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戏: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2024-01-27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中心小学何亚涛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中心小学 何亚涛 钱 玮
新课标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让学生在融入艺术、语言、生活多领域内容的实践活动中加强思维训练,增长智慧,建构语文素养。
教育戏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于一体,它既能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又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契合“素质教育,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语言艺术、视觉艺术、配音艺术的设计,整合语文、美术、音乐等教学内容,将语文课本知识、学科素养融合到戏剧表演活动中,组织学生自主改编、创编戏剧情节,扮演不同人物形象,让学生在言语实践和审美创作中,感受内心世界,表达自我,展示自我。通过戏剧活动,学生可以从角色视角去理解文本,感受生命色彩,实现知识记忆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协调发展。
一、教育戏剧课程与学生发展
教育戏剧本质是一种教育理念和学习模式,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通过戏剧体验、参与互动教学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情感认知,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游戏模仿、即兴演出、创造性戏剧活动中表达思想观点,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加深对自身、他人、文本、社会的认知,提升语文能力与价值判断力。
教育戏剧融合了心理学、美学、教育学、哲学、语言学、戏剧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主导教育戏剧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课程环境中,体验文本情境和不同角色,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合作、乐于探究。学生在自由、开放的空间中,全身心投入,阐述观点,提高知识记忆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获取情感体验和个性化认知。
二、教育戏剧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一)感知戏剧语言,自由表达展示
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加入戏剧元素,为学生提供一种立体化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身体、心理、情绪及言语上均有自由表达的机会。
语文课程中的教育戏剧根源于文本内容,同时兼顾了文字、语言、审美、创作、表演、行为等多方面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因此,教师要立足课程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需求,设置任务、情境和问题,激发学生内驱力,鼓励学生在戏剧情境中介入、探索文本背景、矛盾、情节、角色、叙事结构等,进行推论,展开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例如,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文,课文把“议花生”作为主要内容,通过一家人的对话,揭示了花生默默奉献、不图虚名的品格。文中对“种花生”“收花生”写得较为简略,“议花生”时的谈话看似随意,蕴含的道理却深刻。
教师在教学中融合戏剧元素,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布置道具,还原“议花生”场景,将“落花生”的故事娓娓道来——
父亲(轻咳,环视孩子们,缓缓开口):“孩子们,花生成熟的果实埋在地里,石榴、桃子高高挂在枝头,你看到了花生怎样的品质?”(剧本中人物地位、个性、经历不同,语言也不同,而且剧本潜台词与特定情节、情感相吻合,体现了人物语言的含蓄性。)
母亲(轻声说):“孩子们,你们理解父亲的话了吗?父亲去休息了,你们将自己的理解写在纸上,明天拿给父亲看,看看谁的理解最让他认可。”
教育戏剧语言有口语化、个性化、动作化的特点,它是生活语言的写实与模仿。教师加入母亲的角色,让学生进入假想的文本空间里,适度改写、创新语言,启发他们从人、事、物的角度进行探索和思考,分析人物情感,在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的过程中拓展思维,用自己的话去总结花生的可贵之处,思考如何做人。
需要注意的是,在教育戏剧的运用中,教师要突出社会性本质,再现真实的生活现象,利用语言环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特定环境、特定情节、特定情感下成为体验者和参与者,推敲、讨论、分析、理解文本背后的潜台词,感受文本隐含的意义,将花生的品格浸润到内心。
(二)跨域整合演绎,扩展体验空间
教育戏剧综合了导演、文学、音乐、表演等多种元素,它的作用是把“戏剧”作为手段,让学生利用言语、动作、眼神、表情等将思维卷裹在具体的文化场景中,使语文知识更有感染力和渲染力。教师在语文课程中可灵活选择不同的戏剧形式、方法,打破学科壁垒,让学生融入戏剧活动,超越思维局限,用语文知识多角度、多层面地观察世界,探索复杂的问题,获得感受、想法,增长智慧,理解、掌握学习的思想和方法。
戏剧和语文课程融合,为学生提供的是一种包含社会人文、情感态度、意义价值、想象艺术等一系列因素的融通式体验学习。
