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时代回响
2024-01-26张哲源
[摘要]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重要体现。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视域下,深刻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他将人民解放作为奋斗目标,强调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是为人民利益奋斗终身,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强调了党同人民的密切联系。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赋予群众路线新的时代内涵,将其应用于治国理政,以适应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需求。重温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对应对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中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奋勇向前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群众路线;时代价值
[作者简介]张哲源,东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吉林 132012。
[中图分类号] D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3)08-0009-05
群众路线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贯穿党的各项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状况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深刻认识到中国要想摆脱困境,必须相信群众的力量,动员广大群众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打破帝国主义利益集团固化的樊篱,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群众路线思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深入领会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时代内涵、时代嬗变、时代价值,不仅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认识,对于实现“四个伟大”具有重要意义,为应对新的历史挑战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时代内涵
在领导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高度重视群众力量,不断地总结党在领导群众工作中所形成的经验与教训,将其上升为理论,并在新的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群众路线思想。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必须深刻理解,全面总结,准确把握,正确运用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
(一)群众路线思想坚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根本立场。群众路线的核心原则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一原则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人民情怀。一方面,一切为了群众,就是把满足人民需要作为奋斗的动力。贯彻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目的就在于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①。群众路线强调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我们所作的决策,所进行的活动,始终符合人民的利益,坚决克服各种脱离群众的做法,以人民公仆的态度深入群众的工作,切忌居高临下的官僚风气,发自内心地帮助群众,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一切依靠人民。毛泽东强调党的领导和决策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力量为依据,相信人民能够自己解放自己。这体现了毛泽东对人民群众的信任,充分相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无论是革命还是社会主义建设,都必须依靠他们的力量。只有人民群众才能构筑真正的铜墙铁壁。发挥他们的雄伟之力,才能推进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毛泽东在推进工作中,紧紧依靠群众,形成一系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思想,将人民群众的智慧作为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据人民现实问题提政策、作决策,并且依靠群众的力量解决问题。
(二)群众路线思想秉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具体应用,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工作方法。“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应该是从实践得来的,并在新的实践中检验其正确与否。这就要求党员同志着眼于实际情况,扎根基层实践,把握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以群众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对实际情况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形成正确的思想与主张,解决人民群众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而调查研究是汲取群众意见的前提,同时调查的过程也正是了解群众的过程,如果离开了实际调查,坐在屋里潜心作报告,对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一概不知,唯心主义就会繁衍,必然会走向主观主义或形式主义的错误方向。因此,毛泽东针对部分同志的照本宣科,明确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③,了解中国的情况不仅仅是了解国情、党情、世情,更要了解民情。了解群众的需要和诉求,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扎根人民的实际生活中,切身地感受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再用到新的实践斗争中去,实现一次比一次更正确,一次比一次更先进。
(三)群众路线思想强调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密切联系群众不仅要求党员干部深入群众,为人民谋利益;也要求党员干部接受人民监督,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④。一方面,党员同志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谋求个人私利,不追求虚名虚誉,注重实际贡献,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最终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走向共产主义的光明前途。必须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工作态度,善于倾听群众呼声,为民众解决实际问题,不圖虚名虚利。另一方面,接受人民的监督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证。时刻保持思想和行为上的清醒和警觉,通过自我反思不断修正错误,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更好地履行党的使命和责任。要敢于说真话,深刻剖析,有成绩要赞扬,有错误更要指明,不要为了面子而遮遮掩掩,最终损害的是人民的利益。如果“一言堂”、“家长制”等乱象丛生,敢于反映真实情况、提出批评意见的同志被打压,而那些见风使舵、满口仁义道德的人却得到赏识和升官发财,那就阻塞了党的发展。因此,无论是革命或是建设,都要始终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接受监督,敢于自我批评,巩固党的坚实群众基础。
二、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时代嬗变
时代在不断进步,理论也需要不断创新。面对纷繁复杂的变化,对于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要做到守正创新,在坚持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与时俱进地发展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中国共产党人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与现实社会状况相结合,将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方略,创新性地提出了“共同富裕”“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等一系列群众观点。开创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伟大成就,引领中国人民“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为新时代“强起来”提供指导。
