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校政企协同培养研究生的模式构建与思考

2024-01-27郝南京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12期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新工科

摘  要:传统的化工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存在着培养主体单一、培养方式缺乏创新性、培养途径简单、培养课程学术化倾向严重、培养目标不明确等问题,新工科建设对高等院校学科的发展以及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通过剖析新工科对研究生能力培养的意义,指出化工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必要性,进一步通过梳理分析校、政、企的角色关系,提出校政企协同培养研究生的构建模式与实施策略,以期为高等院校新工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提高化工产业和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助力化工领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工科;校政企协同;研究生培养;化工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4-0193-04

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化工产业作为我国社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也为高等院校化工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化工学科研究生培養体系存在着培养主体单一、培养方式缺乏创新性、培养途径简单、培养课程学术化倾向严重、培养目标不明确等问题[1-2]。如何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适合我国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工程人才,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通过系统分析新工科建设的意义及其对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探讨了校政企“三位一体”协同的创新型化工人才培养模式。

一、新工科对研究生能力培养的意义

当今人才作为国际竞争最根本的竞争要素决定着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水平的高低。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指出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为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2016年“新工科”概念的提出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新工科是以新经济和新产业为背景,新工科的建设不仅计划设置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专业,而且要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3]。与传统工科教育相比,新工科教育突出科学、人文与工程的交叉融合。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新工科建设将科技与社会、管理、经济等进行深度结合,构建课程教学、创新创业、技术研发、社会实践于一体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

二、化工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化工类研究生培养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一方面化工行业急需的复合型工程人才匮乏,另一方面化工类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前景仍然不容乐观,根本的原因在于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不能充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化工行业的发展需求[5]。传统的化工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中,高等院校的培养理念仍然停留在学校为单一主体的教育模式上,不仅培养目标空泛、课程教育过于形式化、学科交叉融合度低,而且专业设置与当下的行业发展不能有效对接。学生对传统培养模式的兴趣不高、参与度较低、获得感不强,导致学生对化工知识技能掌握不牢、专业就业率不高,甚至出现生源短缺不足的现象[6]。因此,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如何优化和改革化工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在2017年教育部所发布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中,“改革与实践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7]被明确提了出来。新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涵盖通识教育、学课交叉和跨界融合,其中,通识教育培养在于构建基础知识和技能体系,而学科交叉和跨界融合是培养新工科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三、校、政、企的角色定位及相互关系

化工学科的培养体系设置应该是高校、政府、企业等多个主体多层次考量的结果,过于强调某一主体而忽视其他主体的作用必然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新工科建设理念主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转变人才培养导向和优化教学内容体系,通过搭建多主体协同育人平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化工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应从学科为导向转变为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使多学科交叉和跨界融合,支撑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

(一)高校

高校作为教育培养人才的机构决定了其在校政企三方合作中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8]。高校具有科学研究、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三种职能。首先,高校是科学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推动者。高校在政府政策支持下不仅可以与企业建立产学研联盟,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而且可以将基础理论与研究成果转化为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备,使之形成现实应用的生产力。其次,高校是人才资源的提供者。通过教学活动进行学问的传播和人才的培养,是高校最根本的任务。与其他主体相比,高校具有显著的学科、信息和人才资源优势,这些优势可以使其更好地参与企业的决策、管理和发展。最后,高校是社会发展的服务者。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任务,高校与政府、企业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高校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谐。

(二)政府

政府作为高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桥梁,其本质是如何处理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9]。政府为高校和企业提供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宣传、组织、管理和验收支持,概括而言,政府作为驱动者、协调者、监督者和评估者参与到校企合作中。首先,政府作为驱动者履行宣传引导职能。为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政府不仅需要在高校宣传合作的重要性,让高校认识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性,还需要到企业进行合作育人宣传,让企业认识参与人才培养是实现校企双赢的绝佳选择。其次,政府作为协调者履行组织调控职能。由于高校和企业在单位属性、管理体制和目标追求方面的不同,双方在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政府统筹高校和企业两种资源,可以促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再次,政府作为监督者履行管理监察职能。政府的监督可以有力保证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朝着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发展,并督促校企双方履行各自约定的权利和义务。最后,政府作为评估者履行验收评价职能。政府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对校企合作过程和结果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不仅可以对项目进展、资金使用、产学研成果等进行考核验收,而且可以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高校和企业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企业

企业与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体系中起到双向互动的作用,企业在校企合作中不仅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有力支持者,而且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推动者[10]。企业作为支持者可以为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提供资源平台。对于研究生人才的培养,单纯的课堂教学和实验室操作远远不够,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足够的实训场所和实习设备,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企业还能够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用于企业品牌的推广和技术的研发。企业作为推动者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发展的方向。企业为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课题研究的平台,为企业解决实际生产的难题,促进高校研究生培养体系与企业需要紧密结合,培养企业真正缺乏的工程技术人才。

四、校政企协同培养研究生的模式设计

校政企协同培养研究生人才目前面临三大难题:一是校、政、企之间的合作沟通渠道仍然缺乏;二是企业和政府深度参与高校培养体系的动力不足;三是校、政、企之间的合作机制仍不健全。校政企协同进行研究生培养的模式,牵涉到校、政、企三个主体与研究生之间多方的利益关系,只有各个主体在多方协调的基础上建立了利益共同体,才能确保新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

