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林下鸡的养殖技术要点
2024-01-27马朝宇杨大亮李陟
马朝宇,杨大亮, 李陟
(1.百色市农牧渔技术推广中心,广西 百色 533099 ;2.凌云县农业农村局,广西 百色 533199)
百色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沛,雨热同季,夏长冬短,作物生长期长,越冬条件好,很适合发展林下养鸡产业。林下放养鸡与圈养不同,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要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地理条件等情况,必须做好栏舍布局和鸡群日常饲喂管理、疫病防控等,才能保障鸡群健康生长。本文结合近10 年来百色市气候变化趋势和产业发展变化,进一步探索实践和总结经验,以百色市林下鸡产业为例,介绍西南地区林下鸡的养殖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1 产业发展情况
百色市是广西林草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森林覆盖率达63.9%,林草地面积4 168 万亩,利用松树林、杂木林、芒果树、柑果树、荔枝树、龙眼树、板栗树发展林下养鸡,具有空气清新、生态环境良好和养殖“优质、生态、健康、安全”林下鸡的自然条件。通过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以建立林下养鸡集中区为基础,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林下生态养鸡,取得显著成效。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年出栏肉鸡突破1 亿羽。
2 林下放养模式的优缺点
2.1 优点
2.1.1 养殖成本低 鸡在林草地里能够有更多天然辅食,比如蚊子、昆虫、杂草等,减少了饲料的使用,减少了农民的投资生产成本。放养鸡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从饲料和自然界中采食相应的营养物质,营养性疾病的发病几率相对较小,有效减少用药量,能够减少农户资金投入。
2.1.2 产品质量好 林下饲养的环境比较好,环境污染比较小,营养比较全面,有利于放养鸡的生长发育,后期抗病能力比较强,鸡群有足够运动空间,鸡肉口感味道更好。
2.1.3 经济效益高 林下散养的鸡群能够减少草地和林地的病虫害现象,也提高了林草地的综合利用率,两者相辅相成,提高了产业经济效益,助农增收显著。
2.2 缺点
2.2.1 受外界环境影响大 林下放养鸡相对于圈养方式来说,很难控制环境条件,如昼夜温差、风吹雨淋、野生动物侵犯等情况,如果遇上冰雹、山洪等严重自然灾害,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
2.2.2 人工、维护费用高 规模放养模式下的成本投入主要集中在人工和设施维护等。受地形条件、养殖模式影响,林下很难使用现代化机械,鸡群的日常喂养仍以人工喂料为主,饲养1 万羽的鸡群,放养模式下的劳力投入要比圈养多需要1 个劳动力。同时,因放养模式下鸡群不易控制,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疫苗注射,需要雇佣专业防疫队伍或养户之间互帮互助,单靠养殖户自身很难完成。野外环境条件下每年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维护投入也较大,此外饲料、生产物资、鸡群运输成本较高。
2.2.3 对林草地需求大 放养模式下的鸡群必须定期更换养殖地点。如果长期在同一地点进行饲养,不利于当地土壤、林果树以及周边环境,且不利于疫病防控,一般来说半年更换一次为宜,以有效地保障活动场地植被不受破坏和自然食物的供给量。相对于圈养模式来说,放养模式需要更多轮换放牧土地,如果养殖场周边没有足够轮换放牧用地,无法开展连续生产,养殖户经济收入则难以得到保障。
3 养殖技术要点
3.1 养殖场地与栏舍建设
3.1.1 场地选址 饲养环境尽量避开化工以及其他工业污染区、矿区等;养殖场周边和居民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各类主要交通干道沿线及其他养殖场(特别养鸡场)之间的距离不能少于0.5 km;栏舍建设地点要选择背风、向阳、开阔、地势高、排水好、隔离条件好的位置,以及水、电、路条件相对方便的林地。处于苗木期的林果地或即将采伐的林地不宜作为养殖建设地点。
3.1.2 布局 养殖场建设应依次从上风向往下风向排列设置建设,按照生活管理区、生产配套区、生产区进行布局,位置可按山势走向进行建造,以坐北朝南为宜。
