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沭阳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成效与思考

2024-01-30杜建军江苏省沭阳县委研究室殷建珍王洪元沭阳县农业农村局

江苏农村经济 2023年12期
关键词:沭阳县花木盆景

杜建军 吴 靖/江苏省沭阳县委研究室 殷建珍 王洪元/沭阳县农业农村局

江苏省沭阳县近年来以国家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为契机,扎实推动农业上“网”、数字进“村”、“智”富有招,获“全国电子商务促进乡村振兴十佳县域城市”“中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榜”“全国农产品电商百强县”等称号。近期,沭阳县委研究室成立联合调研组,围绕沭阳农业信息化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总结经验、剖析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信息化赋能,“三农”转方式增效能

农业:从“会种田”到“慧种田”,信息化赋能让“智慧农场”成为现实图景。沭阳县坚持将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 等信息技术与农业重大项目建设深度融合,为全县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数字基因”。一是基建成为新农本,智慧农业从“憧憬”走向“现实”。完善电商快递物流园、电商集聚区、网红直播带货销售展示厅等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健全农业生产供应链、运营服务和支撑服务体系,先后建成规模粮食生产、设施花卉等28个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基地,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面积占比达 25%,位居全市首位。二是数据成为新农资,传统农业从“泥里”飞入“云端”。沭阳建成县级大数据中心,构建“1+5+N”智慧农业信息体系,推动花木生产管理效率提高15%、效益增加8%。沭阳县农业农村局与移动公司联合打造的艺森园盆景工匠孵化中心,创新了盆景孵化“指挥部”的“一中心”统揽、盆景托管和盆景直播的“二场景”创新以及盆景商城、匠人课堂、数字展厅的“三平台”赋能,实现盆景产业智能化在线,让数据在产业中“活起来”。三是科技开辟新农田,花木产业从“单一”转至“多元”。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花木种苗繁育中心之一,扎实推动产品结构由单一花卉苗木向花鸟鱼虫石转变,开发干花配件、花木盆器、园艺资材、快递包装等配套产品,开发涉花化妆品、风味食品、精油花茶等高附加值产品,目前全县拥有各类种质资源6500多种。

农民:从“新农民”到“兴农民”,信息化赋能让“线上经济”迭代升级。构建“花木+电商+直播”产业模式,先后建成县电商运营服务中心1个、综合性电商集群10个,花卉直播全国占比1/3,拥有4.5万多家花木盆景电商,从业人员达35万人,2022年全县花木电商销售额超240亿元。一是打造直播电商集聚区,“云上花市”购销两旺。扎下镇艺森园盆景直播中心占地1100余亩,直播中心通过集中竞拍场景方式吸引周边300余户盆景大户、400余名网红在淘宝、抖音等10多个平台同步直播,日均销售额达30万元,年销售额超1亿元。二是精塑花乡沭阳金招牌,“中国花谷”诚待天下。花木盆景种植面积约占全国1/12,每秒有15.8件快递从沭阳发出。绿色的“诚信标签”是沭阳县推进花木电商诚信体系建设的首创性举措,标签上标注着监督电话以及投诉平台小程序,从“失信”源头对商户进行监督。2022年以来,累计发放诚信标签超5.2亿张,网民满意度达90%以上。三是开创农民培育新局面,“技能助农”遍地开花。依托淘宝大学等载体,开展花卉园艺师、园林绿化工、盆景工培训;探索花木盆景类专业人才职称改革,制定花卉种植专业人才职称评价标准,开通乡土人才职称评价绿色通道,拓宽花木类乡土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已累计培养花木产业带头人0.82万名、农业经纪人3.6万名、花木专技人才13.8万名,获批省级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3个、示范工作室1个。

农村:从“传统型”到“现代型”,信息化赋能让“数字乡村”呼之欲出。沭阳县通过集聚数据资源、发挥数据作用、运用数据效应,获评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拥有16个“淘宝镇”,是全国最大的农村淘宝村集群之一。一是“数字”提高生产能力。堰下村花农通过数字化管理中心可随时查看最新物流、苗木价格等信息,以及大棚温度、土壤湿度等状况,适时进行控温、控湿、用肥、用药,为花木提供“精准”服务。2022年全村花木产业生产总值5.15亿元,同比增长15%。沭阳县413个涉农村居建成“益农信息社”,为农业企业和广大农户提供农业咨询、农产品交易等服务。二是“数字”点亮幸福生活。沭阳县打造了集生活、生产、惠农政策等功能的数字化“服务台”,农户可通过“一码两端一中心”,及时了解村情村务、发布家政供求信息、参与社会治理,并可享受生活缴费、网上买菜等服务。三是“数字”放大治理效能。扫一扫农户家门口牌子上的二维码,访客可以“码上”看农户信息、网店信息等,管理员可以“码上”处理农户咨询、申请等,也可对“党员户、电商户、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和一般农户”进行分类管理,初步构建智慧社区、网格化管理、便民服务有效融合、互为补充的“线上+线下”基层治理体系,实现基层“治理”向“智理”转变。

