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建设视域下高校美育工作推进路径探索

2024-01-27陈智慧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12期

摘  要:新文科建设作为近几年来高校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广受社会各界关注。其提倡的新型教育理念不仅保留了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特性,还体现出战略性、创造性、融合性、发展性等新特征,为高等教育改革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故此,作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其全面协调发展的美育工作,已成为新文科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值得各大高校对其加以探索和展望。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美育工作;美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4-0185-04

美育长久以来一直承担着增强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完善学生思想认知的使命价值。但随着新文科建设理念提出,相关部门对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有了更高要求,美育工作也面临全新的机遇挑战。高校必须主动参与新文科建设浪潮,在探索新文科建设视域下美育工作推进路径中展现出新气象、新作为。

一、新文科建设内涵诠释

(一)新文科建设概念追溯

20世纪80年代,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后现代思潮理论家,解构主义哲学的杰出代表人物——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曾悲观地宣称:“文科已死”。以此向后推进40年至2017年,美国希拉姆学院(Hiram College)为扭转学生入学率持续走低,避免院校发生破产倒闭倒闭的悲惨局面。在新校长洛里·瓦洛塔(Lori Var1otta)推动下提出了“新文科”建设理念,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出了《2017—2020年战略计划》,推行效果可谓吹糠见米,见效极快。这也成为我国在开展新文科建设时,众多学者经常讨论的希拉姆学院新文科模式。

(二)中国新文科建设思辨与探讨

自我国全面部署新文科建设规划以来,全国各大高校云集响应,不同专家学者也积极发声,向新文科建设建言献策,无论是在宏观概念还是具体执行上都有着十分丰富的理论研究。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龙宝新指出,我国开展新文科建设要将塑造时代精神,凸显中国价值,直面世界挑战,回应科技文明为精神要义,使之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培育。还要求把夯实人文灵魂,弘扬中国文化,耦合学科体系,重振文科教育,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新文科建设应坚持的重点方向[1]。杭州师范大学的陈凡和复旦大学的陈俊则认为,新文科建设理念不应该只考虑学科交叉,而是要放眼于中国高等教育内在要求。重新提炼出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知识话语,在人才培养上凸显出中国内涵[2]

总而言之,新文科建设是教育领域应对百年未有大变局的必要举措,学科“交叉融合”是符合当下复杂的社会发展模式,是培养担当名族复兴大任人才的必经之路。

(三)希拉姆模式与中国模式异同点分析

1. 不同点

首先,二者出发点不同。希拉姆学院开展新文科建设的主要目的是由于当时美国社会整体经济增长已经开始衰退,导致学院受到的政府教育补贴、社会捐助锐减,院校学生也因就业前景不明朗,不想再为此付出高额学费。希拉姆学院为了改变颓势而不得不进行相关改革。中国新文科建设则是站在国内国际长远发展角度,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主动迎接新时代浪潮,拥抱科学技术变革的智慧担当,是覆盖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整体规划。

其次,建设规模不同。作为私立小型文理学院,希拉姆在执行规划时在校全职教师大约65人,本科教育阶段学生一千余人,研究生大概20人,并且还为院校全体学生配备了iPad和Pencil 套装,意在实现“无处不在”“实时沟通”的教学模式。极高师生配比率使其在组织实施计划过程中具有极强的效率和灵活性,于新文科建设过程中能够很清晰地观测出实际改革效果,并可以及时针对问题作出调整。我国仅普通高校数量就超过两千所,文科在校学生数量以百万人计,每个学校财政状况、师生质量和师生配比度都不相同,新文科建设的实际执行难度较大,且执行效果难以快速、清晰地观测到。

最后,可持续强度不同。希拉姆学院归根结底只是一个小型私立学院,其改革也只是在院校内部单打独斗,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并未取得积极响应。而且其对社会融资依赖性极强,即使经过一系列措施持续获得了千万级别美元捐助,但随着时间变化是否能持续获得相应援助,或者在扭转困境后能否坚持改革连贯性都是值得考量的问题。

中国新文科建设是由党和政府统一制定,向全国高校推行的战略方针,与之并行的还有新农科、新医科、新工科等多部署,是自上而下展开的一场多领域、深层次教育改革运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制度保障,影响力度和可持续性较为有利和稳定[3],可极大促进教育领域改革发展。

2. 相同点

从实施过程和改革成效上看,无论是希拉姆模式还是中国模式都是对传统新文科教育模式做出改变的突破实践,他们通过尝试串联不同专业教育,改变一些专业之间泾渭分明的学习状态,以孕育出学生现代化的学职业技能和创造性思维。使其能够在时代发展中适应不同社会场景和工作模式,具有极为强烈的创新精神和改革信念。

