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研究*

2024-01-27张潇潇

关键词:文化遗产广西空间

盘 媛,张潇潇

(1.名古屋大学 人文学研究科,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 464-8601;2.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贸易与旅游管理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0 引 言

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精髓所在及当代呈现,是人类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发展历程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宝贵历史遗产,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智慧,集中体现了中国乡土文化和人文精神。做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对传承中华文化血脉、提升文化软实力、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农业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日益突显,国家及社会各界对其的关注度与认可度不断提高,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国外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相关研究比较成熟,学者除关注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1]、保护传承[2]、旅游开发[3]、潜力评价[4]、可持续发展[5]外,其涉及范围不断扩展,如农业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的耦合[6]、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系统的关系[7]、农业文化遗产新技术运用,如3D数字化技术[8]等。国内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起步较晚,在研究内容上,主要关注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利用[9]、内涵与价值[10]、资源评价[11]等方面,从研究视角看,大多学者呈现出不同视角,如乡村振兴视角的遗产旅游[12]、少数民族视角的遗产开发[13]、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遗产保护利用[14]、文化自觉视角下的遗产价值挖掘[15]、空间视角的遗产保护[16],其中空间视角下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尺度涉及全国[17]、省域[18]、县域[19],研究内容主要关注于时空分布[20]和影响因素[21]两个方面,时空分布特征主要包括不同空间尺度、不同类型以及不同时期的演化特征等,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坡度、经济、农业起源、交通、文化生态环境、国家发展理念及重视程度等。

广西农业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不断积淀、传承至今的宝贵财富,集中反映了各个时期广西各族人民的农业发展思想理念及耕作制度。目前学术界尚未有专文从空间视角出发对广西农业文化遗产进行过探讨,鉴于此,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的类型结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剖析,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的空间格局优化、保护利用与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主要有2个方面:(1)笔者多次到访桂林龙胜县、桂林恭城县、柳州三江县、南宁横县等农业文化遗产较为聚集区域进行实地考察,获取一手数据与资料;(2)通过查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网站、国家文物局官网、中国农业农村部官网、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相关名录。本研究主要对广西省级以上的农业文化遗产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进而筛选、识别出与农业农耕文化相关的项目,以确定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的具体数量。经过筛选,共得到1532项农业文化遗产作为本研究的有效数据,再根据农业文化遗产发源地,通过高德地图坐标拾取器分别获取各项农业文化遗产的经纬度。文中空间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通过ArcGIS10.2进行地理空间匹配,建立广西农业文化遗产数据库,以此为基础对其进行空间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最近邻指数

最邻近点指数用于判断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类型。最近邻点指数作为一种地理指标,是衡量农业文化遗产在广西范围内聚集程度的重要手段。计算式如下:

式中,R为平均最邻近指数,若R>1,则表明农业文化遗产的分布模式趋于离散;若R=1时,则表明农业文化遗产呈均衡型分布态势;若R<1时,则表明农业文化遗产呈集聚型分布态势。

1.2.2 地理集中指数

地理集中指数被用来反映农业文化遗产在广西范围内的集中程度,算式:

式中:G为地理集中指数,Xi表示第i个地级市农业文化遗产的分布数量;T为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的数量;n为市级行政单位数。G的数值范围在0~100之间,G越大,说明广西农业文化遗产分布越集中。

1.2.3 核密度分析

核密度估计法主要用于测算农业文化遗产在广西的凝聚情况。核密度值越高,表示农业文化遗产凝聚度越高,核密度值越低,则表示农业文化遗产离散度越高,算式为:

式中,fn(x)代表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的核密度值;h为带宽。

1.2.4 莫兰指数

莫兰指数通常用于研究农业文化遗产在广西范围内的总体趋势以及差异性。计算式:

式中:I为Moran指数,Xi、Xj分别表示i、j省区农业文化遗产的观测值;Wij表示省域范围内i与j空间相邻权重矩阵值。莫兰指数的指域为[-1,1],当Mora's I值大于0时,说明农业文化遗产在地理空间上存在正相关性,当Mora’s I值等于0时,表明农业文化遗产在地理空间上不存在相关性。当Mora's I值小于0时,表示农业文化遗产在广西范围内显著差异。