(一)校政企共建研究生培养平台

校政企共建研究生培养平台是高校、政府、企业协同培养研究生最重要的基础环节[11]。对于高校而言,共建平台可以提高教学科研条件、加强教学科研资源建设。对于政府而言,共建平台可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对于企业而言,共建平台可以加速技术升级、提高经营效益。首先,平台的建设需要协同培养师资,以新工科建设理念为导向,完善政府和企业相关部门参与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促进基于学术导师、企业导师、行业专家的“多导师”培养模式的构建。其次,平台的建设需要进行教学的协同管理,高校承担着研究生教学的重要任务,而政府和企业承担着对高校教学效果的考核和反馈,各个主体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教材等应该进行全面、合理的规划。最后,平台的建设需要进行实训基地的协同搭建,通过政府的引导作用,高校和企业在互利共建、合作共赢的原则前提下,根据化工学科和化工行业现实需求共同设计、建设研究生实训基地,为高校教学和企业培训提供场所和配套服务。

(二)校政企共享研究生培养资源

校政企共享研究生培养资源是高校和政府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益的必经之路[12]。校政企合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共享人才教育资源,各个主体都能够从培养研究生的过程和结果中获取效益,并以此为支撑维持长效合作机制。现阶段,化工企业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都较为先进,但是相关的研发、生产和管理人才却极为匮乏。高校由于扩招等原因导致教育硬件资源严重不足,教学内容也墨守成规,难以跟上现代工业发展的步伐,导致培养的研究生较难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这种现象不仅使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下降,而且无法提升高校研究生对企业的吸引力,最终严重制约着高校、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可以提升校政企各方合作的积极性。高校借助企业的硬件资源,既丰富了研究生课程体系,也提高了研究生的实践技能;企业借助高校的人力资源,既充实了专业队伍,也加速了產业结构转型升级;政府则通过促使校企资源整合,提升了国际竞争力以及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校政企共创研究生培养项目

校政企共创研究生培养项目对高校、政府、企业协同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协同不仅可以有效维护各主体之间的关系,而且能够使研究生创新地参与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13]。首先,基于项目培养要根据高校、政府、企业的实际需要创建合作项目,把项目作为研究生培养的载体,通过基于问题学习的方式对招生选拔、课程教学、实践培训、学位论文等环节进行合理设计,必须注意的是,项目的选择应是基于技术创新的应用型研究项目。其次,基于项目培养需要坚持多主体的协作:高校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项目,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政府要加大对合作项目的扶持力度,提高项目的影响力,让高校研究生成为项目的最大受益者;企业要根据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命题型”的实践项目,并提供一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最后,基于项目培养需要坚持交互式的培养机制,项目协同模式需要基于具体的项目使校政企团队全程对研究生进行交互式集体培养,整个培养过程中课程教学和实践培训不必明确分开,课程教学根据项目的需要随时进行,鼓励研究生的毕业考核标准向项目完成度进行倾斜,切实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四)校政企共评研究生培养质量

校政企共评研究生培养质量是高校、政府、企业合作育人的关键环节,对于确保研究生培养水平意义重大。目前,校政企合作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健全的评价体系[14]。首先,评价主体应由政府主导转向校、政、企共同参与,各个主体均应建立由教育、财务、管理等相关部门组成的监督机构,为校政企合作育人的顺利开展提供便利条件。其次,评价制度应由政府、高校、企业共同完善,以使校政企合作育人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我国尽管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但是条文表述简单、内容相对笼统、权责划分不明,各主体相关部门应加快立法立规进程。最后,评价方式采取高校、政府、企业以及第三方结合的多元化考评,建立更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根据化工学科和行业的特点,对研究生的学习工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团队组织能力、管理协调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

五、结语

新工科建设是国家应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作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工科方案的实施为化工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校政企协同的培养模式充分整合了高校、政府和企业的各自优势,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研究生人才。由于新工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培养主体仍然需要持续加强产教合作、调整课程体系、优化培养模式,为我国持续培养出满足化工行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新工科人才。

参考文献:

[1] 巨晓洁,夏有强,李德富,等.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化工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化工高等教育,2021,(38):27-30.

[2] 王磊,王文华,田晖,等.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化工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强化培养的探索:以化工工艺学相关课程为例[J]. 化工高等教育,2021(38):47-51.

[3] 钟登华. 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5):1-6.

[4] 张杰,王小平,傅敏,等. 新工科背景下工、商融合的“化工+”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化工高等教育,2019,36(04):16-19+43.

[5] 郝海刚,郭艳,张晓红,等.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探索[J]. 化工高等教育,2022(39):53-60.

[6] 高爱萍,归风铁,王红军,等.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21(13):88-91.

[7] 侯翠红,徐丽,李松杰,等. 新工科化工类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研究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22(14):89-92.

[8] 彭长宇,刘晓琴,代显华. 校政企合作共育应用型人才[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225-227.

[9] 龙梦晴,吴葆,唐琳,等. 论我国高等教育校企合作育人中政府的角色定位[J]. 高教探索,2017(09):41-45.

[10] 古穎妮. “三螺旋”视角下地方高校“校政企”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2020(51):120-121.

[11] 张海明,梁云,刘棣中,等. 校政企协同育人构建“三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 装备制造技术,2022(03):207-209+213.

[12] 陈华平,胡建华,钟小林. “校、政、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江西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22(33):85-90.

[13] 张永泽,刘晓光,董维春. 专业学位研究生基于项目的校企协同培养模式探索[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06):8-12.

[14] 张勇,方东辉,李湘吉,等. 校政企合作提高育人质量,产学研结合促进协同发展:以吉首大学校政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为例[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01):161-162.

(责任编辑:胡甜甜)

基金项目:2022年度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项目编号:71211222010707)。

作者简介:郝南京(1987—),男,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微尺度化工。

猜你喜欢

研究生培养新工科
“新工科”背景下职业院校工程技术教育改革创新的思考
“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方法研究
研究生培养中导师与辅导员联动机制的构建
研究生车辆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非形式教育理论的研究生素质培养的研究
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