二、美育工作基础概念界定和重要价值体现

(一)美育基础概念界定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其本质是一种鼓励人生具有感性色彩,带有主观意味的教育功能。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人们逐渐从宗教和“神”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人文主义”兴起,鼓励人的个性解放,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持续壮大。直接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为美育思想创立奠定了基础。学术界一般认为,“美育”是源自18世纪德国哲学家,被称为“美学之父”的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嘉通(Alexander Gott1ieb Baumgarten)所阐述的“美学”的下位概念。关于“美育”的明确概念则认为是由同一时期的德国诗人、哲学家、德国古典文学和古典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在其用书信形式著成的《美育书简》中提出。其在文中将古代希腊社会和近代欧洲社会充分比对,深刻地阐述了近代大工业发展导致的各种矛盾,希望通過美育工作培育出理想、完美、全面发展的人。为今后美育工作奠定了基本格调[4]

(二)我国美育观念在不同时期发展历程及作用体现

在我国,美育思想总是与道德思想融合发展,是为人们精神建设而服务的价值引领,并始终随着时代发展而得到相应改变。早在西周时期,国家便建立起了一整套礼乐制度作为维护阶级伦理,进行国家治理者对臣民教化的基本形式。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广收弟子,创办“私学”,开始将教育从国家政治中独立出来,并设置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作为基础教育体系,其中的“乐”就是孔子将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形式总结出来的美育教育。在《论语》还曾记载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陶冶性情对修身治学的重要作用。战国时期,儒家重要代表人物荀子在《乐论》中写道:“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认为音乐可以使君臣相敬、兄弟相亲、乡里和顺,是提高人们道德修养,促进社会风气转变的重要手段。而后的两千余年虽又经历了秦朝焚书坑儒、魏晋时期佛教文化传入和道家思想重兴,对儒家美育思想产生一定冲击,但这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历史总体上还是以儒家美育思想为基础格调开展的一系列美育教育。

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各种科学思想和教育理论传入我国,王国维先生在《论教育之宗旨》《孔子之美育主义》《人间嗜好之研究》等几篇著作中表明了自身对教育和美育的看法,特别是其中提到德智体美等说法至今仍在沿用。蔡元培先生则是在王国维所言的“美术者,上流社会之宗教也”的基础上,将宗教与美育进行对比观察,总结了宗教的局限性,顺势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还在《教育大辞书》中提出:“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对美育、美学、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单概括,客观上促进了当时社会对美育的思考研究。再到后来,马克思主义思想传进中国。“劳动创造美”“美育要结合社会生产实际”等理念得到传播,美育思想也逐渐成为团结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现如今,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新征程上。美育价值不仅要使自身得以全面发展,也要促进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命运共同体”建设[5]

三、美育工作在新文科建设中的进取路向

(一)做好高校美育组织服务工作

1. 成立高校党委牵头的管理组织

各高校应考虑自身实际,组建由院校党委书记或校长牵头,宣传部、教务处、教研室和团委部门负责人联合的专职美育工作管理小组,对院校新文科建设中美育工作进行总体指导和方案规划。定期开展对美育教师工作质量和相关课程效果审查评估,以提升高校整体对美育工作重视程度,加快高校美育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建设。领导小组强化与各文科院系教师和学生直接联系通道,有利于及时了解实际执行情况优劣条件,展开针对性规划。

2. 完善美育课程体系规划

美育课程是高校培养学生审美思想和精神文明的基础载体,高校应首先加强对新文科建设中美育课程管理工作,在原有新文科交叉课程基础上再添加美学理论课、世界艺术赏析课,并适时加入艺术技能实践和文化产品创意设计课,增进学生对美的理解和感悟。其次,注重科学的教学流程规划。新文科建设中不能将同一课程、同一形式机械地搬运进所有专业。而应该针对不同学科风格特点制订美育工作方案,确保美育工作符合本学科学生能力需求和思想范畴。最后,作为开展美育课程的必要辅助工具,美育课程教材开发也必须提上日程 ,各院系应依据本专业特点,结合新文科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理念编订教材内容,指导美育课程教学案例设计,帮助不同专业教师挖掘其专业中蕴含的美育资源。

(二)坚持创新对美育工作引领构建

在新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功能创新型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创新已经成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关键变量。未来人类生活领域必将随着社会科技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提升变得更加细化,创新能力必将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首要条件,创造力教育也将成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所以,新文科建设进程中,美育工作推进路线必须要将创新观念作为核心理念贯彻。