2 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类型结构特征

目前,学术界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分类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因此,借鉴王思明[22]、焦雯珺[23]等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参考农村农业部农业文化遗产的相关分类标准,结合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特点,将广西农业文化遗产划分为六大类型,分别是景观遗址类农业文化遗产、物种特产类农业文化遗产、文学艺术类农业文化遗产、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习俗类农业文化遗产、技艺类农业文化遗产。将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的项目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类型结构分布

由图1可知,广西农业文化遗产以文学艺术类的数量最多,为532项,占比34.73%;其次是聚落类数量相对较多,共计367项,占比23.96%;紧随其后的是习俗类,数量为212项,占比13.84%;技艺类和物种特产类的数量相差不大,分别为194项、182项,占比12.66%、11.88%;数量最少的是景观遗址类,为45项,占比2.93%。由此可见,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类型多样,分布不均衡,数量差异性较为明显。

3 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

3.1 总体空间分布特征

3.1.1 空间分布类型

在ArcGIS10.2中的运用平均最邻近工具对广西总体以及各类型农业文化遗产数据分别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的总体平均最近邻指数R为0.54,小于1,故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为集聚型分布。从各个类型上看,6种类型的农业文化遗产平均最近邻指数范围在0.64~0.78之间,其中物种特产类、景观遗址类、技艺类的指数值分别是0.78 、0.75、0.73,说明三者在六类农业文化遗产当中集聚程度较低;而习俗类、文学艺术类、聚落类的指数值分别为0.68、0.65、0.64,说明这三类农业文化遗产的集聚程度较高,其中聚落类的集聚程度是最高的。从总体上看,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的分布特征呈现较高的集聚性,但各类具体的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空间分布特征存在差异性。

3.1.2 空间分布集聚性

通过将农业文化遗产数据代入地理集中指数公式,得到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的地理集中指数为33.28,若所有农业文化遗产均匀分布在14个地级市,地理集中指数为26.73,由此可得,广西农业文化遗产实际的地理集中指数远大于农业文化遗产平均分布于广西地区时的地理集中指数,表明农业文化遗产在广西地区呈集中分布态势。

为了进一步考察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空间集聚特征,运用ArcGIS10.2中核密度工具对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的总体空间分布密度进行分析,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从总体上看,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并在空间上形成了四条主要辐射带,即桂林-来宾-贵港-玉林-北海、桂林-贺州-梧州-玉林、桂林-柳州-南宁、百色-南宁-钦州-北海。从局部来看,在空间上形成了2个高密度集聚区,5个次级集聚区和4个低密度集聚区。高密度集聚区位于柳州市北部山区以及桂林市,并以此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扩散,辐射范围较广。这是由于柳州市北部地处山区,山高坡陡,环境闭塞,保存了大量内涵丰富的农业文化资源,而桂林市自古便是中原入桂的咽喉,最早受到中原农业文化的影响,加上其曾长期作为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积淀了丰厚的农业文化遗产。5个次级集聚区分别以南宁市、柳州市、玉林市、贺州市、梧州市为次级核心,其中,以玉林市为核心的次级集聚区主要包括玉林市大部,贵港市南部。低密度集聚区分别以北海市、百色市南部、贵港市以及来宾市东北部为代表的地区。以上结果表明,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不均衡,说明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与该区域的人口基数、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性。

图2 广西农业文化遗产核密度

3.1.3 空间分布相关性

运用ArcGIS10.2中空间自相关Moran I工具对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相关性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的Moran’s I=0.28>0,且Z得分为2.22,P值为0.026,通过显著性检验,该结果表明农业文化遗产在广西范围内存在正空间相关性,呈现空间集聚分布态势,且集聚态势十分显著。

3.2 行政区域分布特征

为了有效揭示广西市域范围内农业文化遗产的分布特征,对广西14个地级市的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分别进行统计,据统计结果可知,广西14个市域均有农业文化遗产分布,但其数量在地区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桂林市农业文化遗产数量为329项,占比21.48%。在一定时期,桂林市作为广西的行政中心,经济发展较早,与外界的交流较多,且地质地貌复杂多样,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所拥有的农业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种类亦最为丰富。其次为柳州市,遗产数量为212项,占比13.84%。柳州市是广西人口数量较多的地级市,民族成分丰富,各民族都有其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哺育了多样、内涵厚重的农耕文化,由此,柳州市相应地拥有数量可观的农业文化遗产。南宁市和百色市的遗产数量相同,都是170项,占比11.10%,河池市与贺州市的具体数量分别为104项、101项,分别占比6.7%、6.6%,其他八个城市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分布相对较少,其中北海市和防城港市的农业文化遗产数量仅有38项和24项,分别占比2.5%、1.57%,与排名首位的桂林市相比差距较大。北海市和防城港市是广西的沿海城市,是海上丝绸之路和海上古运河的必经之地,当地居民以出海捕鱼为生,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少数民族农业文化、海岛农业文化,但由于耕种方式、灌溉条件不同以及农业人口数量较少等原因,故未能形成规模较大的农业文化遗产。

