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合唱教学初探

2024-01-28夏继辰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12期
关键词:音准气息节奏

夏继辰

【摘要】现阶段江苏南京地区在义务教育阶段所用苏少版的教材,从小学中年级段开始,渐渐增加了二声部合唱歌曲的教学,这样的内容一直持续到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这不仅是学生感受合唱的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培养学生之间协作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教材中的二声部歌曲教学也就是简单的班级合唱教学,在中学阶段开展合唱教学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造诣,还可以培养他们艺术修养和道德情操。

【关键词】节奏  音准  气息  发声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12-0160-03

合唱是由多人、多声部、声部间变化配合,群体音响统一协调的声乐演唱形式。合唱艺术以其特有的协调、和谐、统一,产生的效果和艺术表现力,使人仿佛置身于天籁;参与合唱,更能升华自身的情感和震撼人的心灵。《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人民音乐出版社总编辑、音乐课程标准核心组副组长、实验教材主编吴斌也曾讲到这样一段话:“我们的音乐教材是以合唱、合奏为基础的……我们的音乐课通过合唱、合奏等多种形式,用自然生动的形式,来培养孩子们的人际合作意识、配合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纵观现阶段江苏南京地区在义务教育阶段所用苏少版的教材,从小学中年级段开始,渐渐增加的二声部合唱歌曲的教学,这样的内容一直持续到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这不仅是学生感受合唱的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培养学生之间协作意识和能力的有效方法。音乐教材中的二声部合唱歌曲教学也就是简单的班级合唱教学,在中学阶段开展合唱教学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造诣,还可以培养他们艺术修养和道德情操。就笔者对现阶段南京地区的音乐教育教学情况调研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南京地区不仅开展了二声部合唱的课堂教学,同时也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举办合唱比赛、展演等活动来推进地区合唱的发展,既调动了学生们参与音乐、表现音乐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孩子们终身学习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就围绕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合唱教学进行一些探索。

一、合格的指挥

指挥是一个合唱团的灵魂,是合唱团发展进步的引领者。所以,一支合唱团的演唱水平,基本反映了指挥者的水平。在合唱界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低水平的合唱团,只有低水平的指挥”,由此可见一名指挥对合唱团的作用是多么重要。而中、小学阶段合唱的指挥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基本上由本校音乐教师兼任,他们本身大多数不是指挥专业毕业,只是在读师范的时候学了点基本的指挥知识。因此,对作为合唱指挥的音乐教师,应当具备更高的要求:

(一)扎实的专业素养

音乐学科是学校教育的一门特殊的学科,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我们的音乐教师需要掌握音乐学科中声乐、钢琴、器乐、舞蹈、即兴伴奏、视唱练耳、乐理、和声等本体性知识。作为合唱的指挥还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丰富的知识构架。合唱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包含和声、复调、作曲、曲式分析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外,还有对哲学、文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构架,一名指挥的知识结构越是丰富,其艺术造诣也就越深。

2.较强的识谱能力。作为中学生合唱团指挥面对的作品大多数是五线谱为主的合唱谱,一定的识谱能力是解析作品的重要条件。识谱除了能够认识合唱作品的旋律、节奏,还要分析声部之间的和声进行以及人声与伴奏乐器之间的配合,为合唱作品排练做好充分的准备。

3.良好的听觉能力。合唱指挥应当具备敏锐的听音辨别能力。指揮在排练合唱作品时,对于钢琴和合唱队员错误的音准、节奏演唱方法就必须加以纠正,如果没有敏锐的听觉是不可能做好的。

(二)高尚的敬业精神

教育家朱熹认为:“敬业者,专心致志事其业。”作为合唱指挥的音乐教师敬业的重要内涵首先是要关爱学生,做到细心、耐心、恒心,应当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合唱中来。其次作为合唱指挥音乐教师的敬业精神还体现在对合唱本身的热爱上,只有热爱合唱、全身心地投入合唱中才能提高自身的指挥能力和合唱团的演唱水平。

