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第二个结合”视域下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价值
2024-01-26李健
李健
摘要:聚焦“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意义,从文化的连续性、创新性、和平性和文化自觉等四个方面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价值。用理论指导实践,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共绘美丽中国建设新画卷。
关键词:第二个结合 生态文明 文化价值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从“文化自信”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再到对“第二个结合”的深入阐释,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深邃和睿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深刻阐释“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人类文明作出新的贡献,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
一、文化的连续性
(一)理论的继续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一,民生福祉是核心关键。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特色之一,也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
马克思主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直接理论来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理论起点;人类经历原始文明(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等几种文明形态。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等对自然界和人的关系有过不少科学论断。马克思认为自然界不过是人的有用的物、对象,人对自然界的规律认识本身目的是使自然界服从于人的需要。“劳动生产力处于低级发展阶段,与此相应,人们在物质生活生产过程内部的关系、即他们彼此之间以及他们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很狭隘的。”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马克思认为“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对地球资源的消耗与污染的缺陷也日益明显。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思想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与民生智慧的薪火传承。儒家作为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关注生态民生问题了,孔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以生态民生思想为前提,用和谐观、敬畏观、制度观和生活观做指导来协调当时生态与民生的种种矛盾到达统一。生态文明思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深厚的根基。既充分体现在“顺其自然”“顺势而为”之道,“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开放心态以及“天人合一”思想中,也体现在制度、行动中。
(三)思想的统一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观点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一脉相承的。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
二、文化的创新性
(一)理论的创新性
2018年5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从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传统里汲取丰富的生态文化,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体现了理论的创新性和生動性,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人们行动的指引和发展的目标取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和时代典范。
(二)实践的创新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出,是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局高度,关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的一般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点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涵体现,本质要求。秉承“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创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通过实践丰富理论,创新理论再运用指导新的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了发展战略、发展路径、发展目标,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建设实现双赢的局面,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彰显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强大生命力。
三、文化的和平性
(一)理念的和平性
和平性的理念既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又接续体现在生态文明的现代化建设思想中。和平、和合、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弘扬“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生态观。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到全球文化倡议,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清洁美丽世界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彰显中国特色、战略眼光和世界价值,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携手各国共筑生态文明之基。
(二)发展路径的和平性
从推动达成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到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从大力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到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国一直为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砥砺前行。我国率先落实《巴黎协定》,宣布“双碳”目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主动承担环境国际责任和义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用地球7%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比联合国提出的脱贫目标提前十年完成,创造出来的彪炳人间的奇迹。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自然基础和提供丰富的生态滋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承担全球引领角色。
四、文化的自觉性
(一)法治建设的自觉性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国家在生态法治建设上以高质量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环境法治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修订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长江保护法以及噪声污染防治等相关法律法规,生态环保立法实现了从量到质的全面提升。在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下大力气,将环境保护纳入制度的规范体系中,搭建起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列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这标志着党的十八大以来初步完成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设计正在内化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目前,环境法典编纂研究正在论证。
(二)认知的自觉性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人们不断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将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阐述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生态环境保护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生态文明涉及到生存理念和生存方式的變革问题,关乎社会生产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革新以及是对认知方式、价值观念的变革。随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贯彻落实,社会以及公众逐渐养成了从思想自觉到行为自觉的文明自觉。
五、经验启示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应该要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为己任,不断开辟新境界。
第一,必须解放思想,守正创新。正确认识推动绿色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本身是相辅相成的。从现代政府的角度来讲,要积极调整政绩观,强调绿色GDP和推动低碳循环经济。做好顶层设计,以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抓成效,坚定不移将一张蓝图干到底。
第二,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第二个结合”,正确认识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这一对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范畴。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不断提高“六种思维”能力,协同推进攻坚战。
第三,必须努力提高生态文明自觉。加强生态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参与的自觉性。倡导和推动绿色低碳的生产、绿色生活方式等,提升公民主体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从以政府为主到全民共治共享。
最后,必须重视生态保护人才的培养以及继续教育问题。目前,中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共有职业学校1.13万所,在校生超过3000万人,但高技能人才的比例距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各高校应深化产教融合,将高质量人才培养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同频共振。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应加强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使其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快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中的主力军,将专业人才能力提升和环保先进技术适用有机结合。(作者系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