3.2 鸡舍建设及用具
3.2.1 育雏舍 按25 只/ m2左右的饲养量来设计育雏栏舍面积,育雏舍要保留可开关的通风窗和门,要配套建设供暖设备。
3.2.2 肉鸡舍 肉鸡舍按10~15 只/ m2的饲养量来设计鸡舍面积,根据地形因地制宜建造,一般建设尺寸为:跨度6~8 m,长度20~50 m,滴水高度2~2.2 m。屋顶用带有隔热层的彩钢瓦遮盖,每10 m 左右设置一个通风排气扇,四周用砖头或铁丝网等材料非密封式围建,确保栏舍的通风和透光良好,鸡舍地面铺水泥地板要比栏舍外围地面高出20 cm 以上,衔接处做成斜坡有助于排水,有条件的可在栏舍周边做排水沟。建议在鸡舍内搭架,供鸡群夜间栖息,起到保暖和防潮的作用,有助于鸡群健康。
3.3 环境卫生
鸡舍内外应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养殖场废弃物管理,设置的粪便储存场所要有防止雨水冲刷以及防溢流措施,避免发生雨水冲刷堆粪场所造成污染区域扩大。
3.4 养殖管理
3.4.1 饲养密度 (1)雏鸡:雏鸡的饲养密度详见表1。
表1 育雏密度
(2)肉鸡:肉鸡鸡舍饲养密度以夏季10~12只/m2,冬季13~15 只/m2为宜;鸡群活动场放养密度控制在1500 ~3 000 只/ hm2。
3.4.2 温湿度控制 (1)温度:育雏舍在进雏前提前加热升温,雏鸡各阶段需要的温度详见表2。
表2 育雏温度指标
(2)脱温:雏鸡的脱温时间取决于鸡群日龄、健康状态、体质因素,不同季节可参考以下周龄进行脱温:春季6~7 周龄,秋季5 周龄,夏季4周龄。脱温切忌直接停止供暖,要有3~5 d 的过渡期,循序渐渐,逐步减少加温时间。
(3)高温季节管理:①鸡舍旁若无遮荫植物的应当在鸡群活动场所搭建遮阴区,避免鸡群受到阳光直射,同时,在栏舍周边种植生长速度较快的植物,帮助遮挡强烈的阳光对栏舍直射,导致栏舍内温度过高;②根据当天天气情况,错开高温时段放牧;③在清晨或傍晚喂料,提高采食量;④科学调整饲料配方,供给高质量的新鲜饲料;⑤适当减少饲养密度,保障充足的清洁饮水,在日粮中添加清凉解暑中药或无机盐、维生素等。
3.4.3 光照 光照时间,见表3。
表3 光照时间
3.4.4 饲喂 鸡群脱温后,采用人工饲喂为主,自由觅食为辅,两种方式相互结合。考虑到自由采食能力的问题,小鸡前期每天喂4~5 次,中大鸡每天喂3 次左右。白天放牧时间尽量让鸡能够充分采食到青草、树叶、种籽、昆虫等,补充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日粮中可适当添加益生菌类,提高鸡群免疫力,同时适当扩大运动范围,增加鸡群的运动量。
3.4.5 放牧时间 刚开始脱温的鸡群,要根据天气情况确定放牧时间,通常不超过4 h。以后根据鸡群状况逐步调整放牧范围和时间,管理人员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刮风下雨天气不宜放牧。
3.5 疫病防控措施
3.5.1 做好消毒工作 鸡场的门口和每个鸡舍旁边都要设置消毒池,定期更换消毒水,出入的人和车辆都需要经过严格消毒。在完全出售每一批鸡之后把鸡舍和所有的饲养用具清洗干净,并使用杀菌力较强的消毒水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方式是使用生石灰或2%~3%的烧碱水对鸡场进行消毒。
3.5.2 病死禽无害化处理 日常管理中要定期巡查鸡舍和放牧区域,发现病死鸡要及时规范处理,严禁随意丢弃或再利用。采用深埋的方式处理,将病死鸡投入填埋井后,用一层厚的熟石灰覆盖,再喷洒消毒液,处理好后填埋井的井盖要封盖好。
3.5.3 粪便处理 养殖场要根据养殖量配套建设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常采用堆肥发酵方式进行处理,添加微生物发酵一定时间后变成肥料,用于养殖场周边牧草或蔬菜种植,减少种植肥料成本,补充鸡群对牧草需求。
3.5.4 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详见表4。
表4 免疫程序 (仅供参考)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林下放养的鸡具有“生态、优质、美味”特点,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和安全饮食的需求。养殖场在建设过程中,充分结合本地区气候条件、地理条件优势,做好养殖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兽医防疫制度,建立养殖档案,遵循养殖技术规程,确保养殖场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