找短板弱项,全面把脉查问题

沭阳县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农业信息基础不强。互联网覆盖面有缺口,截至2022年底,沭阳县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占常住人口比重仅为34.12%,分别低于全市、全省9.35、18.16个百分点,差距较为明显。此外,5G 覆盖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县级财政无农业信息化专项资金,只有部分重大农业项目有奖补资金。

农业信息人才缺乏。据统计,沭阳县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农民总数为2929人,占乡村人口比重0.2%、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0%。政府农业服务人员数量不足,无论是县级、乡级农业信息化专业服务人员均缺乏。企业及第三方机构农业信息化人才不足,调研组走访了沭阳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宿迁市立华牧业有限公司,牧原公司在沭阳共3个厂区,平均每个厂区只有2人从事信息化工作等等。

农业信息服务相对滞后。信息服务针对性不强,信息服务宣传推广有待提升。沭阳县注册农技耘APP 用户为13016户,占乡村户数347672户的3.7%、低于全市0.7个百分点。信息服务主动性不足,不少企业由于缺乏资金等原因,投入进行数字化改造的积极性不高。调研组走访了江苏国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江苏鸿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只有沭阳牧原农牧有限公司投入3000万元,用于建设猪舍环境智能化、养殖云平台等信息化设施。

农业信息利用不足。农业信息资源服务能力不足,调研中发现,目前各级政府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均不足,导致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不够。农业信息资源统筹机制尚不健全,不同层级部门的农业信息资源,因为建设早、没有统一标准、标准单一等原因,信息系统相互之间没有融合。调研组走访了沭阳县的9个农业物联网项目现场,有3个农业物联网项目视频无法播放。

高质量发展,打破瓶颈开“处方”

坚持全方位统筹,发挥基础设施支撑和引领作用。强化顶层设计,在制定全市信息化发展规划时,适当向农业信息化倾斜,超前谋划5G 基站等基础设施布局,有计划补齐信息化基础设施短板。大力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农业遥感技术在农业农村的应用。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探索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引导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向智慧农业转型,并对基于5G 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基础设施改造适当给予补贴、奖励。鼓励社会组织、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拓宽资金投入渠道。示范推广“数字堰下”,在“1+5”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互联网+”党建发展、村务财务网上公开、农村集体经济和集体资产数字化管理。重点推进数字技术在民生保障、社会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示范应用,强化乡村社会管理能力,加快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坚持一体化培养,推动信息人才“量”“质”齐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利用农培站、涉农高校、职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等教育培训资源和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市场主体,多渠道多形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农业信息人才“蓄水池”。市级建立支持机制,协调科研院所(大学)帮扶支持县(区)在科研、技术、人才方面融合发展,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创新人才评价方式,积极开展乡土人才培养评价行动,落实乡土人才职称考核认定机制,推行“培评一体”模式。贯通乡土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发展通道,构建产教培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的高技能人才培育体系。鼓励企业开展人才自主评价,培育具有优秀品质、高超技艺和创新精神的技能人才队伍。探索建立“技能银行”,逐步完善岗位需求发布、优质课程链接、技能评价考核、培训补贴政策推送、就业岗位自动推荐等功能,建立个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档案。激活乡村数字化发展潜能,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促进游憩休闲、健康养生、创意民宿等新产业发展。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数字农业企业打造综合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网络平台,强化数字农业关键技术模式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

坚持全方位服务,促进信息体系快捷和扁平高效。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实施数字农业建设工程,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建设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基地,推进设施农业智能化、建设智慧农场,推进生产管理智能化。探索“互联网+小农户”发展模式,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网络平台提供生产性服务。用足用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信息服务平台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网络服务体系。利用市、县、乡、村四级网络,充分释放以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为基础、县农业信息中心统筹、乡镇农村工作局具体实施、村农业服务人员扩效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效能。健全完善市场监管信息服务体系,强化农业监测预警,为生产经营者提供有效信息服务,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持续深化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测、质量监管、信息服务等机制,并创新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智能咨询服务。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发展绿色农业,打造农业知名品牌。探索运用多维农业信息服务方式,有效满足农民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内在需求。

坚持政府主导,推动农业信息共享和高效利用。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和应用系统整合,推动农业农村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少跑快办,建立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发布系统。建立健全市级涉农业务协同推进机制,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建立农业农村数字经济产学研用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和战略联盟,集成农业资源配置、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市场需求、价格水平、生态环境、气候条件、政策动态等涉农环节和相关产业信息,全方位推动信息资源统筹使用。健全完善农业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实施农业农村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工程,整合现有农业农村数据资源,打破地区、行业和部门分割,消除“数字孤岛”。强化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筑牢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加强政务云、数据中心安全防护产品配备,集成应用防火墙、入侵检测、入侵防御、杀毒等功能,切实维护网络安全,增强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水平。

猜你喜欢

沭阳县花木盆景
沭阳县开展联保联防联勤联控保安全活动
沭阳县扎实开展加油站安全风险集中治理
花木笺
唠叨的妈妈
爱找茬的老师
时间都去哪儿了
微型盆景欣赏(二)
微型盆景欣赏(一)
微型盆景欣赏(一)
沭阳县中医院“做负责任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