首先,就如美国权威艺术教育家维克多·罗恩菲尔德(Victor Lowenfie1d)在其《创造力与心智的成长中》所言的那样:“艺术教育是创造力的培养”。他认为艺术教育可以比其他任何学科科目更早地、更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所以其在教育领域中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在新文科视角下发展美育教育就应该先从思想根源进行创新,将美育工作从狭义的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发展为心灵教育和创新活力教育,使美育理念成为新文科建设的科学育人观念和价值导向。其次,促进高校美育工作形式创新。这和新文科建设中所提倡的交叉学科融合与交叉专业一样,都是为了培养出多方发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所以被誉为新文科建设中高校美育工作“现代设计摇篮”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Staat1iches Bauhaus),曾在教学制度上采纳了“双轨制”教学制度,即由一名造型教师和一名技术教师分别从艺术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共同教授学生,实现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学生可由一名专业课程教师和一名艺术教师联合传授的方式学习,引导学生形成专业认知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最后,教学工具创新。當今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有目共睹,各种信息媒介凭借其资源量大、传播速度快、内容新颖等特点迅速捕捉到了学生兴趣点,以极为丰富的表现形式扩展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对高校美育工作也给予很多启发。对此高校可依托数字媒体资源和移动通信技术,将美育和云课堂、短视频、人工智能手段相结合,使其突破高校自身资源限制,最大程度上利用社会共享的美育资源,创新美育工作传播路径[6]

(三)促进美育工作多元化发展

1. 实行完全学分制

完全学分制所鼓励的研学自由,提倡学生理性发展和保护个人兴趣在西方国家的众多高校中已经普遍实行,其意在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新文科建设美育工作思想具有同一性,为实行完全学分制减少了思想阻碍。其主要特点就是在学生专业抉择和课程选择上予以极大自主性,更加注重考核质量。具体而言,高校应适当放宽学生专业转换限制,在学生完成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后可以向一些艺术专业转换,或可以允许一些本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同学免修、免听一些重复课程,节省下的时间可以用来进修艺术赏析和学习创作,增强自身美感素养。

2. 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美育工作不是简单依靠专业艺术教师向学生开展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教学课程,更重要的美育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心灵影响。新文科建设中的美育工作应该发挥新文科特色,在美育教学团队中加入文、经、史、哲、法、教育和管理学等多学科教师参与,共同学习美育技能,打造出优质的美育教师队伍。促进艺术思想合并人文社科教育资源互动,丰富美育内容,提升美育质量。

3. 联动社会美育资源

除了开发院校自身美育潜力外,高校还应尝试对所在地的社会美育资源进行挖掘,使学生立志于扎根地方,服务社会。第一,聘请本地艺术家和民间艺术团体、手工艺人到校或通过线上互动形式参与高校美育工作,实现双方优势互补,既丰富美育素材,又避免民间艺术泯灭于世。第二,联系地方文旅部门和文旅产业,分批组织学生志愿者参与地方文旅项目。如地方各类博物馆、美术馆、歌舞剧院以及文旅大会等,让其亲身实践中升华美育知识和美育思想。第三,利用高校人才优势和社会资金优势打造美育产业孵化园,鼓励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尝试推出校园文创产品和文创品牌,使其感悟到社会美育责任从而带动自身美育学习积极性[7]

四、结语

美育是完善新文科建设的必经之路,是响应时代变化,满足社会多元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各大高校应加强对新文科建设中的美育工作探索,着重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全面提升高等人才素养,为今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树立良好开端。

参考文献:

[1] 龙宝新. 中国新文科的时代内涵与建设路向[J]. 南京社会科学,2021(01):135-143.

[2] 陈凡,何俊. 新文科:本质、内涵和建设思路[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2(01):7-11.

[3] 张燕,陈良栋. 新文科:从希拉姆模式到中国模式[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1):75-82.

[4] 张丁文. 宋代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1.

[5] 金江波,张习文. 引领与融合:新文科建设语境下的“新美育”建构思考[J]. 装饰,2021(07):18-25.

[6] 张萌,王凯雯. 美育在新文科人才培养中的新取向[J]. 美术教育研究,2021(15):104-105.

[7] 文婷,胡艷津.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美育“三融通”教育模式探索[J]. 美术教育研究,2022(21):142-144+148.

(责任编辑:罗欣)

基金项目:海洋热带海洋学院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大学美育》思政示范课程”(项目编号:RHKSsk2022-14)。

作者简介:陈智慧(1981—),女 ,硕士,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艺学、美学、地方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