二、培养学生的乐感

乐感顾名思义,乐指音乐,感是指感觉,即个体对音乐的感受,具体内容包括:音高、节奏、和声、旋律等等。乐感就是我们对这种感觉的感受了解能力,也就是说乐感的好坏是指一个人对构成音乐的要素的感觉是不是正确的能力,乐感的能力部分来自遗传,部分来自后天学习。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呢?这是我们音乐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肯定学生表现自我的能力

如何去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具备我们所说的乐感中的音高感、节奏感、旋律感等感觉呢?首先需要学生勇于展现自己,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敢唱、敢跳、敢于表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受到这名学生有没有乐感,乐感大概在什么程度。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在同学面前积极、热烈,在课堂上又表现得很内敛……我们应该抓住学生们的特点鼓励他们积极表现自己,在音乐活动中发现他们的乐感程度,进而根据他们所展现出来的程度来进行下一步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1.感知节奏,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要求之一便是探索音乐与寻找音响,去做一名积极发现大自然以及生活中各种各样不同声响的有心人。比如聆听自然界中的风声、雨声以及动物发出的叫声等,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节奏的影子。让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知道音乐是来源于生活的,节奏也是如此。比如在音乐教材《森林狂想曲》里,让学生仔细聆听音乐并且在乐曲中发现有规律的声音,学生会模仿森林中动物的鸣叫来进行节奏训练,从这些规律声音里感受节奏的变化,从而把节奏练习变得具有趣味性。

2.創编节奏游戏,展现魅力。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对一切事物都既好奇又含蓄,针对中学生的群体特点,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心理特征角度出发,编排一些适合的课堂游戏,让学生能够对学习保持着充分的兴趣。这样的趣味游戏可以让学生对歌曲节奏有一个准确的认知,并且在轻松快乐中掌握歌曲节奏的规律。

(三)训练学生的音准

合唱是节奏、音准、个体声音统一的一门声乐艺术,个体学生在合唱排练的过程中会出现声部间互相影响的现象,导致声音偏高或偏低,那么我们要怎样来调整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加强学生的音准训练,从音阶入手,到音程,再到音程构唱,通过这样的方式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听觉能力。在具体的排练教学中,本人会自编一些比较简单的两声部、三声部练声曲,在学生训练的过程中注意聆听来自不同声部的声音,以此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音准。

三、适合歌唱的发声技巧

不同于语文和数学等文化学科的学习,合唱教学对学生的演唱技巧要求较多,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在实际教学时,指挥老师不能因为过于追求教学效率而忽略对学生的基础技巧的培养。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对中学合唱有效性探索的过程中,人们普遍得出培养有效的音乐歌唱技巧是提高合唱教育水平的重要内容。

(一)适合学生歌唱的呼吸技巧

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歌唱的方法是否科学,取决于呼吸方式是否科学,歌唱的呼吸应是自然、平稳的,通过长期科学的方法逐步训练学生获得。中学生在进行合唱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呼吸的位置太浅或在呼气时控制不到位,会影响歌曲内容的表现。呼吸是开始唱歌的第一步,国外有歌唱家认为“歌唱的技巧就是呼吸的技巧”。这也表明了正确科学的呼吸技巧在歌唱中的地位。对此,要训练学生的演唱发声技巧,第一步便是让学生学会科学正确的呼吸方法,那么我们如何在排练中训练学生的呼吸技巧呢?

在合唱表演活动中,吸气时要在自然吸气的基础上加深加大,常常形象地比喻为“闻花香”式的吸气,有吸入肺腑的感觉。吸气之后气息要深入储存,迫使横膈膜阔张。南京师范大学合唱指挥教授张建成博士曾形象地说:“歌唱时呼吸的状态应该是小鸭子套游泳圈。”我们把游泳圈当作气息的位置,那么小鸭子套“游泳圈”时游泳圈所在的位置在哪里?“游泳圈”会不会瘪掉?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就能清楚地了解歌唱时呼吸的状态。具体在学生排练时,首先让学生了解歌唱时呼吸的位置,让学生在吸气的过程中找到耳沟、提起软腭、打开面罩的状态,将舌尖抵在上牙齿根部,在这种状态下将气息下沉到“游泳圈”的位置然后发出“丝”的声音,通过对“丝”声的长、短、强、弱的控制来训练学生的呼吸状态。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呼吸方法,是进行合唱排练教学的第一步,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科学的呼吸技巧才能让他们进行歌唱的学习与训练。

