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水深流
——读马玉隆《草根何方》之感悟

2024-01-27郭芝华

娘子关 2023年6期
关键词:盂县老马草根

◇郭芝华

马玉隆同志是我的老同事、老领导。他平易近人,非笑不言,但对工作却一丝不苟,要求甚严。老马年长我两岁,我习惯称他为老马,从未将其职务作为称谓,他也不喜欢别人的奉承。当我收到老马的大作《草根何方》后,反复品读,往事翩翩,感悟多多。

自序中的谦谦之词勾起我与其交往的深切回忆,提纲挈领的简述带我又回到那个火红的年代,丝方尽、泪始干的感言带我进入美妙的晚年之梦。几十页照片可以让人领略到老马大半生的勤奋与艰辛,幸福与辉煌,爱好与成就,还有快乐与休闲,梦想与希冀。

老马出生在高神山下的一个普通农家,父亲既种田又摆摊,还精通医术,为民治病,且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勤劳且多才多艺的父亲对天资聪慧的他影响颇大。他在校学习努力,成绩优秀,团结同学,品格先进,被评为“雷锋式好学生”;校外翻看父亲的医书,尽管似懂非懂,但还是受益匪浅,特别是父亲那遒劲有力的毛笔字使他爱不释手,自幼就对书写毛笔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盂县一中,盂县一中是全县的最高学府,此外还有上社和仙人两座公办中学,当时有幸考入这三座公办中学的,只占全县高小毕业生的十分之一,其难度可想而知。

古人云: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此言难免有些以偏概全,但确实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少年的勤奋必然是未来的希望。我们在古稀之年蓦然回首,少年时代的诸多事情依旧历历在目,老师几句表扬和批评的话语,同学间在课堂的窃窃私语或小小的争吵难以忘却,甚至小学中学的许多课文还能倒背如流,加减乘除法的口诀还能信手拈来,小学学过的珠算现在还能噼里啪啦打一气算盘,初中时期熟背的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更是充耳难忘。老马上中学时在图书馆读了许多大部头著作,并请在北京当兵的哥哥为自己买下一些可读性极强的书籍,所有这些都为老马日后的工作和文史爱好打下了坚实基础。

著名学者周国平说过:“世上有一些东西,是你自己支配不了的,比如运气和机会、舆论和毁誉,那就不去管他们,顺其自然吧。世上有一些东西,是你自己可以支配的,比如兴趣和志向,处世和做人,那就在这方面好好努力,至于结果是什么,也顺其自然吧。”1970 年,20 岁的老马娶妻生子,被村党支部任命为第一生产小队政治队长,可谓成家立业,双喜临门。21 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3 岁任村党支部副书记,24 岁转为国家干部。由于文章和钢笔字写得好,被安排到县委办公室工作,为这位年轻干部崭露头角迎来了大好时机。

1976 年,领导班子老中青三结合的政策在盂县得以落实,26 岁的马玉隆同志被任命为盂县县委常委,同时被任命的还有3 名青年女干部。随后,老马戴着县委常委的桂冠走马上任上社公社党委书记,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干部猝不及防地挑起如此重担,可以想象,责任之重,压力之大。老马深入基层,大搞调查研究,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作出了不菲的成绩。1977 年底,老马调任石塘公社党委书记。从一个交通发达、人口众多的公社调整到一个交通闭塞、人口稀少的公社,这对一般人来讲,免不了是要闹情绪的。而年轻气盛的老马却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与其在别人的辉煌里仰望,不如亲手点亮自己的心灯,扬帆远航,把握最真实的自己,接受组织的安排,磨炼自己的意志。在两年多时间里,他为改变石塘公社的贫穷面貌功不可没,并于穷乡僻壤的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80 年又调任苌池公社党委书记,再次挑起一个大公社的工作重担,有了之前两个公社的工作经历,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三年半的摸爬滚打,无论工作成就还是干群关系都有质的飞跃,正如他的七律《苌池怀旧》所云:“石门潇雨忆当年,难忘苌池十里川。饮露餐风民二万,宵旰夜食路三千。故人多少依依柳,新舍参差淡淡烟。身世如蓬来去也,旧时飞燕可盘旋?”