(一)群众路线思想指导“站起来”的伟大成就。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基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导,结合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经过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在斗争中所形成的先进思想,以创造性的方式引领、应用和推进群众路线,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提供了有益指导和借鉴。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没有任何特殊私利,致力于使人民摆脱贫困落后的悲惨境地,关注民情民意,倾听人民心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尽心竭力。毛泽东根据实际国情作出正确判断,“农民问题乃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⑤,把农民作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初步形成了依靠贫农,联结中农的群众路线,为无产阶级争夺革命的领导权提供了群众支持。随着大革命的失败,毛泽东深刻认识到,必须要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力量,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红军的打仗,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⑥,把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作为工农红军的三大任务。1929年9月,周恩来起草的《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指出“要经过群众路线,不要由红军单独去干”⑦,提出了“群众路线”的概念,初步确立了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更加重视同其他各阶级的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壮大自己以战胜敌人。提出了“兵民乃胜利之本”为核心的人民战争思想,强调军队和人民团结一致,武装人民,发扬人民的积极性,参与到抗日游击战,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党同人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体现了党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群众路线。经过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摆脱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实现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雄伟之力。
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必须以人民为根基,以先进政党为领导,以建立优越的制度为目标,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民主,保护人民的权利和利益,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确保人民能够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二)群众路线思想引领“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此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维护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相继形成“共同富裕”“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群众路线思想,成为中华民族实现富起来的理论指导。
首先,在继承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基础上,邓小平对群众路线概念做出科学界定。一方面,人民群众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另一方面,是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方法,是党的工作正确与否的前提。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是否有利于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⑧作为衡量姓“资”还是姓“社”的标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明确“贫穷不是社会主义”⑨,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理论。在经济建设中让人民献计献策,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厘清群众的历史作用。“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当然有对的,也有不对的,要进行分析。党的领导就是要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对不正确的意见给以适当解释”⑩。辩证对待群众意见,实现党的正确领导与群众积极拥护有机结合。
其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思想,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⑪,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江泽民认为党的工作做得好不好,根本的衡量标准是人民是否满意、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树立党员同志坚定的政治信念,正确处理好对待群众的态度问题;深入基层群众,了解民情,增强同群众的深厚感情;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重视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既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也要解决实际问题,以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风气。江泽民同志对于群众路线的继承与发展,创新了党的群众工作理论,巩固了党的执政根基。
最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充分抓住了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一步深化了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旨在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关键目标。这一理念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将人的全面发展置于关键位置。它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视之为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以人为本”强调全面保障他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这包括改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以确保全体人民能够共享到发展的成果。在发展的过程中,按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民的主动性,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科学的回答了我们要实现怎样的发展,怎样实现科学发展的时代之问。进入新世纪,面对世界格局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調整,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入不可逆转的潮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发展的机遇,依赖人民群众的力量,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实现阶梯式的发展。
(三)群众路线思想开启新时代“强起来”的伟大征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⑫。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及了百余次“人民”二字,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鲜明地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赋予了群众路线新的时代内涵,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观,不只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遵循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把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作为目标导向。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洞察时代国情,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群众路线思想的指导下,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党和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了全体人民摆脱贫困的伟大壮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勇前进。
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家发展任重而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带领中国共产党人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了解人民的实际生活,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作决策、出政策、重落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巩固党的执政之基。强调人才强国战略,切实发挥人民的创造力,促进经济发展,为美好生活提供扎实的经济基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的参与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伟大精神,筑牢人民的精神根基,增强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创作导向,提供更多的优质作品,提升人民的精神生活的富裕;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让人民享有勤劳致富的机会;完善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减少人民的后顾之忧,更好地投入到社会生产中;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生命健康提供坚实保障;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人民创造宜居、宜业、宜旅的优美生活环境;贯彻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理念,推进国家安全能力和安全体系的建设,为人民生产生活创造平安中国;恪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好“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营造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使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为群众路线注入了新时代、新力量,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石。