(二)适合学生歌唱的发声技巧

人的声音由三个自然区域组成:头声区、中声区和胸声区,最理想的艺术化表达音质是结合在一起的最好音质。中学教育阶段,合唱团员的年龄通常是在12到15岁之间。首先我们应当了解该阶段合唱团员的生理特征:在此段时间内,他们正处于发育最快速的阶段,其中一部分团员还处于童声阶段没有变声,这就需要我们注意使用一定的发声技巧,对发声器官进行保护。英国著名的儿童歌唱发声权威哈蒂曾经在他著作中强调:“一般儿童在他们未受到相当好的训练之前,绝不允许他们大声歌唱,否则美的音质就会消失。”因此,科学的歌唱发声方法是保证学生进行歌唱的首要条件。初中的学生嗓音大多数处于童声的末期,声带发育没有完全成熟,所以要以科学的训练方法为前提,找到歌唱时发声的正确位置。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苏严惠老师在南京举办的江苏省大、中小学合唱指挥培训时说:“轻声、高位置是合唱发声的基本要求。”也就是有气息支撑的高位置的声音,这个声音是贯穿于腹部的气息位置到头顶的发声位置。这种声音有微微竖立的感觉,并且声音是含在人体的腔体内的。这样的声音容易在集体声响中形成集中的声音,统一的发声技巧又让合唱团员形成和谐的声响,这样集中又和谐的声响是我们合唱团所追求的声场。

因此,我们指挥应训练学生先进行发声练习再唱歌,在做发声练习时不要太低亦或是太高,太低会让团员的声带容易疲劳,对学生的声带造成伤害,我们应当先从中声区开始,要求学生以轻声、高位置的状态来歌唱,以轻声来找假声,以假声来找头声,找到声音的发声位置,慢慢地扩大训练的音域,这样才能保护合唱团员们相对稚嫩的嗓音,这样唱出来的歌声才会自然、统一。另一方面就是在排练歌曲的选择上,应当挑选适合于中学生音域的作品,让我们的合唱团能够以自然舒适的状态来呈现作品。

(三)适合学生歌唱的吐字咬字

合唱是一种音乐和语言文字的相互结合体,语言是歌唱的灵魂。在艺术的再现过程中演唱者不仅在音乐的表现上要求完美无缺,在文学语言上同样要求音韵和谐。我们在进行中学生合唱排练的时候必须让学生充分注意语言的规律特征,使合唱作品在艺术再现时求得音乐表现和语言特征的相互统一,以便更好地表达音乐作品。我国合唱艺术在语言和音乐相结合的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不少咬字吐字的规律。咬字吐字是歌唱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进行吐字训练时,要强调从感情出发,做到唇、齿、舌、鼻、喉部位的准确发音并结合语文教学帮助学生把歌曲中字的声母、韵母及对应的发生部位弄清楚。总之,掌握正确的语言规律和咬字吐字方法是表现合唱作品内容要求上重要的课题,为合唱作品的艺术再现提供了比较具体可靠的条件。

综上所述,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美学教育相结合的最佳载体之一。合唱教学不仅促进了学生的音乐素养的提高,同时也让学生的人格得到了升华,通过合唱教学的训练,我们的合唱团员们学会了用合作的态度去对待学习、用积极的心态去融入团体,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心灵美好、情趣高雅、品格健全的新时代中学生。我们在中学音乐合唱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循序渐进,确保合唱教学的效果得以体现,最终达到实现音乐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纪建功.合唱与指挥[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5.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3]和桂莲.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4.

[4]王勇杰.合唱艺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3.

[5][德]威廉.埃曼,富克劳.哈泽曼.合唱队的声音训练[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6]马革顺.合唱学新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7]邱刚强.合唱与指挥实用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音准气息节奏
花有自己的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自然的气息
“春的气息”
YOUNG·节奏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春的气息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