3.3 不同类型分布特征

广西地域广阔,区域间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各异,民族风情各不同,各民族在长期生息繁衍、发展过程中,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文章对不同类型农业文化遗产在各市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见表1。

表1 广西不同类型农业文化遗产分布情况

由表1可知,不同类型农业文化遗产在地区间的分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其中文学艺术类以柳州市、桂林市、百色市、南宁市分布较多,如以广西渔鼓为代表的传统曲艺、以山歌传说类为代表的民间文学;而聚落类与景观遗址类的数量分布以桂林市为最多,桂林市地处湘桂走廊,是中原文化入桂、贸易往来的重要城市,多民族在此交汇融合,逐渐在此定居,创造出数量众多的农业聚落以及文化景观;习俗类在南宁市分布较多,南宁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壮族人口较多,文化活动频繁且文化多样性突出,在农业活动中创造出大量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习俗类农业文化遗产;技艺类以南宁市和柳州市分布较多,这两个地级市有着复杂而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性,农业活动丰富,且集中了技艺类遗产发展所需要的技术条件和市场条件;物种特产类在桂林市和百色市分布较多,其中百色市位于右江河谷地区,热量条件较好,培育出地域特征显著的农产品,同时,这也与当地积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工作密切相关。

4 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类型多样,不同类型农业文化遗产分布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异,因此,本研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并考虑农业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将其影响因素分为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地理因素,从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坡地坡向、河流水系、农业发展历史、交通区位、人口因素、民族分布八个维度对空间分布影响因素进行剖析。

4.1 自然地理因素

4.1.1 地形地貌

利用ArcGIS10.2将广西DEM高程图层与广西农业文化遗产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得出广西农业文化遗产高程分布如图3所示。

图3 广西农业文化遗产高程分布

由图3可知,在200 m以下的平原地带,农业文化遗产有857项,总占比高达64.88%;在海拔200~500 m的农业文化遗产有400个,占比28.09%;在海拔500~1000 m的农业文化遗产有228个,占比4.68%;1000 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农业文化遗产有47个,占比2.35%。由此可见,广西农业文化遗产主要分布于平原、丘陵、低山地区,这些地区一方面适合人类居住,便于实现农业生产,另一方面有助于人员的流动,促进农业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如在桂东丘陵地区,相对平坦的地形和充足水热条件,使外来的月柿落地生根,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月柿栽培农业文化遗产景观。高海拔地区虽然人类较少聚集,开发困难,文化交流受阻,但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环境。如在桂北高海拔山区,陡峭的山地和充沛的降水打造了别具一格的高山稻作梯田农业文化遗产。总的来说,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与广西的地形地貌密切相关。

4.1.2 气候环境

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区,全年平均气温21.1℃,年均降水量1835 mm,夏季高温多雨,且持续时间长,冬季天气干暖,且时间较短,呈显著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正是这样的气候环境孕育了为数众多且类型多样的农业文化遗产。如广西先民在源自黄河流域的传统二十四节气之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节气体系,以服务于当地的农业生产,例如壮族、瑶族、毛南族等民族创作的《二十四节气歌》《十二月歌》[24]等;桂北、桂西具有山地气候一般特征,“立体气候”较为明显,小气候生态环境多样化,有利于发展形式多样的立体农业,如桂西北山地稻鱼复合系统、南丹巴平稻作梯田系统均是采用立体农业的发展模式;在桂西右江温暖湿润的河谷中,区域内河道纵横,湿地密布,水、土、热资源丰富,发展稻作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不仅孕育了独特的隆安壮族“那”文化农业文化遗产谷,也催生了与稻作生产相关的一系列传统农业民俗等。桂南地区属于南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的海洋气候促进了广西海洋农业文化遗产的发展壮大。

