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成性评价在医学高校基础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2024-01-27陈晴晴骈继鑫

化工设计通讯 2023年12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评价

陈晴晴,骈继鑫

(新疆第二医学院,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基础化学是为了满足医学类专业的需要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门课程主要涵盖无机化学及有机化学的化学基础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医学专业在后续课程设置中开设生物化学、药理学、医学免疫学等课程中都涉及化学相关知识,因此基础化学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1]。

本门课程的特点是学习内容较多、知识点杂、课时少、教材内容宽泛。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多,尤其是有机化学的学习内容,知识点琐碎,需要理解和记忆的内容较多,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及学生学习困难等普遍问题,学生会感觉知识点细碎难懂,知识点之间的串联关系记不住,比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有机化合物的鉴别、结构推断等。学生在一系列的内容学习后,往往是学着后面知识忘了前面的,传统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的收效甚微[2]。因此,确实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测评和督促,及时取得学生学习的薄弱点,才能采取合理的方式,不断督促学习,以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

为了提升基础化学课程学习效果,需要积极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有效克服和解决基础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加公平、公正、科学地评价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需要对形成性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建立适合该课程特点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势在必行[3]。

1 形成性评价的含义

1.1 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美国学者斯克里芬(M.Scriven)在他的《评价方法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它按其作用的对象可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在行为完成之后,对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种评估,其作用在于追究责任;结构性评估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以促进学习为主。形成性评价也被称为过程评价,它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为引导教学过程正确、完善地发展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采取的评价[4]。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是“以学生为核心,以教师为引领”,在师生之间进行高效的互动,将学生的主动性完全调动起来,从而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1.2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区别

形成性评价的评价体系不仅注重了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对他们平时在学习中的表现进行了更多的关注,其主要目标在于,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及时地找到学生在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利用“诊断—反馈—校正”的方法,结构性评估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实时学习结果,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可以有效地提升教育的质量。

2 基础化学课程形成性评价的改革探索

2.1 课程改革的原则

基础化学作为医药行业的一门主干课,其基本理论的掌握,对于以后的各门学科都有很大的帮助,该学科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学科。依据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方法,结合医学类专业课程的特点,以及本校教情、学情分析,拟定的基础化学课程形成性评价方案的原则如下。

(1)要适合课程特点,夯实基础知识: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点,要求学生必须做笔记,自己画思维导图,教师按章节检查记录。同时,只靠课堂讲解习题是不够的,必须通过课后作业、随堂作业、章节测试等形式让学生动手做题,加强巩固练习。

(2)实施过程可操作性强,运用合理教学工具辅助进行数据反馈,减少教师不必要的统计工作量。

(3)理论课及实验课都应体现,要多举化学知识的实际例子,用实例讲解,给予适当的课外知识补充,并引导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主动学习,以化学的实际应用作为切入点,增加课堂吸引力和趣味性。

(4)课程考核要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和学生能力的评价。

2.2 形成性评价实施方案

在探索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运用形成性评价的方法,在课程考核过程中进行了实践探索,成绩评定一是采取多种手段,如笔记、思维导图、平时作业、雨课堂阶段测试等,灵活多样,注重学习过程的阶段总结;二是多个测验阶段,章节测验、期中测验、期末考核等进行全过程的考核。

2.2.1 平时成绩考核

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进行评估,主要包括迟到、早退、课堂回答问题情况、雨课堂课堂练习情况等内容。迟到或早退在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是5%,回答问题和课堂练习情况等则是日常生活中的15%。在日常考试中,对学生进行日常考试,可以起到激励作用,促使他们关注日常考试内容,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2.2 基于雨课堂的教学探索

化学学科理论复杂难懂、概念抽象、内容繁多,学生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在教育教学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涌现了许多线上学习平台,其中雨课堂是由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于2016年推出的一款基于互联网的教学软件,具有功能多、互动好、易拓展、多样化的特点,全部功能基于PPT 和微信,轻量易用,操作便捷。

教师使用雨课堂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融合式等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有计划地安排课上课下教学任务,课上提供限时发题、弹幕投稿、不懂反馈、随机点名等多种师生互动工具,实现PPT 等多媒体资料的留存。课下实现PPT、试卷等教学资料的智能推送、信息的实时收发、试卷的线上批阅,从而推进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结果导向,动态监控,持续优化的课堂教学改革。雨课堂将“师生”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从而实现课堂拓展。

在基础化学这门课上,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步走的方式,通过投票、弹幕、随机点名、抢答、期中考试等方式,实时掌握学生对这门课的掌握情况,掌握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课堂参与情况,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强教学互动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按照图1所示的流程实施,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学习阶段。