三、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时代价值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被实践证明的真理体系。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不断发展和完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回应时代和人民的需要,为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供科学指导,为解决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思想武器和方法论,为我们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了指引和支撑。
(一)坚持群众路线回应新时代伟大斗争的迫切呼唤。伟大斗争是精神,激发前进的动力,回答了“保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正是在解决实际问题,回应时代挑战,处理社会矛盾的基础上形成发展,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任人宰割到人民当家作主的飞跃。在新时代新征程,面对“两个大局”,坚持群众路线,要从伟大斗争出发厘清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重要价值。
经过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实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我们要实现“强起来”的目标,坚持群众路线,回应新时代伟大斗争的迫切呼唤。近年来,中国的飞速发展让西方国家“破防”,他们千方百计想阻碍中国的发展。部分西方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限制中国发展的举措,在全球范围内“拉帮结派”,中国的复兴之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机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践行群众路线,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斗争的胜利。人民既是风险的受力点,同时也是应对风险的发力点,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明确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摒弃崇洋媚外和“西方神话论”的执念,树立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面对世界格局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入不可逆转的潮流,坚持群众路线,推进伟大斗争的胜利。
(二)坚持群众路线是推进伟大工程建设的永恒途径。伟大工程是基石,夯实前进的根基,回答了“坚持什么样的主体力量”。坚持群众路线思想,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伟大工程建设,是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必然要求。对于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从未停止思考。在1945年7月,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里明确给出了第一个答案,“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⑬。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百年奋斗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⑭。接受人民监督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生动体现,勇于自我革命,推进党的伟大工程建设是新时代群众路线思想的新要求、新内涵。两者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有机统一整体。
在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推进党的伟大工程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注重解决实际问题,避免把工作局限在口号和形式上,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始终坚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发扬“三严三实”的作风,纠正“四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完善党的组织体系建设,落实好基层党组织同人民群众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培养优秀的执政队伍和干部人才。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增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能力。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党和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以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跳出历史的“第二个历史周期率”,摆正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为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坚持群众路线是实现伟大事业的必然选择。伟大事业是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是推进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而产生的,通过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群众的创造力,从而推进社会的发展。因此,站在现代化强国的新阶段,坚持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推进。
道路问题是决定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创造的根本性成就,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准确把握历史新方位、矛盾新变化和时代新要求。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科学地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新成就。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扎实推进,依法治国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制约了中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步伐。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坚定地秉持着群众路线思想,确保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为了人民,让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党将群众路线思想与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结合,推动民族振兴迈进崭新的征程。
(四)坚持群众路线是实现伟大梦想重要路径。伟大梦想是目标,指引前进的航向,回答了“朝什么目标奋进”。实现伟大梦想,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民的梦。新征程,凝聚中国力量,助力实现伟大梦想。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⑮。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群众路线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要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下大气力解决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抓紧、抓实、抓好人民的切身需要。着力解决好群众急盼难愁的问题,发挥人民的力量,尊重群众的主张和诉求,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贯彻落实群众路线,以人民实际问题为导向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并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中验证正确与否。在群众路线思想的指导下,党和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了全体人民摆脱贫困的伟大壮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中国梦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梦,也为世界人民所广泛接受。因此,坚持群众路线的思想为实现伟大梦想提供了重要路径,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砥砺前行,勇立潮头。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
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9.
③毛澤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5.
④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9.
⑤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37.
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
⑦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6.
⑧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2.
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25.
⑩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5.
⑪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
⑫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2).
⑬毛泽东年谱(一九八三—一九四九)(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611.
⑭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541.
⑮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5.