4.1.3 坡度坡向

坡度坡向是影响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根据中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将坡度划分为平地(0~2°)、微斜坡(2~6°)、缓斜坡(6~15°)、斜坡(15~25°)、陡坡(25~90°)五类,将坡度图层与农业文化遗产图层进行叠加分析,获取各坡度范围内广西农业文化遗产数量。研究发现,广西农业文化遗产分布在≤25°的坡度上有1456项,占比高达90.04%,说明农业文化遗产的分布与坡度关联性较高,该坡度地势地平,交通便利,更适合人类聚居,具备农业开垦的条件,所以此坡度成为人类选址的优先选择。若按照阴坡(0~90°,270~360°)与阳坡(90~270°)划分,阴坡与阳坡分布的农业文化遗产分别有734项和798项,阴坡与阳坡农业文化遗产分布的数量相差不大,主要是由于广西位于中低纬度,夏长冬短,昼夜温差小,各地热量条件差别不明显。

4.1.4 河流水系

以广西区内主要水系为线要素,建立一级河流20 km,二级三级河流15 km,四级河流10 km,五级河流5 km的缓冲半径,结果显示,广西区内主要水系缓冲区内共包含农业文化遗产1232项,占比80.42%,表明广西农业文化遗产分布与主要河流水系的空间耦合程度较高;桂林市农业文化遗产主要沿湘江、古宜河、灌江、洛清江以及漓江分布,柳州市农业文化遗产主要沿柳江及其支流分布,南宁市农业文化遗产主要沿郁江、八尺江分布,百色市农业文化遗产主要沿右江及其支流分布,贺州市农业文化遗产主要沿贺江分布。河流水系主要通过影响人类活动范围对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产生作用;一方面,水源丰富的地方更适合开展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满足农业用水需求,因此,人们往往“泽水而居”,水源丰富地区成为农耕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密集区;另一方面,河流水系发达便于发展水路运输,为农业文明的交流传播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2 人文地理因素

4.2.1 农业发展历史

广西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文化源远流长,在距今6000~100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形态[25]。在距今50000年前的后石器时代晚期,“柳江人”“麒麟山人”便已开始在八桂大地上劳作生息;在距今6000~10000年间,广西甑皮岩遗址的甑皮岩人,已经能够从事园圃式农业[26],说明当时广西农业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广西先民在周代时已从事农业生产,春秋战国时期在左江沿岸创作了奇巧夺天功的悬崖壁画。秦汉时期,牛耕和铁制农具等先进技术又相继传入广西,使农业得到较大发展,与此同时,广西人已能够制作音律悠扬的大铜鼓以及建造古朴曲雅、可避湿热、防蛇兽侵害的干栏建筑等,成为当时广西的文化代表。唐宋时期,广西农业比较发达,水稻种植相当广泛,加上稳定的社会环境,创造了较为丰富的农耕文化遗存。明清时期,广西先民修建的真武阁及三江侗族程阳风雨桥,说明当时广西已经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建造水平。

4.2.2 交通区位

交通区位是广西农耕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渠道,如图4所示。为探究交通区位对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影响,选取广西高速公路为基础交通数据库,运用ArcGIS10.2中缓冲区分析工具,建立高速公路5 km、10 km、15 km缓冲区,再按位置选择对缓冲区内农业文化遗产的数量进行统计,如图4所示。

图4 广西农业文化遗产高速公路缓冲区

分析图4可知,分布在高速公路10km缓冲区的农业文化遗产总数为370项,占比24.15%;分布在高速公路15 km缓冲区的农业文化遗产总数为651项,占比54.44%;落入高速公路15km缓冲区的农业文化遗产总数为834项,占比64.43%,其中,在桂东北一带,南宁至桂林、柳州的高速公路缓冲区内,农业文化遗产分布最为密集。由此可见,广西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与主要道路拟合良好。桂西北山区少数民族聚集程度较高,道路密度较小,加上其处在广西的边缘地带,交通便利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文化向当代社会文化的演变,使得许多农业文化遗产得以保留。但不可否认,便利的交通不仅有利于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而且有助于影响和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广西农业文化遗产多分布在交通区位条件良好的地区。

