现在把“我的朋友应该像蛔虫一样知道我要什么”这句话单独拿出来谈论一下它的合理性,你怎么看?
小晶:好像也不全合理,因为生活中我看到好多朋友类型,他们有的也会吵架,有的也会闹误会,有的在一起玩耍,而有的就在一起学习,有的好像无话不谈,有些就是表面上的朋友吧。
师:那么现在再来看你的朋友,你会怎么定义呢?
小晶:嗯,这样说的话,我的朋友也有很多类型,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小佳,我对她毫无保留,她也给予我很多支持。我还有一些比较好的朋友,她们也给过我帮助,对了,我也有几个可以在一起玩的朋友,因为我们有共同的话题。
师:非常棒的觉察。
接着我又对小晶做心理教育: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情感、认知、想法、思维,一个人要理解另外一个人,必须有充分的沟通、感受、了解。什么都不说就了解另外一个人的情况不太可能实现。在经过探讨之后小晶都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说自己其实理智上也是知道的,但就是有这个想法。咨询师适时肯定她,有任何想法都是正常的,但是要在生活中区分想法和现实。
(三)行為指导,学习新的人际互动方式
第四次咨询,小晶带了她的好朋友小佳一起来了。我观察到两个人属于相反的性格类型。小晶是多愁善感、依赖、内敛、怕被拒绝,她的好朋友小佳是性格外向、语速很快、认知清晰、目标感很强,比较独立。小佳以前对小晶很照顾,除了小晶,还有其他朋友。
两个月前小晶过生日,和小佳因意见不合有一次冲突,从那之后关系就慢慢疏远了。两人分别从自己的角度讲述了过生日时的事。我发现冲突的原因是小晶对人际边界不太清晰。于是对小晶讲解边界的含义:每个人负责好自己的事,对别人有期待是正常的,但是别人如何反应却是别人的自由,我们无法干涉。
我采用焦点的奇迹问句、例外问句引导小晶设定自己理想的朋友关系的目标,构建美好的愿景。
师:请你想象假如在今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奇迹,你和小佳之间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但是因为你在睡梦中所以不知道。当第二天醒来,你和小佳相处时,发生什么事情会让你意识到奇迹发生了?
小晶:嗯,我们俩会互相打招呼,一起去吃饭散步。当我有心事时,会向她说,当我有困难的时候会向她求助,而且我知道了她选择帮助我是因为她把我当成好朋友,我应该对此表示感谢,并不是说因为她是我的好朋友她就必须“应该”那么做。
师:那真是很和谐的朋友关系啊!那么我很好奇在以前你们有过类似的互动方式吗?
小晶:是的,想起来我们刚开始成为朋友的时候差不多就是这样,互相都还挺体谅的,后来才慢慢变了……
师:那现在你理想中的朋友关系是什么样的呢?
小晶:互相关心帮助,但是又有自己的空间,我们是好朋友,但是又是自由的,就是要尊重对方吧。
我在纸上写下爱的五种语言并做了讲解:(1)赞美肯定的话语,(2)送精心挑选的礼物,(3)服务的行动,(4)高质量的陪伴,(5)亲密的肢体接触。我请小晶和小佳分别写下自己表达爱的语言模式和自己心中认为的对方喜欢的爱的语言模式。然后请两人互相交流,寻找差异。
布置作业,让小晶在生活中观察人们的互动模式,体验人际边界,了解沟通互动的多样性。
(四)运用意象对话技术,处理深层次的创伤
第五次咨询我帮助小晶去体会当自己生气愤怒时,其实是渴望被尊重、被看见、被肯定。用意象对话的技术引导小晶去看到当自己不被尊重、被忽视、被否定时内在小孩的模样。
师:现在请你轻轻地闭上眼睛,先做三个深呼吸,深深地吸气,慢慢地呼气(引导她放松,约两分钟)。想象一下,你看到了生气愤怒时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呢?
小晶:瞪着眼睛,双手叉着腰,眼睛红红的。
师:看着她,静静地看着她的眼睛,问问她,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小晶:她的样子变了,变成了一个小女孩,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低头驼背,头发乱蓬蓬的,很悲伤。(停了一下,又接着说)她觉得自己不被尊重、被忽视、被否定,很自卑。
师:嗯,继续看着她,同时体会你心里此刻有什么感受?
小晶:我觉得很心疼她,但是又有点不想接近她。
师:把你的感受告诉她,注意观察她的反应,同时体会你心里的感受,用你的方式和她沟通。
这个过程持续了约五分钟。
小晶:现在我能走近她了,我拉着她的手,把她抱在懷里。嗯,现在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师:现在用一分钟时间来跟她做一个告别,告诉她以后还会来看她的,有什么其他的话也可以告诉她。
结束意象对话,倒数五个数唤醒小晶,同时做了现实检验。
我教给小晶当自己有情绪时尝试回观自己的感受,找到自己的内在小孩,去关注她,坚持做下去可以疗愈创伤、内在成长。
(五)回顾总结,巩固成长体验,结束咨询
最后一次咨询我和小晶一起做了总结回顾,使用焦点评量问句,让小晶对自己的状态打分,打了8分。小晶自己比较满意,咨询师及时使用振奋性引导给予小晶赞赏性回馈。
师:哇,真是一个不错的分数。经过这段时间的咨询,我看到了你用心的自我探索,也在努力地自我成长,你面对自我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都让我敬佩。
小晶谈了自己的收获和成长,觉得自己可以应对生活中的事情,这次来就是对咨询师和咨询室做一个告别,然后专心学习。表达了对咨询师的感谢,觉得咨询师理解和支持到了自己,同时也表达了对咨询室的感觉,觉得咨询室就像天堂一样,自己在这里可以得到完全的放松。我们商定咨询结束。
经过一个半月的咨询,小晶从刚来咨询室时的迷茫无助、情绪低落,变得开朗、心情愉悦,并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认识到自己之前的想要“蛔虫朋友”是一个不合理信念,是人际边界不清晰的表现,认识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边界,自己需要被尊重同时也需要尊重别人。在生活中学会了和好朋友用沟通的方式来表达情绪情感,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学会了尊重别人的边界,而不再仅仅是见诸行动。修复了部分内在创伤,内在力量有所成长。
四、辅导反思
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心智化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案例中小晶就是在成长过程中心智化不够成熟,以至于混淆了自己和别人的人际边界,意识不到自己和别人的区别,当澄清了这一点,小晶就在成长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青少年自我意识觉醒但又不成熟,加上成长过程中缺少及时的引导,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个案心理咨询固然重要,但心理健康教育更加不可缺少。该个案给学校心理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在人际关系方面具有代表性。
这个案例在第六次即将结束的时候提到了和奶奶的关系,比较温暖融洽,这对小晶是个很好的滋养。但是由于小晶正值高三,时间紧张,学习压力大,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做咨询,再加上初期设定的咨询目标都已经达到,因此没有深入下去,如果时间允许也有后续咨询的话,我会在这个地方多做点工作。
【专家点评】
该案例从情绪处理入手,使用空椅子、意象对话、认知辩论、焦点等多种技术方式,有效的促使来访者学会调节情绪、表达情绪,纠正不合理信念,建立自我边界,同时修复了部分内在创伤,实现了自我成长。咨询流程清晰合理,咨询风格灵活,咨询过程体现了助人自助的理念。不足之处:如果在来访者情绪处理方式上再有所巩固,在内在小孩的部分再多停留几次,对来访者的成长将会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