老马7 年时间连任三个公社党委书记,正处于“文革”结束后向改革开放迈进的过渡时期,那个如火如荼的年代对我们这代人记忆尤深。拼命工作是每一个有志青年的唯一志向,政治上的磨炼更是终生难忘。老马所记述的7 年,不仅是个人一段风雨兼程的人生,更是一个叱咤风云时代的缩影,是教育后代莫忘艰苦奋斗的宝贵财富。

经过两年党校深造的老马,无论任县委组织部部长,还是当县政府副县长,以致后来升任阳泉市财委主任、市长助理,直至离岗退休,都是低调做人,敬业为本,可谓“一生辗转千万里,莫问成败重几许”。人生青壮年是最宝贵的年华,只有为党为人民而拼搏工作才是最美的旋律。正如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从工作岗位退下来的人,往往会有一种失落之感,此乃人之常情。如何才能克服寂寞失落的感受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去选择一门或几门爱好去做,爬山打球、旅游观景、唱歌跳舞、打牌下棋,都是老有所乐,老有所好的选择。而潜心文学艺术是一种更高雅的爱好,更充实的乐趣,老马的晚年生活便是锁定在对文学艺术的酷爱与追求。

老马对文学艺术的追求由来已久,早在1992 年,就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编著的第一本书《盂县历史人物》,在盂县文史届引起不小的轰动。1993 年我任盂县史志办主任后,特邀老马担任《盂县志》特邀编辑,当时老马担任市财委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但他还是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在百忙中完成了盂县历史人物的编撰,并对其他一些重要的编章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是我与老马继组织部工作之后的又一次合作,愉快而成功。可以说,1995 年版《盂县志》荣获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二等奖、山西省地方志优秀成果特等奖、阳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是饱含着老马一份心血和汗水的。

老马工作期间就忙里偷闲,进行阳泉和盂县的历史研究,进行各种体裁的文学创作,出过不少著作。离岗退休之后,老马摆脱了工作的束缚,在自由的天地里自由地创作。前两年我曾登门拜访,看到他家中最宽绰的地方便是书房,最多最好的家具便是书柜,宽大的桌子上摆放着文房四宝,正在书写的毛主席诗词亮在眼前,他的书法功底非同一般,早年就是省书法家协会的会员。他还喜好旅游、收藏,其绘画、篆刻,拉二胡,样样都能拿得出手,经常还在家里嗨几句样板戏呢!

老马的退休生活,更是一个诗词联的世界。老马对诗词联的酷爱达到了无诗难眠的地步,如果有一天因事务繁杂而没有写诗,要在睡前补上一首诗词或一副联句方安。而他写的诗都是格律诗,大家都知道律诗和绝句都是非常严谨的句式,平仄、词性、典故、对仗、押韵,环环相扣,其意境更是重中之重。老马的格律诗立意明确,坚持创新和发展,可以说是好诗迭出,许多诗词刊登于国家和省市的刊物。已经出版诗集7 部,诗词联达五六千首(副),其中三部是在退休之后出版的。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热爱文学艺术大有裨益,它可以释放情怀,开心取乐,排解寂寞与烦恼,丰富精神生活,增进身体健康,同时也可以为社会为人民做一份贡献。且欣赏老马第7 部诗集《夜吟集》印行感怀:“一梦匆匆向古稀,半为侨客半牛衣。身离闹市深山卧,心系柴门仕路归。晨诵经书思格训,夜吟诗句入灯晖。五年光景谁人晓,白雪无情两鬓飞。”

资料积累说来容易做来难,我在编辑县志及其他一些史志书籍中,深谙历史资料的重要性,而往往因为一些资料的短缺而造成莫大的遗憾。对我们个人而言,资料积累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老马坚持几十年如一日,有着天天做笔记的好习惯,而且他的笔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大至工作流程,小至家庭琐事,都是他的日记内容。看过老马《草根何方》的人都知道,即使某次会议的领导讲话内容,也可信手拈来,将历史的本来面目展示无疑。老马做日记和积累资料的习惯,至少从回村务农就开始了,50 多年持之以恒,从未间断,其习惯之美令人钦佩。

从《草根何方》的附录可以看出,老马的细心程度非同一般。许多人连自己任职的年代都是稀里糊涂,而老马连任职的文号都标得一清二楚,包括一些社会兼职。我们通常连哪些杂志上发表过什么文章都模棱两可,而老马将何年何月在何期杂志或何日报纸刊登过的文章如数家珍,获奖情况亦是如此。如果没有平时积累资料的习惯,再好的记忆恐怕也会挂一漏万。

赏读马玉隆同志的《草根何方》受益匪浅,几点感悟难表一二。对于这个浩瀚的世界,我们人类是微不足道的,无论悲欢,无论贫富,无论强弱,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由于我们的存在能够给后人留下一点看得见摸得着的正能量东西,那我们的生命便会更有意义。《草根何方》给我们的启迪将受益无穷,愿老马留给我们更多的精神财富,愿老马的文学艺术之树常青!

猜你喜欢

盂县老马草根
盂县农商行“整村授信”工程启动
阳泉市盂县 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控培训
老马
老马的三个愿望
老马与老贾
草根
草根
草根论调
寻找老马
给草根创意一个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