4.2.3 人口因素

农业文化遗产的产生、发展、传播都离不开人类的活动。广西作为古骆越人(今壮族先民)的主要栖息地,石器时期骆越先民就因地制宜发明了"依潮水上下"而耕作的"雒田"。秦汉时期,中原汉族居民大量移居岭南,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为南方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唐宋时期,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大量移民经湘桂走廊进入广西桂林地区,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得这些移民长期在此从事农业活动,如开垦农田、兴修水利、更新栽培与灌溉技术等[27],随着社会的相对稳定发展,民族间的交流日渐频繁,各民族的农业文化相互碰撞与交流,并形成了更为丰富且独具特色的农业文化,因而桂林成为广西农业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随着农业的发展,人口逐渐向柳州、梧州、贺州等周边地区迁移,梧州是控粤桂之咽喉之地,历来是两广交往的重要场所,近代以来通商口岸的开通,人口较为集聚,一度成为了广西经济最为繁盛之地[28],使其农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丰富了农业文化遗产,但由于其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创造的农业文化遗产不多。

4.2.4 民族分布

广西农业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深刻反映了广西各民族的思想情感和精神信仰。在广西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中,少数民族的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占有较大比重,其空间分布亦受民族分布的影响。广西古属百越大地,少数民族众多,区内共有11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约占全区总人口的40%。其中壮族主要集中分布南宁、百色、河池、柳州;瑶族主要分布在金秀、恭城、富川等地区;苗族主要分布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其他民族,如仫佬族聚居在罗城县及周边地区;水族、毛南族主要分布在南丹、环江、河池、宜州、都安等地区;彝族、仡佬族主要分布在隆林、百色、凌云、西林等地区。由前文可知,广西农业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桂林、柳州、南宁、百色等地;可见,广西农业文化遗产与各个民族聚居区的地理分布趋向一致。在农业发展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人民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形成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又因地理和语言方面的相对隔绝,使得独特的农业文化特色得以保存。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广西农业文化遗产分为五种类型,其中文学艺术类、聚落类、习俗类、技艺类、物种特产类的数量较多,景观遗址类的数量最少;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分布,并在柳州市北部山区以及桂林市形成了两个高密度集聚区,以此为中心向外围扩散,在南宁市、柳州市、玉林市、贺州市、梧州市形成了次级核心区,以北海市、百色市南部、贵港市以及来宾市东北部为代表的低密度区;桂林市、柳州市、南宁市、百色市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分布较多,防城港市数量分布最少。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格局是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广西农业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以及低山地区,且在小于25°的坡度上分布最多,具有向阳性及沿河分布特征;农业文化遗产主要集聚在交通区位条件优良,且人口和民族分布较为复杂的地区。

根据以上结论,对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布局的合理优化与保护利用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降低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要加大对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建档工作,按照资源类别、重要程度,不同级别等,建立全国联网的农业文化遗产数据库。编制农业文化遗产总体规划,科学划定功能分区,实行差异化保护管理,桂东北、桂中地区要积极开展传统技术智慧的挖掘工作,塑造农业文化遗产地品牌,建立以南宁为龙头的壮族农业遗址博物馆。桂西、桂东南地区,按照国家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相关标准,积极培育和申报一批高质量的农业文化遗产地,着力打造桂西高山特色农业文化遗产示范区和边境农业文化遗产特色村寨。同时做好当地居民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普及和宣传工作,提高农业文化遗产社会关注度。

(2)改善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环境,恢复农耕文化生态功能。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长期的农耕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对其所依存的生态环境怀揣着敬畏之心。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纳入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中,使农业文化遗产生态空间保护工作有章可循,以提高农业文化遗产的发展韧性。通过建立广西农业文化遗产基因图谱,构建农业文化遗产生态空间信息系统,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维护机制。同时,设立以农业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生态村、文化生态保护区以及文化生态保护圈等,促进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景观保护,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功能、保障区域生态安全,进而推进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文明建设。

(3)发展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深厚的农耕文化是乡土社会的见证,充分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有助于更好实现乡村振兴的总目标。利用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发展乡村旅游,重拾和利用农业文化遗产特有的文化符号,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建设农耕文化体验场所、农耕文化研学基地、打造农遗旅游文化园等,促进农业文化遗产与文化节庆、健康疗养、科普教育融合发展,延长文化产业链。积极开展跨区域合作,沿交通线路开发特色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线路,探索线性农业文化遗产示范区,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大旅游开发格局。建立社区传承人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传承农业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推动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为农业文化遗产后续发展增添动力。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广西空间
与文化遗产相遇
空间是什么?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创享空间
广西广西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广西尼的呀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文化遗产保护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