如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陀螺》一文,作者说陀螺、做陀螺、得陀螺、斗陀螺、悟陀螺,详细介绍了“陀螺”的名字、制作与玩法。陀螺是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北方叫作“冰尜儿”或“打老牛”,它既包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也包含了公转、自转、重力、向心力、支持力等科学原理。教师运用教育戏剧,通过“我是陀螺”的戏剧活动,引入传统文化和科学知识,让学生了解陀螺的运作性质;围绕“陀螺竞技”戏剧活动,尝试做简易陀螺,组织学生亲自演绎小陀螺战胜大陀螺的戏剧故事。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丰富的言语实践中,学会用语文的思维和科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理解事物,深入体会作者刻画人物的语言魅力,感受童年的无限乐趣。
(三)创编文本情节,彰显角色个性
教育戏剧用社会、生活的经验再造了一个虚拟空间,让学习者感同身受地讨论、探索文字对角色的潜在含义。教师在教育戏剧教学中,首先要依据课标和文本特质,把教材内容、场景、故事发展线索告诉学生;然后,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钻研,设计人物性格、姿势、动作、语音、语调、表情、手势等,让学生在思考和感受自身境况的基础上,建立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在教育戏剧活动中,学生可以跟随角色身份深入情境感受文本,并在关键点做出判断,彰显角色个性,表达感受、观点、想法,发展智力、个性、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
例如,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窝囊”是一条暗线,文中演老虎的“我”,在舞台上演“砸”了,于是寻求原因。但作者以“我至今还不明白”结尾,没道出演“砸”的原因,就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和创作的空间。教师以“指导者”的身份参与进来,组织学生“编、排、演”,让学生透过文本语言,梳理人物关系,寻找关键人物,把握语言内容,在个性、多元的想象中设计台词,编写剧本,体会语言运用之妙。
“一场演出,作者的心情有着怎样的变化?为何会有如此变化?你认为‘我’的演出窝囊吗?”教师设计一系列问题,组织学生品味描写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建立角色的形象,通过戏剧演绎,解读人物性格,表现出鲜明的人物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设计结构框架,引领他们像真正的剧作家一样,探索研究,找到“我”演出失败的原因,理解作者的心情变化,看到“我”的求真精神。
戏剧和语文课程的融合不仅要结合教材,还要面向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关注真实生活,将搜集到的素材融入剧本中,促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互动实践中,积极地发挥思维潜力,准确表现人物关系和角色形象特征,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创新性思维和语文能力的形成。
(四)评价演绎过程,深化语言思辨
教育戏剧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目的,注重将过程和效果评价相结合。而戏剧创编和角色演绎,充分体现了言语实践的自主性、多样性和思辨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反思空间,让学生经历“再发现”“再总结”“再思考”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教育戏剧评价、反思环节,是课程设计的价值追求,目的是让学生在剧本情节的再现中,以戏剧角色、局外人、创作者、评价者等多重身份进行思考、剖析和体验,促使学生在演绎的场景中,拓展思维,完善与丰富认知结构,实现个性发展。
例如,教学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时,戏剧评价标准要侧重台词的表现力、剧本改编的创造性及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度。第一步,各小组轮流展示自己表演的场景,其他人“观看”;第二步,各小组重复表演场景,表达自己的理解;第三步,其他“观看者”表达自己的理解,并与表演者交流意见;第四步,各小组“表演者”轮流总结并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自己印象最深的细节、场景,对草船借箭的经过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剖析,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因为戏剧表演是学生身体、思维加工、参与体验的过程,学生在讨论语言信息、解构文本细节时总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教师应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鼓励“观看者”参与讨论、评价表演的内容,表达看法,让学生根据“自我”理解对“关键时刻”进行多重演绎,获得个性化体验和感受。
教师鼓励“表演者”和“观看者”轮流上台分享意见,从不同视角进行故事演评,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去创新,获得多重情感体验,习得学习方法与能力,提高语言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总之,教育戏剧是一种融创、编、演于一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它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创造、发掘自我优势的机会及平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情感、心理需求,以此为依据合理设计教育戏剧活动方案,对学习内容进行整合与演绎,引导学生研究戏剧人物的性格特征与精神世界,突出语文知识学习的深刻性,使参与者在身体、心理、情绪与言语上均有表达的机会。语文教学中的教育戏剧,将听、说、读、写融入戏剧化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在戏剧活动中研究探索、创作演绎,感悟文本表现的思想与情感,在主动合作、交流、表演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提升审美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