图1 教学模式设计方案

2.2.3 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探索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中实验课程教学也尤为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实验通过分组进行,即将一个班级分成两个大组,每一大组又分成8~10个小组,每个学生都要求动手做实验,以确保实验教学效果,实验课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

(1)预习环节。实验开课前,要求学生提前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主要是阅读实验教材,查阅所做实验注意事项,实验装置如何组装,书写出详细的预习报告,熟悉所使用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记录疑难问题等。在正式开始上实验课前,教师要检查学生书写的预习报告,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预习效果。

(2)实验操作环节。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的中心环节,学生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实验数据是否合理,实验操作过程是否安全有序等,都是实验指导教师应考查的内容。在每一次实验教学中,依据该小组实验的完成度给予相应的过程性评价。

(3)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由学生对实验的全过程进行记录、总结和概括,考核学生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教师要求学生按时、独立、认真地完成实验报告的全部内容,由任课教师进行批阅。实验报告的考核标准主要是侧重于考核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原理的叙述、报告撰写是否字迹工整,以及实验数据分析等。

一个实验评定一次综合成绩,全学期6个实验,评定6次成绩,最后以6次实验的平均成绩乘以20%即为实验课程成绩。

2.3 考核方案

课程考核形式及权重分配设计方案为:平时成绩(5%)+雨课堂测验成绩(10%)+思维导图成绩(5%)+实验课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60%)。

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积极性、作答情况、认真度等方面综合打分,章节测验及课堂习题由雨课堂自动判分,笔记和思维导图由教师打分,实验成绩由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课中表现及实验报告书写情况打分,期末考试按照流水阅卷的方式阅卷。

3 基础化学形成性评价的应用成效

3.1 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形成性评价体系既重视学习过程又注重考核结果,在形成性评价中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针对课前、课中和课下不同的学习阶段,评价结果的及时性可反映学生的进步情况,学生功夫花在平时,到期末考核时必定会取得好成绩。通过对比两个学年的同专业学生基础化学课程期末总评成绩,其中2021—2022学年学生未采用形成性评价,2022—2023学年采用形成性评价,即可明显看出形成性评价的效果,表1为两个学年基础化学课程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比较。

表1 两个学年学生形成性评价成绩对比表 单位:名

从表1中可以看出,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降低了不及格率,提高了优秀比例,教学使用形成性评价的学生,在期末考试成绩及期末总成绩均明显优于未进行形成性评价的学生,这一结果肯定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作用。

3.2 完善教学评价方式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较好地将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有机结合一起,使得教学综合评价更全面、更充分、更完整。形成性评价完善和补充了教学评价制度,弥补了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的终结性评价的单一性,使得教学综合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全面。

3.3 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明显增强

形成性评价的特征是及时反馈信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评价和建议,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阶段学习情况,从而做出适当调整,挖掘学生的主动学习潜力,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本研究实践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借鉴西南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调查问卷[5],通过采用问卷星系统,进行发放和回收学生问卷,学生匿名填写,总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 71份,对学生满意度进行了调研,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见表2。

表2 71名学生对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单位:%

通过一个学年的基础化学课程形成性评价的实践,超过92%的学生认为能够增加知识掌握程度;超过90%的学生认为教学拓宽了个人知识面,培养解决问题能力;超过90%的学生认为使用雨课堂,增加了课堂互动性;超过86%的学生认为培养了解决问题达到能力;超过87%的学生认为调动了学习兴趣;超过89%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性。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本门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是认可的。

3.4 教师教学水平及效果明显提升

通过运用形成性评价的结果,教师可以对上一阶段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展开分析,以便及时地调整教学侧重点,改进教学方法,比如对难懂的知识点进行深入剖析,反复讲解,直至学生理解掌握。通过这样一个循环,能够使教师的教育技能和水平不断提升,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协调发展。授课教师普遍反映采用雨课堂平台后,教师减轻了不必要的工作量,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的具体问题反馈上,精准解答学生的困惑点,能够有依据地调整授课内容、方式、重难点,对学生不明白的地方重点讲,对学生都清楚的地方简单讲,从而避免了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发生。

4 结束语

通过一年的基础化学课程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从多个角度看效果是积极明显的,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将课程的学习从只有课中延伸到了课前和课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提升。

1)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创新模式的课程教学,为医学生营造了一种时刻学习的感觉,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管是在课前、课中还是在课后,学生适应了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状态。

2)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持续热情,使学生学会多种方式获取信息的途径。对于碰到的学习中的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3)培养了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在实验课堂上,学生学会了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化学知识的本质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正确独立地完成实验操作,同时能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认真、详细地观察和记录,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

实践表明,形成性评价能够有效地对课堂起到反馈、调节、评价、促进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进了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效果。因此,开展形成性评价是符合基础化学课程特点的、与时俱进的一种教学评价方法。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评价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做个怪怪长实验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